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媒:中國自研無人機主要以仿製美國為主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10-16 13: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德國防務專家網14日刊文詳細報道了中國無人機的研發現狀,稱中國無人機儘管在技術方面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無人機仍存巨大差距,但近年來通過跳躍式發展,已經自行研製和生產了多種型號的無人機系統。

  中國無人機緊追世界標準

  文章稱,隨著中俄兩國軍方對先進無人偵察機需求的日益增加並投入資源研製,兩國與西方國家在無人機領域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中俄兩國的側重點仍是分析(通常是複製)諸如美國的「全球鷹」、「捕食者」以及以色列的「哈比」和「蒼鷺」無人機等現有及已列裝無人機系統,完全自主研發的無人機理念尚不多見,其中一些理論因為太過宏偉而無法實現大規模生產,更別提正式列裝了。

  以中國為例,其在60周年國慶大閱兵中驕傲地向世人展示了其增加無人機使用範圍的努力,及以自主研發和生產此類飛機的能力——在國慶大閱兵中,共有10架中短程無人偵察機受閱。無人機編隊領隊王寶榮(音譯)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這10架無人機分屬三種不同型號,以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部隊執行各種偵察任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武器專家譚凱家教授稱,最新展示的這些無人機顯示出中國在信息控制系統、精確測量控制系統以及計算機信息處理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事實上,「暗劍」、「翔龍」無人機等具有深遠影響的無人機設計概念證實了譚凱家教授的這一評估,因為中國的側重點及研發目標正在快速從小型螺旋槳推進戰術無人機向高空長航時無人機以及無人戰鬥機轉移。

  已自行研製多種型號

  除1994年從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購買「哈比」無人機外,在過去30-40年的時間裡,中國已經自行研製了眾多無人機操控系統,其中大多都以西方國家(主要是美國)無人機和無人戰鬥機的概念為基礎。而且,中國還將在諸如米格-17和J-5基礎上研發的Ba-5、在米格-21基礎上研製的殲-7等有人機改裝為靶機。此外,中國還研發了一些小型靶機,如Ba-2, Ba-9,它們為中國研製遙控飛機以及隨後預編程自主飛行的系統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中國還擁有眾多單兵便攜發射式迷你無人機(如ASN-15),它們通常都由螺旋槳驅動,負責地面部隊短程戰術偵察任務。下文會介紹幾種側重於較大範圍偵察及作戰任務的無人機,雖然型號全,但是卻濃縮了中國過去、目前及未來無人機與無人戰鬥機概念以及常見的技術來源。


  未來研製仍面臨諸多挑戰

  面對在無人機領域已獲長足進步的中國,《漢和防務評論》總編輯平可夫也指出了中國發展無人機所面臨的諸多挑戰:中國曾在珠海航展上展出過不少無人機模型,但為什麼其卻沒有批量生產實體機?平可夫表示,這就說明中國在掌握複雜的無人機技術方面仍存困難。平可夫還暗示稱,不少中國公司及機構並沒有真正的原型機,他們只是在簡單的尋找一家願意為其無人機理念買單的國外投資者。

  2007年初,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C)著名飛機設計師屠基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的無人戰鬥機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可能會在未來十年內獲得成功。他還進一步強調稱,中國將會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意願來研製這種系統。屠基達的此次訪談給世人留下了這樣一種印象——中國仍在為其無人機研發更加可靠且耐用的控制及通信鏈,從而防止敵軍干涉中方對其無人機的控制以及偵察信息的傳輸。

  不過,儘管在中國當前軍事衛星網路的支持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可實現遠程或海外利用高空長航時無人機,但其也完全明白在衛星通訊在無人機時代的重要性。對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指揮學院陳洪教授表示,如果沒有軍事衛星,美軍指揮官便無法操控其數千英里之外位於地球另一端的「捕食者」無人機。中國全面推進國防技術的舉動表明,這個國家已經做好在航空領域大展拳腳的準備。

  中國主要無人偵察機技術特點

  「無偵-5」無人偵察機(也稱「長虹-1」無人機)

  「無偵-5」以美國AQM-34N「火蜂」無人偵察機為基礎。這款機型將為中國提供進一步推動無人機科技發展所需的技術背景。上世紀60年代,中國擊落了大量噴氣式無人偵察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對該款無人機進行逆向研究的基礎上,開始發展無人偵察機。在由機身、光學攝像感測器套件、渦輪噴氣發動機以及地面站等構成的理念指導下,中國在1972年完成了一個無人機原型,之後又在1976年完成了兩個無人機原型。到1978年的時候,中國設計的一款無人機通過認證,並於1981年開始裝備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這一款無人機便是「無偵-5」無人機。

  「無偵-5」無人機是空射型無人機,在4000米至5000米之間的高空被發射之後,該型無人機會爬升至17500米的作戰高度,那時其飛行時速可達800公里。最初,該型無人機經由改裝后的圖-4「公牛」轟炸機發射,之後又改為Y-8E渦輪支架運輸機。由於缺乏實時數據鏈,「無偵-5」無人機續航時間僅為3小時,而且僅能在白天執行偵察任務,如果不進行現代化升級,那麼這種無人機將無法繼續存在。而且,由於缺乏實時數據鏈及控制,「無偵-5」無人機必須呆在其預定軌道上飛行,無法適應不斷變化的戰術環境。

  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中國成功的利用無人機執行了一系列偵察任務。在此之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對「無偵-5」無人機進行了改進,並重新將之命名為「無偵-5A」無人機。「無偵-5A」無人機配備了全球定位系統及慣性導航系統,準確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翔龍」無人機(成都飛機公司)

  作為最新設計之一,成都飛機公司「翔龍」無人機在2006年珠海航空展上首次亮相。其尺寸、噴氣發動機、進氣設置和機翼形狀都與美國RQ-4「全球鷹」類似,這說明這款無人機也可用於執行高空長航時偵察任務。實際上,據報導其飛行高度可達18000米,僅稍稍低於「全球鷹」。據匿名消息來源稱,該機已於2008年底完成高速滑行測試,並定於2009年初進行首飛。

  「翔龍」無人機的進氣口和發動機都位於「V」形尾翼之間的后機身頂部,比「全球鷹」的要小得多。不過,據中國媒體報道,這種無人機比「全球鷹」無人機飛行速度要快,時速可達750公里左右,航程達7000公里。有報道稱,該機起飛重量為7500公斤,任務載重650公斤,起飛重量稍輕於「全球鷹」,且載重量較輕(以RQ-4B「全球鷹」無人機為例,最大起飛重量為14640公斤,載重為1360公斤)。由於「翔龍」無人機的航程相對有限,所以據信它僅能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作戰。

  WZ-2000「千里眼」無人偵察機(貴州航空航天集團,也被稱為「WZ-9」)

  與「翔龍」相似,WZ-2000無人機似乎也是以美國「全球鷹」無人機為設計基礎,擁有「V」形尾翼,後部機身頂部裝有渦輪風扇發動機。不過,WZ-2000體積較小(長7.5米、翼展9.8米),且擁有出色的隱身性能。作為一款老式無人機,WZ-2000無人機早在2003年12月的時候完成了首飛,並於2004年8月完成了機載遙感系統測試。

  雖然WZ-2000無人機體型較小,但據稱其升限達18000米、最大時速800公里,然而續航時間卻僅為3小時。據報道,該款無人機配備熱成像攝影機和合成孔徑雷達等任務荷載。其偵查數據通過鼻翼內衛星通信天線對外傳輸。


 ASN-206 / ASN-207無人機(西安愛生技術集團公司)

  ASN-206無人機是中國早期進行的高級戰術無人機項目之一,而且還是成功進入解放軍部隊服役的為數不多的無人機之一。這款輕型、近距、戰術多用途無人機由西安愛生技術集團公司於1994年研發,並於1996年實現批量生產。據未證實消息稱,以色列Tadiran Spectralink有限公司曾參與無人機的研發過程。據報道,ASN-206無人機可攜帶多種任務荷載,因而可執行諸如晝夜空中偵察、電子戰和電子對抗(EW/ECM)、戰地偵查、邊界巡邏和核輻射採樣等任務。

  雙翼ASN-206無人機由HS-700活塞發動機提供動力,由數字飛行控制管理操作系統控制。ASN-206無人機是中國無人機研發邁出的重要一步,這是因為它可以提供實時偵察信息,而老式無人機則需要提取才能獲得收集到的數據。

  在國慶大閱兵無人機方隊中,ASN-207無人機處於領隊位置。它是ASN-206無人機的改進機型。有報道稱ASN-207無人機的性能遠遠超越了ASN-206無人機,前者續航時間及任務荷載都是後者的兩倍,且最大航程可達600公里。這兩種機型特別容易區分,這是因為ASN-207無人機前部配備有蘑菇型接收天線,可從地面站接收飛行指令。

  攻擊無人機/無人戰鬥機(UCAVA)

  「哈比」無人機(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

  「哈比」無人機由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AI)建造,是中國無人機研發技術的另一重要來源。中國曾於1994年從以色列採購了數目不詳的該款無人駕駛戰鬥機,此舉嚴重影響了美以外交關係,在兩國之間引發了信任危機。到2004年的時候,美國又因中國在軍事演習中使用「哈比」無人機,敦促以色列停止所有對華軍售。

  「哈比」並不是典型的無人機,而是一種被稱為「閒遊飛彈」的武器系統。這款無人機由螺旋推進器提供動力,並可從地面車輛或水面戰艦上發射。此外,它還可在任務區域巡盤旋飛翔一段時間,定位並識別高價值目標。在攻擊目標時,「哈比」無人機首先向目標俯衝,然後引爆32公斤高爆彈頭將之摧毀,在此之前,無人機的感測器可收集有價值信息。這款無人研發用於執行探測、追蹤和破壞雷達發射器等任務(比如敵軍雷達和地對空導彈炮台),且不受晝夜和天氣影響。

  CH-3中空長航時無人戰鬥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CH-3中空長航時無人戰鬥機樣機曾在2008年珠海航展展出,但由於設計複雜,目前尚未投產。該機由螺旋推進器提供動力、機身為鴨式設計,即尾翼位於主翼之前。此外,靠近主翼基部的下部機身攜帶有大型感測器。從樣機來看,該機設計用於攜帶兩枚空對地導彈(如AR-1空對地導彈)。

  「暗劍」無人戰鬥機(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

  「暗劍」無人戰鬥機(UCAV)曾在2006年珠海航展上亮相。該機機身扁平,採用鴨式前翼設計方式,翼展較大,且具備超音速、高機動等特性。「暗劍」機身下方的大型進氣口暗示出了該機在高速、靈活和攻角等方面的一些特性,並進一步顯示該機應由渦輪發動機提供動力。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2: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