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界新聞史上的黑色幽默

[複製鏈接]

1191

主題

2547

帖子

111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uaiyouli 發表於 2009-10-14 09: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陳維健更多文章請看陳維健專欄
   
     十月十日,由中國「新華社」主辦的「世界媒體峰會」在北京結束,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出席這次峰會並講了話。

   
    中國是人所皆知最缺乏新聞自由的國家。每年國際新聞自由度,無論那個機構評比中國總是敬陪末座。去年最富盛名的「無國界記者組織」在173個國家的自由度評比,中國居167位倒數第6名。由這樣一個新聞自由度上臭名昭著的國家來承辦「世界媒體峰會」著實令人噴飯而出。「新華社」是這次峰會的主辦單位。新華社是一個人所共知的中共的一個權力機構和一個情報機構,當然也是中國新聞媒體的中樞喉舌。它和國際意義上的通訊社相比,只有相形似的外殼,本質執能上於新聞機構全然不同。新華社設在各省的分社,是中央在各省的派出機構,其分社社長列席省委常委會議。在香港回歸前,香港新華分社則是一個準省級政府中央直屬機關。由新華社承辦「世界媒體峰會」和由中共承辦無異。在中國除出新華社這個准政府機關以外,中國所有的媒體同樣也是由政府主辦的。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私營企業已經成為中國的主流經濟,但是在新聞媒體上依然是清一色的官辦,有些晚報雜誌雖然已非直接由政府經營,但這些媒體均是掛靠在某個政府機構,他們在經濟上盈虧自負,和政府機構已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在政治上卻是直接聽命於掛靠機關,至於媒體的方針和內容,直接聽命於各級的宣傳部,直至中央新聞署和中宣部。指令之詳細可以到,什麼內容可以報,什麼內容不可以報,什麼人的文章可以發,什麼人的文章不可以發。甚至到什麼詞可以用,什麼詞不可以用的地步。而且這些規定,每個月,每一周都在變化。總編的任務,就是檢查文字內容有無和這些指令發生衝突,如果總編沒有顧及到,小到失去工作,大到牢獄侍候。所說中國沒有新聞,只有宣傳,此話雖不中,亦不遠矣!由於中國的所有新聞媒體為中共機構所操控,所以中國的媒體的新聞性就受到嚴重的質疑,任何一條新聞首先是看對中共是否有利,任何一條新聞的處理都是以宣傳中共為標準的。《人民日報》是中國最大的媒體,也是黨中央的機關刊物。人民日報辦報至今,中國老百姓對它有一個非常中肯的評價,《人民日報》除出它的日期是真的,其它全部是假的。

   
    中國近代史上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報業歷史,清朝末年在西風東漸之下,民間辦報燦若星河,《申報》、《時報》、《大公報》等多達三百多種報紙,一路走來,文人筆政、問政,成為那個時代的風貌。清末梁啟超從1895年到1922年的27年間創辦了《時報》在內的十幾張報紙,《申報》總編史量才提出「人有人格、報有報格、國有國格」,開一代報風之先。主持《大公報》筆政三十年之久的張季鸞則以「不黨、不賣、不盲為報的座有銘。雖然這些報紙,這些報人也為他們的理想付出了代價,作出了犧牲,但是他們總還能在那個動蕩亂世的多事之秋,為中國的知識份子建有了一塊公共平台,讓他們點評春秋,議論家事、國事、天下事。然而在中共建政后,這一塊平台就轟然倒在了中共的槍口之下,從此中國再也沒有一家民營的媒體,再也沒有一個可供文人評說的舞台,再也沒有一個可以為民立言,為國家立心,不受政黨,政府操控的一紙之地。

   
    最近中共為了擴大其海外的宣傳,已從中文媒體轉到西方媒體,推行所謂的「大外宣」計劃,付資450個億。這次「世界媒體峰會」是由除新華社以外,八家世界知名品牌,新聞集團——美聯社、路透社、俄塔社、共同社、英國廣播公司、時代華納特納廣播集團和谷歌媒體共同發起的。這些集團不顧自己創下的品牌,不顧全球的口碑,與新華社這樣一個機構,一起來舉辦「世界媒體峰會」,並且在峰會上不作新聞自由的宣誓,說明當今世界在金錢面前已墮落到何等樣的程度。這些媒體為了打開中國的市場,把一個以封殺新聞自由為統治手段,以新聞自由為敵的政府作為媒體峰會的當家人,如同認賊作父。在中國這塊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度,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毫無疑問,是新聞自由最大的殺手。胡錦濤執政后,中國媒體可以說處在三十年來最為黑暗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多少良知未泯的記者、編輯被趕出媒體或判刑坐牢。敢於為民執言的的《南方都市報》靈魂人物副總編程益中被判,堅持真理底線的《中國青年》的記者盧躍剛、總編李大同被逐出媒體。連非出版物的公共空間網路也大肆進行圍剿捕殺,不少網路寫手以網文被判。網路作家師濤竟以出賣國家機密罪被判十年重刑。「國慶」六十周年前夕,有多達一萬多個網站博客被封。然而,這樣一個新聞媒體的殺手,面對來自世界170多家媒體,作關於新聞媒體的演講。「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媒體發展,鼓勵和支持中國媒體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觀念、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方法、創新手段,增強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在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搞好輿論監督和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我們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繼續推動政務公開,加強信息發布,保障外國新聞機構和記者合法權益,為外國媒體在華從事採訪報道業務提供便利」。通篇都是空話、套話和謊言。由新聞自由殺手給新聞媒體開講,其諷刺與幽默不亞於貓給老鼠作報告。

   
    在中國新聞最黑暗的時代,世界媒體的老闆與新聞自由的殺手共同演出了「世界媒體峰會」這一出好戲,它將成為這個時代最精典的黑色幽默。但是那些自由世界的編輯、記者是不會認同這一出滑稽戲的,他們鄙視這些重利輕義的老闆,也許他們在為中國的人權、民主、自由立言將會更加艱難,但是他們將一如既往。因為與一切非道義的勢力鬥爭,是他們職業的使命。

61

主題

176

帖子

210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210
沙發
知友 發表於 2009-10-14 11:15 | 只看該作者
以偏概全要不得。
新聞自由豈亂言。
小道消息難甄別。
歷史真相只一個。
一點知心,交到真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0: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