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穿謊言——歷史記載中的基督教

[複製鏈接]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9-10-2 2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bbs.book.sina.com.cn/thread-15-5/table-98913-7705.html
涉雪之狐,  
(內容來源於羅素的西方哲學史)
1、關於婦女

西方哲學史——伯特蘭.羅素

——公元410年當羅馬被哥特族劫掠的時候,一些信仰虔誠的處女遭受強姦的問題。顯然有些人認為這些女性之失掉了處女性冠冕,並非由於她們自己的過失。但聖奧古斯丁卻非常「明智」地反對這種見解——他暗示,上帝所以允許強姦是因為那些犧牲者對自己的節慾過分自負的緣故(呸!)。——《上帝之城》——奧古斯丁



2、關於兒童

西方哲學史——伯特蘭羅素

——聖奧古斯丁教導說,亞當在墮落以前曾有過自由意志,並可以避免犯罪。但由於他和夏娃吃了蘋果,於是道德的敗壞才侵入了他們體內,並以此遺傳給他們所有的後裔。因而其後裔皆不能以自力來避免罪惡。只有上帝的恩寵才能使人有德。因為我們都繼承了亞當的原罪,所以我們都理應承受永劫的懲罰。所有未受洗禮而死去的人,即便是嬰孩,也要下地獄和經受無窮的折磨。因為我們都是邪惡的,所以我們是無權對此傾吐不滿的。(在《懺悔錄》一書中,聖者奧古斯丁列舉自己在襁褓其所犯的種種罪惡。)

支持這種殘酷教義的各種議論見於聖保羅的著述,特別見於羅馬人書----這種教義曾為加爾文所恢復。奧古斯丁對待這些作品有如一個律師之對待法律:他的解釋是很有力的,他使原文表現了無以復加的含意。終於使人設想聖保羅的信仰雖不象奧古斯丁所推論的那樣,但如單獨就其中某些原文而論,則這些地方又確曾暗示奧古斯丁所說的那種含義。對未受洗嬰兒的永劫懲罰不但不認為駭人聽聞,反而認為是出於一個仁慈上帝的這種說法可能被人們認為怪誕不經。然而,由於罪惡的信念深深地支配了奧古斯丁,所以他確實認為新生嬰兒是撒旦的手足。中世紀教會中許多極其兇惡的事件,都可追溯到奧古斯丁這種陰暗的普遍罪惡感。



黑暗時期開始之前,最後幾個傑出的知識分子,不但不關心拯救文明,驅逐蠻族,以及改革政治弊端等等,反大肆宣揚童貞的價值和未受洗禮的嬰孩所受的永劫懲罰,這當真是十分離奇的。但當我們了解這些便是教會傳給蠻族改宗者的一些偏見時,那末,我們對於下一時代在殘酷與迷信方面幾乎凌駕有史以來所有時期的原因,就不難理解了。


3、對待猶太人的態度

《西方哲學史》——伯特蘭羅素

——整個中世紀里,回教徒是比基督教徒更為文明和更為人道的。基督徒一貫迫害猶太人,尤其在宗教的騷動期間為最甚;幾次十字軍戰役是和許多次驚人的猶太人集體屠殺分不開的。在回教國家裡與此相反,猶太人卻沒有受到什麼虐待。特別在摩爾人統治下的西班牙,猶太人對於學問是有所貢獻的。邁蒙尼德斯(1135-1204),生於克爾多巴(cordova)曾被一些人認為是斯賓諾莎哲學的主要來源。當基督教徒重新征服西班牙時,把摩爾人學問傳給西班牙人者,大部分都是些猶太人。猶太學者通曉希伯來文、希臘文和阿拉伯文,他們也熟悉亞里士多德哲學,並把他們的知識傳授給學問較淺的經院學者。但他們也曾傳授了一些不大值得嚮往的東西,例如鍊金術和占星術等。
    中世紀以後猶太人仍然對文明有過很大貢獻,但這只是作為個人、而不再是作為一個種族來進行的了。

  ——基督徒對同時代的猶太人早就抱著敵對態度。公認的見解是上帝曾和先祖、先知等聖者講過話,預告了基督的來臨;但基督降世后猶太人卻不承認他,因此須把他們視為惡者。此外基督廢棄了摩西的律法,代之以愛上帝和愛鄰舍兩條戒命;而猶太人又執拗地未予以承認。所以一旦基督教變為國教,反閃族主義;以其中世紀的形式,在名義上便成為基督徒熱誠的表現。


——聖安布羅斯和狄奧多修斯皇帝發生了一樁衝突。——有一所猶太人會堂被焚毀了,東羅馬的伯爵報告說這事出於當地主教的唆使。皇帝敕令懲罰現行縱火犯;同時責令該主教重建這所猶太人會堂。聖安布洛斯既未承認也未否認該主教的共謀;但對皇帝有左袒猶太人反對基督徒情事甚表憤慨。設若該主教違抗命令並堅持到底,那末他將要變為一個殉道者。假如他屈服,那末他將要變為一個叛教者。假如伯爵決定用基督徒的錢來重建猶太人會堂,在這種情況下,皇帝就要有一個叛教的伯爵,而基督徒的錢財就要被用來支持異端。「難道應該掠奪教會的財物用來為猶太人的不信建立一所會堂嗎?難道應該把因著基督的恩賜,給基督徒帶來的教會基金移交給不信者的錢庫嗎?」他繼續說:「噢,皇帝陛下,大概這是為了維持法紀而促使你這樣做吧。然而在顯示法紀,與宗教的大義名分之間究竟哪一項更為重要呢?審判是需要服從宗教的。噢,皇帝陛下。您沒有聽說過嗎?當朱利安皇帝敕令重修耶路撒冷聖殿時,整理廢墟的人們曾為烈火焚盡了嗎?」
    很明顯,聖安布洛斯的見解認為,猶太人會堂的焚毀是不該受到任何處分的。這就是教會在獲得了權力之後,立即開始煽動反閃族主義的一個範例。



4、基督教聖徒的行為(一)


《西方哲學史》——伯特蘭羅素

聖賽瑞利,神人一體論擁護者,是一個狂熱分子。他曾利用身為大主教的職位,幾次煽起對猶太人的集團屠殺,加害於居住在亞歷山大里亞城中大片猶太僑民區中的居民。他的名聲主要是借著施加私刑於一位傑出的貴婦人希帕莎(歷史上第一位女數學家)而獲得。在一個愚頑的時代里,她熱心依附於新柏拉圖哲學並以她的才智從事於數學研究。她被人「從二輪馬車上拖將下來,剝光了衣服,拉進教堂,遭到讀經者彼得和一群野蠻、殘忍的狂信分子的無情殺害。他們用尖銳的蚝殼把她的肉一片片地從骨骼上剝掉,然後把她尚在顫動的四肢投進熊熊的烈火。公正的審訊和懲罰終因適時的贈賄而消弭於無形。」①(從此以後,亞歷山大里亞便不再受到哲學家們的騷擾了。

5、基督徒的教皇對待君王

《西方哲學史》---伯特蘭羅素

格雷高里對皇帝的態度比對蠻族諸王的態度要更為崇敬。他在寫信給一位住在君士坦丁堡的通訊者時說:「凡為最虔誠的皇帝所喜愛的,無論他怎樣吩咐,盡都在他的權能範圍之內。他怎樣決定,就怎樣去辦。只要他不使我們牽連上撤職處分[關係到正統派主教的]就行。再有,倘若他的所作所為合乎教規,我們就要追隨。倘若不合乎教規,我們就要忍受,但要以我們自身不致犯罪為限。」

【摩立斯皇帝被一個無名的百夫長,弗卡斯所領導的叛亂廢黜了。於是這個暴發戶便獲得了帝位。他不但當著摩立斯殺害了他的五個皇子,而且隨後把這位老年的父親也一併殺掉。除了殉職以外,再無其它選擇的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當然只好為弗卡斯加了冕。】但令人更為驚訝的則是格雷高里,他住在遠離羅馬生命比較安全的地方,竟然對篡位者和他的妻子,寫出令人作嘔的奉承。他在信中寫道:「諸國的國王們與共和國的皇帝之間,有以下不同之點,諸國的國王是奴隸的主人,而共和國的皇帝則是自由人的主人……願全能的上帝在每一思想上和行動上保守你虔敬的心[也就是你]常住於他的恩惠之中;願住在你心中的聖靈指引你去作一切應以正義和仁慈從事的事業。」在致弗卡斯的妻子麗恩莎皇后的信中說:「那長期加於我們頸項上的重負業經解除,代之以皇帝大權溫和的羈絆,為了你的帝國的安寧,試問有什麼舌,有什麼心得以說盡想盡我們對上帝所虧負的感謝呢。」有人可能認為摩立斯是個惡人;其實他卻是個很善良的老人。那些原諒格雷高里的辯護者們推諉,他不曾知道弗卡斯的暴行;但他是確曾知道拜占庭篡位者慣例的行為的,而且他又不待查清弗卡斯究竟是不是一個例外。

6、基督教徒對待世俗學問

《西方哲學史》——伯特蘭羅素

格雷高里(被基督教徒們稱為最偉大的教皇)並不欣賞世俗學問。在他寫給法蘭西偉恩的主教德西德流斯的信中說:「我們聽到一件提說起來都不免赧顏的消息。人們說你的『弟兄們』[其實就是你]習慣於對某些人講解語法。對此我們不但非常不滿,而且十分惱怒,以致我們把以前所說過的一切都化為嘆息和悲傷,因為讚美朱比特的話語斷然不能出於頌揚基督的口中……正是由於這種事在關係到祭司時極堪咒詛所以越發有必要通過真其實據,徹底查清這事的真相。」
    一直到蓋爾伯特,亦即賽爾維斯特二世時期為止,教會內對異教學術的敵視延續了至少有四個世紀。

8、基督教對貧民自治要求的鎮壓
——哈德理安四世是個精力旺盛的英格蘭人,曾在挪威當過傳教士,於皇帝巴巴羅撒即
位后二年,作了教皇,並在最初與巴巴羅撒很要好。他們之所以和解是因為有了同仇敵
愾的對象。羅馬市對教皇與皇帝雙方提出了獨立自主的要求,並邀請了一位聖者般的異
端者布累斯齊亞人阿諾德前來支援鬥爭。他的異端說是很嚴重的:他斷言有財產的僧侶,
有領地的主教,擁有財產的修道僧都不能得救。他抱著這種看法是因為他認為僧侶們應
該專誠地獻身於屬靈的事業上。他雖因異端被人認為邪惡,但卻從來沒有人懷疑過他那
誠心的苦行。曾經猛烈反對他的聖伯納德說:「他既不吃又不喝,但卻象魔鬼一樣只渴
求著靈魂的血液。」哈德里安的前任教皇曾寫信給巴巴羅撒指控阿諾德支援羅馬民眾派,
這些人要求選出元老院議員一百人執政官二人、並自行擁戴一個皇帝。當時弗里德里希
正向義大利進發,聞聽之下,自然大為憤慨。羅馬要求地方自治,在阿諾德鼓動下掀起
了一場暴動,暴動中殺死了一名紅衣主教。於是當選不久的教皇哈德理安立即下令停止
羅馬地區教會舉行一切宗教活動。這時適逢基督復活節的前一周,迷信戰勝了羅馬市民;
他們屈服了,並答應放逐阿諾德。阿諾德躲藏起來,但終於被皇帝的軍隊拿獲了。他們
把他燒死,把他的骨灰丟在提伯爾河裡,唯恐人們把他的骨灰當作聖物加以保存。由於
皇帝弗里德里希不願在教皇下馬時為教皇帶韁扶鐙,因而使加冕禮拖延了一段時期。公
元1155年教皇在群眾的反抗中為皇帝舉行了加冕禮;這次反抗遭到了一場屠殺的鎮壓。

7、基督教歷史中的鬧劇

——導致卡諾薩事件的紛爭起因於米蘭的大主教教區問題,公元1075年皇帝因有副主教們的協助任命了一個大主教;教皇認為這是侵犯他的特權,遂以破門和廢黜來威脅皇帝。皇帝在沃爾姆斯召集了一個主教們的宗教會議來進行報復,會上主教們聲明不再效忠於教皇。他們寫信控訴他犯有姦淫罪,偽證罪,和(比這些更嚴重的)虐待主教罪。皇帝也寫給他一封信主張皇帝應超越一切地上的裁判。皇帝和他的主教們宣布格雷高里已被廢黜;格雷高里則給予皇帝和主教們破門處分,並宣布他們已被廢黜。(互相開除)於是一場鬧劇便這樣開始了。

9、伯特蘭羅素對基督教統治的嚴厲批判

——我們用「黑暗時期」這一辭彙來概括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這一段時期意味著我們過分著重了西歐。這一時期,適值中國的唐朝,也就是中國詩的鼎盛時期,同時在其他許多方面也是一個最為出色的時期。從印度到西班牙,盛行著伊斯蘭教光輝的文明。這時舉凡基督教世界的損失不但不意味著世界文明的損失,而且正是恰恰相反。當時沒有人能想象西歐在武力與文化方面會在以後躍居於支配地位。對於我們來說好象只有西歐文明才是文明,但這卻是一種狹隘的見解。我們西歐文明中大部分文化內容是來自地中海東岸,來自希臘人和猶太人的。論及武力:西歐佔優勢的時期起自布匿戰爭到羅馬的衰亡——約為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後 400年間的六個世紀。此後在武功方面便再沒有任何一個西歐國家能與中國、日本或回教國家相提並論了。
    自從文藝復興以來,我們的優越性一部分須歸功於科學和科學技術,一部分須歸功於在中世紀里慢慢建立起來的政治制度。從事物的性質方面來看,這種優越性,是沒有理由持續下去的。俄國、中國和日本,在當前的大戰中顯示了很大軍事力量。所有這些國家都把西方國家的技術和東方的意識形態——拜占庭、儒教或神道的意識形態結合在一起。印度如果獲得解放,也將貢獻出另一東方的因素。假如文明繼續下去,在未來的幾個世紀里,文明必將呈現文藝復興從來從來未有的多樣性。有一種比政治的帝國主義還要難於克服的文化帝國主義。西羅馬帝國滅亡許久以後——甚至到宗教改革為止——所有歐洲文化都還保留著一抹羅馬帝國主義色彩。現在的文化,對我們來說,是具有一種西歐帝國主義氣味的。在當前的大戰之後,假如我們打算在世界上生活得更舒適,那末我們就必須在思想中不僅承認亞洲在政治方面的平等也要承認亞洲在文化方面的平等。我不知道,這種事將要引起什麼變化,但是我確信,這些變化將具有極其深刻和極其重要的意義。


附註——

1、基督教【原罪】教義的自虐性本質

《西方哲學史》伯特蘭羅素

——聖奧古斯丁的心理在一個現代人看來,完全是一種病態;但是在他所處的時代,這卻似乎是正確的,是神聖的一種標誌。當時猶太人中間非常強烈的罪惡意識,是作為:調和自尊心與外界失敗的一種方法。

亞威是全能的神,而亞威又特別關切猶太人;可是他們卻為何不能興盛呢?

因為他們是敗壞的:

1、他們是偶像崇拜者,

2、他們和外邦人雜,

3、他們未能遵守律法。

上帝的一切目的都集中在猶太人身上。然而,因為公義是最高的善;同時又有待於通過苦難才能達成,所以他們必先遭受懲戒,和必須承認這種懲戒是上帝慈愛的一種表現。

2、基督教推崇【君權神聖】

——聖托馬斯·阿奎那(生於公元1225或1226,死於公元1274)被認為是最偉大的經院
哲學家。在所有教授哲學的天主教文教機關中他的體系是必須作為唯一正確的體系來講
授的;這一點自從列奧十三世於公元1879年敕令明申以來,便成了慣例。因此,聖托馬
斯不僅有歷史上的重要性,而且還具有當前的影響,正象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康德,
黑格爾一樣,事實上,還超過後兩人——他把理性引進神學,用「自然法則」來論證「君權神聖」說。死後也被封為天使博士(天使聖師)或全能博士。他是自然神學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也是托馬斯哲學學派的創立者,成為天主教長期以來研究哲學的重要根據。他所撰寫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ca )。天主教教會認為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神學家,將其評為33位教會聖師之一。

作為神學家,阿奎納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如何把信仰和理性結合起來。為此,他把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邏輯引入基督教教義中。比如,他類比論證說:



  1、既然自然界最終只有一個權力(大前提);



  2、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是世俗的統治者(小前提);



  3、那麼,君權是神聖的。(結論)。





(評論:這裡的小基督徒們不念書啊,居然腆著臉說:基督教與民主自由人權不衝突!

真是寡廉鮮恥之極!)

3、羅素對托馬斯阿奎那論證[上帝存在]的譏笑性批判


在《·神·學·大·全》中,提出五種有關上帝存在的論證。


第一,是不受動的始動者的論證正如上述。
第二是·第·一·原·因的論證,同樣基於無限追溯的不可能性。
第三,一切必然性必有其最初根源;這和第二個論證大同小異。
第四,世界上存在著種種完美的事物,而這些必定淵源於某些至善至美的事物。
第五,我們甚至發現很多無生物都在完成一個目的:這個目的必定存在於這些無生事物的外部,因為只有有生事物能有一內在的目的。


拿那些聲言證明上帝存在的論證來看,除掉其中來自無生物的目的論這一論證以
外,全部論證都依據沒有首項的級數是不可能的這樣一個假設。但每一個數學家都知道這
種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以負一為末項的負整數級數便是個最好的例證。但是在這裡一
個天主教徒即便承認聖托馬斯論證不妥善,也不會竟因此而放棄對上帝的信仰;他會想
出些別的論證來,或託庇於啟示。(我批註:這是因為基督徒們被聖經這本破書切除了腦白質,已經變成了無完整人格無完整理智的痴獃)
    關於上帝的本質和存在的同一性,上帝就是其自身的善良,上帝·就·是自己的權
能等論爭,暗示著一種,在諸殊相存在樣式與諸共相存在樣式之間的混淆,而這種混淆
曾見於柏拉圖哲學之中,並認為被亞里士多德所避過。人們必須假定上帝的本質屬於諸
共相的性質,而上帝的存在卻不是這樣。這個困難是不易圓滿陳述的,因為它出現在一
種不能再為人們所承認的邏輯之中。然而它卻清楚地顯示出某種句法上的混淆,如果沒
有這種混淆,關於上帝的種種議論即將失去其似真性。
    阿奎那沒有什麼真正的哲學精神。他不象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那樣,始終不懈地
追逐著議論。他並不是在探究那些事先不能預知結論的問題。他在還沒有開始哲學思索
以前,早已知道了這個真理;這也就是在天主教信仰中所公布的真理。若是他能為這一
信仰的某些部分找到些明顯的合理的論證,那就更好,設若找不到,他只有求助於啟示。
給預先下的結論去找論據,不是哲學,而是一種詭辯。

4、關於女巫之錘(死的豈止是幾麻袋的貓)

從15世紀起,基督教的教士們根據《聖經》中所說「行邪術的女人不可容她存活」的「語錄」,對「女巫」發起了持續近300年的迫害。在這黑暗的300年中,無數良家婦女被誣為「女巫」,或被斬首示眾,或慘遭火刑。1487年,教會出版了獵巫「專業書籍」《女巫之錘》。

  隨著古登堡發明的近代印刷術在歐洲的推廣,此書在從1487年至1669年近200年間,竟接再版了近30次,從而引發了曠日持久的「獵巫潮」。《女巫之錘》詳細記述了對「女巫」具體的審訊方式和保證審訊成功的有效方法。這種審判既沒有起訴程序,也沒有辯護人,除了嚴刑拷打作為逼供手段外,還有所謂的 「女巫」測試法。

根據書中提供的理論,由於「女巫」被魔鬼施了魔法,對疼痛不再敏感,所以就可以對她們隨心所欲地施行各類酷刑。如:用燒紅的鐵塊去燙被告的手,如果手被燙傷,則說明被告有罪;讓被告用手在沸騰的水裡取一枚聖戒,然後把手打上繃帶和封印,3天後若無痕迹,就無罪等等……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一種鑒別方法是:將被告捆上手腳,扔進湖裡———如果她沉到水底,則表示她無罪;相反如果漂浮在水面上,則表示她受到魔鬼的保佑,必須送上火刑柱。這種荒誕的做法結果是,無論被審判者是否「有罪」,她們都只有死路一條。

  據傳說,當年歐洲人有一個說法:「女巫不是要騎著掃帚滿天飛嗎?測試一個女人是不是女巫的方法和體重有關,凡是體重過輕的一律算作女巫。」

  由於統計數字來源不一,後人對於葬身滅巫狂潮之中的「女巫」數字一直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各類統計數字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位於德意志巴伐利亞的小城班貝克,當年是一個擁有6000人的小城,但在5年之內,就有600人被判為女巫葬身火海。

  而在另一座人口數字相似的小城維爾茨堡,在同一時間內,也有近900名「女巫」冤死火海,相當於每兩天就有一個「女巫」被處死。1597年,靠打短工為生的德意志寡婦克拉拉·蓋斯勒雖已67歲,但仍被人誣告為「女巫」,被控曾經和三個魔鬼姘居,使240多人慘死,9次導致房子起火,還要將這座城市統統燒毀……她在嚴刑拷打之下咽了氣。

  審訊記錄最後寫上了這麼一句:「魔鬼不想讓她再供什麼,因此勒緊了她的脖子。」法官和牧師們從中漁利:他們享受人們對他們的感激之情,每燒死一名女巫后,他們還向死者家屬索取木柴錢和舉辦慶祝宴會的錢。(向死人伸手,好品德,好高尚啊!)

  當時的歐洲人視貓為女巫的幫凶,對貓大開殺戒。這使中世紀貓的數量大為減少,幾乎處於瀕臨滅絕的邊緣。貓遭災,致使鼠害泛濫,又引發了可怕的鼠疫,歐洲大約2500多萬人因此喪生。在瑞士,人們用利刃猛戳裝滿貓的布袋,直到把貓戳死;在哥本哈根,為聽貓垂死前的悲鳴,人們把貓從高高的鐘樓上投擲下來。

  1533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舉行加冕禮時,伴隨牧師高聲祈禱的竟是成箱的貓在烈火中發出的慘叫聲。

1691年,美國馬薩諸塞州塞勒姆村一個牧師的女兒突然得了一種怪病:行走跌跌撞撞,渾身疼痛,還會突然痙攣,表情非常恐怖。隨後,與她平素形影不離的7 個女孩相繼出現了同樣的癥狀。從現代醫學角度講,這是「跳舞病」(網易探索編輯註:一種大腦神經性的遺傳疾病,攜帶疾病者有一定的潛伏期,當發病後,癥狀為各個關節,肌肉不受控制的活動)的一種表現。

  這類癥狀的罪魁禍首,是一種寄生於黑麥的真菌「麥角菌」。但是,人們普遍認為,讓孩子們得了怪病的真正原因,是村裡的黑人女奴蒂圖巴和另一個女乞丐,還有一個孤僻的從來不去教堂的老婦人。人們對這3名可憐的女人嚴刑逼供,「女巫」和「巫師」的數量也一步步增加,先後有20多個「女巫」和「巫漢」死於這起冤案中,另有200多人被逮捕或監禁。

=======================================================
歌林多前書11:6 『女人若不蒙著頭,就該剪了頭髮。女人若以剪髮剃髮為羞愧,就該蒙著頭。』
女基們都蒙頭剃髮了嗎?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沙發
拎不清 發表於 2009-10-6 11:55 | 只看該作者
你說的是天主教,能說說現代的基督教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3
3
sousuo 發表於 2009-10-6 21:15 | 只看該作者
先搞搞清楚,什麼是謊言,再寫不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4
拎不清 發表於 2009-10-18 11:05 | 只看該作者
3#如果你認為寫的是慌言,可以指出,你叫誰先搞搞清楚,你清楚嗎?中世紀宗教的黑暗是令人髮指的.也是公認的.很多事上教皇都承認了錯誤還辯什麼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3
5
sousuo 發表於 2009-10-18 11:23 | 只看該作者
4# 拎不清

我說的是:什麼是謊言這樣一個簡單的事。

因為,罪惡是罪惡,謊言是謊言。

什麼是謊言呢,明知是甲,偏說是非甲是也。帖里舉的多為罪惡,為什麼題目用的卻是謊言?
這,才是我的問題。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5: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