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誰在炮製「長假綜合症」的噱頭

[複製鏈接]

116

主題

272

帖子

11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容天鋒 發表於 2009-10-9 15: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華商網日前發表文章,題為:誰在炮製「長假綜合症」的噱頭,作者:張敬偉,全文如下:

  

  「放假放得我腰酸背痛,白天昏昏欲睡,到了晚上卻睡不著。」國慶長假結束了,不少人卻出現嗜睡、全身疲憊、焦慮等癥狀,感覺過節過得比上班還累。專家稱,這是典型的「長假綜合症」表現,必須科學矯正,輕則影響工作和健康,重則因焦慮恐懼等產生心理疾病。

  「長假綜合症」帶來的焦慮感,相信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所體會。作為社會化的人,在心理上總有一種習慣適應性,忙碌起來的時候渴望休息;休息過度而身心則陷入慵懶狀態,再重返緊張忙碌的工作時,就有些許的不適應。總之,這既是社會生活的辯證法,也是人的身心自我調整,適應社會的正常狀態。

  因此,沒有必要擔憂所謂的「長假綜合症」,更不必誇大其危害。否則,就是製造嘩眾取寵的噱頭。緊張的、快節奏的工作狀態才是導致人類各種身心疾病的根源,才是專家們療治「亞健康」的關注方向。至於好不容易得來的法定長假,人們需要的是好好享受,仔細體味,縱然是閑得顛倒,出現了「長假綜合症」的一些癥狀,也要相信人們都能夠自我調適。

  能有「黃金周」長假,是國人的幸福。而幸福也是多維的,不僅包括豐裕的物質,也是一種心境感受。心境感受則不僅有積極向上的元素,也包含慵懶甚至無聊的心情。在我看來,難得偷閑的長假,其衍生出的諸多癥狀是一種自然的民生圖景,是自由閑適下的隨性,而不是什麼「亞健康」的表現。不要忘了,我們天生就缺乏狂歡的快樂基因,而一直為中庸、節制和內斂的傳統所羈絆。在此語境下,享受長假的國民們閑到「長假綜合症」,是正本清源的顛覆,最多也不過是矯枉過正。

  猶記前些年某些專家聲討「黃金周」時,引述的理由往往是中國人不會休閑,長假休閑質量不像西方人那麼高,更是劍指人們在節假日只知吃喝玩樂,甚至出入不健康的娛樂場所。事實上,西方休閑的精髓所在恰恰是自由隨性,沒有固定的休假模式桎梏和牽絆。何況,西方休閑的娛樂方式、旅遊環境,也比中國的更為廣泛和規範。由此可見,中國人休閑質量之所以不高,實非個人原因,而是社會發展和休閑環境的局限所致。將客觀的欠賬算到休閑民眾的頭上,顯然是不公平的。更有甚者,還將旅遊勝地的環境亂象、接待能力的孱弱、交通梗阻的壓力和人滿為患的風險,都歸咎於「黃金周」。甚至到現在,還有很多專家吵嚷著要廢掉僅存的兩個「黃金周」。

  在此語境下,所謂的「長假綜合症」便很可能成為反對「黃金周」存在的新理由。如果說「長假綜合症」的炒作僅僅只是新聞噱頭倒還罷了,一旦它被無限放大,就會從「偽命題」變成真困擾,引發新一輪「黃金周」存廢棄保的社會爭議。也唯有消解「長假綜合症」這類屬於疥癬之疾的「問題」,才能讓「黃金周」的堅守成為攸關民生幸福的最大「正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0: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