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方重彈人民幣升值老調 意在轉移視線

[複製鏈接]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韓冰 發表於 2009-10-5 1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西方重彈人民幣升值老調 意在轉移視線
      西方七國集團3日在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爾舉行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時,再次要求中國人民幣升值。明眼人一看便知,在全球亟須合力應對金融危機的當口,西方牽強地重彈老調,其真實用意是轉移視線。
眾所周知,金融危機的背後是西方大國金融體系長期疏於監管和寅吃卯糧的消費方式、國際金融與經濟體系不透明以及西方長期獨攬國際金融話語權。國際社會廣泛期待西方能檢討自身金融監管和宏觀經濟政策中的失誤,與發展中國家合作應對危機,但遺憾的是,一些西方大國卻推卸責任,試圖把所謂「人民幣匯率被低估」與「全球經濟失衡」相聯繫,並把「失衡」描繪成危機的主要原因。
按照西方的邏輯,作為出口大國,中國應當提高人民幣匯率,以減少出口,擴大進口,降低對西方的貿易順差,從而在貿易領域實現所謂「再平衡」。顯然,西方對中國在這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效視而不見,或者說有意忽略。
自2005年7月中國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實現雙向浮動,彈性增強,與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聯動關係明顯。匯改后的第一年裡,人民幣升值1.5%,第二年和第三年人民幣分別升值5.5%和10.9%,成效有目共睹。
改革使人民幣實現了「穩中漸進」,符合市場預期。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這項改革合乎中國國情,有利於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
事實上,西方發達國家貿易高逆差是現行經濟格局的必然結果,不能錯誤地歸咎於匯率問題。過去20年間,發達國家向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轉移低附加值製造業。在這種新的分工條件下,新興經濟體自然積累大量貿易順差。而進口方面,發展中國家的低進口與部分發達國家實行高技術貿易壁壘密切相關。
中國和西方處於不同發展階段,但都面臨結構性問題。正如西方需要逐步強化金融監管、改變過度消費習慣、強化實體經濟一樣,中國也需循序漸進地實施經濟結構調整。當前,中國政府已經著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和擴大內需,但增長方式的轉變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
毫無疑問,如果中國急劇拉高人民幣匯率,便將嚴重扭曲經濟發展的正常軌跡,西方國家也並不能因此減少貿易逆差,因為其他製造業大國將隨即填補中國留下的空白。而一旦中國經濟陷入低谷,西方國家相關企業勢必遭受重大損失。所以,西方企圖通過人民幣升值來解決問題的做法既不利人,也不利己。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