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多馬福音

[複製鏈接]

79

主題

408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Pathless 發表於 2010-9-11 02: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世行者 譯


這是由迪達莫猶大多馬所記錄的耶穌密語。

他說:「但凡悟明這些話語的必不嚐死亡。」1

耶穌說:「尋找的就該鍥而不舍的去找,直至找著為止;當他們找著了,他們必感困擾;當他們感困擾,他們必驚誇不已,且駕御萬有之上。得著永恆的止息。」2

耶穌說:「若果你的導師告訴你:『看!天國就在天上』,那麼小鳥便該比你捷足先登天國了;若果他們告訴你:『天國在海裡』,那麼魚兒就比你疾足先得天國了。然而,天國既是在你心中,又是在身外。當你悉知自己,你就會得以被悉知,並得知自己原已是永生天父的兒子。倘若你對本我一無所悉,你就是貧無立己之處了。」3

耶穌說:「耆者向初生七天的嬰孩不恥下問生命之所在處,此人必得活著。那是因為先存的同時就是末後的,並將歸而為一。」4

耶穌說:「知悉在你面前的,一切隱藏的必向你展現。」5

門徒問耶穌:「你要我們禁食嗎?我們該如何禱告?我們又該如何捐獻?我們當守那種飲食戒律呢?」
耶穌說:「不要自欺欺人,和不要作連自己也憎惡的事,那是因為萬物都要在日光下展現出來。沒有隱藏的事不被揭示,沒有什麼掩飾的事不被公諸於世。」6

耶穌說:「被人吃下的獅子有福了,這樣獅子就能成為人;被獅子吃下的人遭殃了,這樣獅子也將成為人。」7

耶穌說:「人就如有智謀的漁夫,他把網投進海裡,捕獲得大量小魚,智謀的漁夫亦發現有佳美的大魚在其中。他把所有小魚放回海中,輕而易舉的選出大魚。但凡有耳的就該當聽。」8

耶穌說:「看哪!撒種者前來,手中執著種子,並散播它們。有一些落在路上,鳥兒來到把它們啄走;另一些落在石上,它們既不能在土地裡紮根,又不能發芽;另一些落在荊棘叢裡,它們噎死在其中,且被蟲所啃食;另有一些則落在沃土裡,成了茁壯的莊稼,每畝產得六十及一百二十。」9

耶穌說:「我已將火苗投進世界裡,看哪!我會守護著它直至它熾燃。」10

耶穌說:「這重天將逝去,往上的一重天也要逝去。逝者不會再活,而活著的也不會逝去。過往你所吃過的,你使牠變活了。當你身處在光中,你會作什麼呢?在你作為一之時,你選擇了分為二;當你已成為二,你又能作什麼呢?」11

門徒問耶穌:「我們知道你快要離開我們。誰將會是我們日後的領袖呢?」
耶穌對他們說:「無論你們從哪裡來,都要往公義者雅各那裡去,天與地本因他而生。」12

耶穌問門徒:「請作個對照,說出我像誰。」
西門彼得說:「你像位公義的使者。」
馬太說:「你像位看透萬事的思想家。」
多馬說:「師傅,我的拙口根本不能說出你像什麼!」
耶穌說:「我不是你的師傅。你喝我的湧泉喝醉了。」於是耶穌把多馬帶開,並對他說了三個字彙。
之後多馬回到同伴中,他們問到:「耶穌告訴了什麼給你呢?」
多馬回答他們說:「只要我告訴你們當中的一句話,你們必得會用石頭砸我,然而火會從石頭而出,把你們燒成灰燼。」13

耶穌說:「若你禁食,你只會招來自己的罪;若你禱告,你只會被定罪;若你捐獻,你只會受惡靈侵擾;每當你到哪裡作客,就當吃別人為你準備的,並醫治當中生病的人。那是因為入口的不會污褻你,出口的倒能污褻你。」14

耶穌說:「當你遇見那不是自母胎而來的,就該俯首敬拜他,他就是你的父。」15

耶穌說:「人總以為我來為世界帶來和平,他們卻不知道我是要帶來衝突:火、刀、戰爭。五人同在一屋裡,成了三反對二或是二反對三,父反對子或是子反對父,眾人皆落得孤立無援。」16

耶穌說:「我將給你那沒有眼目曾看過的,沒有耳朵曾聽過的,沒有手曾接觸摸過的,和從未在世人思緒中浮現過的。」17

門徒問耶穌:「請告訴我們終結將會如何!」
耶穌說:「你們已悉知始端,那還要去尋問終結嗎?終結就是始端所在。一直堅守在始端的人有福了,他必明瞭終結為何,更必不會嚐到死亡。」18

耶穌說:「尚未轉生成人的有福了。若果你願意跟追隨我和我所說的,石頭也要聽命於你。在樂園中你有著五棵樹,它們夏天時不動搖,冬天時不會落葉,凡認識這五棵樹的必不會嚐到死亡。」19

門徒問耶穌:「請告訴我們天國像什麼!」
耶穌回答說:「天國就像芥花種子,在種子中為最渺小的。當它落入已翻好的土壤,它便能長出繁枝茂葉,作為鳥兒的棲身處。」20

(抹大拉)瑪利亞問耶穌:「請告訴你的門徒像什麼!」
耶穌回答說:「他們就像住在不屬於他們園地的小孩。當園地主人們到來,他們會說:『把園地還給我們。』小孩連忙脫下自己的衣服,好把園地還給他們。
因此我要對你們說,倘若屋子的主人得知盜賊快來到,他便會一直警醒並不讓盜賊闖進其的屋子,搶去他的財產。而你們則要警醒這世界,以大能作準備使盜賊無機可乘,他們將會如期來襲。願你們當中有一人會明白。當果子成熟,趕快拿起鐮刀把它們收割下來。凡有耳的就該當聽。」21

耶穌看見正在吸吮母乳的嬰孩,便對門徒說:「這些吸吮母乳的嬰孩就像進入天國的人們。」
門徒就問耶穌:「這樣我們需要返老還童才能進入天國嗎?」
耶穌回答說:「當你們能將二歸一、內如外、外如內、上如下、男女歸一,即男非男、女非女;當你們以眼代眼、以手代手、以腳代腳、以相代相,你必能進入天國。」22

耶穌說:「我要在你們裡千中選一,萬中選二,更使你們歸為一體。」23

門徒問耶穌:「請展示我們你的所在處,因我們決要找著。」
耶穌回答說:「凡有耳的就該當聽!此光就在一光者之中,他燃亮了整個世間;倘若他不在照耀,他就是黑暗。」24

耶穌說:「愛你的兄弟如同愛自己的靈魂,保護他如同眼目中的瞳眸。」25

耶穌說:「你只見你兄弟眼中的銀錢,卻無睹自己眼中的樑柱。先移走你眼中的樑柱,這樣你才有清晰的視力去除掉你兄弟眼中的銀錢。」26

耶穌說:「倘若你不為著世界禁食,你便找不著天國;倘若你不守安息日為安息日,你便不能見父。」27

耶穌說:「我站在世界之中,以肉身向他們顯現。我發覺他們都已喝醉,當中沒有一個飢渴的。我的靈為阿當之眾子而悲痛,因著他們瞎了心眼看不見。他們空空而來到世間,同樣的空空而離去。此刻他們喝醉了,在他們扔棄手上的酒,那就是他們轉向的時候。」28

耶穌說:「倘若身體因靈而生,那是驚嘆;倘若靈因身體而生,那是驚嘆之驚嘆。而我所驚嘆的,則是如此豐裕的財寶棲身在貧瘠中。」29

耶穌說:「那裡有三位神祇,他們是神;那裡有兩位或一位,我與他同在。」30

耶穌說:「沒有先知在出身地被接納;醫者不治相熟人。」31

耶穌說:「築於高山的城堡不會倒,也藏匿不來。」32

耶穌說:「在屋瓦上宣講你方能聽見,沒有人點燈並置在藍子下,或是藏匿起來。他卻會設在燈臺上,使來往的人們都能看見此光。」33

耶穌說:「盲人引盲人,就必一同失足墮坑。」34

耶穌說:「沒有人能硬闖強壯者的屋,除非他的雙手已綑綁,這樣方可洗劫其屋。」35

耶穌說:「不要為著你所穿的從早到晚晚到早地憂慮。」36

門徒問耶穌:「你何時會向我們展現呢?我們何時才能見你?」
耶穌回答說:「當你們裸裎相見亦不為恥,更如小孩般把衣服踩在腳下,你便能看見永活者之子,且不會懼怕。」37

耶穌說:「你們時常渴慕聽我對你們說的話,那你們在別處不能聽到的。在將來有好些時日裡你要尋找我卻不會找著。」38

耶穌說:「那些偽善的法利賽人和文士接過睿智 (Gnosis) 的鑰匙,卻把它藏匿起來了。他們自己不進去,也不允許渴慕進去的人進去。至於你,則要智慧如蛇和潔淨如鴿子。」39

耶穌說:「有葡萄樹種植在父之外。因著它不能茁壯起來,它必被連根拔起而枯萎。」40

耶穌說:「手中有物者必被賜予更多;空無一物者則連那僅有的都要被奪去。」41

耶穌說:「作個世間的路人。」42

門徒問耶穌:「你是誰能告訴我們這些事呢?」
耶穌回答說:「你們了聽我的話卻仍然不知我是誰,這樣你們就成了猶太人般,他們愛樹卻恨其果,或是愛果而恨其樹。」43

耶穌說:「褻瀆父者可獲赦免,褻瀆子者亦可獲赦免,唯褻瀆聖靈者在天上地上亦不獲赦免。」44

耶穌說:「荊棘不出葡萄,野薊不生無花果,那是因為它們本是不結果。善者從心發善,惡者自其惡性顯惡,說惡話。他們的心滿溢了,就必顯惡。」45

耶穌說:「自阿當至施洗約翰,當中自母胎而出的,沒有一位能比施洗約翰更為大,誰也不能輕看他。然而如我所說,你們當中任何一人能成為小孩,他就知悉了天國並比施洗約翰更為大。」46

耶穌說:「一人不能騎二馬或拉二弓;一僕不能侍二主,不然他只會顧此失彼;沒有人喝陳年紅酒同是喝新酒。新酒不能注進舊皮囊中,不然這樣會爆破,舊酒亦不能注進新皮囊中,不然就會撕裂;舊補丁不能縫在新衣上,這樣會形成裂縫。」47

耶穌說:「二人共融的同在一屋裡,他們呼山移動,山就移動了。」48

耶穌說:「獨善其身及被選上的人有福了,你必能找著天國,那是因為你本自那裡而來,亦將重返那裡。」49

耶穌說:「倘若他們問你們:『你們來自何處?』對他們說:『我們本自光,自那光自生自爾、自立並自顯之處。』
倘若他們問你們:『你們是誰?』便說:『我們是光的兒女,那被永活之父欽選的。』
倘若他們問你們:『有什麼你父的印證在你裡面?』對他們說:『運行與歇息。』」50

門徒問耶穌:「逝者將在那一天重生?新世界又何時臨到呢?」
耶穌回答說:「你們期盼的早已來臨,只是你們不以為意。」51

門徒對耶穌說:「以色列中有二十四位先知說話,而他們都有說到你。」
耶穌說:「你們漠視此際活著的一位,卻只顧念那些已逝去的。」52

門徒問耶穌:「割禮有益嗎?」
耶穌回答說:「倘若割禮是有益,他們的父就會讓他們自出娘胎已行了割禮。然而,在靈裡的真割禮方是處處得益。」53

耶穌說:「清貧的人有福了,因天國你們是屬於你們的。」54

耶穌說:「不厭棄父和母的都不能作我的門徒;不厭棄兄弟姊妹的,並如我般背起十架的,都是不配於我。」55

耶穌說:「看破世界的就找到了屍體。找到了屍體的,世界對他再沒有價值。」56

耶穌說:「父的國就像有著優良種籽的人。他的敵人在夜間來到把雜草栽種在優良種籽之中。那人卻不容許他人拔除雜草。他回答說:『什麼也不該作,這樣就可避免在拔除雜草時不慎拔走小麥。』到了收割之時雜草便會表露無遺,屆時將會被拔除並燒燬。」57

耶穌說:「受苦的人有福了,他們已找到生命。」58

耶穌說:「在你有生之年得要仰望那活著的一位,不然你離世以後已無法仰望了。」 59

耶穌看見一個撒瑪利亞人攜同一隻羔羊往猶大去。祂問門徒:「那人帶著那羔羊會作什麼呢?」
門徒回答祂:「他會把羔羊宰殺並吃掉。」
祂對門徒說:「他不會在羔羊活著之時把牠吃掉,他必先要把羊宰殺使牠成為屍體。」
門徒說:「不然他就吃不下。」
祂對門徒說:「同樣道理,為你們自己尋找歇息之所,不然你們將成為屍體且被吃掉。」60

耶穌說:「兩人躺在一床上,一人將喪命,而另一人則可活著。」
撒羅米說:「先生,你是誰來到我的床上並在我的桌子上進食呢?」
耶穌對她說:「我是來自一體不分的一位,並從我父而得著。」
撒羅米說:「我是你的門徒。」
耶穌對她說:「因此我要對你說,若人成為一體,他便被光所充滿;若人分離了,他便被黑暗所充滿。」61

耶穌說:「我要向那些配得的人揭示我的奧秘。不要讓你左手知曉你右手在作甚麼。」62

耶穌說:「有一個家財萬貫富翁。他說:『我要運用我的錢去撒種、收割和耕種,好讓我的倉庫滿有莊稼,使我一無所缺。』這是他所顧念的,然而當晚他就斃命了。但凡有耳的就該當聽。」63

耶穌說:「有個人要接待客人。當晚餐準備就緒,他打發僕人去邀請客人。
僕人找著第一人說:『我主人邀請你。』第一人回答說:「有些商人欠我的錢,他們今晚回來到,我得要和他們洽商,抱歉缺席。」
僕人找著另一人說:『我主人邀請你。』第二人對僕人說:「我買了一所房屋,得要忙一整天,沒時間。」
僕人找著另一人說:『我主人邀請你。』第三人對僕人說:「我的友人結婚,我得要安排宴席,該是不能來了,抱歉缺席。」
僕人找著另一人說:『我主人邀請你。』第四人對僕人說:「我買了產業,我得要去收租,該是不能來了,抱歉。」
僕人返回去對主人說:「你所邀請的人們均不能來。」這時主人對僕人說:「前往街上去並帶你碰見的人來赴宴」。買家和商人必不可進入我父之處。」64

耶穌說:「有個葡萄園主人將地租予佃戶,使他們在其上工作並且收得莊稼。在他打發僕人去收取莊稼之時,佃戶抓住僕人,把打至半死。僕人返回去告訴主人,主人說:「也許他們認不出你。」他就打發另一個僕人去,佃戶照樣的打他;這時主人派出自己的兒子並:「也許他們會給我兒子一點尊重。」佃戶得知他是葡萄園承繼者,他們就抓住他把他謀害了。但凡有耳的就該當聽。」65

耶穌說:「展示那塊被建造者拒棄的石給我看,那就是真磐石。」66

耶穌說:「那些得知一切,卻對自己內裡懵然不知的人,那是全然的無知。」67

耶穌說:「被憎恨和受逼害的人有福了,每當你們被逼害,他們均無地自處。」68

耶穌說:「內心飽受逼害的人有福了,他們就是真正認識父的人。
饑餓的人有福了,他們肚腹必得飽足。」69

耶穌說:「倘若你能生出在你裡面的,這樣你所持的就必拯救你;倘若你欠缺那在裡面的,你所欠缺的就必毀滅你。」70

耶穌說:「我必拆毀這屋子,沒有人能夠興建它。」71

有一人對耶穌說:「請你命令我兄長與我分家產。」
耶穌問那人:「先生,誰曾立我作為判官呢?」
祂繼而問門徒:「我不是判官,對不對?」72

耶穌說:「莊稼豐沛、收稼的人卻少,懇求農主增派收稼者到此地。」73

耶穌說:「主啊,很多人圍著水槽的,井裡卻是一點水也沒有。」74

耶穌說:「很多人站在門前,但只有那獨一無玷的才能進入婚筵的新房。」75

耶穌說:「父的天國就像一個商人找到一顆珍珠。這商人很審慎的,他變賣了貨物並買了這顆珠為自己。你們也一樣,當尋找那永恆不朽和不被蛾蟲啃食的財寶。」76

耶穌說:「我是照亮萬有的光,我就是一切。萬有自我而出,又復歸予我。劈開木頭,我在裡面;舉起石頭,你必在那裡找到我。」77

耶穌說:「你們為何來到曠野呢?為看葦草吹動?為看衣冠楚楚的王和偉人?他們衣冠楚楚,卻不曉得真理。」78

人群中一女人對祂說:「誕育你的母腹和哺養你的母乳有福了。」
耶穌回答說:「聽而行父所言的人才是有福的,將有一天你們會說:『不曾懷孕的母腹和不曾哺養的母乳有福了』。」79

耶穌說:「看破世界的就找到了身體。找到了身體的,世界對他再沒有價值。」80

耶穌說:「讓那得著財寶的掌權,得權的就該退下。」81

耶穌說:「靠近我的就是靠近火;遠離我的就是遠離天國。」82

耶穌說:「形相現於人前,內裡的光則藏匿在父光的形像中。父必自顯,祂的形像則藏匿在祂的光中。」83

耶穌說:「看到與自己相近的形像,你們就歡喜;當你們看到自己先存的原像,那既不朽又不可見的,你們就難以接受了。」84

耶穌說:「亞當自大能與大財寶而來,但他對於你們卻是不配得。倘若他是配得的,他就不用經歷死亡。」85

耶穌說:「狐貍有牠們的洞穴,鳥兒有牠們的巢居,人子卻沒有枕塊寢處。」86

耶穌說:「身體依賴身體是可悲的,靈魂依賴這兩者亦是可悲的。」87

耶穌說:「天使和先知必來到你們當中並給予屬於你們的。你們則給予他們所有的一切,並問道:『他們何時候到來取回這一切呢?』。」88

耶穌說:「你們為什麼洗杯子的外面?難道你們不懂那造外面的亦同是造裡面的?」89

耶穌說:「到我這裡來,我的軛鎖是輕盈的,我的主權是溫煦的,你們必得為自己著到歇息。」90

門徒對耶穌說:「告訴我們你是誰,好讓我們相信你。」
耶穌回答說:「你們瞧著天地的臉,卻認不出在眼前的是誰,且不知曉如何察見此際。」91

耶穌說:「尋找就必找著。過往我未有回答你們問我的事,現在我願意告訴你們,你們卻不尋問。」92

耶穌說:「別把聖物給予狗,免得被牠們扔進糞堆去。別把珍珠丟給豬,免得被牠們踐踏。」93

耶穌說:「尋找就必找著。;叩門的,門就必開。」94

耶穌說:「倘若你們有錢,別作貸款借出。寧願把它給予一去不回的人。」95

耶穌說:「父的天國就像一個女人把了點酵母菌拌進生麵團中,使之發成為一大塊麵包。但凡有耳的就該當聽。」96

耶穌說:「父的天國就像一個女人捧著一缸食物。當她一走在長路上時,缸子的手柄斷了,食物就不斷落在後頭,她卻蒙然不知。當她抵達家中,才駭見缸子裡空無一物。」97

耶穌說:「父的天國就像一個人要殺去強者。他在家把劍插進牆裡以掂量己力,後來他把那強者殺掉了。」98

門徒對耶穌說:「你的兄弟和母親就站在外面等你。」
耶穌回答說:「在這裡按我父旨意去行的就是我的兄弟和母親。他們必得進入我父的天國。」99

他們把一枚金幣展示耶穌並說:「羅馬皇帝的人要徵收我們稅項。」
耶穌回答說:「把皇帝之物歸予皇帝;把神之物歸予神;把我的歸予我。」100

耶穌說:「沒有如我般厭棄父和母的都不能作我的門徒;沒有如我般愛父和母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因著我的生母帶給我死亡,而我的真母賦予我生命。」101

耶穌說:「法利賽人有禍了。他們就像寢在牛飼槽的狗,牠們既不進食,也不讓犢牛進食。」102

耶穌說:「洞悉盜賊詭計的人有福了,這樣他便能起來集中資源,嚴陣以待盜賊的到來。」103

門徒對耶穌說:「來讓我們一起禱告和禁食。」
耶穌回答說:「難道我犯了什麼罪?或是那裡犯了錯嗎?只是當新郎離開了婚筵新房,那時才叫他們禱告和禁食吧。」104

耶穌說:「但凡認識父和母的,他必被稱作娼妓之子。」105

耶穌說:「當你能合二為一,你必成為人子,當你呼山移動,山就移動了。」106

耶穌說:「天國就像管有一百隻羔羊的牧羊人。當中最大的一隻迷途了,他便暫擱下九十九隻羔羊去尋找那一隻直到找著為止。當困難過去了,他對那羊說:「我愛你勝過另外九十九隻。」107

耶穌說:「從我口中喝水的,他必變成我,我亦會變成他,一切隱藏的奧秘亦必對他展示。」108

耶穌說:「天國就像不知園地裡埋著財寶的人。在他離世後,承繼了此園地的兒子亦不知財寶之事,且把它賣掉。買主在犁地之際發現了該財寶,於是便隨心所欲地放貸出去。」109

耶穌說:「那尋得世界並成為富有的就當摒棄世界。」110

耶穌說:「天與地均會在你面前捲起,那活在永生者中的,必不見死亡與恐懼。」因著耶穌說:「那找到了自己的,世界對他再沒有價值。」111

耶穌說:「依賴靈魂的身體有禍了;依賴身體的靈魂亦有禍了。」112

門徒問耶穌:「父的天國何時來臨?」
耶穌回答說:「天國乃是不可見的來臨。不能說『看哪,在這裡!』或是『看哪,在那裡!』。然而,父的天國已在地上展開,人們卻視而不見。」113

西門彼得對門徒說:「(抹大拉)瑪利亞該離開我們,那是因為女人不配得永生。」
耶穌就說:「看,我將會帶領她使她成為完美人 ,她必成永活的靈,有如你們完美人一樣,但凡女性且成為完美人的必得進入天國。」114


附錄:

譯字註釋

採用死海古卷中腓尼基語四字神名 取代「耶和華」和「雅威」;

Elyon 作「至高者」; Elohim 作「爾洛恆」;

其他的「神」(El, Eloah, Yah) 會盡可能列出其希伯來文;

採用《希伯來聖經》(Tanakh) 取代《舊約》之貶意;

採用《托拉》(Torah) 取代《摩西五經》;

在引用正典聖經時採用和合本,並參考學者意見稍作修正;

採用和合本之人名、天使名和地名,若與原音差異太大則按原音稍作修正;

採用意譯「受膏者」(Mashiach) 取代「彌賽亞」,經文中的 Christos 則作「基督」;

Logos 作 「道」; Sophia 作 「智慧」,神格時作 「蘇菲亞」;

Pleroma 作 「沛若芒」;

採用意譯「猶太秘學」統稱 Kabbalah 的其他譯名: 「猶太密法」、「卡巴拉」、「克白拉」和「喀巴拉」;

採用音意譯「真睿智」統稱 Gnosis 的其他譯名:「知識」、「諾斯」、「靈知」、「靈力」和「真知」;

採用音意譯「睿智派」統稱 Gnosticism 的其他譯名:「諾斯底派」、「諾斯底主義」、「諾斯底教」、「諾斯替派」、「諾斯替主義」、「諾斯替教」、「靈知派」、「靈知主義」、「靈智派」、「智慧派」、「真知派」和「神哲派」;

採用「厄賽派」統稱 Essenes (Essai) 的其他譯名: 「愛色尼派」、「艾賽尼派」、「埃塞尼派」、「亞森尼派」、「敬虔派」和「隱士派」;

Aeon 作「次元者」;

Ruler, Archon 作「空中掌權者」;

採用意譯「造物惡者」統稱 Demiurgos 的其他譯名:「巨匠造物主」、「工匠神」和「德謬哥」。

Loving kindness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沙發
青貝殼 發表於 2010-9-11 15:59 | 只看該作者
我驚訝的是,居然沒有被刪帖!我也有很多他經,但我已經被盯上了,所以比較謹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9

主題

408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3
 樓主| Pathless 發表於 2010-9-12 02:25 | 只看該作者
"耶穌說:「那些偽善的法利賽人和文士接過睿智 (Gnosis) 的鑰匙,卻把它藏匿起來了。他們自己不進去,也不允許渴慕進去的人進去。至於你,則要智慧如蛇和潔淨如鴿子。」39"
Loving kindnes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4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9-12 06:48 | 只看該作者
智慧如蛇是有趣的說法,因為在印度文化裡,蛇正好是智慧與力量的象徵。在Kundalini Yoga的修學體系裡,Kundalini就被描述為蛇火。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5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9-12 09:15 | 只看該作者
此貼有被移走的危險。

在基督教的所謂偽經里,佛教和印度教的影響最為明顯。即便是新約,仍留有印度文化的深刻痕迹。至於蛇,它在印度教里具有雙重特徵或者說是悖論性特徵。一方面蛇象徵了惡(Krishna降伏了蛇王),另一方面蛇又是Pala兄所說的智慧與力量的象徵。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35

帖子

2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1
6
沒完沒了 發表於 2010-9-14 03: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信仰平等


    多馬是不是後來去了印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匿名  發表於 2010-9-14 08:05
回復 6# 沒完沒了

研究研究耶穌誕生以前印度文化在希臘的傳播情況。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8
研究 發表於 2010-9-14 09:20 | 只看該作者
我驚訝的是,居然沒有被刪帖!我也有很多他經,但我已經被盯上了,所以比較謹慎...
青貝殼 發表於 2010-9-11 15:59

為什麼要刪?
徬經與偽經也是研究聖經的好參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9
研究 發表於 2010-9-14 09:21 | 只看該作者
此貼有被移走的危險。  ...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9-12 09:15

錯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匿名  發表於 2010-9-16 23:16
回復 9# 研究

Hi brother -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gospel of thomas?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1
sousuo 發表於 2010-9-16 23:56 | 只看該作者
真書還是偽書,哪年成書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匿名  發表於 2010-9-17 00:13
回復 11# sousuo

~60 AD.. could be earlier than any of the 4 gospels that finally made into the current bible.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13
研究 發表於 2010-9-17 06: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研究

Hi brother -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gospel of thomas?
Guest from 99.227.40.x 發表於 2010-9-16 23:16

多馬福音是在近代才發現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它與四福音有相似之處,但又不完全一樣,他只記錄了耶穌的話,但沒有背景,因為神的話都有當時特定的聽眾,如果僅僅把話抽出來,很難理解話中的全部意義。我個人認為可以如旁經一樣作為一個參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匿名  發表於 2010-9-18 03:18
According to the book of Luke, there were more writings about the Lord Jesus at that time. Only 4 books were selected to be included in the Bible more than 300 years after the Lord died. So if this new gospel book exists, it is not a surprise. Thomas loved the world eventually, and he left the Lord's ministry.
15
匿名  發表於 2010-9-18 05:32
回復 13# 研究

Thanks for sharing your thoughts.
16
匿名  發表於 2010-9-18 05:53
回復 14# Guest from 143.111.22.x

According to the most accountable records, St. Thomas, one of the great 12 apostles of Jesus, left for India and established his ministry in India. His church is still standing still till today in Madras (Chennai), Tamil Nadu. Some of his work in India could be found on the Acts of Thomas.  I don't know from what accounts you drew your story that he'd left the church.  The historicity whether the Gospel of Thomas was written by Thomas the apostle was still debatable, and I personally don't think this can be anyway easily resolved. So are the other Gospels, be they later accepted into canonization of the Bible or not. Anyhow, scholars these days have been extremely interested in this gospel, as it seems to be presented in an oral-transmission  on fragmented accounts of actual Jesus preachings. And it also represents a convincing proof that the Q-documents (the earliest common source) that inspired writings of the Gospels of Matthew and Luke exist.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17
青貝殼 發表於 2010-9-18 13:02 | 只看該作者
此貼有被移走的危險。  ...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9-12 09:15


錯了。
研究 發表於 2010-9-14 09:21


這就是典型的以權謀私的案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4: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