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已混亂到了極點,島內政治鬥爭雞飛狗跳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9-25 13: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就國民黨而言,改善兩岸關係可帶來經濟利多,這是它要的部分;但在政治上,隱形的兩國論則是它的基本態度。我早已指出過,國民黨內始終存在著「李登輝路線」(即各種不同說法的「兩國論」)和連戰路線(即一個中國的共識與互信)的對立。而現在由於主席之爭已定,「李登輝路線」可謂已告確定,「連戰路線」則告出局。馬英九上周已表示將來兩岸的「國共平台」將不再是主導性的平台,只是眾多管道之一。這即是「連戰路線」即將淡出的先兆。要淡出必須先淡化,因而人們已認為7月的高層次「國共論壇」將會是最後一次。
   而在「台聯」方面,我們則可看到它的兩面手法。目前由於台灣的立委選舉采小選區制,台聯可以說在未來已不可能在立法民院還有席次,但它終究還是一股小勢力,因此只得透過合縱連橫來維繫其可見度。「台聯」主席黃昆輝已和民進黨愈走愈近.這是兩面手法的一面,而真正重要的則是另一面,它由「台聯」精神教父李登輝擔綱。
    眾所周知,李登輝以權謀善變見長。他當權時搞「兩國論」,並自稱摩西,非常得意於在自己手裡把政權搞到約書亞陳水扁手上。而後李扁鬧翻,他又成了「急獨」的教父。及至台灣政權再輪替,他一方面成了馬英九的頭號「請益」的國師,在國民黨內埋下了「李登輝路線」,另一方面他又不斷變來變去,陸續說過「從來沒有主張過台獨」、「馬英九太親中」等人們記憶猶新的談話。而到了最近,由於李登輝收了另一個徒弟台塑的王文洋,而王文祥有2012年角逐大位的企圖,於是李登輝再度改變。
    目前他和宿仇宋楚瑜私下會面,據透露是想透過宋的傳話安排,能到北京訪問,俾為他和王文洋製造再起的機會。除此之外,由於他未來的角色一定程度上需要和北京維持關係,這時候他已不再批評「親中」了,而又改口說「三通、四通、五通都不要緊」,但在立場上則要「和中,親美日」,並保持台灣的國家身份。由李登輝的一再放話,人們已可看出他由「反中的兩國論」變成了「和中國的兩國論」。據了解,這其實已和「馬路線」相差無幾,這也是如果王文洋2012年參加大選時的主調。
    李登輝有意訪問北京,他其實可以找許多人傳話安排,但他卻找上了親民黨的宋楚瑜,這當然不是沒原因的。據個人所知,在李的布局下,他為了替王文洋造勢,極有可能在藍營里拉攏各個「反馬」的山頭,宋即是個棋子;此外,他也可能透過黃昆輝去拉攏綠營。王文洋不久前曾公開說過:「在台灣人里,李登輝是有大智慧的。」王文洋繼陳水扁、馬英九之後再拜李登輝為師,已成了可見的未來最值得注意的變數。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沙發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9-25 15:55 | 只看該作者
允許組織台商協會大陸意識形態明顯鬆動
來源:中國時報
進軍大陸超過廿年的台商,不僅在事業上愈做愈大,為維護合法權益,組織台商協會,積極從事公益,成立全國性組織─台企聯,甚至成為地方政協委員,是隨著台商投資深化、內化大陸后的新產物。同時,這現象也表明台商投資深入后,也帶動中國大陸意識形態的轉變。
   
    六十年前中共建政時,國共兩黨長期陷入漢賊不兩立對峙;早期台企大陸設廠確實還有部分大陸官員民眾,對來自台灣的公司充滿不信任。
   
    然而台商憑著靈活手段,藉投資繁榮地方的貢獻,早在一九九○年就開始有地方允許成立台商協會,這股趨勢如星火燎原,至今分散各地的台協早就突破一百個,有些還是地方上最重要的民間組織。
   
    曾任東莞台協會長的台企聯會長張漢文表示,十一年前,他與當時東莞台協會長葉宏燈推動大陸第一所台商子弟學校時,許多台商認為:「這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共產黨怎可能允許台灣的老師、教材在大陸暢行無阻。然而,經由葉、張兩位前後任會長,還有東莞台協努力后,大陸國台辦、教育部終於首肯,第一所直接與台灣教育體系銜接的台商子弟學校,終於誕生。
   
    另一由台商創造的奇蹟是台企聯。按照以往大陸對民間組織管制之嚴格,全國性社團幾乎都是官方或半官方性質,純由台商出資、選舉的社團在北京成立台企聯,跌破專家眼鏡。
   
    張漢文說,全國性台商組織能成立,一方面是各地台商群策群力,加上大陸官方考量台商處境,希望藉台企聯作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平台。否則,以大陸過去慣性,是絕無可能讓台商成為實力團體,甚至對大陸政策提出挑戰。
   
    事實上,不論地方台協或北京台企聯,在兩岸交流上確實扮演既是先鋒,又是溝通者角色。以過去春節包機、直航等訴求來說,彼岸台商組織都具關鍵作用。而從台商子弟學校及全國台企聯組織的成立顯示,台商已影響大陸許多舊制習慣及官員心態理念,兩岸藉由台商平台,因此更加走向融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1235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3
民工老貴 發表於 2009-9-28 14:01 | 只看該作者
馬英九絕非一個經天緯地之才,也就是個台北市長的能力罷了。台灣雖小,卻需要一個大智慧、大決斷、大魄力的人來擔綱。馬的秀才式的小聰明很可能斷送掉台灣2300萬人的機會和未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7: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