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們的生路在那裡?

[複製鏈接]

1428

主題

2029

帖子

169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outon2008 發表於 2009-9-16 09: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們的生路在那裡?

作者:雙人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點擊數:5932    更新時間:2009-9-15   頂 熱 薦   【字體:小 大】


  最近四川彭州發生的一件事讓我產生了很強的共鳴。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在殯儀館門口上吊自殺了。他身邊的塑料袋裡裝著一套整潔的衣服和一雙布鞋,衣服的口袋裡除留下一張紙條外,什麼能證明身份的線索都沒有。紙條上寫著:「麻煩你們把我火化了,謝謝你們。」他為什麼要如此冷靜從容地選擇死亡?他是怎樣一個人?他給我們這個社會留下了一個沉重的問號。 
  他會因為貧窮而死嗎?我不知道。但這樣的念頭我曾有過上百次,只是我不忍心拋下愛我的妻兒老小。貧窮還只是一種艱難,選擇死會留給親人永久的傷痛。 
  我問心無愧自己是一個勤奮善良守法的公民。也一直在努力盡一個男人的責任,希望讓老婆孩子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但這些年貧窮的生活每況愈下,我不知道是該怪這個多變的社會,還是該怨自己無用。  
  74年我高中畢業下鄉,78年頂替父親回城工作,過了20年和大多數人一樣平等穩定的生活。1999年所在的國有企業解體,按照當地政府的文件規定每年300元買斷工齡。我一共拿了7500元便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失業者。頭幾年還能找地方打工,50歲后打工就愈來愈難。前年為了證明自己還能自食其力,我到一個建築工地去打工,一天十個小時和年輕人一樣拼著干,結果累成了胃出血住進醫院。半年打工掙的錢全花在了治療上面,我連最後一點靠體力掙錢的資源也喪失了。在既沒有體力和農民工相拼,又沒有知識文化和大學畢業生競爭的今天,我成了無用的失業者。如果沒有愛人微薄的退休金度日的話,我恐怕只有乞討一條路。  
  愛人的退休金是1000零40元(愛人是50歲退休的)。扣除我每月要向社保繳納最低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我們實際的生活費不到六百元錢。我們不敢生病,不敢和親戚朋友應酬,不敢換已經不能用的家用電器,不能為孩子住房結婚幫上一點忙。所有的現代消費離我們很遠。我們只能吃最便宜的糧食蔬菜,靠平時的點滴節約才能勉強維持生活。已經54歲的我還需要6年才能按照國家規定享受退休養老金,(我們享受社會養老保險的年齡和公務員一樣是60歲)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熬到那一天。  
  現在城市裡有一批象我這樣叫啃老婆族的人,都是企業解體失業又不能再就業的50多歲的男人。在國家走向繁榮輝煌的今天,我們卻生活在被遺忘的角落裡,見不到任何的雨露陽光。看著國家每年GDP兩位數的增長,看著每年公布的人均工資增長百分之十幾的比例,看著每月幾千元享受陽光工資的公務員,看者即將實行績效工資的事業單位職工,看著國有上市公司老總每年幾百上千萬的收入,甚至郊區農村土地徵用后給予人均補償七八萬,還要享受農村醫療和養老保險的農民。這一切對我們來說就象是發生在另一個世界的事。如果真有人間兩重天的話,我們是真正生活在社會地獄里的人。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國家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生活卻在發生著相反的變化。從一個國家的主人翁,國有企業的工人淪落到了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失業者;從享有就業住房醫療教育保障的職工變成了一無所有的貧困者。面對如此的境遇,我拿什麼來擁護改革,拿什麼來歌唱讚美我衷心愛戴的祖國?  
  每看著妻子堅韌地陪著我辛苦的度日,看著八十多歲的老母還總想在她微薄的退休金中節省下錢來悄悄地塞到我的手中,我就忍不住想痛哭,多次產生了輕生的想法。我不能給妻子孩子和年邁的母親帶來幸福,反而成為了他們生活的累贅,我活著有什麼意思呢?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社會我已經沒有絲毫的尊嚴可在了,生命對我還有什麼意義啊?  
  生不如死,死了卻要讓親人承受悲痛,我該怎麼辦?我們的生路在那裡?  
  彭州那個無名氏的結局彷彿在預示著我的歸宿。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 烏有之鄉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沙發
秦人 發表於 2009-9-16 10:29 | 只看該作者
9月5日,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杭州舉行的「2009中國企業500強發布暨中國大企業高峰會」上稱,國企的薪酬體系像民企一樣也是留住人才的主因,所以央企高管總薪酬每年增長4600萬元左右是合情合理的。

——摘自「流水線」的有關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3
秦人 發表於 2009-9-20 03:29 | 只看該作者
「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社會我已經沒有絲毫的尊嚴可在了,生命對我還有什麼意義啊?  
生不如死,死了卻要讓親人承受悲痛,我該怎麼辦?我們的生路在那裡?」

——這樣的人,恐怕不在少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22

主題

4013

帖子

2492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2
4
shanren 發表於 2009-9-21 21:39 | 只看該作者
窮人吃不起飯、看不起病、上不起學、住不起房,這些都是小事,無足輕重。耽誤了奧運、黨慶、「國慶」、百萬人的閱兵式、太子黨的升遷,,那損失的是「節」,那才是大事!
司馬南同志移民。。。美國!? 真的沒去紅太陽照耀下的北朝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5
秦人 發表於 2009-9-22 04:36 | 只看該作者
樓主文章里的「我」以及「彭州無名氏」,屬於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分子,對人生的認識是:生不如死。——這跟主流「和諧社會」的理念相去太遠了,太遠了!

那麼,還有那些不怎麼「弱勢」的人群,是不是過得很幸福呢?下面舉幾個例子來看看。

(摘自:孫千鈞棒  『不要遺忘另一半中國人』)  
  
一、王大柱的惱怒  
  
王大柱是江蘇省xx縣的一位老實巴交的農民,夫妻倆都50開外了,大女兒出嫁,小兒子初中畢業後到上海打工,大柱跟上建築隊做工,年收入也快達萬元,兒子年收入也達萬元,王大嬸在家種5畝田,養5、6頭豬,一年也有3、4千元進賬,銀行己有6-7萬元存款,正常年景也該「小康」 了。  
  
然而王大柱近年來長時間睡不著覺,且火氣越來越大,時不時沖著大嬸發脾氣,一家三口經常漚氣,大柱惱怒極了。  
  
原因是兒子年達25歲,是王家獨苗,指望他傳宗接代呢!兒子初中畢業,又無後台,城裡姑娘是看不上他的,即使是農村姑娘,價碼也在不斷地上漲。與小王對上像的那個鄰村姑娘放出了話:先訂婚,在街上有房子,才考慮結婚。  
  
根據當地價碼,訂一個婚,少不得7萬元。給女方6萬,包括禮金3萬8,三金和水酒2萬2,另外自家也要辦幾桌酒,整個算起來,沒有7-8萬元是辦不好事情的。結婚,男方出6套衣服,一部電動車,水酒錢2萬,共5萬。 
 
在街上砌一幢房子(包括裝璜)要50萬,買個90平米的套間(包括裝璜)也要30餘萬。  
  
銀行存款用於訂婚,馬馬虎虎,尚能對付。  
  
談到房子,結婚,大柱跳了起來:「我苦一輩子也攢不下這麼多錢!」  
  
兒子訂過婚了。  
  
大柱向親友們借了5-6萬,尚缺30-40萬元。  
  
大柱頭髮白了。像一條老黃牛,在風雨飄搖中掙扎。
  
「我是苦還是甜?是幸福還是痛苦?」  
  
王大柱註定要苦一輩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6
秦人 發表於 2009-9-23 04:01 | 只看該作者
二、龔師傅的憤懣  

某市紡織廠是1956年創建、曾擁有10萬工人的大型國營紡織企業,龔宏志師傅是當年3000創業者中50位勞動模範中的一員,他今年75歲了,廠子賣給一個大官的兒子后,就退休在家。  
  
這個廠的工人住宅區很大,你如果不親自去看一看,有些事情你根本就不相信。這個住宅區住有三四萬名工人,佔地數百畝,清一式的紅磚紅瓦房,主屋是4x10米,廚房為4x2米,每戶一套。  
  
龔師傅住12幢8排2號。女兒出嫁后,主屋用兩道塑料布隔成三份:兒子、兒媳住一份,14歲的孫子住一份,門口一份放一張桌子,廚房除燒飯外,還放一張床,老倆口安居在這裡。  
  
主屋正面牆上正中央是毛主席畫像,一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像,一邊是龔師傅在1957年榮獲勞動模範時與當時的地委書記和廠長的合影。家中最值錢的家用電器就是那台25寸的電視機了。  
  
龔師傅每月退休金700元,老伴每月500元,兒子在別人的手機店裡打工,每月600元,媳婦賣青貨,孫子上初中。  
  
龔師傅有五件傷心事:一是退休金時有時無,捉摸不定,生活難安排;二是交不起擇校費,孫子上不起重點學校氣難平;三是人情事務增多、物價上漲使生活水平下降,兒孫嘆息令老人心不安;四是怕家中老小生病、龔師傅老寒腿發作無錢治療,心難受;五是怕兒孫們看見別人住高樓大廈,自己住小平屋唉聲嘆氣,心裡不平衡。  
  
每當夜晚,龔師傅總喜歡在紡織廠總部大樓前,默默地望著跳動著的霓虹燈,望著穿流不息的小汽車,望著永遠賓客盈門的賓館、飯店、酒家,以及醉吱吱的達官貴人,他總是這樣喃喃自語:  
  
「他們把我們這些老東西遺忘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7
秦人 發表於 2009-9-24 03:27 | 只看該作者
三、慚愧的推銷員  
  
現在的大學多如牛毛,大學生也就多如牛毛了。據估算,現在無業、基本無業的,不會少於1500萬人。他們是「特色」 大旗下的產物,在隆隆的慶典禮炮聲中,是喜,是憂,是愁? 
  
昨天下午,有兩個小青年到我家推銷安利公司產品。在他們大夸特誇安利的高科技醫藥品后,我問他們:既然這些產品是這樣的有效,為什麼不放到醫院去讓病人使用、那不是賺大錢嗎?為什麼那麼多的高級領導人生病不用你們的葯,是他們沒錢買不起嗎?兩個小青年被我問得啞口無言!  
  
後來,這兩個小青年告訴我,他們是xx工學院的學生,畢業三年了,仍未找到工作,上大學時借的債至今未還上,他們四個人擠在一間出租屋內,還沒有對象,不敢想結婚的事。  
  
「你們每月多少工資?」我問。  
  
「扯下來每月600元左右,多勞多得,浮動著呢!」
  
「如何開銷的?」  
  
「房租、水電50元,伙食費200元,剩下的自由支配。」  
  
「你們這算是就業了嗎?  
  
「上級的統計表上填的是就業了!」  
  
「你們有沒有考慮到這樣混下去是不行的!」  
  
「我們實在沒辦法。債未還清,沒找到老婆,我們無法向家裡交代!但是我們能幹什麼呢?」
  
「最近全國各地都在轟轟烈烈地迎國慶,你們有什麼想法?」  
  
兩個小青年無話可說了,半天才說這麼一句:「搞了那麼多形式主義的東西,依我看,倒不如每人發1000元實惠,搞那些花架子有什麼用!」  
  
我低下了頭,心裡翻騰著波浪,但還是慢慢地低下了頭,我不知該罵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8
韓冰 發表於 2009-9-24 08:52 | 只看該作者
失業是擺在生活面前的大山,不要再拿什麼美麗的語言來表達,拿出來點實際讓老百姓活下去才是真的!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9
秦人 發表於 2009-9-25 03:32 | 只看該作者
四、李大媽的奢望  
  
李大媽一家五口原住農村,老伴是原來一個鄉辦廠的電焊工。這個鄉辦廠賣給一個大隊書記后,他帶著倆個徒弟進城打工,在承包一項工程中,他賺了幾萬元。後來又將家裡的房子賣掉,湊了十多萬元,在城裡買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並將兒子、兒媳和小孫子一起帶進城。老頭子仍當他的電焊工,兒子踏三輪,兒媳賣青貨,孫子上學,李大媽專司家務,一家人倒也過得去。  
  
據有些網友推算,在今日農村,自改革開放以來,恐怕有20%的農村人口湧進了城鎮,全國當不少於3億人。 
 
其實,李大媽是提心弔膽過日子。她是個誠實的耶酥教徒。她每天都祈禱主幫助她們家:幫助她家無病無災過日子。她家全是個體戶,沒有醫保。前次寶貝孫子患感冒,掛兩天水,用去300餘元。假如來個天災人禍,她家不就砸鍋了嗎?  
  
幫助他家太太平平過日子。李大媽對現在的生活環境不滿意,她常說,過去多好,現在怎麼冒出那麼多的痞子、婊子?這個社會到底怎麼啦?特別是他兒子學上了賭錢,被老頭子狠狠熊了一頓,寶貝孫子偷偷上網吧,被他兒子打了一頓。這個母豬架以前是沒有的,李大媽懷疑是不是人心變壞了?  
  
李大媽最頭痛的是物價天天漲,錢老是緊巴緊巴的。
  
「青菜每斤3元,變成金條啦?」  
  
「豬肉每斤漲4元,還讓不讓人過日子?」  
  
對於熱熱鬧鬧地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60周年有何感想時,老頭子說:「我不感(敢)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10
秦人 發表於 2009-9-25 03:33 | 只看該作者
上面四種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0﹪以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3: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