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柴靜事件看網路烏龍與正義烏托邦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9-24 18: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青年報日前發表文章,題為:從柴靜事件看網路烏龍與正義烏托邦,作者:楚玉帆。全文如下:

  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其實她遠未道盡虛名於俗世中很負重很雙刃的一面,尤其在當下這麼一個網路時代,名人名流們甚至可能連暗夜中的背影,都被網路放大鏡追蹤和鎖定著。這其中的辛酸,尋常人等是很難體會的。近日,網路中出現了一篇題為《央視著名主持人柴靜涉嫌受賄被捕》的帖子,稱柴靜被檢察機關帶走提審。20日晚,柴靜觀察官方博客發表一則澄清:作為「央視著名主持人」,我辟個謠。央視新聞中心負責人表示,柴靜仍在正常工作,帖子內容不實。(《成都商報》9月22日)

  「間諜門」的負面影響還未完全散去,又一則關涉央視名主持人的網路「烏龍」事件,詭異出籠並迅即告一段落。對於那些急於從名人秘聞中獲得點擊快感的網路看客而言,它多少有點虎頭蛇尾:雖然早知來路可疑,但窺秘窺奇窺私的網路「難言之癮」著實讓人慾罷不能。與此同時,對於更多將網路輿情視作開放言論互動平台,甚至是新興輿論監督與正義載體的參與者而言,一而再的網路烏龍終歸讓人尷尬:它揮霍著網民的正義激情,在泥沙俱下良莠不齊的網路烏龍串串燒之後,這個曾風生水起並製造了不少網路監督經典案例的民間正義大觀園,將向何處去?

  培根說,哪裡有正義,哪裡就是聖地。曾幾何時,眾多秉持熱忱與淳樸正義感的網民,在此聚集,在此發揮理想與現實的正義能動力,在一次又一次的輿情監督勝出中,它近乎在向公共「聖地」靠攏。但是很遺憾,不知是網路正義必然命途多舛,還是如特格納所言,正義只是一種高尚的幻象,太多被網路激情鎖定的現實目標依然飄忽不定,亂象紛擾開始層出不窮,聖地一次次蒙垢或蒙羞,這頗讓人暗自神傷。問題出在哪兒?是公眾對網路正義期許過高,還是世俗生活的複雜性足以改變一切形式的潔癖?或者,它只是正義烏托邦在抵達理想終點前的必要波折必經磨難與考驗?

  無可迴避的是,即便再多的理想化寄寓,終究改變不了網路平台的工具本質,它中性且具有信息中介質素:炒作者可以由此上路,造勢者會就此興風作浪,當然,更不會缺少扮豬吃老虎之輩、心理陰暗謀圖陰損之輩、攪皺一池春水別取所需之輩,一言以蔽之,人間有多少是非情仇江湖淵藪,都能於此覓到投影;甚至,因為它的寬鬆門檻及傳播特質,很可能引發劇場哈哈鏡效應,新奇古怪、劍走偏鋒、嘩眾取寵、極端趣味迎合等等為表徵的偽劣品質的網路輿情合成產品,將源源不絕,充塞公共視界。在此,簡單將對現實「正義」的失望與失戀情緒,對正義烏托邦的至純至潔訴求,移情於此,投注於斯(何嘗不是一紙「正義彩票」),未免失之偏頗,並且,它很可能被網路烏龍式陷阱引入歧途、誘入歧境。

  此次網路烏龍事件的受害者柴靜,曾多次引用一句人生箴言: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燈火。對於在烏龍與烏托邦之間掙扎前行的網路輿情監督和眾多亢奮網友而言,它同樣可堪指點迷津——前提是,你要學會冷靜分辨晦暗,並且用自己的智慧與理性去點亮未來。當它開始照亮,這個網路世界就多了三億分之一的明慧,與希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4: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