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提醒: 國內迷藥橫行 眾多女性中招失身或失財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9-25 10: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派對上喝「飲料」慘遭輪姦 民警支招防「迷魂藥」(圖文)

  2009-09-25 南國早報網-南國早報

  9月3日,南寧市民黃先生群發簡訊提醒朋友,切勿喝陌生人給的水,謹防陷入迷藥陷阱(詳見本報9月4日第14版報道)。一些讀者看到報道后,紛紛來電訴說自己的被騙經歷,民警就此支招,提醒人們提防迷藥騙局。

  案例一

    派對上喝「飲料」慘遭輪姦

  今年9月5日凌晨,黃某在南寧市某娛樂城參加朋友的派對時,被灌下「fing霸」,腦內一片空白,隨後在衛生間昏迷了過去。事後,朋友們將黃某送進醫院,醫生為她檢查身體時才發現,黃某已遭多名男子輪姦,而在整個被侵害的過程中,她渾然不知。

  據了解,黃某服下的「fing霸」,其實是一種新型毒品「G毒」,學名「V-氫丁酸」(GHB),又稱「迷奸水」,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吸食這種毒品可導致意識喪失、噁心嘔吐、昏迷等癥狀,並可增強性慾,快速產生睡意,蘇醒後會出現短暫記憶缺失。因此,該毒品常被犯罪分子利用作案。

  民警提醒:一些偽裝型迷奸飲料有著可怕的藥效:一是無異味,15分鐘內可致人頭昏、全身發軟並昏迷;二是中斷大腦記憶,受害人不會有任何印象。在外省市出現的偽裝型迷奸食品飲料,已偽裝成市面上各種飲料食品、咖啡即溶包,以及帶有迷藥的泡麵、巧克力和糖果等,因此千萬不要輕易飲用陌生人給的飲料。

  案例二

    「香味」報紙險些迷暈人

  今年8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林女士用嬰兒車推著一歲多的兒子和母親一起到南寧市南湖公園散步。在公園逛了一圈后,孩子的奶奶到小賣部買水,林女士坐在公園的長椅上等候。此時,一名年輕女子走過來,連誇孩子「可愛」,她一邊逗孩子笑,一邊很親熱地和林女士拉起了家常。

  幾分鐘后,該女子拿出一份報紙遞給林女士:「看不看報紙?今天的新聞挺有意思的。」林女士剛準備接報紙,突然聞到一股異香,頓時感覺犯困,全身無力。林女士知道不妙,馬上從嬰兒車拿出奶瓶,猛灌了幾口奶,又堅持著推嬰兒車走到人多的地方。那名女子見狀離開了現場。

  民警提醒:那名女子很可能是將迷藥噴在了報紙上,試圖用「迷香」將林女士迷暈,再趁機作案。家長們帶孩子出門在外,一定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不要輕易和陌生人攀談,更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物品。

  案例三

    少女喝下咖啡被迷奸

  今年4月20日中午,16歲少女小雪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南寧公安機關報案。3月27日,小雪在南寧市良慶區五象社區一出租房內遭到一男子強姦。民警經過現場勘查和案情分析,並根據群眾舉報,立即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沙發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9-9-25 10:13 | 只看該作者
  據李某交代,3月27日晚9時許,他帶著經常一起玩的小雪到一網吧玩遊戲,然後以幫別人送手機為由,將小雪誘騙至秀和路某出租房內。隨後,他給小雪喝了含迷藥的咖啡,然後趁小雪昏迷對她實施了強姦。

  當事人為何在案發後一個多月才報警呢?小雪支支吾吾地說:「李某經常帶我出去玩,給我好吃的,如果家人知道這事,會打我,所以我不敢和家人說。我當時和一個朋友說了,對方後來告訴了我父母。」

  民警提醒:類似的案件發生后,大多數受害人或家屬都存在「家醜不可外揚」的心理,拒絕配合甚至抗拒警方調查。這不僅使受害人的權益得不到保障,也放縱了不法分子的犯罪行為。

  民警提醒人們,年輕女子不要輕易和陌生人一起進餐或者進食,不要喝來歷不明的飲料或者酒水。獨自一人在公共場所喝飲料,如果中途去上廁所或離開打電話,回來以後就不要再喝,以免中途被下藥。若不幸受侵害,一定要勇敢地站出來舉證,配合警方早日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

  案例四

    手機藏玄機 迷倒指路人

  去年的一天,南寧的馬女士好心幫陌生人指路,卻被對方迷暈,身上的錢財險些被搶。

  據受害人馬女士回憶,那天,她在南寧市衡陽路等綠燈時,一中年男子上前搭話說:「大姐,我從海南來,想去一個地方,你能幫忙嗎?」她指路時,該男子的手機響了,男子說:「你說的我聽不懂,這是王局長電話,你接一下。」

  隨後,該男子將手機放在馬女士耳邊,電話那頭有人說:「我是王局長,現在桂林開會,來人是海南的外商,請你把他送到我辦公室」。馬女士剛要說話,就感到很暈,她隱約聽見該男子在說話,並感覺有人在掏她的包。她一邊咬緊牙關撥打熟人電話,讓對方報警,一邊往路邊的店鋪移動並呼喊「救命」。後來,馬女士暈倒在一家手機店門口,被店裡的女營業員救了起來。  

  民警提醒:民警說,他們接警后對嫌疑人進行追蹤,未果。他們調查后得出結論:嫌疑人所說的王局長純屬子虛烏有,這是結夥作案,不法分子把迷幻藥放在手機後面讓受害人接聽電話,然後趁機劫財。民警提醒人們,不要和陌生人說太多話,更不要使用陌生人提供的手機等器材。

  案例五

    毛巾暗藏迷藥 借口推銷騙錢

    陳小姐是南寧市北湖路一家店鋪的售貨員。今年9月初的一天,4個人來她的店裡推銷毛巾、牙刷等日用品,說這些商品是在廣州展銷會時派發的禮品,但被他們扣下,藉機撈點外快,毛巾一條僅0.6元、雨傘一把1.6元。

  突然,一男子拿出一條毛巾,在陳小姐面前晃了幾下,陳小姐就不知不覺支付給他們2100元錢,但只買了幾百元錢的東西。陳小姐強調,當時,她神志很模糊,對這幾人言聽計從。她懷疑是對方在毛巾里下了迷藥,讓她失去警覺。

  民警提醒:一旦遭遇迷藥,要及時向周圍的人求助或撥打110報警。另外,市民在外出時最好不要攜帶大量現金或貴重物品。如果一定要攜帶,要注意將這些錢物放在隱秘之處,避免成為不法分子的目標。

  案例六

    存錢途中遇騙 錢物被劫一空

  去年的一天,50多歲的孫女士領到工資后,打算去南寧市江南區某銀行存錢,並與同事約好半個小時后見面。其間,同事接到孫女士的電話,孫女士在電話中說:「我遇到一個問路的男子,對方向我藉手機打電話……」同事們提醒孫女士多加小心。40分鐘后,同事撥打孫女士的電話,發現已關機。

  兩名同事聯繫不到孫女士,很著急,一直在附近銀行尋找。兩個小時后,同事們終於找到了孫女士,只見她呆坐在地上,臉色蒼白,神情恍惚。原來,孫女士被人用迷藥騙走了手機和身上的1500多元現金。

  民警提醒:遇到類似情況,孫女士和同事應及時報警。存取款時,應盡量結伴,如果獨自一人存取錢,千萬不要露財。一旦遇到陌生人問路,應留個心眼,建議對方去詢問保安或民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2: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