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閑話月餅的來歷

[複製鏈接]

3

主題

3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ove_fyl 發表於 2009-10-5 1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你知道月餅美味背後的歷史故事嗎?且看——

月餅最初是給仙人吃的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而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就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閉花羞月」的美女貂蟬拜月的時候,案几上是不是也放著這麼幾疊月餅呢?

  「月餅」一名來頭大,竟是楊貴妃賜名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事實證明美女的魅力是巨大的,這「胡餅」從此被「月餅」替代了。

  這月餅的來歷還有個傳說,也跟李隆基有關係。說是在一個仲秋之夜,李隆基在宮中賞月,身旁道士羅公遠變法術,將手杖扔向雲天化為一道長橋,邀皇帝同游月宮。兩人走過長橋,眼前忽現一座宮院,上書「廣寒清虛之府」。再看宮內仙山瓊閣引人入勝。宮中嫦娥命宮女捧上可口仙餅讓客人品嘗,並觀賞了天仙們表演的輕歌曼舞。待回到人間,玄宗就命人照月宮所見所聞一一仿造下來。此後,人間就有了「霓裳羽衣曲」和形如圓月的「月餅」。

  中秋吃月餅原來是古代慶功宴?

  傳說唐高祖武德年間,有邊寇犯境。李靖帥師出征,大獲全勝,剛好在中秋節那天凱旋迴到長安。那天的長安城內外通宵歡慶,有個吐蕃人獻餅祝捷,高祖當即取出圓餅用手指著明月笑著說:「應將胡餅邀蟾蜍。」然後就將這些餅分給將士們吃了。將士們心情激動,這可是皇帝御賜的東西啊。這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就在市井中流傳開了。

  中秋月餅的地位是哪朝奠定的?

  雖然在唐朝部分地區就有了月餅,但月餅風靡全國還是在宋朝。為什麼呀?這隻能說偶像魅力是無窮的。原來北宋皇家喜歡在中秋吃月餅,這樣一來各地紛紛效仿,中秋食月就成了全國性習俗。

  月餅是古代地下工作者的好夥伴

  傳說元代末年,統治者實行「三家養一元,五家一菜萬」的殘暴統治壓迫,朱元璋組織農民起義,特製了一批大圓餅,裡面暗藏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起義,結果起義成功,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朝廷對這有功的月餅大家讚賞,中秋食餅的習俗就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

  還有的說這用月餅夾字條約定起義的不是朱元璋的主意而是張士誠。他利用中秋親友互贈月餅的習俗,在月餅餡中夾進起義的字條,約齊各地人馬在中秋節舉事。只是最後坐上皇帝寶座的是朱元璋,這份功勞就被後人算到明太祖頭上了。

  還有的說這用餅夾字條的做法可不是明朝人的首創,而是古已有之。那時沒有電話電報,兩國交戰,軍隊調度都靠傳令兵東跑西跑,消息太不安全了。為了防止消息走漏,將帥們想出的一個主意:把紙條卷好放在一個圓餅里。


自:www.dragonroot.com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3: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