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革時期陳雲的國際貿易傑作

[複製鏈接]

696

主題

1019

帖子

421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2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xixing 發表於 2009-9-21 06: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革時期陳雲的國際貿易傑作


李西興轉帖自【新浪-孔慶東】中國人民的福氣(2009-9-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da3610100exw3.html~type=v5_one&label=rela_articletagpub

    上次隨便寫了篇大日記,美其名曰「中央九月來信」。有些朋友說看著都累,寫起來可能更累。孔和尚實際過起來,還不得累死?但前天便有南方來信讚美道:「孔慶東老師創建的這一種新的日記體,以其《中央九月來信》為例。作者將其半個月來的日常工作和活動,依次展開。筆鋒縱橫捭闔,語言高超,有褒有貶,有喜有憂。段落或事件之間過渡自然,有松有緊,文意延綿。」這話把和尚抬得過高了。日記要都能寫成這樣,那大多數小說就沒人看啦。為了挽救中國的小說市場,今天寫篇枯燥的日記吧。
    9月15日傍晚有課。俺一大早就來到北大辦理雜事。先在系裡忙活了個把小時,然後安排林保淳教授的上課事宜。嚴家炎先生親自來主持了開課。中午陳躍紅、龔鵬程等幾位老師來一起吃飯。遠東兄在家休養,曉東也找不著。見到了即將調入我系的浙大廖可斌教授。他和蔣朗朗一起過來向林保淳致意。隨後浙江朋友就發簡訊告訴我,《錢江晚報》已經披露此事。下午到教研室,與商金林和王風老師磋商研究生課程。然後小憩一會,溫習了一遍教案,又看了幾本雜誌。去招生辦閑逛一圈,便去上課。
    教室擠得水泄不通,連講台四周都布滿了,也不怕我講到高興處,給他們扎兩針。我說了句開場白:「今天人來得不少啊。我感到很欣慰。」想起這是郭德綱的話,便又說了一句:「今天天氣不錯,挺風和日麗的。」想起這也不是我說的。這是郝雨《大學自習室》的頭一句。人想要說句自己的話,多麼難啊。一個加強營的學生,都圓睜二目諦聽我的講課。所以我很快進入角色,縱情講了起來。結果忘了介紹本課的一些基本要求,看來下次還得細說兩句。課後,幾個學生一邊提問,一邊陪我走到校門口。我懷疑他們的目的,不僅是提問,可能還是順便保護我吧。晚上吃了20多頭白菜餡餃子,一盤糖拌西紅柿。連湯都喝了,倍兒爽。
    一天下來比較累,不能看重頭的書了,就瀏覽些雜誌。《社會科學論壇》09年8月上期王毅《九一八事變後知識分子民主言說的特色》,是研究《再生》雜誌的,讀後很受啟發。拋棄民族立場一味迎合帝國主義的漢奸們,是根本不懂什麼叫民主的。當國家淪陷、百姓塗炭時,一人一票選出的不過是替主子收稅的走狗而已。
    《國外理論動態》09年9期,英國著名學者特里•伊格爾頓的《文化與社會主義》,從文化與身體的關係的角度,探討了社會主義的必然性。資本主義從本質上講,是沒有文化的,雖然比封建社會效率高,但是比封建社會還野蠻百倍。只有社會主義才會在完成現代化的同時,保存和創造文化。
    《天涯》09年5期,洪子誠老師有關《切•格瓦拉》的通信,仍然是那種竭力保持「純學術」立場的真誠。但是最後洪子誠認識到,一個人所屬的階層所給予的視野和立場,「有時候幾乎是命定的,難以更改的。」這說明,洪老師至少已經承認了「階級」和「階級鬥爭」是一種血淋淋的現實存在。他已經站到了那扇門前,只是羞於朗讀出那門上的大字而已。不過「難以更改」不等於「不能更改」,有許多跟洪老師同屬一個階層的人,超越了自己的階層,以真正「普世價值」的眼光,看穿並承認了真正的現實。而那些宣稱站在所謂「普世價值」立場上的人,卻恰恰是狹隘的,甚至是殘忍的。
    《咬文嚼字》09年9期,施錦興《「手談」並非專指下圍棋》,講得很好。語言文字是活的。以文雅的方式下象棋、打橋牌,都可以叫做「手談」也。
    《香港傳真》09年52期,是曹征路《中國文壇的「華盛頓共識」》。文章尖銳地指出,中國文壇甘當帝國主義走狗的話語霸權,主要表現在虛無主義的歷史觀、精英主義的審美觀和技術主義的文學觀。這就是當代文學被中國人民所唾棄的根本原因,也是《人民日報》雖然喜歡孔和尚的文章,但卻不敢得罪中國作協,從而約了稿也不敢發表的原因。
    9月16日閉門思過,細數有生以來一共罵過多少人。有名有姓的大概罵過上千人,其中包括我的親朋好友,也包括聖賢英模,還包括我自己。從孔子、耶穌、毛澤東,到甘地、喬丹、宋祖英,幾無倖免。有文罵,(又)[有]武罵,有冷嘲,有熱諷。有罵中含愛,也有為罵而罵。但沒有一例是借罵人而出名、借罵人而謀利。今天想來,大多都是少年氣盛,就事論事而已。四十不(壞)[惑]以來,進一步領悟了魯迅境界,基本不再責罵具體個人,改為集中抨擊「典型形象」和「類型形象」。用魯迅的話說:「論時事不留面子,砭錮弊常取類型。」
    反思過後,處理簡訊。贈王蓓曰:「俱是同命鳥,千里共折磨。」贈劉沙白曰:「恭逢盛會,四美俱備。來日相聚,東風一醉。」
    日前有位河南官員,發來一首格律不通的七律,把民族英雄岳飛說成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在岳家軍曾經浴血奮戰的河南大地,今天也出現了這樣趕時髦的思想。按照此種邏輯,一切反侵略戰爭都是應該詛咒的了,離恐怖主義只差一步之遙了。那岳飛應該怎麼辦呢?跟秦檜總理一樣,去給人家「消氣」?有些朋友自以為掌握了最新的「普世價值」,其實不過是20年前的陳年舊貨。20年前還稍微有點新意,而今已經被漢奸們掛在嘴邊,到處忽悠我們的各級領導幹部了。按照漢奸們的高論,抗日戰爭時期,國共兩黨的抗日名將,都成了拿著中國老百姓的鮮血來成就自己的功名啦?抗日不但沒功,反而還不如他們明察秋毫愛民如子啦?這些漢奸的算盤打得很精,以為將來國民黨帶著美國爺爺打回來,自己可以靠漢奸歷史搶先當官。但是恐怕人家國民黨不買你的帳,美國爺爺也不買你的帳啊。華盛頓林肯和巴頓將軍、麥克阿瑟將軍,都不會認同拿著無知當真理的枯骨論的!河南的百姓實在命苦。從明朝以來,就沒遇上幾個好官。清朝、民國時期,餓殍遍地。到了新中國,仍被一些欺上瞞下的壞官欺壓矇騙,三年困難時期又餓死了很多人。到了改開時代,又被全國知識分子,妖魔化為一億騙子。民國早年,吳佩孚大帥有個熟人,請他委任自己到河南當官。吳佩孚批了四個大字:「豫民何辜!」吳佩孚雖是舊軍閥,但儒家風範還是有的。是啊,河南人民造了啥孽啦?我曾對李書磊、劉震雲、李洱等河南朋友說,你們日理萬機之餘,不能回去救救你們的鄉黨么?中原妖孽橫行,首都豈能平安耶?
    收到紐約一個漢奸雜碎寄來的恐嚇信,還附了幾篇狗屁不通的宣傳材料。不敢署真名,落款是「美國一名愛國者」。讀之不覺大笑,不曉得該雜碎是愛美國還是愛中國。按照文法,當是愛美國無疑。雖然文理多處不通,但對於孔和尚歌頌中華人民共和國60年的光輝成就一事,還是很清晰鮮明地表達了切齒痛恨。漢奸首先是無知。自己吃點美國主子的殘屎剩尿,就自以為活在天堂,就以為祖國人民活得連屎尿都吃不上,於是滿懷激情地咒罵毛澤東、咒罵共產黨。這種傢伙正是魯迅所反覆描繪的「奴才」。他們自以為是身在天堂的「洋奴才」,就比「土奴才」得道了、高雅了。其實還不如康大叔、黃世仁等土奴才活得踏實呢。既然否定新中國的60年,你丫為什麼信封上要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呢?你丫應該寫「大美利堅合眾國之東方殖民地」啊!此信紙張柔軟,恰好上廁所可以使用。另外郵票也很漂亮,謝謝漢奸大哥啦!懇切希望,下次寄點子彈頭什麼的,以滿足孔和尚的多項收藏欲求。另外最好告知真實姓名,以及您在國內的親屬信息。孔和尚一定親自前往超度,以成全您的一片對美國爺爺的赤膽忠心也。
    9月17日,一早去出入境管理局辦事。窗口那位女同志說:「您不是去年來過么?」我說:「對呀,您記性真好。」她問:「您現在怎麼不去鏘鏘三人行了?」我說:「我搬家了,離那兒比較遠。他們總是晚上錄節目,給的錢又少,太摳門。我就不去了。」
    下午回家讀書,晚上與朋友商談國慶期間搞點什麼破壞活動比較好。朋友說咱就閉戶讀書,讓恐怖分子們炸不著也扎不著。你看好不好?孔說不好,為什麼不主動出擊,咱去炸他們、扎他們呢?毛主席說:「只有大量地消滅敵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光在家韜你丫光養你丫晦,等著人家把你當靶子,多鬱悶哪?
    晚上讀了陳雲1973年10月10日為外貿部起草的報告《進口工作中利用商品交易所的問題》。文中談到期貨時說:「今年四月,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總公司布置香港華潤公司所屬五豐行,儘快購買年內到貨的原糖四十七萬噸。當時國際市場砂糖求過於供,貨源緊張,價格趨漲。五豐行認為,如果我們立即大量購糖,必將刺激價格上漲,可能出了高價,不一定能按時買到現貨。為了完成購糖任務,五豐行採取委託香港商人出面,先在倫敦和紐約砂糖交易所,購買期貨二十六萬噸,平均價格每噸八十二英鎊左右。然後立即向巴西、澳洲、倫敦、泰國、多米尼加、阿根廷購買現貨四十一萬多噸,平均價格每噸八十九英鎊左右。從五月二十日開始,市場傳說中國購入大量砂糖,紐約、倫敦砂糖市場大幅度漲價。然後,澳洲、巴西先後證實我向他們購糖,市價又進一步上漲。至五月二十二日,漲至每噸一百零五英鎊。我因購買砂糖現貨任務已完成,從五月二十二日起至六月五日將期貨售出。除中間商應得費用和利潤六十萬英鎊外,我五豐行還賺二百四十萬英鎊。」
    這段話清楚地表明,在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中國外貿事業不但蓬勃發展,而且能夠掌握國際市場的主動權。小小的幾噸砂糖,就搞得帝國主義驚慌失措。但社會主義新中國,並非是要跟帝國主義一樣買空賣空,盤剝其他國家勞動人民的血汗錢。陳雲接著寫道:「目前,我對資本主義國家的貿易,已佔我進出口貿易的百分之七十五。……對於商品交易所,我們應該研究它,利用它,而不能只是消極迴避。……我們這次利用交易所,不是為了做投機買賣,不是為了賺二百四十萬英鎊。今後也不做投機買賣。這次利用交易所是一種迂迴的保護性措施,是為了使我們不吃虧或少吃虧。……必須嚴守黨紀,不能浪費分文。像這次購糖賺了二百四十萬英鎊,對於中間商在商業習慣上給以應得費用和利潤外,如果還需請吃一次飯,只需要一百元的話,決不要多花一元。應該嚴肅教育幹部和黨員,不能有任何浪費。」
    新中國的家業是怎樣攢下來的,明白了吧?自從歷史進入偉大的資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以來,我們在國際市場上不但沒賺到錢,而且把億萬人民用血汗換來的財富一擲千金。帝國主義為什麼總不滅亡?詩經上說:「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到底是誰在養活這些民主自由的大救星啊?   
    看到網上有人說:「溫總理和氣,胡主席大氣,習副主席硬氣。」此話乍聽好像拍馬屁。但倘若合乎實情的話,倒真是中國一幸。就是不知道,幾位領袖的三氣合起來,能否抵得住百萬貪官的禍國狂濤。據商務部調查報告顯示,改開三十年來,外逃官員數量約四千人,攜走資金約五百多億美元,平均每人一億人民幣。和氣能感動他們嗎?大氣能啟迪他們嗎?硬氣能威懾他們嗎?偉大領袖咱們經歷過,離開了廣大群眾和幹部的支持,就是劉徹、曹操、李世民、毛澤東全部復生,中國也還是亂七八糟。遠看是傻姑,醬翻梅梅魚,近看是野火,湯風一鍋粥。當年崇禎主席兼總理可是集和氣、大氣、硬氣於一身,比普京加上美的為姐夫還能幹。天天工作16個小時,看文件嘔心瀝血,為國家肝腦塗地。結果呢,愣是被貪官和漢奸給逼上景山,掛在枝頭觀山景了。我寧肯溫總理不怎麼和氣、胡主席不怎麼大氣、習副主席不怎麼硬氣,只要百萬幹部老爺們每人多一分正氣,那就是老百姓的福氣啦。

本期博客思考題(食品專題):

    1.東北話托福考試:「別拿豆包不當乾糧!」此話的意思是:
       A.不要被不同事物的表面相似所迷惑。
       B.不要認為肚子里有知識就高人一等。
       C.不要忽視那些不引人注目的人和事。
       D.不要認為和藹可親的領導一定是好人。
     
    2.東北人說的「槽子糕」是什麼東西?
    3.你吃過「長白糕」嗎?
Li Xixin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4: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