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家談閱兵:中國二炮導彈可全球無縫覆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9-18 00: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星島環球網 2009-09-17   

    星島環球網消息:2009年9月15日9:30,新華網特別邀請到來自國防大學的李大光教授、吳國輝教授和李偉教授,和您聊聊中國軍隊快速發展背景下的21世紀「中國大閱兵」。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不斷加大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步伐。在引進和吸收的基礎上,發展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信息化武器裝備,使陸、海、空、二炮聯合作戰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本次國慶閱兵總指揮、北京軍區司令員房峰輝中將也對媒體透露,今年的大閱兵將充分展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世紀新階段軍隊建設的成果。

  這些成果將如何體現到這次閱兵中,網民又能從這次閱兵中感受人民軍隊的哪些變化和發展?本網特別邀請到了來自國防大學的三位教授:李大光教授、李偉教授和吳國輝教授,他們將與您一起展望中國軍隊快速發展背景下的21世紀「中國大閱兵」!

  吳國輝:2次參加國慶空中閱兵 25歲駕機飛過天安門

  主持人:請問吳國輝教授,聽說您在50周年閱兵時候是八一飛行表演隊的領隊長機飛行員,能跟網友詳細說說么?

  吳國輝:我和我們表演隊在歷史上,到今年參加了3次國慶閱兵,84年的時候我是中隊長,第一次參加首都國慶閱兵飛行,當是我只有25歲。

  1999年的時候我在八一飛行表演隊做隊長,作為長機和轟炸機某師的師長一起帶領著領隊機梯隊,這次我們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也依然作為這次國慶閱兵的領隊機梯隊的副位機,這次我調到了國防大學就沒有參加飛行,我按照國防大學領導的部署參加了一些工作。

  這次國慶閱兵我覺得從標準、要求、組織、訓練到飛機都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84年的時候,我們的長機是轟六飛機為主,到了50周年國慶的時候我們用的是殲七B表演機,這次的長機大家會看到是我們現在空軍最新型的大型飛機,整個飛機的裝備是一次閱兵比一次閱兵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第二從編隊梯隊的規模來看,84年基本只有4個梯隊。到了50周年世紀大閱兵的時候10個梯隊,通過了132架飛機,飛機的先進性程度,飛機的數量也超過了以往的歷次閱兵。再就是飛行組織的嚴密程度,特別是標準要求所體現的內涵也有所不同了。

  在84年國慶閱兵的時候,當時改革開放第一次進行了這麼大規模的國慶閱兵,我們當時體現的就是改革開放的這種成果,反映了空軍整個的精神面貌。50周年國慶閱兵的時候,第一次實現了三軍聯合,空中梯隊由空軍負責組織協調,有海軍航空兵的梯隊參加,陸軍航空兵直升機梯隊也參加了,這個力量的組成就是三軍聯合一體,是一支空中力量的組合,說明了整體力量的發展。

  這次國慶閱兵的組織也是體現了一種空軍力量的體系展示,不僅僅是展示飛機,不僅僅是展示空軍自身,而是我國空軍力量整體體系的展示,大大的發展了。

  第三,作為一個老飛行員,我們的感受就是能夠參加國慶閱兵是一種幸運,因為我們每次選擇參加國慶閱兵的基本前提就是要選有光榮傳統的部隊,或者是有一些新生的代表空軍或者某一個軍隊建設發展的新生力量的部隊,整體說是由軍隊的現在相當精英的部分,或者是骨幹的部隊能夠選出參加國慶閱兵。

  他們都感到非常的光榮,並且通過國慶閱兵的這種訓練,對於我們每一個官兵,每一個參加國慶閱兵的人都是一種心靈的洗禮。大家的思想境界、愛國熱情、責任感、技能等等都是很大的提高。我想每次參加過國慶閱兵的同志都非常的難忘。

  主持人:我們倮此鄧的殼暗囊恍┳氨赴傘G胛世畲蠊飩淌冢?幽殼骯??惱掌?純矗?謀?講椒蕉又芯統魷至?至8種不同的槍械,是不是顯示了中國在輕武器研製上的豐碩成果?

  李大光:是這樣的。從武器裝備發展來看,我國的輕武器發展水平在國際社會上也是走在前列的,其他的武器我不敢說,但是輕武器我國還是比較先進的。而且在國際社會上先進的輕武器的性能來看,我國的輕武器也是非常好的,也是受一些國家歡迎的,所以輕武器在這次閱兵中也是一次很好的展示。

  閱兵是一個能量釋放,我國的能量釋放是通過和平方式釋放出來的,還有一些窮兵黷武的國家是通過戰爭把這種能量釋放的,我國的這次閱兵是通過和平的方式把這種能量釋放的。

  李大光:中國輕武器具備國際先進水平 國外青睞

  主持人:您能不能給我們舉一些具體的例子呢?

  李大光:比如說,我們的手槍、衝鋒槍、機槍、狙擊步槍等等也是不錯的,質量很好,比較耐用,打得也很准,都會在這次國慶閱兵中看到。

  未來部隊導彈作戰的發展方向:機動導彈發射

  主持人:李偉教授,從建國50周年閱兵來看,二炮裝備方隊中包括洲際導彈都採用輪式車載機動發射,那麼車載機動發射的意義在哪裡?

  李偉:因為車載機動發射就是實施機動作戰的方式,機動自古以來就是戰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隨著現代偵察技術,如果單單靠隱蔽、偽裝、加固這些防護措施,是很難確保導彈及導彈部隊的生存的。所以只有通過機動作戰,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導彈和導彈部隊的生存能力,這在海灣戰爭中有這樣的例子。

  海灣戰爭期間伊拉克有飛毛腿導彈,戰爭開始不是很長的時間內,固定的發射已經基本被消滅了,之所以後來還存在一些零星的飛毛腿發射,就是因為他們晚上隱蔽起來,然後機動發射,可以說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所以儘管多國部隊在海灣戰爭中用了很多的方法想徹底殲滅他的飛毛腿導彈,也沒有實現。

  通過我們的研究表明,對於導彈部隊來說他們的生存能力和機動能力大致成正比的關係,但是,不是絕對的線性關係。也就是說,機動能力越強,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生存能力是越高的。所以第二炮兵導彈部隊,也包括國外的導彈部隊都採用機動的方式進行導彈發射的,這代表了未來部隊導彈作戰的發展方向。

  主持人:這個在國際上也都被廣泛的使用了,我們看有資料顯示俄羅斯有鐵路機動的洲際導彈發射車,這和輪式車載相比又有什麼特點?

  李偉:應該說區別還是有的。他們的根本區別,其實就是鐵路機動方式和公路方式的區別。俄羅斯曾經有過SS-24導彈,這種導彈機動的距離遠,速度快,時間也比較長,不受天氣的影響,它停在哪裡就可以在哪裡發射。

  但是鐵路機動也有一個弱點就是它的維修費用比較高,而且只能沿著鐵路線進行發射,一旦鐵路線遭到了破壞,很難有迂迴的機會。所以俄羅斯現在已經基本停止了SS-24導彈的使用,基本已經處於退役階段


  輕型殲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編隊飛行有難度

  主持人:請問吳國輝教授,咱們八一飛行表演隊採用的是殲七輕型殲擊機,那麼這種飛機和轟炸機、運輸機等大型飛機編隊飛行有什麼困難?

  吳國輝:應該說是有難度的,這是兩種類型的飛機,大型的轟炸機和大型的運輸機最大的特點就是能裝載多,飛的遠,因此飛機自身的機動能力比較差,機動的量比較少。而殲七輕型殲擊機自身飛的比較快,這兩種飛機在一起編隊就帶來了突出的兩個問題,一個就是大的飛機相對飛行的速度在低空的時候飛的小一些,殲七輕型殲擊機的速度飛的很快,快的飛機只能是向小速度的飛機靠攏,在低空飛行的時候可能也就每小時150公里。

  就殲擊機來講,最佳的速度範圍是有限的,最好操縱的時候是在每小時500到800公里之間,不能太小,速度太小的話可能會產生一些變化。因為在這兩種速度優勢範圍不一樣的情況下編隊,速度差對飛機的性能有一定的影響。

  第二就是轟炸機和大型運輸機的翼展比較大,飛機比較寬,在做機動的時候在一個傾斜面上活動的空間比較大,戰鬥機在機動的時候,特別是做飛機隊形的時候,同一個動作一瞬間可能要從一個很低的位置提到很高的位置,速度反應變化也比較大,隊形誤差就比較大。

  這兩種飛機平時是在兩種不同的部隊,在閱兵訓練的時候兩個飛機不是住在一個機場,轟炸機和大型運輸機或者特種飛機在另外一個機場起飛,兩個不同機場的飛機起飛,要在某一個地點進行集合配合,這就有一個協同配合的問題,甚至在天氣條件比較複雜的情況下,要準時的集合,集合好了以後才能飛入閱兵的航線,因此在組織協同上有一定的困難。

  第三就是為了保證分秒不差的通過天安門,轟炸機或者大型飛機要保證準時到達,它們在飛向天安門黃金點的時候要根據風向隨時調整著,其他的小型飛機也要跟著他的速度進行調整,殲擊機在後面編隊的余量也比較小,每個飛機是有誤差的,在密集隊形編隊的時候,飛行員是靠眼睛發現前面飛機的變化的,前面的飛機如果變了一點,後來的飛機就要一個一個的進行變化,如果發現不及時的話,反應到駕駛桿、方向舵,有一個時間周期,在這個過程當中,9架飛機這麼大型的飛機進行編隊,在編隊的過程中就會有一定的困難。

  第四個難度就是這次整個國慶閱兵飛行是在低空,特別是在北京城區上空,上升、下降的氣流比較厲害,還有一個就是這種大型的飛機,特別是經過了改裝的飛機,它的氣流對飛機姿態的變化影響比較大,小飛機的流線型比較好,大飛機流線型不太好,側面氣流來了以後可能會造成飛機不規則的運動,可能會影響側滑擺尾,長機變了以後,其他的飛機都得跟著變。

  所以地面看空中編隊的時候,隊形很嚴整沒有誤差,實際上是飛行員一直在糾正這個偏差,不停的在修正,時刻與偏差做鬥爭。由於大型飛機受氣流的影響比較大,因此要保證隊形的穩定和分秒不差,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嚴格訓練,達到配合的默契。

  主持人:還是大小飛機相互協調的問題,我們要更加刻苦的訓練才能克服這些問題吧。

  吳國輝:是的。

  李大光:有理由期待新型輪式裝甲車輛出現在閱兵式上

  主持人:我們再問李教授一個問題,中國國防白皮書披露,中國陸軍部隊將加快發展輕型機械化部隊,那麼什麼是輕型機械化裝備呢?

  李大光:輕型機械化裝備就是由裝甲輸送車、輪式裝甲車、水上裝甲車等組織的部隊,超輕型的裝甲車輛的裝備。

  主持人:我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閱兵時上會不會有新式的輪式裝甲車輛出現?

  李大光:這次是肯定有的,因為現在這種新型的輪式裝甲車輛主要的作戰裝備,隨著我軍輕型機械化部隊的發展和建設,裝備也在不斷的完善,現在這個裝備也很多了,所以這次閱兵我們有理由期待這種新型的輪式裝甲車輛出現在閱兵方陣上。

  何謂"核常兼備"、"固液並存"、"射程銜接"、"戰鬥部種類配套"?

  主持人:請問李偉教授,中國國防白皮書披露第二炮兵已經形成核常兼備、固液並存、射程銜接、戰鬥部種類配套的武器裝備體系。您能為更多不懂軍事的網友詳細解釋一下這段話的具體含義么?

  李偉:好的。第二炮兵形成的武器裝備系列,首先說"核常兼備",兼備就是都具備,核常就是核導彈和常規導彈,從90年代以後,隨著新世紀軍事戰略方針的調整,又賦予了第二炮兵常規導彈的發射任務。"固液並存"就是指二炮的導彈從發動機所使用的燃料上講有兩大類,一種就是液體燃料,一種就是固體燃料,我們使用液體燃料的導彈叫做液體導彈,使用固體燃料的導彈叫做固體導彈。

  主持人:為什麼非要強調這個導彈的能源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呢?

  李偉:因為固體和液體本身就是一種燃料,但是它們帶來的是導彈武器裝備和作戰方式的深刻變化,因為武器裝備由於液體導彈它的燃料是用氧化劑、燃料劑都是液體的,必須要實現儲存,臨發射的時候夾注到導彈上,所以機動就很困難,而且個頭一定要相對比較大,這樣才能相對打得很遠。固體導彈是氧化劑、燃料劑放在一起的,平時彈體和燃料是放在一起的。這就是帶來了武器裝備的儲存、運輸包括作戰的深刻變化。

  "射程銜接"我們有近程、中程、遠程、洲際,我國有自己的劃分標準"1、3、8",在1000公里以內的叫做近程導彈,1000到3000公里是中程導彈,3000到8000公里是遠程導彈,8000公里以上就叫洲際導彈。美國和前蘇聯簽署的中導條約,就是中程導彈就是500到5500公里這個範圍,所以世界各國的劃分標準不一樣。我們有這樣的射程,但是有沒有射程的斷檔呢,覆蓋不了的區域呢?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國第二炮兵的導彈就沒有這個問題,都能夠銜接上去,達到全球覆蓋。第二炮兵裝備的所有的導彈武器都是地地導彈武器。

  還有一個就是"戰鬥種類配套"我們要導彈就是要打目標的,不同的目標需要不同的彈頭,就像我們平常說的夾麵條需要筷子,飯需要勺子。第二炮兵的導彈要打不同的目標,如果我們要打敵人地面的有生力量用一般的殺傷爆破彈就可以了,如果要打地下的目標就要能夠打到地底下的彈頭,所以對不同的目標就使用不同的彈頭。對於核導彈主要就是核彈頭,核彈頭的殺傷和破壞威力就比較大。

  主持人:我們以前也會看到第二炮兵不同的導彈,如何從個頭上看這個彈頭的區分呢?是不是越大越遠?

  牽引式車輛可能不會出現在裝備方隊中

  主持人:請問李大光教授,您上次來到我們演播室,說這次閱兵是一次能量的釋放,是不是同時也意味著我軍在裝備研發領域的一次"能量釋放"?

  李大光:是的,可以說這次也是我們裝備的一個大的展示,同時也是能量的釋放。因為經過了60年的建設,我軍的武器裝備得到飛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軍的武器裝備取得了飛躍性的發展。通過這次閱兵,就是讓國人和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的這種和平發展的建設成果,通過裝備的發展來讓國人了解最近30年飛躍性的成果,通過這些成果讓全球也來了解我軍的建設成就,這也可以說是這麼多年來能量積累的一個釋放,所以說也是一個能量釋放吧。

  主持人:就像當年騎兵方陣退出閱兵式一樣,牽引式車輛方陣是否會消失在 2009年的閱兵上?

  李大光:是這樣的,我們每次閱兵都有新的武器裝備,也有騎兵方隊和牽引式車輛方陣,以前騎兵方陣早已經退出了閱兵,這次牽引式車輛方陣可能也要退出歷史舞台了。

  現在我軍經過了這麼多年發展,所有的陸軍武器都實現了自行化,包括榴彈炮等,我們既然所有的陸戰武器已經實現了自行化,牽引式車輛肯定要退出閱兵方隊的。

神秘色彩和獨特命名讓二炮部隊備受關注

  主持人:請問李偉教授,從建國35周年閱兵和50周年閱兵來看,為什麼國外媒體對中國二炮部隊非常關注?

  李偉:我是這樣認為的,國外媒體對二炮部隊包括它的武器裝備那麼重視,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二炮部隊是我國的戰略打擊力量,而且是我國的戰略打擊力量的主體,對保衛我國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發揮了"四兩拔千斤"的重大作為。之所以對二炮這麼重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自從二炮1966年成立以來,一直到1984年在這近20年的時間裡,第二炮兵是作為秘密單位在崇山峻岭中不斷發展的,對外界造成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84年一下公開了,肯定給人強烈的震撼。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我們都知道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陸海空名字都是一樣的,就是第二炮兵很怪,其他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麼一個名稱,所以第二炮兵很自然的就會引起人們的關注,這是我國戰略部隊的代名詞,之所以起這麼一個名字就是因為考慮到了當時的國際政治背景,為了保密的需要。

  周恩來總理根據當時的情況親自命名"第二炮兵",這一系列的原因使得國外媒體對於第二炮兵非常的重視

  李偉:是的,導彈又粗又長射程就比較遠了,又細又小的就是近程導彈了。這個很容易區分。

  主持人:這次在閱兵中,這些類型我們都會看到嗎?

  李偉:是的,近程的,中程的還有洲際的我們都能夠看到。

  空中梯隊如何實現"米秒不差"?

  主持人:請問吳國輝教授,空軍梯隊參加國慶受閱,米秒不差,這個實現難度其實挺大的,組織協調的難度表現在哪些方面?

  吳國輝:我首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米秒不差","米"就是整個空中梯隊飛越天安門廣場的時候,航跡一米不差,第二個"米"就是我們一共有很多個空中梯隊,前後之間跟進的距離要做到一米不差地。如果規定了是5000米,你就是要5000米,這個時間卡得都非常的準確。

  第三就是整個自己內部的梯隊編隊間隔的距離要一米不差。"秒"就是指準時到達,99年國慶閱兵的時候,我們帶領著梯隊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空的時間是11:05:20秒,這是我們準時到達的時間,必須要一秒不差。

  以後所有的梯隊,都要按照領隊機的時間一秒不差的到達天安門上空。如果要在空中梯隊成百架飛機,十幾個機型、機種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隊形,特別是在不同的氣象條件之下,要達到每秒不差就非常之難。

  "米秒不差"就是在天安門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這個地方要達到這個要求,因為速度是不一樣的,組織協調難度非常大,我們的殲擊機梯隊可能就是飛的比較快,要在一個行距上飛。首先我們是三軍聯合的,梯隊規模大,因此梯隊比較多,要把所有的陸海空三軍的力量整合在天安門,要精確的計算和嚴格的訓練才能達到。

  其次就是所有的這些機群編隊裡面有很多的梯隊都是混合編隊的,比如說我們轟炸機梯隊和八一飛行表演隊一起合作,不同的部隊、不同的機群要混合編製在一起,那個難度就是要大一些。

  第三就是新裝備的展示,整個編隊的隊形在以往的國慶閱兵和這次閱兵中也是不一樣的。另外,本身的飛機的高度、速度也不一樣。最後一點就是我們這次所有的國慶閱兵都是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進行的,必須要在在指揮部給定的準確的時間飛過天安門上空,必須實現分秒不差,影響這個的因素很多,現在看最突出的因素就是天氣的影響。如果天氣好實現這個分秒不差一點問題都沒有。

  因為飛行是受一定的條件制約的,我們大體將飛行天氣分三類,一種就是良好的天氣,沒有任何的影響,飛行效果肯定好,觀看效果也好。第二種就是天氣情況比較複雜,但是可飛,能夠保證安全。
 
  這個就在於飛行員平時訓練和記載設備的情況看,但是可能視覺的效果就稍微差一點。第三就是有危險的天氣,比如說雷暴、沙塵暴、積雨雲等等。

  如果趕上這樣的天氣,無論是國慶閱兵的飛機還是其他的飛機都不能飛,可能就要直接影響到飛行的安全。我們都希望國慶閱兵那天是最好的一天,如果稍微次點能飛也可以,最好不要出現嚴重的影響飛行安全的天氣。

  主持人:北京的秋天特別的好起霧,我們在訓練的時候有沒有專門的針對訓練呢?

  吳國輝:我們要立足於在最困難、最複雜的條件下完成任務,只要是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我們通過改進設備,特別是通過嚴格的訓練,整個空軍梯隊在天氣複雜的條件下完成訓練,要起得來,集合得上,飛得准,安全降落。

  這是我們整個空軍梯隊在最近閱兵訓練當中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在複雜條件下完成任務的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整個空軍梯隊有信心、有能力在比較複雜的天氣條件下完成任務。

  具體的時間現在還不好說,與以往大體的銜接點就是前面的徒步方隊過完了,裝備方隊全部過完了以後,我們銜接第二炮兵的戰略導彈,他們都過完了,就是我們空軍梯隊了,這塊是壓軸戲。

  主持人:所以要是時間點非常非常的嚴格。網友可以關注一下,到時候我們抬頭看一下。

  遠程火力體系裝備將會出現

  主持人:下一個問題還是請問李大光教授,中國國防白皮書披露陸續,我軍列裝遠程多管火箭炮、大口徑自行加榴炮等一批先進武器裝備,初步構建起全程精確火力打擊體系,那麼這對於陸軍作戰來說意義何在?

  李大光:這個意義非常大的,裝備了這種遠程的火力體系以後我們可以進行全程的火力覆蓋,一旦有戰事的話,就可以對近距離、中距離、遠程距離的地方目標實施攻擊。過去我們可以覆蓋實施攻擊,但是沒有打得很遠的火炮,遠程目標就很難實施攻擊,這次遠程可以進行打擊,陸軍的作戰目標基本都可以實施攻擊,這是一個飛速的發展。
  
  主持人:您覺得這些新裝備會怎樣在國慶閱兵中得到體現呢?

  李大光:展示陸軍裝備的時候肯定在要車輛方中展現出來,在展示陸軍的武器裝備中的方隊中出現,比如說自行的榴彈炮,輪式的突擊炮,遠程火箭炮等等,都會出現在陸軍的板塊中。

  第二炮兵學員方隊首次亮相國慶閱兵

  主持人:請問李偉教授,您認為和彈道導彈相比,巡航導彈的精確打擊性能是否更突出一些?

  李偉:是的,巡航導彈因為精度是相對彈道導彈高一些,就是因為它的制導方式實施了多種制導方式,彈道導彈總體的精度就沒有那麼高,因為它主要是以慣性精度為制導的,隨著制導方式的不斷發展,除了慣性制導以外也採取了一些其他的方式,總體講精度要比巡航導彈差一些。

  主持人:李偉教授,據媒體報道,第二炮兵學員方隊首次亮相國慶閱兵隊伍中?請您說說人才建設對於二炮這支戰略力量建設的意義?

  李偉:應該說對戰略力量發展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人常說:國以德賢而興,軍以德才而強。導彈要上天,人才是關鍵,

  由於導彈部隊,特別是第二炮兵部隊這樣技術密集、知識密集的部隊,要想用好手中的武器裝備,制約因素很多,但是最核心的就是人才。

  主持人:我們到時候可以關注一下二炮學員方陣。

  後勤裝備同樣重要

  主持人:李教授,在閱兵時上我們肯定會看到坦克、裝甲車、火炮等非常"硬"的裝備,那麼其他一些後勤、通信等支援型的裝備也同樣重要嗎?

  李大光:這個肯定要有的,坦克、裝甲車、火炮屬於主戰裝備,後勤裝備包括通訊裝備也非常的重要。我們過去常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資源保障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大家的切身體會就是去年的四川大地震,當時我們看到了很多的後勤裝備出現在嗽智??廡┳氨赴?ㄒ罷醬妒魯檔齲?諶ツ甑卣鷸蟹⒒恿酥匾?淖饔謾?BR>
  不僅僅保障了部隊救災的需要,同時對災區的災民也實施了保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當時我們的野戰炊事車,大量的熱的食品都能夠現場供給給災民,災民能夠吃得到熱的食品。

  閱兵空軍梯隊採用主戰武器裝備體系結構

  主持人:吳國輝教授,中國國防白皮書披露人民空軍基本形成以第三代飛機和地空導彈為骨幹、以第二代改進型飛機和地空導彈為補充的主戰武器裝備體系。這種特點會怎樣體現到這次國慶閱兵中?

  吳國輝:國際上作戰飛機到目前為止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地空導彈系統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在99年國慶閱兵的時候,我軍空軍力量裝備體系還是以第二代作戰飛機和二代的導彈為主體,有很小的數量的第三代飛機的展示。

  到這次國慶閱兵,通過這十年來的發展,我軍的武器裝備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也進行了更新換代。我國空軍目前整體裝備就是已經形成了第三代飛機和地空導彈為骨幹,以第二代改進型飛機和地空導彈為補充的主戰武器裝備體系。這個就是整體部隊的數量規模上看,目前我們空軍的主要作戰力量做支撐的就是我們第三代的作戰飛機和我們第三代的防空導彈。

  我們的戰鬥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這是我們現在空軍力量的整體的基本情況。

  在這次國慶閱兵中,我們所展示的這種攻防兼備的空軍力量體系肯定又是要反映我們部隊的現狀。我們空軍梯隊的編程也就是以第三代飛機和地空導彈為骨幹,以第二代改進型飛機和地空導彈為補充的主戰武器裝備體系結構,大家到時候可以看到這種嶄新的展示。

  我軍裝備發展"步步高"

  主持人:最後,請三位教授從自己這些年的經歷,談談近些年我軍裝備的發展,和對閱兵的期待。

  李大光:從我個人的感受來說,我軍的裝備60年的發展一步一個台階"步步高"的發展,近幾年是躍升式的發展了,我們有理由期待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我國經濟進一步的提升,我國閱兵會有更多的看點,有更多值得期待的裝備出現。

  吳國輝:我國近幾年武器裝備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主要是由於我們軍隊的需要,通過國慶閱兵把我們軍隊建設,特別是武器裝備取得的成果,軍隊官兵的精神面貌進行完整的展示,一方面對我們軍隊的整體建設水平的水準提高了,武器裝備展示了以後在國內外的反響也可以讓我們吸取一些有用的東西,又好又快的發展我們的武器裝備。

  李偉:這些年來,我軍是實現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的過程,這次閱兵中要展示的武器裝備,其實就是我軍在向信息化轉型的縮影,有的裝備是新型的,有的雖然樣子一樣,但是技術含量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比如說,地地導彈,看起來差別不是很大,實際上他們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說在命中精度上有很大的提高,在威力上有很大的提高,在反應速度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是在我軍向信息化軍隊轉型中發生的深刻變化,這些東西有的我們可以看到,有的還要在閱兵式后慢慢體會才能看到。

  國慶60周年大閱兵:展示軍隊建設成就

  主持人:請三位教授從自己的角度,談談該如何看待這次閱兵?這次閱兵對於新中國成立60年又意味著什麼?

  李大光:60年就是一個甲子輪迴,60年是一個大慶,這次閱兵可以說是展示新中國60年來的發展和建設成果,通過閱兵來增加這種喜慶,來增加國家的凝聚力,向世界展示和平的發展願望。

  吳國輝:實際上通過國慶閱兵除了展示國威和軍威以外,對於軍隊也是一個很大的鍛煉和提高,我們所有參加過國慶閱兵的部隊官兵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洗禮。通過國慶閱兵可以振奮我們的民族精神,增加民族的凝聚力,甚至可以把它作為閱兵的文化進行傳播。

  我們有一支強大的軍隊,有這麼強大的武器裝備體系,有這麼一種軍民萬眾一心的磅礴氣勢,但是我們不一定就是為了打仗,我們是愛好和平的。各方都對我國的閱兵非常的關注,除了是一種文化的傳播,弘揚的一種主旋律,可以使閱兵源遠流長一些。

  李偉:我國到今年是60大壽了,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進行了大閱兵,這將是建國以來最盛大的一次閱兵。展示的不僅僅是軍隊,也有群眾方隊,實際上體現的是我國的國家綜合實力、科技實力、軍事實力的整體展示,除了可以凝聚軍心、民心,也體現了我們愛好和平,尋求和諧社會主旋律的一種風貌和心態。這對我國今後的發展和建設都有積極、重大的作用。

  主持人:今天已經是9月15日了,還有半個月的時間我們就可以迎來國慶大閱兵了。非常感謝三位教授做客新華網,感謝各位網友的關注,讓我們一起來期待10月1日的到來,再見。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沙發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09-9-18 01:11 | 只看該作者
向為中國的兩彈一星作出貢獻的全體成員致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主題

3559

帖子

91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4
3
栗 劍 發表於 2009-9-18 06:43 | 只看該作者
向為中國的兩彈一星作出貢獻的全體成員致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4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09-9-18 08:27 | 只看該作者

栗 劍 發表於 2009-9-18 06:43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5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9-18 08:30 | 只看該作者
星島環球網 2009-09-17   

    星島環球網消息:2009年9月15日9:30,新華網特別邀請到來自國防大學的李大光教授、吳國輝教授和李偉教授,和您聊聊中國軍隊快速發展背景下的21世紀「中國大閱兵」。

  自上世 ...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9-18 00:45



周恩來曾經說過. 弱國無外交. 千真萬確.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4: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