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尼奇異深海動物:四足琵琶魚海底悠閑漫步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8-31 09: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條琵琶魚看起來正在用「四條腿」在海底悠閑地漫步,其實那「四條腿」是它的鰭。它正在等待獵物上鉤。



在這項為期3周的科考探測中,科學家們還發現了圖中這種怪異的動物。它似乎來自科幻電影中。



這隻動物看起來像是一朵花,身上覆蓋一層像玻璃針一樣的刺狀結構。科學家們認為,這種動物可能是一種食肉型海綿。



科學家們證實,這次科考探測項目發現了40餘種新的物種,其中包括圖中這種罕見的蟹類動物。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個科學研究小組近期利用聲吶繪圖系統和遠程遙控器械等尖端技術對印度尼西亞北部海域進行了為期3周的深海科考探測。在科考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拍攝了大量震撼人心的精彩照片。照片顯示,該海域海底生活著許多奇異的深海動物,如「四足」琵琶魚等。

  在一張照片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長相怪異的魚類。這條琵琶魚似乎已厭倦了游泳,它正在利用「四條腿」在海底不緊不慢地散步。不過,雖然它看起來像是長有四條腳,事實上那些腿不過是它的鰭。在海底,它通過鰭來平穩自己的身體,以利於在海床上「行走」。它靜靜地趴在海床上,正在利用嘴上方的觸角吸引獵物上鉤,等待時機捕食經過的獵物。

  應用動物學研究中心科學家費耶-阿琪爾介紹說,「許多種琵琶魚都是潛伏性捕食者。為了適應生存需求,它們的鰭已進化成像肢體一樣的結構,這可以幫助它們在海底保持穩定,盡量減小與環境的差別,保持偽裝狀態。然後,它們利用頭部嘴巴上方的觸角作為誘捕獵物的誘餌。」

  這些物種大多生活於深海海底,但也有的物種發現於淺水海域和熱帶環境中。這些精彩的照片都是由科學家利用最先進的技術在印度尼西亞海域進行深海探測時拍攝的。該項科考探測為期3周,已於上周完成。科學家們介紹說,此次科考探測共發現了40餘種新的植物和動物物種。




在516米深的海底,科學家們發現了這種海百合。



一種深海銀鮫。銀鮫是鯊魚的最近親物種,儘管它們早在4億年前就已與鯊魚的進化血統分離開來。



一種奇特的海葵。



一種紫色章魚。


  在科考探測中,科學家們共拍攝了大約10萬張照片,錄像時間超過100小時。照片和錄像資料都通過衛星和高速網路時時傳回陸地。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科學家維萊娜-圖妮克莉菲教授認為,這些照片和視頻資料可以幫助科學家更深入地認識地球上這個最複雜、對其了解最少的海洋生態系統。

  圖妮克莉菲在一份手寫聲明中寫道,「高莖海百合曾經覆蓋了海洋,淺水中有,深海中也存在,但現在卻相當罕見。在我的職業生涯中,也只見過幾次。但是,在這些科考中,我驚訝於它們的生物多樣性。」

  一段視頻捕捉到,一種動物看起來很像一朵花,表面覆蓋了像玻璃刺一樣的針狀結構。科學家們認為,這種動物可能是一種食肉型海綿。那些帶有粘性組織的針狀物可能是用來捕獲經過身邊的食物的。

  在此次科考探測中,科學家們利用強大的聲吶繪圖系統和遠程遙控器械等尖端技術對印度尼西亞北部海域近2.1萬平方英里(約合5.4萬平方公里)的海底進行了探測,探測深度從800英尺(約合244米)到2英里(約合3219米)以上。(彬彬)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4: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