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0名靠納稅人養活的作家是誰?為什麼要養?

[複製鏈接]

77

主題

158

帖子

7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wei6363 發表於 2009-9-15 23: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蘇文洋
  領工資作家的績效考核
  中國作協是事業單位,還是社會團體,我弄不清楚。我所在的單位據說是事業單位企業管理,但作協肯定不是事業單位企業管理。也許是事業單位社團管理吧,從根本上說,就是一個針對作家人群的社會群眾性組織,而且是「小眾」。  
  上周,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對媒體發表談話:「對作協,公眾確實有些誤解。譬如我們的人員構成。」鐵主席說,有人一聽說中國作家協會有8000多會員,就想:「天啦,國家養這麼多人?」據她披露,其實,中國作協所有會員,包括各省市作家協會,其中真正「領工資」的作家,全國大約不過200名左右。「其他會員,譬如,有些是記者,他們的生計問題明顯就不是作協幫忙解決的。」
  13億人口大國,8000多會員的中國作協,領工資的作家大約不過200名左右,佔2.5%,無論從哪個角度說,納稅人都養得起。問題不在於我們養得起養不起,而在於為什麼要養200名領工資的作家。換句話說,別的作家都可以自食其力,自己養活自己,這200名作家何德何能要由全體納稅人養活?
  作協應當公布這200名作家的名單,讓全體納稅人討論,這200人如果是中國作家群體的傑出代表、受到廣大中國讀者的歡迎而又無法自己養活自己,譬如,像曹雪芹先生那樣,「舉家食粥酒常賒」,窮得家裡經常揭不開鍋,咱們就可以考慮用納稅人的錢把他養起來。曹雪芹如果生活在新中國,有幸成為200名領工資作家之一,可能《紅樓夢》后四十回就輪不到高鶚續書了。但是,領了工資的曹雪芹,沒準連第一回也寫不出來了,也難說得很。我雖然不知道當今中國領工資的200名作家姓字名誰,但我敢擔保這裡面沒有曹雪芹,超過曹雪芹的更是一個沒有。
  這就引出工資的績效問題。現在,政府已經在事業單位實行績效工資,連最難評價績效的教師、醫生都要領績效工資了,領工資的作家沒有理由不按績效發工資。因此,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中國作協最遲也不應超過今年底,就要拿出領工資作家的績效工資標準,從明年1月1日起,按績效給這200名作家發工資。作家的績效,一年碼多少字、發表多少作品、出版幾本書,這些都是硬指標。有的作家可能幾十年、甚至一輩子寫一本書,或者一本書都沒寫完,譬如曹雪芹,作品在作家死後才出版,這就很難發績效工資。當年沒有給曹雪芹績效工資,也不能說一點道理沒有。
  說來說去,作家領工資本身就是一個難題。過去,我們學蘇聯老大哥,官辦作協,民養作家。如今,前蘇聯老大哥都不搞這一套了,我們還搞200名作家領工資,似乎沒有必要。假如中國作協拿出一個領工資作家的績效標準很難,不如乾脆拿出一個取消領工資作家的時間表。領工資作家人數雖少,卻一直是中國作協為人詬病的「痛」,不應當讓其成為自己心中永遠的「痛」。不僅納稅人不滿意,很多作家,譬如鄭淵潔、韓寒等不領工資的作家也非常憤懣,多所指責之言。我建議,領工資的作家可集體轉入大學擔任教師或研究院所的研究員。魯迅、老舍、沈從文等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大批著名作家,都曾經一邊在大學教書,一邊當作家寫書。現在,教授兼作家的也大有人在。作家不在作協領工資,對作協、作家、社會可能是一種多贏的局面。有人說,網際網路時代,作家已經從社會精英階層成為另外一種小白領。果真如此,取消領工資的作家也是與時俱進,順應時代大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