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章
第三十一節:約翰被韋陀菩薩馬德諾帶回埃及沙卡拉佛寺教長十八年,直到他能夠剋制自己為止。
第十六章
第一至第二十三節:敘述幼年耶穌在家鄉的情形。
第十七章
(敘述耶穌十二歲在猶太教堂講道)
第六節,耶穌說:『假如人心中充滿著愛,他就不能殺生,他就不能作假證,他就不能貪婪,他就會只尊敬上帝和人!』
第三、四節:我看見一道金帶,將十誡連繫起來,金帶就是『愛』。
第十三節:當耶穌與母親單獨相對之時,耶穌就說……
第十四節:『猶太教拉比(夫子)認為上帝是特別眷愛猶太人的,而且特別降福給猶太人多於其他民族。』
第十五節:『假如上帝果真如此偏袒猶太人,怎能稱為公正呢?』
第十六節:『希臘人,羅馬人,撤馬利亞人,還有別的民族,不也都是上帝的兒女嗎?不是跟猶太人一樣嗎?』
第十七節:『我認為猶太人已經自己建築起了一堵高牆,看不見牆外了!』
第十八節:『猶太人不知道牆外有花朵盛開,有畜牧,有收割,還有其他民族!」
第十九節:『我們最好是打破這些牆障,好叫猶太人也看見外面還有受到上帝福庇的其他子孫!』
第二十節:『我要離開猶太地方,到外面世界去參學和會見其他種族的兄弟姊妹!』
第二十章:第一至二十一節,(敘述耶穌失 蹤於猶太人的大祭節日宴會。)
第一節:猶太人大祭節日的盛宴結束了,各人上路回鄉。
第二節:瑪利亞問:我的兒子呢?有沒有人看見這孩子。
第三節:約瑟(耶穌父親)與眾親友到處找尋耶穌不獲 (按:後來兩天以後找到他在猶太神廟十二石級上) 。
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第一節:印度南部名城奧理沙(Orissa)的王子拉凡那(Ravanna),亦應邀參加了耶路撒冷猶太人的大祭宴會盛典。
第二節:拉凡那王子很富有,人又公正,他帶者一批婆羅門教士來訪。
第三節:耶穌站在猶太祭司群中講話,拉凡那王子就注意到他了。
第十五節:拉凡那問可不可以將耶穌帶回印度去供給他學習東方婆羅門智慧。
第十六節:耶穌表示渴望前往印度參學,經過多日考慮之後,父母終於准許。
第十七節:於是,拉凡那王子帶著耶穌和行列,登上歸程,走向日出之方向,經過多日旅途,越過辛特(Sind),回到南印度奧理沙省份的王宮。
第十八節:婆羅門教各祭司歡迎王子,也歡迎王子帶回的耶穌。
第十九節:耶穌被送入渣根那神廟(Jagannath)去參學,在彼處研習韋陀經,與摩尼教律(Manic Laws)。
第二十三章
第一至二十六節,敘述耶穌在婆羅門僧侶拉瑪斯(Lamas)陪同之下,周遊恆河流域參學求道。
第一節,耶穌和他的朋友拉瑪斯一同周遊奧理沙省全省各地和恆河河谷各城,尋求智慧正道,參學各地聖者高僧。
第二節:班那斯(Barnares)是恆河河畔的文化古城,人文薈萃,耶穌與同伴在此盤桓了很多日子。
第三節:耶穌在彼學習印度人的醫療秘法,他成為最偉大的印度神療大家烏特列卡(Udraka)的弟子。
第四節:烏特列卡教導耶穌如何運用各種方法潦病,包括清水,泥土,植物,草藥,冷療,熱療,日光治療,陰影治療等等。
(本文作者註:印度草藥專家的智識不亞於中國的草藥專家,當今印度的草藥研究所已經錄有一萬二千多種藥用植物用法──見加拿大電視訪印特輯)
(本章全部講述印度草藥療法,此處從略)
第二十四章:
第一節:耶穌在渣根那聖廟參學了四年。
第二節:有一天,耶穌問難於婆羅門群僧:『請告訴我,為什麼你們婆羅門教認為在上帝眼中是不平等的?』
(本文作者按:婆羅門教將人劃分為十二等級,最低級者為賤民。)
第二十四節:婆羅門大祭師說:凡敢觸犯婆羅教道理的,必須被處死!
第二十五節:拉瑪斯慌忙跪下替耶穌乞求赦免死刑.他們就不殺耶穌,只縛住他放逐了事。
第二十六節:耶穌於是離開了,走到黃皮膚與黑皮膚的人家去暫住。
第三十一章
第四節:耶穌在印度傳講人類應該如兄弟手足相親相愛,不分種界,應該平等無分階級。他並且譴責婆羅門教劃分階級不合理,祭司僧人腐化及祭祀儀式太繁褥而且無用。
第六節:婆羅門教的祭司們就說:假如仍然准許這個希伯來青年在印度傳教,將來就會引起革命,平民和賤民就會起來殺掉祭司僧人和摧毀神廟。
第七節:他們就召集了全印度各區的婆羅門祭司僧人,班納斯成為狂熱的婆羅門烽火集中之地。
第十七節:祭司們圖謀逮捕耶穌,但是,又苦於他並無犯罪。
第十九節:祭司們決定暗殺耶穌。
第二十節:他們雇了一個職業兇手,叫他乘夜去暗殺他們的眼中釘。
第二十一節:拉瑪斯聽到這個暗殺耶穌的陰謀,就慌忙派人去通報耶穌,耶穌就連忙匆匆離開。
第二十二節:耶穌乘夜離開班納斯,向北方兼程而行,所至之處,農人,商人,修行者,都無不幫助他。
第二十三節:經過多日旅途,耶穌來到偉大的雪山(喜馬拉雅山),來到卡彼華斯都(Kapivastu)城市住下。
第廿四節: 當地的佛教僧人們開了寺廟的門歡迎耶穌。
CHAPTER 32
第三十二章
AMONG the Buddhist priests was one who saw a lofty wisdom in the words that Jesus spoke. It was Barata Arabo.
第一節:有一位佛教高僧,名叫巴爾陀,阿拉寶(Barata Arabo),很賞識耶穌的上根智慧。
2 Together Jesus and Barata read the Jewish Psalms and Prophets; read the Vedas, the Avesta and the wisdom of Gautama.
第二節:巴爾陀教耶穌研讀韋陀經,和佛陀的大智慧結晶。
3 And as they read and talked about the possibilities of man, Barata said,
第三節:當他兩人談到人類起源之時,巴爾陀就說。
4 Man is the marvel of the universe. He is part of everything for he has been a living thing on every plane of life.
第四節:『人類是宇宙的奇妙生命。人有每一種生命的優點,因為人曾經歷各種生命形態。』
5 Time was when man was not; and he was bit of formless substance in the moulds of time; and then a protoplast.
第五節:『在還未有人類的極古時代,人的原始只不過是一小小點的未具形態的物質,漸漸演變成一粒微小的單細胞生命。』
6 By universal law all things tend upward to a state of perfectness. The protoplast evolved, becoming worm, then reptile, bird and beast, and then at last it reached the form of man.
第六節:宇宙的律向是要一切的東西都不斷改進以趨於完美的,那一粒微末的生命細胞不停地進化,進化為低等的蟲,又漸進為爬蟲類,鳥類,獸類……最後才進化為人類。
7 Now, man himself is mind, and mind is here to gain perfection by experience; and mind is often manifest in fleshy form, and in the form best suited to its growth. So mind may manifest as worm, or bird, or beast, or man.
第七節:人類本身有心靈,心靈是從經驗來獲取完美的,心常常會以形出現,重演進化的經歷,由原始進化到完美,以是故,心往往現出各種形相,或為蟲,或為 鳥,或為獸,或為人。
8 The time will come when everthing of life will be evolved unto the state of perfect man.
第八節:『將來,每一種生命形態都會進化為完美的人!』
9 And after man is man in perfectness, he will evolve to higher forms of life.
第九節:『當人進化修成最完美境界之時,就會提升至更高境界的生命形態。』
10 And Jesus said, Barata Arabo, who taught you this, that mind, which is the man, may manifest in flesh of beast, or bird, or creeping thing?
第十節:耶穌就問:巴拉陀啊,是誰教給您這些講心,講人類心歷進化過程的道理的呢?
(以下各節句一直到第四十節,是耶穌與巴拉陀辯論的紀錄,耶穌堅持一切生命是由上帝分別創造的,不是由單細包進化而來。)
41 Now, Vidyapati, wisest of the Indian sages, chief of temple Kapavistu, heard Barata speak to Jesus of the origin of man, and heard the answer of the Hebrew prophet, and he said,
第四十一節:最睿智的高僧韋狄雅柏迪(Vidyapati),聽了巴拉陀對耶穌演說人的起源和耶穌的辯答之後,就說……
42 You priests of Kapavistu, hear me speak: We stand to-day upon a crest of time. Six times ago a master soul was born who gave a glory light to man, and now a master sage stands here in temple Kapavistu.
第四十二節:『列拉卡彼華斯都的高僧們啊!請聽我一言:我們今天真是站在時代的顛峰了,六百年前,偉大的聖靈佛陀降世來照耀出人類覺醒之路,今天,我們又得見另一位偉大的聖者站在這裡卡彼華斯都大佛寺!』
43 This Hebrew prophet is the rising star of wisdom, diefied. He brings to us a knowledge of the secrets things of God; and all the world will hear his words, will heed his words, and glorify his name.
第四十三節:『這位希伯來先知耶穌是新升起的智慧之星!他帶來了給我們許多上帝的奧秘,全世界將來都會聽聆他的開示,都會榮耀他:』
44 You priests of temple Kapavistu, stay! be still and listen when he speaks; he is the Living Oracle of God.
第四十四節:『你們全寺的高僧啊 !應該人人靜聽他的講話。他真是上帝的活見證聖人啊 !』
45 And all the priests gave thanks, and praised the Buddha of enlightenment.
第四十五節:於是,所有的高僧都稱感謝,合掌齊安念佛,讚美啟悟的佛陀!
第八部:『禪修』(講耶穌在西藏學禪) (注一)
CHAPTER 36 第三十六章
IN Lassa of Tibet there was a master's temple, rich in manuscripts of ancient lore.
第一節:西藏拉薩有一座雄偉的佛宮,藏有豐富的古代佛經及原稿。
2 The Indian sage had read these manuscripts, and he revealed to Jesus many of the secret lessons they contained; but Jesus wished to read them for himself.
第二節:印度聖憎韋狄雅柏迪曾經去讀過這些古代佛經寶藏,他對耶穌提及這些古代佛典,耶穌就想自己去一讀這些古經。
3 Now, Meng-ste, greatest sage of all the farther East, was in this temple of Tibet.
第三節:那時候,極東(指中國)的最偉大的大喇嘛高僧聖者孟斯德住在西藏。
4 The path across Emodus heights was difficult; but Jesus started on his way, and Vidyapati sent with him a trusted guide.
第四節:越過喜馬拉雅山脈的伊莫特斯山峰(Emodus)是很艱難的旅程,但是,耶穌並不畏難,啟程前往,聖僧韋狄雅柏斯派有一個可靠的嚮導。
5 And Vidyapati sent a message to Meng-ste, in which he told about the Hebrew sage, and spoke for him a welcome by the temple priests.
第五節:同時,韋狄雅柏斯寫信給大喇嘛孟斯德向之介紹這位希伯來聖者耶穌,請其盛大歡迎。
6 Now, after many days, and perils great, the guide and Jesus reached the Lassa temple in Tibet.
第六節:經過多日的驚險長途跋涉,耶穌在嚮導領路之下,來到西藏拉薩佛宮。
7 And Meng-ste opened wide the temple doors, and all the priests and masters gave a welcome to the Hebrew sage.
第七節:聖僧大喇嘛孟斯德率領全寺僧人,大開宮門迎接耶穌。
8 And Jesus had access to all the sacred manuscripts, and, with the help of Meng- ste, read them all.
第八節:於是耶穌住在拉薩佛宮,獲得機會接近那些古代的神聖佛經原稿,在聖僧孟斯德的協助之下,耶穌得以能夠研讀這些佛經。
9 And Meng-ste often talked with Jesus of the coming age, and of the sacred service best adapted to the people of the age.
第九節:大喇嘛聖僧孟斯德時常為耶穌講解。
10 In Lassa Jesus did not teach. When he finished all his studies in the temple schools he journeyed toward the West. In many villages he tarried for a time and taught.
第十節:耶穌在拉薩沒有講道傳教,只是研究學習佛經。
第三十七章:第三節:耶穌從西藏來到拉荷(Lahore)取道前往波斯。
(以下各章,我只提綱目。)
第三十八章 :第一節:二十四歲的耶穌,到了波斯。
第四十章:耶穌來到塞普勒斯島傳道。
第四十二章:耶穌來到亞述傳道。
第四十五章:耶穌在希臘傳道。
第四十七章:耶穌來到埃及傳道。
第六十四章:耶穌回到加利利海,來到約但河,受其長兄施洗約翰的洗禮。
從六十五章起,聖彼得福音以下的各章敘述,漸漸接近馬太,馬可與路加三福音所趨的耶穌事迹,但仍有若干距離。
關於這五個福音書的漏洞和矛盾等情,我不擬在本文討論下去了,只想提及『彼得福音』的最末一章:
第二十二部:第一百八十二章,敘述大彼得在耶路撒冷成立第一座基督教堂,彼得被選為耶穌的繼承弟子,眾人尊之為教師領導基督徒。
這本彼得福音書英文本是在公元十八世紀初次出現的,無疑一向被基督教當局視為異端邪說,而予以否定,指為偽經!(注二)
但是我認為它並非偽經,它被否定,只因為基督教不願意承認耶穌曾經研究過佛教的經論。
其實,彼得的筆記也不曾說耶穌是佛教徒,只是記錄耶穌青年時代到過印度西藏研究佛教而已。
佛教對於耶穌的影響與啟示,是不可否定的事實,但是這並不會降低了耶穌的地位。耶穌採用了佛教的慈悲與濟度,衍化為博愛,又採用了佛教的平等和許多主張,他更將之發揮宏揚,創立了以博愛和犧牲自我的偉大宗教,經過一千九百多年,如今成為世界上最能發揮利他濟苦的宗教,基督徒的利他濟眾作為,殊足景式!耶穌的高度自我犧牲拯世的偉大精神,也正是萬世欽仰的聖者模範呢!他研究過佛教與佛經,這種謙遜好學的態度,正是更加反映出他的偉大的人格的又一面光輝!基督教徒為什麼以耶穌曾研究佛法為恥呢?真正有頭腦,有見識有量度的基督徒,一定不會如此心腸狹窄的。
佛陀曾經師事婆羅門教五師,結果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佛陀的思想地位並未因曾師事外道五師而稍損,佛教徒亦並不諱言佛陀曾師事外道五師,在這一點的比較上,佛教徒畢竟是氣量魁宏得多。
這篇文章,是我以四天時間趕寫的,對於有關譯文部份,當然極嫌粗陋,未及推敲,只取其大意而已。他日有時間我打算將彼得福音全卷都譯出(二十多萬字左右),無論它是真本,是偽本,也都是極其值得參考的。
本文無意尊佛抑耶,其實,毋寧說是並尊佛陀耶穌,我希望本文能引起佛耶兩教人士促進彼此了解本是有淵源的兩大宗教,非但別再互相攻訐,彼此還更進一步互相了解和合作,共同為世界和平人類幸福而攜手並肩奮鬥!
誰影響誰,都不要緊,事實上,今日的佛教不也有些地方受到基督教的良好影響嗎?
原載香港《內明》月刊
網注一:
回應:好大一顆立方氧化鋯
《水徒行紀》第八章的概要為
第八部:『禪修』(講耶穌在西藏學禪) 第三十六章第一節:西藏拉薩有一座雄偉的佛宮,藏有豐富的古代佛經及原稿。第二節:印度聖憎韋狄雅柏迪曾經去讀過這些古代佛經寶藏,他對耶穌提及這些古代佛典,耶穌就想自己去一讀這些古經。第三節:那時候,極東(指中國)的最偉大的大喇嘛高僧聖者孟斯德住在西藏。第四節:越過喜馬拉雅山脈的伊莫特斯山峰 (Emodus)是很艱難的旅程,但是,耶穌並不畏難,啟程前往,聖僧韋狄雅柏斯派有一個可菲的嚮導。第五節:同時,韋狄雅柏斯寫信給大喇嘛孟斯德向之介紹這位希伯來聖者耶穌,請其盛大歡迎。第六節:經過多日的驚險長途跋涉,耶穌在嚮導領路之下,來到西藏拉薩佛宮。第七節:聖僧大喇嘛孟斯德率領全寺僧人,大開宮門迎接耶穌。第八節:於是耶穌住在拉薩佛宮,獲得機會接近那些古代的神聖佛經原稿,在聖僧孟斯德的協助之下,耶穌得以能夠研讀這些佛經。第九節:大喇嘛聖僧孟斯德時常為耶穌講解。第十節:耶穌在拉薩沒有講道傳教,只是研究學習佛經。
但問題是,耶穌所在之西元一世紀,西藏只有苯教。西元一世紀也根本沒有密宗,更別說什麼大喇嘛、小喇嘛了。
西元五世紀,有兩個印度僧人帶著佛教的器物進入西藏,但是當時藏族沒有文字,藏王不識梵文,因此,佛教根本沒有立基於西藏。
西元七世紀,松贊干布(六一七至六五○在位)先後迎娶虔信佛教的尼泊爾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佛教因而傳入西藏。若說佛教密宗在拉薩建了什麼大佛寺(最早就是大昭寺和小昭寺),那也是西元七世紀的事情,而耶穌幹嘛要穿越六百年到拉薩去修禪,然後再回到西元一世紀去讓人釘上十字架呢?他瘋了嗎?……
Posted by: 蘭若非 發表於 2006.08.29 06:54 PM
網注二:
此文所依據的彼得福音書英文本,實為美國人 Levi H. Dowling (1844──1911) 所寫。
The Aquarian Age Gospel of Jesus, the Christ of the Piscean Age
(1908年出版)。
請參閱音謀筆記之基督曾是佛教徒? 。
網注三:
馮馮回覆【7】2006-09-07
(11) 我已二十年未寫宗教文章,多謝你們指出錯謬。
網注四:
蠡測密法在古西藏的早期傳入
作者:喜繞桑波
根據目前諸多藏學家的考古斷言,以及西藏象雄耳傳大圓滿的歷史傳承記載,約在公元前的千年內,靠近西藏及喜馬拉雅區域就有流傳來自喀什米爾、印度等地區的古老密法。自公元前1917年至公元八世紀,古西藏歷史就流傳記載有26位因修古老大圓滿密法而成就虹身的大士。
比如根據誕生在公元前915年的真巴郎卡大士的事迹,此大士為象雄國王之子,修習大圓滿成就虹身,為西藏著名的歷史人物,象雄國是古格王朝時期及更早上千年期間,建立在崗欽神山附近的古老西藏政府。根據真巴郎卡大士大小傳記,當真巴郎卡大士在世時,印度與象雄國之間就已有文化、信仰與政治上的交流,也相互受到影響,兩國宗教文化相互交融,最終發展為今天的藏傳佛教。而非一般簡單的認識:所謂公元五世紀左右拉脫脫聶贊時期才有佛教及秘密教法出現。
又如。根據象雄史料《澤旺仁增吐蕃遊歷記》記載:誕生在公元前860年左右的澤旺仁增,象雄人稱他為達布世雜,有考證他其實就是後來寧瑪派的大圓滿祖師噶繞多傑,其母親為印度南部的婆羅門國王之女,該師不但曾蒞臨吐蕃教授古老大圓滿密法,而且也曾到過漢地峨眉山,澤旺仁增還有一個相當的名字叫更德桑波,意為 「普賢」,義為他是普賢王如來化身的智慧童子。象雄經典《澤旺八聖地祈禱頌》記載:「澤旺仁增大怙主,處於漢地峨眉山,千餘持慧眾圍繞,稱名更德桑波尊。」當時的吐蕃,即包括今天拉薩的前藏、后藏及貢波,不包括青海、康藏等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