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幼兒教育呼喚爸爸的加入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9-12 17: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幼兒園開家長會、親子運動會的時候,有幾個寶寶的爸爸媽媽是一起來參加的?一般是媽媽佔多數,其次是爺爺奶奶,出勤率最低是爸爸們。「家(家庭)園(幼兒園)共育」是最合理的教育模式,因此爸爸們千萬不要試圖在家庭教育中做逃兵,因為「父親」的表率作用是無法替代的。

  李彥銳,幼兒園老師,多年致力於幼兒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長。

  很多母親都發愁自己的男孩子過於害羞和女性化,為什麼會這樣?主要原因就是:父親們大都沒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很少參與到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中來。這必定會影響教育效果,甚至造成孩子性格的不完善。

  現在的家庭教育中父親這個角色特別特殊,其實所謂的「特殊」也只是父親們給自己定下的概念。現在男女都平等,男女都有教育、照顧子女的義務,別以為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觀點多麼合理,別以為男人照顧子女就感覺丟面子,其實作為父親越是能像母親一樣教育、照顧子女,越能顯出其所具備的男人的內涵與氣質。但是父親們在這方面往往欠缺。

  第一  缺乏耐性

  很多男性在剛當爸爸時異常興奮,對孩子愛不釋手,但是時間一長,又嫌哭起來煩、又嫌鬧起來吵、 還嫌拉尿時臟,興奮勁兒沒幾天就過去了,高興的時候逗逗,心煩的時候就把孩子丟一邊,甚至生氣時打罵孩子,這樣的父親怎能在孩子面前樹立良好形象?

  第二  缺乏責任

  許多爸爸認為:「我天天出去掙錢,哪有時間照顧孩子?教育孩子那是他媽媽的事情。」這種借口都是在推卸責任。反過來說,如果讓媽媽出去為工作東奔西跑,你在家照顧孩子可以嗎?你多半會用別的理由來拒絕。父親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少,對孩子的了解和理解也就越少。男性和女性的氣質特點是互補的,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中最好能兼收並蓄。

  第三  缺乏尺度

  家庭教育中的父親經常缺乏耐心、缺乏細緻,所以教育意識單一,也就是「不夠聰明」。男人象徵什麼?力量、威武、勇敢。但因為這些,也就缺少了呵護、撫慰的柔情。也許爸爸們要說:「男人就要有個男人樣嘛,嬌滴滴的哪像爺們?」其實,一個能展現母性力量的父親,不但不會使他們的雄性力量遜色,反而會因為自身的剛柔並濟而使他們的雄性力量更具深度和智能。能掌握一個尺度,和孩子關係融洽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第四  缺乏平衡

  這裡的平衡很簡單,就是父親和母親的教育觀點一定要統一,目標一定要一致,千萬不要出現家庭教育中母親做紅臉父親做黑臉的情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誰也不要做黑臉,這會嚴重破壞你和孩子的關係。如何不出現紅、黑之分呢?父母(包括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同時做黑臉、同時做白臉,這樣做就不會導致孩子無所適從,同時也樹立了父母在孩子中的威信,但是要有前提,不可高壓,不可強制,應以理服人。

  母親參與教育的同時,我們呼喚爸爸們的加入,正是你們兩個的差異教育,才能讓孩子更好地對男女的作用和特點產生理解,使孩子順利地形成健康的性別意識和完美的個人性格。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0: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