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坐以待斃將遭蠶食 三國聯合軍演正好鬥心機!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9-12 0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09-11 17:23:10 來源: 中華網 強國論壇 

對方公開進行邀請了,中國如果再沉默,至少是顯得有些不靈活。這個對中國形象也算一個打擊。如果回應不去,又顯得中國心虛。
-
美國與澳大利亞通過媒體曝光了其邀請中國進行三國聯合軍演的消息。隨之這個動作就引發了海內外媒體的強烈興趣。既然問題已經成為了熱點,中國就應當進行考慮並加以應對,選擇於我有利的方案。

通過媒體來進行這樣一個消息傳遞,雖然有些不嚴肅,但也可以算是一種溝通途徑。試探的意味相當濃厚。更重要的是,通過媒體首先曝光這樣一個軍事外交的活動,有利於美國和澳大利亞站在一個有利的位置上。

僅就表面而言,中國也面臨一些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對方公開進行邀請了,中國如果再沉默,至少是顯得有些不靈活。這個對中國形象也算一個打擊。如果回應不去,又顯得中國心虛。說不得還得多出不少口角來。想象力豐富的西方媒體怕是會開始炒作中國軍事不透明或者中國軍事力量脆弱等話題。以上這些問題,都不算太大,卻也是包含利益的。地緣政治鬥爭,往往爭取的就是這麼一線的利益。真過了,就打起來了。

在這種小鬥爭上,中國應當高度重視。各類大國小國,在與中國的鬥爭中,都不斷採取溫水煮青蛙的策略,一點點蠶食中國的利益。他們總是抱有僥倖,認為動作小一點,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而中國的不反擊,更是堅定了他們類似的想法。甚至可以說,美澳的動作與南海周邊國家在領土問題上的動作的本質是沒有區別的,都是在漸進地侵害中國的利益。

這次,美國和澳大利亞公開通過媒體來實現其國家利益,我們的反制是順理成章的,也應當是公開的。

關於聯合演習的問題,各國官方語言提的都是增進了解與互信。了解倒是了解了,互信卻未必。澳大利亞專家在這個問題上就直言不諱,稱可以通過聯合軍演來搜集中國軍隊的情報,同時中國也能夠達到類似的目的。


軍事力量天生為戰爭而存在,了解每一個可能的對手是軍隊本職工作。在互相了解的過程中,衡量可能對手的真實戰鬥力,為政治決策提供更充分的資料,這本就是題中之義。因此,聯合軍演背後的政治意圖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在美國及澳大利亞已經通過媒體公開喊話之後,中國不應該沉默。對於這種非正式的途徑,我們同樣可以採用非正式途徑進行應對。


我國本意上願意開放,期望增進互信。可是我們無法保證美國與澳大利亞也與我國懷有同樣的想法。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必要措施來反制美國和澳大利亞。

首先,應當通過媒體表達出對於聯合演習目的的觀望態度。在對目的持觀望態度的同時,我們也不反對用積極的心態參與進去。有了這樣一個表態,如果發現演習裡面互相之間無法達到增進互信和了解的目的,甚至隱含有陷阱,我國也能夠以一個比較高的姿態抽身而退。有言在先,總是讓別人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其次,還需要考慮中澳關係的因素。此次,澳大利亞熱衷於三國聯合演習,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緩和由於墨爾本電影節邀請熱比婭所造成的兩國關係震蕩。我們可以公開將這一點與三國聯合軍演聯繫起來。要通過媒體聲明一點,即澳大利亞在這個問題及未來類似問題上有正確的態度,中澳之間靠聯合軍演增進互信就僅僅是空談。通過這一舉措,也可以把三國聯合軍演能否順利施行的壓力轉嫁到澳大利亞的頭上。對於未來盡量避免墨爾本電影節類似事件,也算加上一點小小的籌碼。

只要把以上兩個問題通過我們的媒體闡述清楚,讓世界了解到我們沒有特別熱情的原因,就能保證把負面的效應降到最低,使我國在這個問題的公開博弈上立於不敗之地。

在媒體層面上試探過的同時,三國聯合軍演在什麼時候能夠真正成行,還得通過正式的外交途徑來談。其間有很多細節問題都需要解決。不過,這些都不能構成中國拒絕三國聯合軍演的理由。

對方公開進行邀請了,中國如果再沉默,至少是顯得有些不靈活。這個對中國形象也算一個打擊。如果回應不去,又顯得中國心虛。
-
從長遠來看,參與這類演習是中國軍事力量走向世界的一個必然過程。長期的非戰爭狀態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保密狀態下威懾力的下降。走出去,在必要的時刻按照自己的意志展示我們所需要表現出來的軍事能力,是軍事戰略的必由之路。這是順應中國軍事力量增長的必然訴求。中國軍隊已經不再是靠一兩件殺手鐧武器打天下的時代了。

當然,本次美澳邀請我國參加的聯合軍演是搜救性質的。這也客觀上說明了中國與美國以及澳大利亞在軍事互信問題上還處於一個較低的層面。與美國在南海的軍事衝突以及與澳大利亞的政治衝突都說明了中國還沒有真正用實力去破除西方國家的權力封鎖。又或者說,西方國家還沒有把中國當成一個國際政治的平等參與者。他們還抱有一種意識形態的排斥心態,心懷僥倖。

雖然三國聯合軍演這樣一個平台是美澳首先提出的,但這不妨礙中國利用這個平台來達到自身的目的。世界對於中國的確還不夠了解,解放軍走出去的行動不應當僅僅是維和和護航。通過聯合軍演,達到軍事交流的目的,並最終避免不必要的衝突以及戰略誤判。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中國有在這樣一個平台里進行鬥爭的勇氣和決心,存在的基礎無外乎硬實力。

在太平洋方向,我們主要的地緣政治對手只有三個,就是美國、澳大利亞以及日本。太平洋畢竟是中美最主要的接觸方向之一,是鬥爭於合作的焦點區域。在這個區域內,必然是合作與鬥爭共存的。聯合軍演就是合作與鬥爭遊戲的一個集中縮影。

一次搜救演習並不能達到什麼大的目的,卻是一個必要的開頭。美國和澳大利亞這次能邀請中國,下次中國也能邀請美國和澳大利亞。在太平洋方向,中國要走出去,就需要進行不斷地接觸,在接觸中進行摩擦,在摩擦中進行潤滑,最終達到一個相對穩定和契合的多國關係格局。通過接觸和摩擦,中國還可以從中摸清美澳,特別是美國對中國的真實意圖。這一點,對中國尤其重要。真實的近距離接觸,能夠讓中國儘快脫離利益攸關方這種抽象的名詞,切實體會到,美國和中國究竟是幾分斗,幾分合。

同時,由於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國家利益與日本的差距相對比較大。通過三國聯合軍演,特別是深層次的聯合軍演,客觀上能夠起到離間美澳與日本關係的作用。這個作用從短期來看並不明顯,在中長期卻會帶來越來越大的累計效果。特別是隨著中日之間在整體國力對比上的變化,美澳力量可以算日本在太平洋方向僅有的可能助力。這也是中國在聯合軍演外的額外獲益。

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都不會單獨成為太平洋的主導者。哪怕在西太平洋範圍內,美國的軍事力量也將長期存在。另外,隨著中國崛起,實力流彙集在太平洋地區,澳大利亞地位上升也是可預見的。多邊合作是一種必然趨勢。通過聯合演習,哪怕僅僅是搜救類性質的和平行動演習,也能大大提升三方面在西太平洋地區危機事態發生后的協同能力,從而在地區範圍內營造一個更為良好的發展氛圍。

三國聯合軍演,舞台而已,遲早要進去,沒有什麼可害怕的。未來誰領風騷,尚未可知!(封立鶴/四代重殲)

責任編輯:五星之魂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6: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