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二戰日本軍隊中台灣籍「炮灰」的難言之隱

[複製鏈接]

833

主題

2013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花落有聲 發表於 2009-9-9 08: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隨著日本侵華戰爭的全面擴大,日本出現了軍需物資補給人員嚴重短缺,甚至兵源不足的問題。由於日本人口有限,不可能無限制地徵兵,因此日本殖民當局盯上了海外殖民地。

1943年,台灣少數民族被正式納入「陸軍特別志願兵」內,被以「高砂義勇隊」等名義徵用者達到5000餘人(「高砂」是日本古籍對台灣的稱呼)。1942年3月,第一批被稱為 「高砂族挺身報國隊」的500人被遣至菲律賓,因5月7日參戰成功擊退巴丹半島美軍而聲名大噪,從此改稱「高砂義勇隊」。台灣少數民族生活在山地部落,在叢林中特別驍勇善戰。

據日軍回憶,該隊人員能於無道路之叢林,穿梭偵察,也可以分辨遠處聲音,從事伏擊。由於隊員精於狩獵,可清楚地分辨叢林內的動物是否可以食用,使日軍可以在缺糧的情況下得到補給。此外,該隊隊員也傳授日軍在叢林生活的方法。日本兵罹患瘧疾,高砂隊員還冒險摘椰子取水幫日本兵解熱。

1945年1月,台灣開始正式全面實施徵兵制度。據日本厚生省統計,至日本投降時止,總計80433名台灣青壯年應徵加入日本軍隊,成為一線戰鬥人員,更有多達126750多人被征為軍屬或軍夫,二者共計207183人。此外,在校讀書的青年學生,也必須參加「學徒兵」。台灣青年加入日軍,為日軍服務,乍看似乎讓人難以理解。但置身於當時的歷史境遇,台灣民眾的「從軍」背後也有說不出的難言之隱。

台灣民眾現實生活的考量是最重要的因素。首先,幫日軍工作會獲得更多的報酬。當時,台灣一般民眾的工資水平大約在20元左右,而加入日軍則可以領到200多元。

其次,當兵可以獲得跟日本人大體同等的社會地位。日據時代的台灣民眾並不能享有與日本人同等的社會地位,是二等、甚至三等國民:日本人吃白砂糖,台灣人配給較差的黑砂糖;日本人吃上等瘦肉,台灣人則只能供給少量的下等豬肉。因此,許多台灣人就志願從軍。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日本殖民當局為了消弭台灣人民的反抗意識、鞏固殖民統治,大力推行「皇民化」政策,企圖將台灣人改造成在精神與行為上對日本帝國完全效忠的愚民。以《沙鴦之鐘》的集體洗腦最為典型。《沙鴦之鐘》是日本在二戰期間拍攝的「大東亞共榮圈」樣板電影,電影講述的是泰雅族少女沙鴦,為奉召從軍的蕃童教育所日本老師送行,在途中失足墜河的故事。日本駐台灣總督在沙鴦失足的河邊,立下一口鐘,鐘上刻有 「愛國之女沙鴦」字樣,將這名不幸喪生的少女作為共榮圈人民效忠日本的樣板。

這部集合當時一流編導、演員,並由日本首席紅星李香蘭主演的電影,在台灣播放時反響熱烈。正是在現實生活的威逼利誘以及日本「皇民化運動」的殖民政策下,不少台灣青壯年加入了日軍。

二戰結束之後,台籍日軍的處境相當凄慘,其日後的生活也相當悲涼。至二戰結束時止,在20餘萬台籍日軍中,共有30304人戰死,約佔總人數的14.6%,其中軍人佔2.7%,軍屬佔22.2%。

即使沒有成為炮灰的台籍日軍,在戰後也面臨盟軍軍事法庭的審判。據《時代周報》
你的明媚太耀眼
你的世界太誘惑
你的眼神太溫柔
你的語言太冷漠
你的,都是你的

20

主題

2217

帖子

982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82
沙發
summit30c 發表於 2009-9-9 10:17 | 只看該作者
日本鬼子良心大大地壞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811

帖子

18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1
3
Azrael1 發表於 2009-9-9 10:47 | 只看該作者
剛和日本人打完仗,又變成了日本人的奴隸,可泣可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6: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