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達賴的落寞與埃爾多安的屈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9-7 09: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化外之人   發表於 2009-09-06 17:43:45

達賴喇嘛4日結束台灣之行,返回印度。這次訪台,達賴身為一個和尚,雖也做了一些祈福的法事,但他心裡一定也很不爽;他雲遊世界的目的從來是為了提升自己與「西藏獨立」事業的能見度;這次「悄悄地」來,又「悄悄地」走,沒見到什麼正經人,沒鬧出什麼大的響動,走時也沒能「帶走一片雲彩」,恐怕是歷次「竄訪」中收穫最小的一次。達賴自然要失落。

這怨不了別人。達賴對自己的魅力信心太過,一聽到陳菊那邊邀請,就迫不及待,沒估量好台灣當前的政治情勢,致有此「落寞之旅」。

達賴這次台灣之行,達賴沒有成為主角,焦點卻一直集中在兩岸關係上。馬政府為求自保,同意達賴來台,衝撞了大陸方面的底線,引起大陸方面有節制的「制裁」。國共未來如何互動引發世人關注。

但達賴訪台對兩岸關係應當不會有實質性的損害。大陸方面當然要對馬政府表明自己的嚴正立場,但兩岸這一年多來好不容易恢復起來的關係,因這一事件而全面裂解,則不符合雙方的利益。對於馬英九在處理這種事情上的兩難處境,大陸這次其實給予了相當難得的充分理解與配合。馬英九對此應當是瞭然於胸的。

這一年來馬英九及其團隊的政績,尤其是此次風災,凸顯了馬英九在政治上的無所作為(姑且不說他「無能」吧);台灣各界一片討馬之聲。在這種情形下,大陸對馬英九仍然只能多些寬容。不是大陸方面對馬英九認識不足,而是在當前台灣「獨統」意識形態相爭的政治生態下,不與馬政府打交道又當如何?

這其中是有些無奈的,卻也是兩岸關係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達賴成功實現訪台,也實現了一次「台獨」與「藏獨」的合流。達賴當年逃出西藏后,一直被西方當做「宗教自由」與「人權」的兩面旗幟來用。兩蔣時代,處於反共需要,當時的「中華民國」對此只有默認。但達賴那時卻沒有可能訪問台灣,因為兩蔣在西藏的主權歸屬問題上腦子是清醒的。從李登輝時代開始,達賴有了訪問台灣的機會,陳水扁在任亦使這種訪問得以繼續。馬英九上任前後,在達賴訪台問題上態度鮮明,但這次仍迫於政治壓力,相當快速地放行達賴。這幾十年台灣社會在國家認同問題上的變化軌跡清晰地呈現出來。

馬英九在兩岸問題上的首鼠兩端,縮手縮腳,其實是時勢使然。

弔詭的是,至今「行政院」仍有一個「蒙藏委員會」的虛銜。自「國民政府」遷台以後,「蒙藏委員會」何曾為維護蒙藏領土主權而做出絲毫貢獻,面對達賴喇嘛在台灣的橫行,今天的「蒙藏委員會」更成為笑柄。

達賴這次訪台,低調得可以。除了一場縮小了規模的演講,基本未脫「宗教」的目的,這固然與台灣當前的政情有關。但也應看到另一種可能。

我去年曾在博文中有過「達賴后」的提法。在西藏流亡集團中,隨著達賴的日益老邁,達賴雖仍有其影響力,被各方勢力當成神供著,但達賴現在更像是「藏獨」的一個符號、一個象徵;這從達賴幾年來外訪中,宗教、人權分量愈來愈重,而政治面目相對虛化可以看出。這雖然可以被解釋為達賴集團「紅臉」與「白臉」的角色分工,但隨著達賴的年齡增長,隨著更極端的少壯派「藏獨」勢力的崛起,達賴的實際作用在未來有被弱化的可能。對中國來說,未來與「達賴后」「藏獨」勢力的較量已提上日程。而在此背景下,如何與達賴本人打交道,也值得進一步思考。



在達賴訪台前後的喧囂中,上周到本周,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的特使低調訪華,卻也是個相當有看點的新聞。新疆「7.5」事件后,包括美英法在內的西方主要國家的官方及主流媒體都做了相對持平的評論;基本沒有出現去年拉薩「3.14」事件后鋪天蓋地的對中國的歪曲、指責與謾罵。但偏偏此時,埃爾多安跳了出來,對中國橫加指責。埃爾多安是個宗教極端分子,他的話無足輕重;土耳其與中國的實力對比,也使我們不必對他太過認真;土耳其也應當知道土中關係的利害得失。否則,埃爾多安不可能主動屈服,派來使節,與中國修好。

但此事應當放到中國與伊斯蘭世界關係的角度深加探討。

中國改革開放后與伊斯蘭世界的政治經濟關係日益緊密,整體來說,關係還算良好。在敏感的宗教問題上,中國與伊斯蘭世界基本沒有衝突,中國也不願干涉。但隨著世界範圍的以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者為核心的恐怖主義勢力日益坐大,其對中國的威脅已愈來愈大。就中國的西部邊界而言,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塔利班和其他宗教極端勢力、中亞國家的「三股勢力」近年來對「疆獨」分裂勢力的支持,對中國利益的威脅已愈來愈大。其中,中國「全天候」的盟友巴基斯坦近年來政局不穩,且宗教極端勢力的惡性發展,使世人不斷發出巴基斯坦分裂的警語,已對中國的西部安全戰略構成挑戰。另一方面,「疆獨」勢力的發展使某些伊斯蘭國家對中國產生了很大的疑問與誤解,「7.5」事件后,不僅土耳其,其他中東國家,包括與中國官方關係相當密切的伊朗政教兩界,都發出了很多不和諧的聲音。這些足以提醒我們,在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與伊斯蘭世界的工作,把中國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國家統一與民族分裂的區別解釋清楚明白,使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不致發生變化,相反能讓其成為中國的支持者,是中國外交的一個重要工作。

日前在烏魯木齊又發生了所謂「針刺」事件。「疆獨」勢力對中國固然構成了很大的威脅,,但它並不足懼。靠一群恐怖分子,妄圖實現「東突」的迷夢,的確是痴人說夢。近來烏市的事件,包括一些人事調整,反映的是當前「維穩」之失,不是看成是「疆獨」有多可怕。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12

主題

841

帖子

33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35
沙發
漠孤煙 發表於 2009-9-7 10:28 | 只看該作者
靠打打針,放放火就能獨力?我看是黔驢計窮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8: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