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央打壓公民社會力度恐升級

[複製鏈接]

1191

主題

2547

帖子

111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uaiyouli 發表於 2009-8-27 22: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余詠恩
   
     近日中國政府高姿態整肅民間非牟利組織,打壓維權法律人士,引起了國內外關注,使人憂慮當局對日趨成熟的中國公民社會的打擊力度有所升級。


    上 月中,政府以「偷稅」為名查抄並取締專門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的維權組織公盟,對該組織罰款一百四十二萬元人民幣。兩周後,當局又以同一罪名扣留該組織 的發起人,三十六歲北京郵電大學法律講師許志永。被扣留兩星期後,許志永被正式逮捕,然而他的拘捕引起了國內外一連串的聲援行動,短短的一周多後,他在星 期日(八月二十三日)以取保候審的形式被釋放。

    不信任民間公益組織

    在許志永被捕的同一天,反乙肝及疾病歧視志願團體北京益仁平中心,也被政府人員以「涉嫌非法出版活動」為名上門搜查。上周四,該組織及關注愛滋病患者權益的北京愛知行中心,在同日再被工商局人員上門調查。
    較早前,二十多名維權律師因為不獲通過官方的年度考核,喪失了執業的資格。
    大 陸民間組織人士指出,其實政府已經不是第一天以不同名義壓制這些團體。在中國大陸,民間組織一直是處於「灰色地帶」,它們不能向民政局登記,也沒有法定地 位。這種組織只能以公司名義登記,所以他們的存在,非常視乎政府是否願意「隻眼開隻眼閉」默許它們營運,它們接受的捐款,也隨時可被政府當作盈利追討稅 款。
    這種沒有官方背景的公益性組織之所以一直處於岌岌可危的尷尬狀態,是因為中國政府對它們採取不信任態度。
    一方面它們不如國內絕大部分的其他企業及機構,沒有自己的黨組織,也不是黨機關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即使這些組織大多沒有政治目的,但它們當中有不少是在接受外國機構或基金的捐助,被當局懷疑它們會受「敵對勢力」所操控。
    當然,中國政府非常了解非政府公益組織在社會可以產生的正面作用,在去年四川地震後救災及重建的過程中,這些機構就曾經發揮非常關鍵的力量。
    然而,被政府一度默許的民間非政府組織「四川聯合救災辦公室」和「四川五.一二民間救助服務中心」,曾被公安進行調查,在運作僅僅十七天後,便宣布關閉。
    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徐友漁認為,當局控制非政府組織的手法是讓它們的地位刻意保持曖昧,不給他們合法的地位。當政府需要它們時,可以對它們採取開放的態度,但當政府認為它們超越了界限,便可隨時把它們剔除。

    公盟超越容忍界線

    雖 然許志永在二○○三年就青年孫志剛被打死一案要求國家廢除《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收容遣送辦法》後的名聲鵲起,但同年創辦的公盟一直作風低調。他們幫助的對象 往往是一些公共事件中的受害者,如毒奶粉、黑磚窯受害人、拆遷戶、死刑冤案當事人等,關注的社會現象包括羈押期嫌疑人死亡,關押上訪民眾的「黑監獄」及民 工子弟教育權等。
    然而,公盟幫助草根階層的老百姓採取法律行動,把他們的問題訴諸法庭,屢屢令一些政府機關「不好看」,也被一些人視為眼中釘。
    公盟並非一個激進分子圖謀反政府的機構,恰恰相反,公盟的宗旨是主張通過理性的手段在法律框架內尋求社會公義,推動民主和法治。
    可是,他們顯然超越了官方的容忍界線:公盟不但被查抄,如今它的官方網站及許志永的個人博客也被封閉,國內的網上搜尋器也再搜不到許志永三個字。
    內地民間團體有負責人表示,今次公盟的遭遇,特別是許志永的被捕,令許多非牟利團體提心吊膽,感到前所未有的危機感。總部在美國的「人權觀察」組織研究員白珂林憂慮,公盟的遭遇顯示中國政府現在連法律框架內的理性維權行為也不能容忍。

    經濟強不在乎國際聲音

    曾經在八十年代創辦過民間研究所的獨立學者陳子明認為,當局對民間組織的打壓是一波又一波的,近期對公盟,益仁平等的打壓是跟上世紀八十年代關閉他的兩間民間研究所是一脈相承的,都是為了遏制公民社會的茁壯。
    他 認為,黨在十七大強調社會建設,對民間組織讓出空間本來是官方的政策,可是面對今年的眾多敏感日子如「六四」二十周年、國慶六十周年等,加上去年西藏以及 今年新疆的騷亂,危機感令政法委的力量足以超越黨大會的共識,使其可按照公檢法部門慣用的手法,對付當局視為威脅的力量。
    此外,中國的經濟強大,在全球金融風暴中受影響較小,也令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聲音更不在乎。中國現今是美國國債最大持有人,今年華盛頓為了爭取中國政府繼續購買正在貶值的美國國債,國務卿希拉莉及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華期間,都不敢高調談人權問題。
    但 有法律學者卻認為,官方打擊那些嘗試把民間怨氣引導到法庭的法律人士及組織,並非明智之舉。兼任公盟顧問的賀衛方教授認為,用合理的法律程式理性地解決社 會衝突,是建立民主及文明社會秩序的必經之路,有助緩和社會沖突。但堵塞辯冤白謗的通道,只會令蒙冤的老百姓要麼忍氣吞聲,要麼逼上暴民式的反抗之路。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沙發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09-8-27 22:22 | 只看該作者
所謂維權法律人士, 不過是美國民主基金會餵養的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91

主題

2547

帖子

111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17
3
 樓主| guaiyouli 發表於 2009-8-27 23:37 | 只看該作者
2# 非常時期

是啊 , 按黨的指示 : 你們有時也會虛情假意地為草民百姓喊聲冤 , 博得 " 不明真相 " 人的好感 , 續而將黨的宣傳潛移默化 ;  而對有頭有臉的維權法律人士, 都指稱 " 美國民主基金會餵養的狗 " , 挑動人們的反感情緒 ...

還記得狗棒子的名言嗎 ? 替你回顧一下 : " 我今天在這裡就要剝你的皮!將剝去你的虛偽外衣,一層層地剝去!知道嗎!!!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4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09-8-28 00:38 | 只看該作者
2# 非常時期

是啊 , 按黨的指示 : 你們有時也會虛情假意地為草民百姓喊聲冤 , 博得 " 不明真相 " 人的好感 , 續而將黨的宣傳潛移默化 ;  而對有頭有臉的維權法律人士, 都指稱 " 美國民主基金會餵養的狗 " , 挑 ...
guaiyouli 發表於 2009-8-27 23:37



事實勝於雄辯。請你看看laodai的置頂帖。講得還不夠清楚嗎?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

主題

1632

帖子

43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9
5
Lengdan 發表於 2009-8-28 01:52 | 只看該作者
所謂維權法律人士, 不過是美國民主基金會餵養的狗。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09-8-27 22:22

你的說法欠妥。民主基金會給與資助也無可厚非。那些無毛才令人鄙視。因為他們拿的是中國老百姓的錢卻干著毫無意義的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

主題

2217

帖子

982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82
6
summit30c 發表於 2009-8-28 14:19 | 只看該作者
這個非常時期一定是中共犬校畢業的,見人就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7
laodai 發表於 2009-8-28 14:52 | 只看該作者
作為法律人士,連普通公民「依法納稅」這樣的自律都做不到,想方設法的偷逃拖欠。維什麼權?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0

主題

1110

帖子

25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53
8
真愛我中華 發表於 2009-8-28 23:52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最依法納稅是底層的老百姓,越往上層,偷逃稅越嚴重。商人,藝人等有幾個實實在在納稅的。再說,那些政府官員,表面上他們工資都很低,省級領導也才月薪2000多點。事實是這麼低嗎?那麼其餘的收入,他們納稅了嗎?你還在這恬不知恥的說「依法納稅」。你那每貼五毛,繳了多少稅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9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8-29 02:28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最依法納稅是底層的老百姓,越往上層,偷逃稅越嚴重。商人,藝人等有幾個實實在在納稅的。再說,那些政府官員,表面上他們工資都很低,省級領導也才月薪2000多點。事實是這麼低嗎?那麼其餘的收入,他們納稅了嗎 ...
真愛我中華 發表於 2009-8-28 23:52



這些維權律師. 可以偷稅達數百萬. 不能算底層了吧? 省級領導也才月薪2000多點。是那兒來的資料. 能告知嗎?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18: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