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14 南方網 跟貼
據上海公安網發布的「戰績」表明,這起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抓捕行動最終抓獲65人。而南都周刊記者調查發現,僅銀都路2688弄一處抓捕點,當天至少有6處房間被錯破門而入,30人被驚擾,其中12人被錯拷,8人被帶走後放回。

背上被打了一警棍的陳峰模擬當時被抓捕時的場景。 攝影·石扉客

談起那晚被破門而入,李本傳一家心有餘悸。 攝影·石扉客
南都周刊主筆·石扉客 實習生 王丹陽 上海報道
「你們是在搞反恐演習嗎?」
確如事後上海當地媒體報道所說,「這個過程就像一個默片」。全副武裝的特警從三樓陽台潛入房間時,正在上廁所的陳峰毫無察覺。
穿著三角褲頭的他,剛從馬桶上站起來,衛生間的門突然被一腳踢開,只聽一聲斷喝,「趴下不許動。」一條大漢闖了進來,頭蒙黑紗,手持警棍。他驚得「撲通」一聲跌坐回馬桶上。
只見一道黑影掠過,背上被結結實實抽了一記,陳峰完全蒙了。從《新民晚報》當天刊登的現場照片上可以看到,上身赤裸的陳,雙手抱頭,蹲在辦公室格子間里,三個全副武裝的特警在周圍緊密控制著他。
與此同時,謝青松也醒了過來。謝是陳的大學同學,在這裡開了個小公司,當晚他和女友李玲睡在這套複式辦公室的二樓。
尚在恍惚中的謝隱約聽到樓下有嘈雜聲,聲音似乎越來越大。他剛準備爬起來察看動靜,房門也被一腳踢開,一群人衝進來。謝驚得從床上跳起,李玲也嚇得尖叫起來。沒有人亮身份,謝青松琢磨到底是搶劫還是綁架。
李玲被押下樓的時候,還穿著睡衣,邊走邊抽泣。被控制在房間里的謝青松,聽到下面一樓傳來歡呼聲,「就聽見有人叫『啊,又來了一個』,然後是咔嚓咔嚓的拍照聲。」謝說。
三人都被帶到辦公室一樓,雙手抱頭,靠牆蹲下。「什麼都不許問、不許做」。這時有警察進來查問身份證。「抓錯了」,謝聽見有人說了一句。謝是上海戶籍,陳峰有居住證。等他抬起頭,發現不一會兒功夫,特警模樣的人全部撤了,屋裡只剩下2個警察。
謝青松從樓梯附近的窗戶往下一看,他這個位於三樓的房間外面赫然架著一台雲梯,不知何時,樓下已站滿了兩排全副武裝的特警,一個領導模樣的人正在跟他們挨個握手。他這時已經確認,剛才闖進家門的是警察無疑,正在猶豫是否找相機把這幕拍下來。
這時有人在房門外叫了聲「收隊」,留在屋裡的兩個警察轉身也準備走。謝青松鼓足勇氣拉住其中一個說,你們把我們人也打傷了,門也踢壞了,不能就這麼走了吧?總得給個說法啊!對方說沒有辦法給你解釋,我們是803,會有人來賠償的,留下了一個電話號碼。
謝青松忍不住追上去問了句,你們是在搞反恐演習嗎?一個警察搖頭,回頭對他說了句讓他印象極深的話:你今天看一下東方衛視吧。
辦公室沒有電視機。驚魂未定的謝陳二人,讓同學留神幫著收看東方衛視。接下來陳峰去醫院驗傷,謝青松帶著李玲去莘庄散心,身心俱疲的這對戀人「晚上狠狠吃了一頓,補了下元氣」。
這個所謂的「默片」其實是一個「好萊塢大片」。
上演的時間是8月4日凌晨4點多,地點是上海市南郊銀都路2688弄的一個商住小區。
「警察喝我的王老吉!」
和李本傳等的遭遇相比,謝青松其實該慶幸,也許因為他的白面書生模樣,他至少沒被拷,甚至沒碰到毆打。
李本傳是安徽肥東人,在滬打工多年,花了4000元租下這個小區里近200平米的兩套房子,給自己的物流公司辦公兼居住。
辦公室設在1201,他的中學同學陳剛做業務員,住在這裡;相鄰的1202也是個三居室,李自己住一間,妻舅孔凡青過來做司機,和妻子王義蘭合住一間。還有一個叫張小峰的大學畢業生,租住了剩下的一間。
李本傳的妻子蔣琴,帶著兩個孩子剛從老家過來探親。那晚,聽到套間的外門被踢開,雜亂的腳步聲在客廳響起,房間的門被踢得巨響。兩夫妻爬起來拚命堵門,李大喊「救命」,夫妻倆都以為是黑惡勢力來襲。
房門很快被踢破,至今清晰可見攔腰一道大裂痕。衝進來的人掄頭就打,李被反銬著押出房間。兩個孩子都醒了,小的3歲,呆住了,傻站在床上;大的是女兒,才8歲,嚇得直哭。
陳剛聽到了李本傳喊救命,剛從床上跳起來,門就被踢開,挨了一警棍后,也被拷起來。他伸出雙手,讓記者看被拷的傷痕,然後縮回手揉自己肚皮上的一道青痕,說是被警棍搗的。
加上孔凡清和張小峰,四個男人都被拷起來了。一個全副武裝的警察隨手打開冰箱,拿出一瓶王老吉喝起來。
有人進來查問身份證,幾番喝問后,特警都撤了,屋裡只剩下三個警察看著,1201室一個,1202兩個。手銬都是雙手反拷在背後,四人中年齡最大的孔凡清實在受不了,央求留守的警察打開手銬。
看到丈夫和舅舅的手銬打開了,蔣琴這時已經大致猜到是警察搞錯了,忍不住質問「你們是警察還是土匪?」對方回答「我們不是土匪,我們是特警」。「你們不是特警!特警幹嘛喝我的王老吉?」蔣大罵。
這時門外有人打手勢招呼。「他們叫『跑路』!」陳剛伸出兩個手指頭比劃。
於是看守的三人也起身就走。幾個剛解銬的男人追到樓梯口討說法,「要告,你們去告,我們是803。」對方說。
「你沒事了,不要往外亂說!」
李本傳還算幸運,雖然被打被拷,但都當場獲釋。與之相比,住在2688弄××棟三樓某室的張庭張愉兄弟倆就沒這麼走運了。
麗萍髮廊(化名)的13個員工群租在這套100平米的房間里,擺放著十餘張床鋪。在這家髮廊打工的張庭和張愉兄弟倆就住在這裡。
他們都是8月4日晨直接從床上被抓走的。穿著褲頭的張庭,警察把五個書包和袋子掛在他脖子上,他估計對方認為那是贓物。俯卧在床上睡得正香的弟弟張愉,被人從背後揪著頭髮拽到地上拷起來。
兄弟倆和另外5個同事都被戴上黑頭套,押到附近的一家警察培訓基地。「很嘈雜,聽著像是個大食堂」,張庭努力回憶,似乎所有被抓的人都被帶到此地會合,然後橫穿大半個上海,押送到上海北部的虹口分局。
張庭是關了一宿之後的次日下午,自己坐地鐵回來的。「經過初步調查,你沒事了,不要往外亂說。」他記得警方最後跟他說的一句話。
同一天中午,弟弟張愉和另外一個同鄉吳軍也放回來了。張愉說,放出來時自己連坐公交的錢都沒了,髮廊經理曹小姐替他們支付了近90元的士車費。
但張愉還是覺得自己比哥哥走運,他雖然丟了一雙鞋,但至少脖子上沒掛書包,訊問他的警察還幫他找到了抓捕時被拽掉的金項鏈,而他哥哥的金項鏈被拽下后就丟了一截。
兄弟倆都餓了整整一宿。那一晚,哥哥張庭記憶最深的是被弔拷在鐵欄桿上,只能腳尖著地,「那時真是太難受了」。
兄弟倆是江西贛州人,初中畢業后都在當地一家文藝學校上學,哥哥張庭學舞蹈,弟弟學英語,沒讀幾年就先後出來上海打工,到出事時,哥哥在這家美髮中心已經幹了半年,弟弟就跟著過來幫著打雜,才一個多月就出了這事。「我弟弟是1992年3月出生的,還未成年呢!」這個瘦削的哥哥低下頭,聲音越來越低沉,幾如蚊吟。
他們的經理曹女士最擔心的,是第三批被抓進去的員工,祝輝、鄧志平、何青雲、張強強等四人,其中一人身體不太好。5日晚飯時分,這四人終於回來了。曹說,被抓走時好多人只穿著褲頭,放回來時「還是穿著三角褲回來」。
「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抓捕行動」
這三戶人家最終碰到一起,是在小區附近的田園新村派出所。在那裡,他們聽到最多的一個詞是803。
803是上海刑事警察總隊的代稱,因位於中山北一路803號而得名。這個簡稱在上海本地居民中幾乎家喻戶曉。謝青松他們此時方知,這個案子正是威震華東的803辦理的,而他們有幸遭逢了上海警方近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抓捕行動。
據上海公安網當晚發布的消息,這次行動是上海警方開展「迎世博、保平安」打擊整治攻堅戰的一部分,實際上緣起5月下旬虹口分局偵破的一起盜竊案,涉及到一個盜竊團伙。
上海公安網稱「該團伙成員來自江西吉安,部分成員居住在閔行銀都路某賓館,而居住於附近一小區內的其他成員則經常到該賓館4樓棋牌室賭博。偵查員忍著高溫和蚊咬,在賓館周邊開展了24小時不間斷監控,獲取了大量有效信息,也查明了該團伙外出作案的規律。」
據此,專案組精心策劃集中抓捕方案,由上海市公安局調集包括「刑偵總隊、特警總隊、公安高等專科學校、虹口分局、閔行分局等五家單位共計600餘名警力成立聯合行動組,最終於8月4日凌晨將該犯罪團伙一網打盡。」
新民晚報社隨警記者潘高峰在做客「新民網」時回憶,「803刑警說當晚只要是男的,幾乎全都上了。兵法雲『十則圍之』。」「而此前先不抓他們,是為了更好地打擊他們,警方是放長線釣大魚。」
潘高峰稱自己是在場的唯一平媒記者。他說抓捕時機是警方精心選擇的結果,因嫌犯總是找晴好的天氣出門作案,而前段上海連續陰雨,4日剛剛放晴。
而抓捕對象的主要特徵之一即是江西吉安籍,由此也能解釋謝青松等3名上海和江蘇戶籍,李本傳等8名安徽戶籍人士當場獲釋,而張庭等7名江西人被帶走訊問。
當天行動中包括銀都路在內,全市共有五處抓捕點。潘高峰稱,謝青松所在的房間是警方鎖定的窩點,情報十分準確,因能突出新聞性,也是當晚媒體聚集和集中報道的地方。
據上海公安網當晚發布的消息,此番行動最後總抓獲65人。而南都周刊記者調查發現,包括上述三家在內,僅銀都路2688弄一處抓捕點,當天至少有6處房間被錯破門而入,30人被驚擾,其中12人被錯拷,8人被帶走後放回。
此番烏龍何以鑄成?潘分析,2688弄小區本是在滬江西人的一個聚居區,群租和混居雜居現象嚴重,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曾經在該小區租住過,情報沒能及時跟上導致失誤。
南都周刊記者現場調查發現,三處抓錯的地點,均與警方抓捕目標十分接近。謝青松等3人、張庭等7人的住所,和警方抓捕目標某小飯店對面的205室,均在同一棟樓,相距不過數十米;而被錯抓的李本傳一家的樓上,即是警方原定的兩家抓捕對象1301室和1401室。
銀都路2688弄,位於上海閔行區的外環以南,有40來棟別墅式公寓,2004年剛竣工,樓層大多為四層。每棟樓的底層都是一創意主題區,如「15棟為睡眠中心」、「20棟是經典傢具」、「38棟系櫥櫃家電」。其內部則特別符合平時所見的「城中村」之景,四處可見家庭旅館、雜貨鋪、髮廊、快餐店、發貨倉、三五一夥的私營公司等。
物業管理處肯定地說住在這裡的「70%不是上海人,浙江老闆多,安徽、江西的更多。」這裡50%都是物流公司,記者發現,貨倉、辦公大多集中在中廳,而生活起居就在如山的貨架背後的小房間里,基本上一房幾人住。
而警方這次十年來規模最大的抓捕行動,恰恰就選在這個奇特小區,烏龍也在此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