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躍進」五十周年祭(一) 「大躍進」的催生之謎

[複製鏈接]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orman 發表於 2009-8-23 01: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Norman 於 2009-8-23 01:32 編輯

「大躍進」和「大躍進」催生的「人民公社」,已經整整過去了五十年。而以解散「人民公社」、實行「聯產承包制」為先導的改革開放至今也已整整三十年了。然而,「大躍進」給中國社會、民族和人民帶來的重大災難,是深重的,發人深省的。

「大躍進」的催生之謎

    今天看來,「大躍進」的種種舉措荒誕不經,難以理解。然而,它的產生卻是其來有自,並非完全偶然。事實上,從新中國建立初期對國家和社會發展模式、發展速度的爭論就一步步導致了「大躍進」的發生。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確立了「新民主主義制度」作為相當長時間內的基本制度,但是圍繞這一中心問題,不同觀點卻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和鬥爭。從新政權的建立,農民剛剛分得土地,到1953年開始又組織農民帶土地加入互助組、合作社到高級合作社,中央高層的認識就出現了「右傾保守」與急躁冒進的分歧。

    1956年初,在毛澤東提出的反對「右傾保守」的口號下,經濟上開始出現急躁冒進的傾向。同年春天,周恩來就提醒大家:「經濟工作要實事求是。

    中共「經濟專家」陳雲主管財經工作,向來務實,他和李先念支持周恩來。陳雲說:「建設只能與國家財力相適應。」這樣一來,毛澤東和陳雲之間,對於中國的經濟建設速度產生嚴重的分歧。

    1956年6月,毛澤東不在北京,4日,劉少奇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政治局會議上,提出了既要反保守,又要反冒進。其實,政治局不得不提「反保守」,是因為不能不照顧毛澤東的意見;至於「反冒進」,這才是他們的本意。

    政治局會議上,劉少奇要求中共中央宣傳部根據會議的精神,代《人民日報》寫一篇社論。社論題為《要反對保守主義,也要反對急躁情緒》,中宣部寫好之後,曾送劉少奇、周恩來審閱。就在這時,毛澤東回到了北京。中共中央宣傳部連忙把社論也送毛澤東審閱。毛澤東在社論的清樣上批了三個字:「不看了。」

    1956年6月20日,社論《要反對保守主義,也要反對急躁情緒》就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社論指出,當前一方面存在右傾保守思想,另一方面又發生了急躁冒進的偏向。急躁情緒所以成為嚴重的問題,是因為它不但是存在於下面的幹部中,而且首先存在於上面各系統的領導幹部中,下面的急躁冒進有很多就是上面逼出來的,我們只有既反對了右傾保守思想,又反對了急躁冒進思想,我們才能正確地前進。社論同時提出了一個新名詞,曰「反冒進」。社論反對急躁冒進,後來也就被稱之為「反冒進。」

    社論發表之後,當時,毛澤東沒有說什麼。其實,毛澤東所批的「不看了」,只是「引而不發」罷了。

    直到過了一年多,在1957年9月20日至10月9日召開的中共八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第一次公開點名批判了「反冒進」。毛澤東說:「『反冒進』掃掉了多快好省,掃掉了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掃掉了促進委員會。」用毛澤東的話來說,這叫「反反冒進!」

    毛澤東所謂的「促進委員會」,是針對「反冒進」而言的。毛澤東稱,那些「反冒進」的人可以組成一個「促退小組」。他說:「但共產黨總的方針是促進而不是促退。共產黨應該是促進委員會,只有國民黨才是促退委員會。」。

   1957年9月,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上,不僅開始點名批判了「反冒進」,還逐漸加大了他的「反反冒進」的力度。他說:「這篇社論既要反右傾保守,又要反對急躁冒進,好像有理三扁擔,無理扁擔三,實際重點是反冒進的。」他還十分嚴肅地指出:「不要提『反冒進』這個名詞,這是政治問題。一反就泄了氣,六億人一泄氣,不得了。」毛澤東還在這篇社論上加了這樣的批註:「庸俗辯證法」,「庸俗馬克思主義」,「尖銳地針對我!」。

    毛澤東領導的反冒進和轟轟烈烈反右派鬥爭也開始了。

    1958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中央在南寧召開有部分中央領導人和部分省、市委書記參加的工作會議。這次會議,人們習慣地稱之為「南寧會議」。南寧會議的主題,便是「反反冒進」,亦即批判右傾保守。會議印發了22個參考文件,其中之一就是《人民日報》1956年6月20日社論。

    毛澤東約陳雲、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到會。陳雲因病,沒有去南寧。會議期間,毛澤東很稱讚柯慶施195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上海市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即《乘風破浪,加速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上海》。這一報告,是當時擔任柯慶施政治秘書的張春橋起草的。毛澤東號召:「大家都要學習柯老」,其實,當時柯慶施不過56歲而已,毛澤東已尊稱他為「柯老」了!

    1月16日,毛澤東在南寧大會上拿出柯慶施的報告,當眾問周恩來:「恩來同志,你是總理,你看,這篇文章你寫得出來寫不出來?」

    周恩來只得答:「寫不出來。」

    毛澤東便說:「你不是反冒進嗎?我是反反冒進的!」


    劉少奇連忙打圓場,作了解釋,說毛澤東的批評,是「針對管經濟的幾個同志。」不言而喻,「管經濟的幾個同志」,也就是指中央經濟工作五人小組那五個人,亦即陳雲、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黃克誠。於是,管經濟的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都感到壓力。李先念甚至睡不好覺,吃安眠藥。

    不過,在1月17日晚,當毛澤東約「管經濟」的李富春、李先念和薄一波三人談話時,據薄一波回憶,毛澤東打開天窗說亮話,說「批評主要是對陳雲同志的」。

    這樣,毛澤東才把他的「反反冒進」的「底牌」,透露了出來,即「主要是對陳雲」,當然也包括周恩來以及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

    此後不久,1958年2月2日,《人民日報》根據南寧會議的精神發表社論,社論指出:「我們的國家現在正面臨著一個全國大躍進的形勢,工業建設和工業生產要大躍進,農業生產要大躍進,文教衛生事業也要大躍進。」提出了國民經濟「全面大躍進」的口號。

    翌日,《人民日報》又發社論《鼓起幹勁,力爭上遊》,明確指出:「名為反冒進,實為反躍進。」

    毛澤東非常欣賞「躍進」一詞。毛澤東見到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報》社論首次出現「躍進」一詞,曾在一封信中這麼寫道:「(發明『躍進』這個詞的人)其功不在禹下。如果要頒發博士頭銜的話,我建議第一號博士贈予發明這個偉大口號的那一位(或者幾位)科學家。」後來,毛澤東在給黨內高級領導幹部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自從『躍進』這個口號提出以後,反冒進論者閉口無言了,『冒進』可反(冒進即『左』傾機會主義的代名詞),當然可以振振有詞。躍進呢?那就不同,不好反了。要反那就立刻把自己拋到一個很不光彩的地位上去了。」

    1958年2月18日,毛澤東在北京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陳雲出席會議,不得不在會議上作檢查。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把「反冒進」跟右派聯繫在一起。毛澤東說,「反冒進」的人說1958年是冒進,右派攻擊1956年是「全面冒進」,二進之間是相互關聯的。

    毛澤東痛批周恩來:「離右派只有「五十米遠」了。

    所以這之後,有毛澤東鮮為人知的總理易人之說:讓柯慶施取代周恩來當總理。

   1958年,毛澤東領導和發動了1957年的轟轟烈烈反右派鬥爭,打擊了一大批敢於真誠向黨和政府諫言納策的人士之後,他又領導和發動了「大躍進」運動,高舉起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

(未完待續)
為還原歷史真相而儘力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沙發
 樓主| Norman 發表於 2009-8-23 01: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Norman 於 2009-8-23 01:43 編輯

從1949到1976年,毛澤東從未真正退居二線。任何重大決策,都必須毛主席同意,才有可能實施。大躍進從狠批周恩來右傾開始,完全由老毛鼓動和主導的,沒有證據表明,劉少奇製造了大躍進的狂熱。從發表的毛澤東講話可以看出,大躍進中表現極左的人,是不會受到批評的。只有象周總理,陳雲這樣務實的領導人,才會受到毛的反覆指責。這從大量領導人的回憶錄及毛著作中可以找到。有時,毛也會說點右一些的話。實際上,當時,這樣的話,只有他才可以說。就像71年美國乒乓球隊訪華,周總理本來拒絕了這一要求,是毛臨時決定邀請的。如果周先決定邀請,而毛不同意,則此事必黃掉。
為還原歷史真相而儘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匿名  發表於 2009-8-23 07:17
從1949到1976年,毛澤東從未真正退居二線。任何重大決策,都必須毛主席同意,才有可能實施。大躍進從狠批周恩來右傾開始,完全由老毛鼓動和主導的,沒有證據表明,劉少奇製造了大躍進的狂熱。從發表的毛澤東講話可以 ...
Norman 發表於 2009-8-23 01:38

這就奇怪了,根據你們以前發表的反毛文章觀點,毛髮動文革目的是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是為了奪回被劉鄧奪去的大權。現在又跳出來說,毛退居二線從來都不算數,「任何重大決策,都必須毛主席同意,才有可能實施。」既然如此,毛文革奪權還有什麼實際意義?到底是毛要奪回自己的權力呢還是你在打你自己的嘴巴?
言多必失。好象你已經習慣自己打自己嘴巴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3: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