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勿把官腔帶到網路上

[複製鏈接]

1677

主題

6783

帖子

5488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韓冰 發表於 2009-8-17 22: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勿把官腔帶到網路上

20090817 來源:黑龍江晨報


     浙江寧波一網民不久前向(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區長信箱反映出行難問題。過了6天,等來網上回復,就兩個字:「已閱」。
     記者聯繫上了鄞州區區長信箱負責人陳榮華。陳榮華說,區長信箱對信訪件有3種處理方式。對工作人員能力範圍內的事,受理中心直接回復;在能力範圍以外的具體問題,交給相關部門辦理;非個人事件,涉及面廣而雜的,把信件轉給相關部門閱讀。

     交通局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確實看到過這封由區長信箱轉閱的信。「關於轉閱的承辦件,我們不需要具體辦理,看一下就可以了。」他解釋,信件所反映內容已超出鄞州區交通局的職責範圍,所以不能給出具體承辦意見。按照這些人的解釋,這個「已閱」沒有任何錯誤,最多算是不妥,比不理不睬可強得多。

     在現實世界,公民到某些部門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常常會遇到「知道了」、「已經給相關部門了」這樣的搪塞官腔回答,現在又出來一個「官腔網路版」。已閱,已經交給相關部門處理,但是,何時處理完畢?為什麼不能給公民一個具體的告知呢?

     我們都進入網路文明時代了,難道我們的辦事效率還停留在過去嗎?還讓官腔病網路上泛濫嗎?為什麼我們有些部門解決民生問題就這麼難呢?「網路政府」興起的今天,網路問政為什麼就不能讓人有點耳目一新的新作風。

    網路為公民反映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為政府部門了解民生提供了很好的載體,本應成為促進政府部門搞好工作、和諧幹群關係的一個媒介。但如果一些政府部門依然還把傳統的現實世界的官場病——耍官腔帶到網路上,那實在是一種悲哀。

     官腔答覆該壽終正寢了,它不會在網路上發揮出效益,如果你硬讓它在網路上閃爍,那隻能讓自己成為公眾輿論指責的對象。(殷建光)
美國《金錢》雜誌網站5月21日文章,原題:我為了償還5萬美元的債務來到中國,這是我有生以來作出的最佳決定之一,全文如下: 名校學歷以及多次出國旅遊經歷,讓我看起來過得不錯,但5萬美元負債讓我惴惴不安。 2016年2月,已當上兼職英語教師的我決定邁出更大一步,開始學習英語教師職業培訓課程,因為我得知在中國教英語收入頗豐。隨後,我接受了中國的一份工作,登上了飛往中國南方的飛機。 儘管離家萬里之遙,告別了熟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5: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