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自由主義的中國化及其在中國的前途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8-16 1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鄭永年] (2009-08-11)

  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之後,人們不禁要問,中國的自由主義怎麼了?從一個層次來看,中國的自由主義還活著。在行動方面,一些自認為是自由主義者的知識分子還不時地會有些動作;在理論話語方面,自由知識分子還不時地向中國的現存制度及其官方的制度論述提出質疑或者挑戰,張揚憲政、民主與人權。至少,這是中國自由主義給外界的印象。但是從中國的現實及其自由主義的回應來說,中國的自由主義似乎已經死了。除了一些毫無結果的挑戰官方的行動之外,自由主義的諸多論述與中國社會的現實越走越遠,也越來越不相關。  

改革開放為自由主義的發展提供條件

  這實在是一大遺憾。改革開放到今天,中國各方面的實踐包括經濟和社會,甚至政治都為自由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提供著很多條件。中國的經濟改革是開放型的,社會發展也是開放型的。儘管政治方面的變化比較慢一些,但較之改革開放之前的政治,今天的政治也畢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作為意識形態的自由主義首先在西方出現,在西方得到發展。但自由主義並非西方的專有物。任何一個國家,當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的時候,總會產生很多自由主義的因素來。儘管西方自由主義有其悠久的思想傳統,但近代自由主義及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達則完全是工業化、商業化和城市化的產物。從這一邏輯來看,中國也不會例外,必然會產生自由主義。今天中國的諸多實踐例如開放、利益多元、利益競爭和整合、公民政治參與、社會組織等等都是所有種類自由主義的一般性材料。

  客觀地說,中國各方面的進步和發展也需要自由主義的實踐。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很多「主義」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反殖民主義、民族主義是革命的思想體系,而各種自由主義則更多的是國家建設的思想體系。在一個特定的國家,哪種思想體系發生更大的作用取決於該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近代以來,一些國家採用了自由主義的改革路線,而另外一些國家則採用了其他的革命路線。這一點其實馬克思早就有論述。

  今天的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實踐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自由主義因素,改革也在呼喚自由主義的產生。自由主義提倡理性、和平、利益表達和妥協、基本社會正義,這些都是目前的中國社會所需要的。那麼,為什麼在實踐需要自由主義的時候,自由主義反而變得不相關了呢?  

自由主義站在權威對立面

  很多人經常把從近代以來的中國自由主義發展不起來的原因歸之於官方的控制。這當然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但問題是,官方控制自由主義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由主義總是站在官方的對立面。當自由主義和官方政策處於直接對立面的時候,衝突不可避免。在這樣的直接衝突中,失敗的總是自由主義者。西方的自由主義很好地處理了與現實權威的關係,但中國的自由主義總是站在權威的對立面。

  從反思的角度,中國自由主義的困境更多地是來自自由主義者本身所做的選擇。人們不用去談論久遠的過去,就拿改革開放以來的自由主義來說吧。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自由主義不僅僅是主流理論,而且更是主流政策話語。公平地說,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經濟自由主義扮演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但不幸的是,後來新自由主義逐漸佔據主導地位,甚至演變成具有原教旨主義特點的理論和政策話語,赤裸裸地為各種利益說話,而把基本的社會正義排擠出自由主義體系。

  政治自由主義的情況甚至更壞。如果說經濟自由主義對中國的理論和政策發生了很大的影響,那麼這並沒有發生在政治自由主義那裡。客觀地說,政治自由主義從來就沒有超越西方教科書的水平,西方話語如「三權分立」和「多黨制」也是中國自由主義者的核心關鍵詞。不僅現存體制拒絕這些話語,社會也已經不再對此感到多大的興趣了。  

自由主義拒絕中國化

  但是,自由主義在中國不能生根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由主義一直拒絕中國化。作為一種思想體系,自由主義從西方輸入。中國人儘管已經高調談論自由主義一個多世紀了,但根本就沒有產生過中國本身的自由主義。「五四運動」期間流入中國的諸多主義中,只有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得到生存和發展。這不僅僅是因為這些主義符合時代的需要,也是因為中國的政治人物對這些主義加以中國化的努力。在「五四運動」之後的很長歷史時期里,自由主義只是作為一種純思想意識而存在。中國社會沒有工業化和城市化,缺失中產階級,就是說,自由主義沒有客觀的社會經濟基礎。但如上所說,現在的情況則不一樣了,存在著很多有利於自由主義產生和發展的因素。在這樣的條件下,自由主義再拒絕中國化幾乎就是選擇自我毀滅。

  很多人盲目崇拜自由主義是因為的確不理解西方自由主義的本質,自由主義的教科書仍然對他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而另外一些人不願意自由主義的中國化則是有其他的原因。他們把西方的自由主義賦予高度的道德色彩,他們似乎要堅守這個道德高地。

  拒絕中國化就產生了諸多自由主義難以消化的消極後果。首先是和中國本身的傳統意識發生衝突。除了全盤否認中國數千年的傳統之外,自由主義者從來沒有想過把自己和傳統聯繫起來。這一點上,自由主義和革命者並沒有任何分別。其次是和官方的話語發生衝突。但最重要的是,因為不能中國化,自由主義就解釋不了中國的現實,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方面。這些因素使得自由主義對社會沒有任何吸引力。自由主義者沒有能力證明自由主義所提供的建國藍圖要比其他的主義會更好。這樣,邊緣化就不可避免。

  在西方,自由主義本來就是一種開放的知識和思想體系,與其它體系相比較,自由主義的包容性最強。但到了中國自由主義者那裡,自由主義就變成了最僵硬的教條。

  自由主義如果要在中國生存和發展,沒有他途,只有中國化。中國革命成功靠的是毛澤東一代革命家花了極大的精力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五四運動」之後,中國一代又一代政治人物開始尋找革命和建設的道路。孫中山先生先是想用西方自由主義來救中國,實行民主、憲政和多黨政治,但以失敗告終。直到孫中山轉向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他所進行的國民革命才出現了希望。但毛澤東領導的革命較之國民革命更為徹底,這和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分不開。這一過程是毛澤東結合中國革命的實踐化了數十年的努力才完成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也影響了建國后的政治經濟進程。儘管中國也學習蘇聯的計劃經濟模式,但並沒有完全照抄,這把中國和前蘇聯模式區分開來。當然,今天人們所看到的結局也不一樣。  

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

  現在時代不同了,是和平建設年代,中國迫切需要一種建設的思想體系。對中國來說,如何把專註於革命的馬克思主義改造成為一種建設的思想體系仍然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馬克思主義仍然是一種具有非常生命力的思想體系,但正如歐洲的發展經驗所表明的,如果馬克思主義不能和自由主義相結合,那麼很難找到一條有效的出路。社會民主主義就是結合了馬克思主義和自由主義因素的歐盟模式。

  另一方面,如果自由主義忘記了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的批判過程所提出的議題,也會走向深刻的危機。這次席捲西方世界的金融危機就說明了這一點。

  因此,對中國的自由主義來說,如果要產生、生存和發展,要影響中國的政治進程,第一要務就是要中國化。中國的發展需要自由主義,但無論是西方教科式的自由主義還是經濟新自由主義,都只能給中國帶來毀滅性的破壞。如果說馬克思主義是中國革命的有效武器,那麼可以說一種中國化了的自由主義或者中國自由主義才會成為建設國家的有效武器。自由主義要作此轉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123

主題

3559

帖子

91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4
沙發
栗 劍 發表於 2009-8-16 19:45 | 只看該作者
自由主義離開本土也就喪失了生命力,現在已經沒有改革開放初期那種憂國憂民的自由主義了。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西方扼殺了中國的自由主義。當剛剛出現與政府不同聲音時,西方立即收買利用,把其改造成逢中必反的漢奸,從而失去了群眾基礎。像今天的民運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3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8-16 22:49 | 只看該作者
自由主義離開本土也就喪失了生命力,現在已經沒有改革開放初期那種憂國憂民的自由主義了。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西方扼殺了中國的自由主義。當剛剛出現與政府不同聲音時,西方立即收買利用,把其改造成逢中必反的漢奸, ...
栗 劍 發表於 2009-8-16 19:45



先天不足。拿了民主基金會的錢。還能結合中國國情?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0: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