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度已將全國近1/3兵力投放在藏南(圖組)

[複製鏈接]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打狗棒 發表於 2009-8-15 04: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印度陸軍T-90主戰坦克與火箭炮進行實戰演練(資料圖)


  一架印度空軍的安—32C型軍用運輸機,在離達旺不遠的喜馬拉雅山前線基地騰空而起,穿越山地。后被證實墜毀在雪山谷地,機上十幾名人員全部身亡。這起發生在兩個月前的事故,表明印度在中國藏南地區調兵遣將和軍事演習趨於頻繁化。部分軍事觀察家們認為,印度軍方行動是為8月份到來的中印邊界問題談判籌碼加價的「策略性行動」。50年來,印度一直向藏南增兵,近三分之一的全國兵力投放在藏南,10萬大軍虎視眈眈地望著北面的中國。

  《新民周刊》報道,8月7日到8日的新德里中印特別代表第13次會晤結束后,各特別代表基本空手而歸,印軍方之後卻連接宣布將建立沿2000公裡邊境線全球衛星導航監控系統,以及在我藏南等地部署坦克群,並聲稱新近下水的核潛艇上將要裝配的戰術導彈會「瞄向中國」。印度軍方的強硬化,表明之前「策略性行動」是個誤判,暴露了印方想以談判作為拖延術和障眼法、趁機強化和擴大軍事實際控制力的企圖。

  中印邊境爭議由來

  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按不丹和尼泊爾兩國隔開后形成的自然地理走勢,中印邊境線分為靠近新疆的西段,和位於西藏以西的中段,以及主要為藏南地區的東段,分為西、中、東三段。雙方爭議地區面積共約125000平方公里,其中東段約90000平方公里,為藏南地區(印稱「阿魯納恰爾邦」),由印方實際控制,中段約2000平方公里,也由印方實際控制,西段約330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賽欽地區,由中方控制。

  差不多100年前,英國的印度殖民者麥克馬洪,在地圖上炮製出所謂「麥克馬洪線」,把大片中國領土划入到其殖民地中。在那個時代,帝國主義要麼欺凌弱國,強行與之簽訂不平等條約,讓弱國割地喪權,要麼就肆意擴張,吞噬他國領土。

  在歷史長河中,中印文明交往史上本無中印領土糾紛一詞。英國殖民主義者把這一「毒劑」注入到兩國邊境上,后殖民主義時代的印度不幸「染毒」,不僅沒有主動放棄英國殖民者竊取的別國土地,反而祭出「繼承權」,憑著印度式執拗的「不合作」性格,全然不顧我方講事實擺道理,不依不饒地貪上了富饒的藏南等地區。中印之間終於在1962年爆發了一場短暫但規模空前的邊境戰爭。這場邊境戰,使亞洲中印兩國隔閡數十年,積怨至今不散。


中印邊界實際控制線分為東、中、西三段(來源:廣州日報)


  中印邊境談判史

  從目前來看,中印邊界談判大致可分為四大階段。第一階段從1959年起,由印度總理尼赫魯和周恩來親自主持。1959年邊界談判時,尼赫魯拋出麥克馬洪「分水嶺」原則,然而周總理以「麥線」上不止一個分水嶺為理由,點破了尼赫魯的謬論,尼赫魯無言以對。

  1962年6月,印軍越過實際控制線,頻頻挑釁我邊防軍。1962年11月終於爆發了令世界震驚的中印邊境戰爭,印軍大敗。

  這場戰爭也給1959年啟動的邊界談判劃上休止符,雙方斷絕來往。

  第二階段始於1981年中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黃華訪印,兩國決定恢復談判,每半年舉行一次,定為副部長級談判。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印度把中方談判解決的決心曲解為中方示弱,印方報復心態濃重。幾輪談判后,印方趁機利用中方製造的「和平」氛圍,加快了對藏南的全方位非法侵佔。1986年6月,故意發起桑多洛河谷武裝衝突,探試中方忍耐的底線。到1987年,印度乾脆把我藏南地區直接變更成印度一個邦「阿魯納恰爾邦」,從行政區劃上完成了法定化程度。

  1988年之後,印度眼看實際控制藏南地區日趨有利於印度,就積極建議雙方聯合工作小組,提升談判級別,想以談判「勸」中方放棄藏南。從1989年到1997年,可視為邊界談判第三階段,共在兩國首都分別舉行了10輪談判。

  1998年印度進行核爆炸,印度開始向核大國挺進,中印雙方談判暫時陷入停頓。

  到2003年,從印度獨立的1947年起算,藏南地區被印度非法控制已達50年。昔日六世達賴喇嘛曾在措那湖畔沉吟「鸚鵡知曉千情,千萬不要泄密。杜鵑來自門隅,帶來故鄉氣息」的詩句,就是在抒發失去家園之切膚之痛。

  2003年,印度眼見藏南之地已基本「阿魯納恰爾邦化」,主動向中方建議以「政治解決」原則取代原來的「法律解決」,從而避開了歷史上的「原罪」。中方再一次以仁慈求和平的心態接受了印方的「政治解決」主張。雙方同意把原有的談判級別提升到「特別代表級」,中方談判方由當時外交部常務副部長戴秉國出任,印方則由國家安全顧問出任。到2009年,印方「特別代表」因政府換屆或辭職,已經換了三人,從密施拉,到2004年的狄克西特,到今天的納拉亞南。

  8月7日至8日在新德里舉行的談判的官方名稱已經定調為「會晤」,那是因為這輪第13次雙方會晤,談論話題已經從邊界問題擴大到其他雙方都認為重大的話題上。雙方同意設立總理熱線。其他話題的介入,淡化了專門談判機制的「專業性」,更使中印邊界問題的圓滿解決成為遙遙不可知的一個問題。

  從表面看,8月份新德里會晤達成了設立雙方總理熱線及承諾儘力保持邊境安寧協議,但這樣的結果只相當於十多年前的1993年雙方達成的《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的水平。

  如果把1959年視為中印邊境談判的起點年,那麼,到今天新德里會晤為止,整整經歷了50年。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中印邊界成了中國陸路邊界最後一處爭議地。


印度陸軍邊防部隊在國界附近巡邏(資料圖)


  50年,印度都做了些什麼?

  除了把藏南「升級」為印度一個邦(相當於中國一個省)以及大量移民之外,印度在我藏南全面軍事部署的腳步從未因「邊界談判形勢大好」而停止過,「漸進式」蠶食我大好河山的圖謀也沒有停息過。

  50年來,印度不斷向藏南增兵,近三分之一的全國兵力投放在藏南,10萬大軍虎視眈眈地望著北面的中國。印度軍方調集了第四代戰機蘇-30戰機、俄制T72主力重型坦克,把軍事基地推到中印實際控制線最前沿。為了更有利於軍事調動,「阿魯納恰爾邦」把前沿數個機場的控制權交由軍方。《印度斯坦時報》6月1日發表文章稱,印度已武裝到牙齒,不需畏懼中國。

  長期以來,印度在國際法「實際控制,有效管理」上下功夫,企圖在法理上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同。印度高官頻頻訪問非法侵佔的藏南以宣示所謂「主權」,這是其中一招。印度前外長慕克吉、總理辛格和總統帕蒂爾都訪問過「阿魯納恰爾邦」。

  印度總理辛格6月9日曾表示,「會繼續加強邊境防務,應對可能發生的『安全威脅』」。

  印度「強軍抗中」的思路,註定是走不通的。1962年的戰爭就是一個提醒。

  西方記者馬克斯韋爾在《印度對華戰爭》一書中寫道:「當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中國政府突然宣布單方面無條件撤軍,這與其說讓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不如說是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戰爭史上還從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勝利的一方在失敗者還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單方面無條件撤軍,實際上也就是讓自己付出巨大代價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化為烏有。」

  但是,馬克斯韋並不了解中國人處世哲學。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一再強調,中方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事實上,當年中國把防線拉回到易守難攻、進可勢如破竹、退可穩固防守的戰略高地上,守護喜馬拉雅山高地,駐守直視新德里的阿克賽欽高地,形成有能力對對方發動二次或三次以上突然進攻並摧毀敵人的能力。假如印度誤判,變本加厲地利用中國的寬容,把中方逼到退無可退的境地,那麼,其「政治解決」也好,「法律解決」也罷,終將成為一場「鏡中花水中月」。


印度軍方在喜瑪拉雅山區的軍用車輛(資料圖)


印度軍方在喜瑪拉雅山區的軍用車輛(資料圖)


解放軍駐藏部隊的89式戰車列陣


解放軍駐藏部隊的89式步兵輸送輸車車載機槍手


解放軍駐藏部隊的車載步兵與戰車集結


解放軍駐藏部隊裝備國產新型96改型主戰坦克


來源:星島環球網
蝸居時代角落,笑看天下大事。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沙發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8-15 04:52 | 只看該作者
現在應是歷史上中國在西藏駐軍最多的時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3
akihito 發表於 2009-8-15 05:21 | 只看該作者
中印邊界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簡述︰和戰各半難預測

本文內容主要根據是我在2005-2-12在人民網」溫家寶總理訪問南亞四國」一篇報道後面的跟貼內容補充修改而來的

    一. 引言

    在談中印邊界之前, 先把中國政府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的原則立場簡述一下︰

    1.    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界

    2.    中國不承認麥克馬洪線

    3.    實際控制線

    4.    考慮雙方的歷史證據、民族感情、實際困難、合理關切與敏感因素,以及邊境地區的實際情況。邊界應沿著雙方同意的標識清晰和易於辨認的天然地理特徵劃定。

    我方的這4個原則可以這麼解讀︰

   1. 從未正式劃界就是說藏南國界有討論的餘地,既然不承認麥克馬洪線,又沒有劃線,所以現在印度根據麥克馬洪線畫出阿魯納恰爾邦,這塊地盤要重新劃線,劃線的結果即使是小部分地區歸中國也是是符合我國原則立場的。因為我們在麥線以南取得地盤就表示了符合我前面說的第1和第2條政府立場。

   2. 實際控制線︰ 我們現在在藏南地區實際控制了小部分地區, 例如達旺的部分地區。所以還沒有談判我們已經擁有小部分藏南土地了。這個我下面在談。

   3. 其它地區可能就按雙方4年前同意的天然地理特徵原則劃定。

   4. 在西線我們控制了阿克塞欽。我方基本不與印方談西線,因為那裡我們是佔了便宜的, 如何佔便宜我下面談。

    二. 藏印邊界東段---藏南

    談中印邊界先要談(西)藏印邊界:  因為西藏與中國的從屬關系一直是變動的,因此搞不清楚藏印邊界來談中印邊界有點亂談。但我們也不可能去談300-500年前的藏印邊界。

    1.西藏解放前的50年西藏的邊界在哪裡? 1949年我們和平解放西藏時的現狀是: 1914年西藏政府的代表夏扎經達賴同意在西姆拉與英國商定印藏邊界, 在那張「麥克馬洪線」地圖上簽了字.也就是說西藏當局在1914年就承認了「麥克馬洪線」以南不屬於西藏. 1938年英印政府指示其駐亞東的商務委員與西藏的噶廈(即西藏政府)商談,他說奉英國政府與駐錫金專員的指示,應按照條約所載的地圖那樣要西藏政府交出達旺。這是一個通知性質的談話,意思是說英國要佔領達旺了.由於是抗戰時期, 國民黨政府未有力量顧及此事, 英,印在以後將此事固定.即1938年英印已實際控制了麥克馬洪線以南大部地區了. 換句話說, 70年前,藏南在前朝已經被人實際佔領了,不是在本朝被人佔領的。

    2. 喜馬拉亞山南麓有明確屬於西藏的領土(達旺等),但很多是無主土地︰那麼在1914年畫麥克馬洪線以前的喜馬拉亞山南麓是怎樣的呢? 那裡實際上是許多小部落, 有時獨立, 有時歸順西藏, 從來沒有劃界.也可以說是一片無主土地. 當然, 印度從來沒有控制過那裡. 但在1914年西藏當局在西姆拉與英國簽約後這片無主土地就被英國搶去了,其中被搶的土地包括了明確屬於西藏的達旺地區。也可以說被西藏當局放棄了.盡管後來的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政府都聲稱不承認「麥克馬洪線」,但也拿不出那片無主土地是屬於中國的有力證據, 我的看法是我們不承認「麥克馬洪線」的目的更多的是將來談判邊界線時可以用來討價還價,力爭取得最大土地。

    3. 解放初中國對西藏邊界在哪裡不清楚︰ 西藏和平解放後,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藏後控制的地區基本上就是現在控制的面積,國民黨政府的行政管轄及其軍隊根本沒有到過西藏,更談不上控制與管轄邊界. 直到1953年底,尼赫魯向周總理提出藏南領土要求後,因為原來有關西藏邊界的外交文件都被台灣帶走了,同印度的邊界究竟在哪裡,我們不明確,為了與印度談判做準備,中央派出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主任張經武少將、西藏軍區司令張國華等組成的代表團同」噶廈」(即西藏政府)商量這次中印談判有關西藏邊界問題時,噶廈才拿出來兩份地圖,一份就是在西姆拉私下簽字的「印藏邊界圖」也就是「麥克馬洪線圖"。另外一張地圖是在一張大白布上劃的,這個圖劃的是被英國歷年來侵佔的西藏土地, 可是它的劃法同中國舊時各省地方志劃的界線圖一樣. 這張地圖就是我們當時研究了解西藏地方與印度東部邊界的依據. 至於台灣當局的外交部是否還保存有什麼文件台灣當局一直秘而不宣. 關於這一段歷史大家可以參看外交部代表楊公素的回憶錄。楊公素參加中印邊界談判10年全過程。其回憶錄具有權威性。(註︰當時的西藏當局對麥線以南的領土不太在意, 他們更在意的是把比藏南富饒得多的四川西部,青海南部作為內藏劃歸西藏,現在的達賴仍然提出這種要求)。

    4.西藏如果獨立,麥線就合法了︰1938年後, 英印一直在策劃西藏獨立, 因為如果西藏一旦法理上獨立, 麥克馬洪線就是合法的了, 麥線就變成一個 獨立"國家"西藏 與英國簽的, 與中國就無關了. 到西藏解放時, 印度已在西藏取得許多特權(類似於鴉片戰爭後英國在我國五口通商的海關,通商等特權,甚至可在江孜和亞東有駐軍),西藏獨立已經是快要成功了. 所幸的是1950年中國共產黨解放了西藏, 避免了西藏獨立出去, 在1962年的中印戰爭後將印度對西藏的特權和影響完全消除。

    5.中國共產黨控制西藏後如何處理歷史上就丟掉的(或者說沒有拿到的)麥克馬洪線以南土地: 當時外交部和陳毅部長都對中印邊界有指示.大體意思是: 在邊界未經兩國政府商談確定前,力求使邊界現狀能夠穩定下來,既要堅決阻止印度新的侵佔陰謀,也要嚴守中央業已批準的控制線,不越過印方控制線。對印度新的侵佔,必須及時向印方提出交涉要求其撤出。對印方幾年前侵佔地方(指我進軍西藏前後期間)我須採取不承認態度,至於是否提出交涉看情況而定。對「麥克馬洪線」, 事實上我不越過,但應逐步將「麥線」以北重要地點控制起來,發現印度軍隊侵入麥線以北區,由外交部提出交涉. 我們現在的政府基本上是遵循這一原則的, 不承認麥克馬洪線不是目前一些網友提出來的, 是中國共產黨提出來的. 但不承認不代表我們不考慮這條麥線與對方談判爭取最大利益, 畢竟印度已實際控制了那條線以南的那塊無主土地20-30年了(指到1950年代,如果到現在已經70-80年了).。

    小結︰

    1.目前網上所說的「藏南」就是印度人叫阿魯納恰爾邦那片土地,在我國官方的語言中把網上所謂的「藏南」為「中印爭議地區」。這是由一部分歷史上明確屬於我們的領土和一部分歷史上無主的土地組成的。那部分歷史上無主的土地誰搶到誰就擁有, 國民黨沒有去搶, 被英國人搶走,然後印度人從英國人手中繼承,導致我們現在無法在法律上去搶。

    2. 其實真正的藏南應該是指「中印爭議地區」這片土地和其北面完全由我掌控的大片的土地, 包括現有的墨脫, 林芝等地區。

    3. 「中印爭議地區」包括那些小區? 我歷史知識研究不夠,無法判斷哪些是無主土地, 但可以肯定達旺及其南部的邦迪拉是我們的,另外東北部也應該是我們的。因為我國地質人員在那個地區的地質考察有論文發表過。也希望各位提出歷史資料證據指出哪些地區過去是明確屬於西藏的。

    4. 哪些地區是我們實際控制的︰肯定是少部分,至少達旺河以北在我手中。但不知是從哪兒流漏出來的一個圖, 說最後根據實際控制線和天然地形我方可能達接受的底線是那條黃線以北。

    下面給出藏南地區的一些地圖︰

    1. 中印東段有爭議的領土(非法的阿魯納恰爾邦)的地理位置

    2. 阿魯納恰爾邦的分區︰其中達旺和部分邦迪拉, 東北部部分地區是我們堅持要求的。

    3. 我們有可能接受的協議線︰不清楚此圖從何流出!綠線為麥克馬洪線, 紅線是傳統習慣線, 黃線是有可能達成的協議線,因為我們在這部分地區有實際控制地域, 或者因生存困難,印度還沒有移民到此地區。

    三.藏印邊界西段

    藏印邊界西段現在由我控制, 但這里的故事卻很有意思。 現在最常用的東段地圖是圖5, 其中紅色部分是阿克塞欽地區,其實西段包括三個地區︰阿克塞欽地區,巴里加斯和克里青河谷,其中巴里加斯現在為印度實際控制,我們為主權要求。而印度對我國掌握的阿克塞欽和克里青河谷提出主權要求。  這三個地區就是位於帕米爾高原的克什米爾地區的一部分,印度與巴基斯坦為了這個克什米爾打了多年仗。但我們巧妙的從來不提這是克什米爾地區。 最有意思的是克里青河谷地區是巴佔克什米爾,印度一直認為是印度的克什米爾地區,但在中巴兩國1963年3月簽署的邊界條約中,巴基斯坦可能是出於對中國的感謝,把克里青河谷地區送給了我國(註︰中巴邊界條約劃定了從中國、巴基斯坦、阿富汗三國交界處到喀喇昆侖山空喀山口的整個邊界。雙方按照分水嶺原則和河道中心線原則劃定的邊界。在克里青河谷的東西兩段都是按照分水嶺原則劃分的,到了克里青河谷則從喀喇昆侖山中心線南移到克里青河南側的山頂,以這個山頂為中心線劃出了邊界,在這個劃界過程中,我們獲得了收益。)。 在1963年以前,我國地圖上從未標過克里青河谷地區,為此印度氣得要命,說巴基斯坦把印度的克什米爾領土賣給了中國,不承認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邊界條約。即使是阿克塞欽地區, 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中國地圖上也沒有把它標在中國地圖上(即不在傳統說法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內)但在1962年中印戰爭前後,中國已經實際控制了該地區, 如果我們想進一步提出更多的領土要求, 我們還可以說印佔克什米爾里的拉達克(見圖6)屬於中國作為談判籌碼,因為歷史上西藏在這里打過仗, 短期內佔領過拉達克。西段距印度發達地區和首都在350公里左右,對印度威脅極大,我們不會做讓步的,那個帕米爾高原我們上去困難, 印度更困難(印度現在控制克什米爾很費勁),但我們在新疆新建的交通運輸系統已經讓我們佔了很大優勢。

    四.藏印邊界中段︰

     涉及面積2000平方公里, 現在在印度控制之下. 由於面積不大, 我沒有追蹤這部分資料, 但我下面要談沒有爭議的不丹與錫金交界的中段

    五.不丹與錫金交界的中段︰乃堆山山口︰   先看一張印度地圖︰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印度東面的藏南以下的領土是一個被孟加拉國和緬甸包圍的,沒有出海口的次大陸,它與印度西部主體的聯系主要是通過夾在北部不丹,中國,錫金與南部孟加拉國的一個狹長的叫西里古里走廊的地帶連通的,這個走廊寬僅20公里,中間有一個乃堆山山口圖(乃堆拉山口約十幾米的山口橫切面,分為兩段,分屬中印兩國)。而乃堆山山口東北面是中國亞東洞朗地區(現在有人翻譯成不丹境內的多蘭高地是不確切的)中國一直擁有主權,而且目前派兵巡邏該地。印度東部是落後的農業區域, 要靠西部運送物資,軍事上如果掐死西里古里走廊, 藏南的印軍就是我們的甕中之鱉,如果我們把達旺以南靠孟加拉國的一帶堵死, 東部的印軍只有逃到緬甸的野人山,重蹈當年國民黨遠征軍幾乎全軍覆滅的前車。所以我們對有爭議的中段可以不理, 但這個沒有爭議的中段非理不可, 必要時將錫金拿下,將這個沒有爭議的中段變成有爭議的中段也未嘗不可。

    六︰ 雜談

    1.   960萬平方公里國土︰

   雖然本朝太祖講過中國的國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 但我們對這個數字不必太過計較,因為50-80年前的土地面積測量技術比較落後,數字不見得準確, 例如解放初是說我國海岸線長度是12000公里, 1980年後,海軍與海洋局用現代技術重新測量後的數據是18000公里。

   我前面談到, 西段的克里青河谷是1963年巴基斯坦送給我們的,阿克塞欽地區在解放前和解放後的中國地圖上沒有標出,這已經是太祖說960萬平方公里之後的事了。

   如果我們現在把所有有爭議的土地都算在960萬平方公里之內, 將來國土面積肯定超過960萬平方公里。 如果在談判桌上老是告訴印度人我們是960萬平方公里, 人家也不是傻瓜, 給你個數據, 把這個藏南拿掉, 你就正好是960萬平方公里,你不傻了眼啊。

    2.    達旺︰立足於武力解決, 爭取和談成功,和談成功的關鍵在我方是在藏南有爭議的土地中放棄一部分我們爺爺沒去佔領的地盤,在印方必須放棄我方堅決要求的領土。達旺是六世達賴出生地,如果讓給印度, 豈不是在說六世達賴是印度人, 其結果就是西藏歷史上是屬於印度人的!
    3.    乃堆山山口和亞東洞朗地區︰ 這是兵家必爭之地, 也是聚殲印軍的最佳地段。 和談不成,此地是打大仗的地方,當年的塔山阻擊戰就可能發生在此處。此地的錫金和不丹是2個小國(錫金已被印度兼並)為了不與這2個小國發生武力沖突,如果在我們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每年拿出1000萬美元可以把它們收買加盟中國, 可以氣死印度。

    4.    藏南富裕嗎? 我手頭有一份阿魯納恰爾邦州長簽署的一份今年給該邦各縣發放救濟糧的文件。 至少說明這里不太富裕。藏南(阿魯納恰爾邦)以南的印度東北部是阿薩姆邦、那加邦等,基本上都是黃種人,與印度本部雅利安人差異極大,沒有多大感情,只是在英國人手裡被強行並入印度,本來就不滿,現在還在爭取民族獨立。所以解放軍在錫金以東的戰略前出掐斷西里古里的潛在威脅,讓印度人驚愕不已!但他們又沒有辦法,跟他們根本不接壤。

    5.    會核戰嗎? 和戰機率︰ 說不好 各佔一半吧, 因為這是雙方的決策和實力以及美俄2國的態度決定的。如果開打,印度東部有可能獨立出去。 核戰不可能,因為核戰意味印度基本消亡。

世界軍事網    2009-08-14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4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8-15 06: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09-8-15 07:08 編輯

中國已有能力快速向西藏調兵55萬. 足夠威懾印度. 並能夠在一個月之內將250萬解放軍調派到中印邊境。有時間可參閱

"中國一月內藏南集結250萬兵力讓印度抓狂 印再增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545c90100e6v4.html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5
laodai 發表於 2009-8-15 08:00 | 只看該作者
都是虛張聲勢,打不起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6
11nn93n9 發表於 2009-8-15 08:23 | 只看該作者
我只希望今天的中國領袖不比左宗棠差。左公定新疆,今天我們仍然享其功績帶來的益處。今天的領袖們不想為後代們積累些資源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5: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