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印邊界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簡述︰和戰各半難預測
本文內容主要根據是我在2005-2-12在人民網」溫家寶總理訪問南亞四國」一篇報道後面的跟貼內容補充修改而來的
一. 引言
在談中印邊界之前, 先把中國政府在中印邊界問題上的原則立場簡述一下︰
1. 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界
2. 中國不承認麥克馬洪線
3. 實際控制線
4. 考慮雙方的歷史證據、民族感情、實際困難、合理關切與敏感因素,以及邊境地區的實際情況。邊界應沿著雙方同意的標識清晰和易於辨認的天然地理特徵劃定。
我方的這4個原則可以這麼解讀︰
1. 從未正式劃界就是說藏南國界有討論的餘地,既然不承認麥克馬洪線,又沒有劃線,所以現在印度根據麥克馬洪線畫出阿魯納恰爾邦,這塊地盤要重新劃線,劃線的結果即使是小部分地區歸中國也是是符合我國原則立場的。因為我們在麥線以南取得地盤就表示了符合我前面說的第1和第2條政府立場。
2. 實際控制線︰ 我們現在在藏南地區實際控制了小部分地區, 例如達旺的部分地區。所以還沒有談判我們已經擁有小部分藏南土地了。這個我下面在談。
3. 其它地區可能就按雙方4年前同意的天然地理特徵原則劃定。
4. 在西線我們控制了阿克塞欽。我方基本不與印方談西線,因為那裡我們是佔了便宜的, 如何佔便宜我下面談。
二. 藏印邊界東段---藏南
談中印邊界先要談(西)藏印邊界: 因為西藏與中國的從屬關系一直是變動的,因此搞不清楚藏印邊界來談中印邊界有點亂談。但我們也不可能去談300-500年前的藏印邊界。
1.西藏解放前的50年西藏的邊界在哪裡? 1949年我們和平解放西藏時的現狀是: 1914年西藏政府的代表夏扎經達賴同意在西姆拉與英國商定印藏邊界, 在那張「麥克馬洪線」地圖上簽了字.也就是說西藏當局在1914年就承認了「麥克馬洪線」以南不屬於西藏. 1938年英印政府指示其駐亞東的商務委員與西藏的噶廈(即西藏政府)商談,他說奉英國政府與駐錫金專員的指示,應按照條約所載的地圖那樣要西藏政府交出達旺。這是一個通知性質的談話,意思是說英國要佔領達旺了.由於是抗戰時期, 國民黨政府未有力量顧及此事, 英,印在以後將此事固定.即1938年英印已實際控制了麥克馬洪線以南大部地區了. 換句話說, 70年前,藏南在前朝已經被人實際佔領了,不是在本朝被人佔領的。
2. 喜馬拉亞山南麓有明確屬於西藏的領土(達旺等),但很多是無主土地︰那麼在1914年畫麥克馬洪線以前的喜馬拉亞山南麓是怎樣的呢? 那裡實際上是許多小部落, 有時獨立, 有時歸順西藏, 從來沒有劃界.也可以說是一片無主土地. 當然, 印度從來沒有控制過那裡. 但在1914年西藏當局在西姆拉與英國簽約後這片無主土地就被英國搶去了,其中被搶的土地包括了明確屬於西藏的達旺地區。也可以說被西藏當局放棄了.盡管後來的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政府都聲稱不承認「麥克馬洪線」,但也拿不出那片無主土地是屬於中國的有力證據, 我的看法是我們不承認「麥克馬洪線」的目的更多的是將來談判邊界線時可以用來討價還價,力爭取得最大土地。
3. 解放初中國對西藏邊界在哪裡不清楚︰ 西藏和平解放後,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藏後控制的地區基本上就是現在控制的面積,國民黨政府的行政管轄及其軍隊根本沒有到過西藏,更談不上控制與管轄邊界. 直到1953年底,尼赫魯向周總理提出藏南領土要求後,因為原來有關西藏邊界的外交文件都被台灣帶走了,同印度的邊界究竟在哪裡,我們不明確,為了與印度談判做準備,中央派出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主任張經武少將、西藏軍區司令張國華等組成的代表團同」噶廈」(即西藏政府)商量這次中印談判有關西藏邊界問題時,噶廈才拿出來兩份地圖,一份就是在西姆拉私下簽字的「印藏邊界圖」也就是「麥克馬洪線圖"。另外一張地圖是在一張大白布上劃的,這個圖劃的是被英國歷年來侵佔的西藏土地, 可是它的劃法同中國舊時各省地方志劃的界線圖一樣. 這張地圖就是我們當時研究了解西藏地方與印度東部邊界的依據. 至於台灣當局的外交部是否還保存有什麼文件台灣當局一直秘而不宣. 關於這一段歷史大家可以參看外交部代表楊公素的回憶錄。楊公素參加中印邊界談判10年全過程。其回憶錄具有權威性。(註︰當時的西藏當局對麥線以南的領土不太在意, 他們更在意的是把比藏南富饒得多的四川西部,青海南部作為內藏劃歸西藏,現在的達賴仍然提出這種要求)。
4.西藏如果獨立,麥線就合法了︰1938年後, 英印一直在策劃西藏獨立, 因為如果西藏一旦法理上獨立, 麥克馬洪線就是合法的了, 麥線就變成一個 獨立"國家"西藏 與英國簽的, 與中國就無關了. 到西藏解放時, 印度已在西藏取得許多特權(類似於鴉片戰爭後英國在我國五口通商的海關,通商等特權,甚至可在江孜和亞東有駐軍),西藏獨立已經是快要成功了. 所幸的是1950年中國共產黨解放了西藏, 避免了西藏獨立出去, 在1962年的中印戰爭後將印度對西藏的特權和影響完全消除。
5.中國共產黨控制西藏後如何處理歷史上就丟掉的(或者說沒有拿到的)麥克馬洪線以南土地: 當時外交部和陳毅部長都對中印邊界有指示.大體意思是: 在邊界未經兩國政府商談確定前,力求使邊界現狀能夠穩定下來,既要堅決阻止印度新的侵佔陰謀,也要嚴守中央業已批準的控制線,不越過印方控制線。對印度新的侵佔,必須及時向印方提出交涉要求其撤出。對印方幾年前侵佔地方(指我進軍西藏前後期間)我須採取不承認態度,至於是否提出交涉看情況而定。對「麥克馬洪線」, 事實上我不越過,但應逐步將「麥線」以北重要地點控制起來,發現印度軍隊侵入麥線以北區,由外交部提出交涉. 我們現在的政府基本上是遵循這一原則的, 不承認麥克馬洪線不是目前一些網友提出來的, 是中國共產黨提出來的. 但不承認不代表我們不考慮這條麥線與對方談判爭取最大利益, 畢竟印度已實際控制了那條線以南的那塊無主土地20-30年了(指到1950年代,如果到現在已經70-80年了).。
小結︰
1.目前網上所說的「藏南」就是印度人叫阿魯納恰爾邦那片土地,在我國官方的語言中把網上所謂的「藏南」為「中印爭議地區」。這是由一部分歷史上明確屬於我們的領土和一部分歷史上無主的土地組成的。那部分歷史上無主的土地誰搶到誰就擁有, 國民黨沒有去搶, 被英國人搶走,然後印度人從英國人手中繼承,導致我們現在無法在法律上去搶。
2. 其實真正的藏南應該是指「中印爭議地區」這片土地和其北面完全由我掌控的大片的土地, 包括現有的墨脫, 林芝等地區。
3. 「中印爭議地區」包括那些小區? 我歷史知識研究不夠,無法判斷哪些是無主土地, 但可以肯定達旺及其南部的邦迪拉是我們的,另外東北部也應該是我們的。因為我國地質人員在那個地區的地質考察有論文發表過。也希望各位提出歷史資料證據指出哪些地區過去是明確屬於西藏的。
4. 哪些地區是我們實際控制的︰肯定是少部分,至少達旺河以北在我手中。但不知是從哪兒流漏出來的一個圖, 說最後根據實際控制線和天然地形我方可能達接受的底線是那條黃線以北。
下面給出藏南地區的一些地圖︰
1. 中印東段有爭議的領土(非法的阿魯納恰爾邦)的地理位置
2. 阿魯納恰爾邦的分區︰其中達旺和部分邦迪拉, 東北部部分地區是我們堅持要求的。
3. 我們有可能接受的協議線︰不清楚此圖從何流出!綠線為麥克馬洪線, 紅線是傳統習慣線, 黃線是有可能達成的協議線,因為我們在這部分地區有實際控制地域, 或者因生存困難,印度還沒有移民到此地區。
三.藏印邊界西段
藏印邊界西段現在由我控制, 但這里的故事卻很有意思。 現在最常用的東段地圖是圖5, 其中紅色部分是阿克塞欽地區,其實西段包括三個地區︰阿克塞欽地區,巴里加斯和克里青河谷,其中巴里加斯現在為印度實際控制,我們為主權要求。而印度對我國掌握的阿克塞欽和克里青河谷提出主權要求。 這三個地區就是位於帕米爾高原的克什米爾地區的一部分,印度與巴基斯坦為了這個克什米爾打了多年仗。但我們巧妙的從來不提這是克什米爾地區。 最有意思的是克里青河谷地區是巴佔克什米爾,印度一直認為是印度的克什米爾地區,但在中巴兩國1963年3月簽署的邊界條約中,巴基斯坦可能是出於對中國的感謝,把克里青河谷地區送給了我國(註︰中巴邊界條約劃定了從中國、巴基斯坦、阿富汗三國交界處到喀喇昆侖山空喀山口的整個邊界。雙方按照分水嶺原則和河道中心線原則劃定的邊界。在克里青河谷的東西兩段都是按照分水嶺原則劃分的,到了克里青河谷則從喀喇昆侖山中心線南移到克里青河南側的山頂,以這個山頂為中心線劃出了邊界,在這個劃界過程中,我們獲得了收益。)。 在1963年以前,我國地圖上從未標過克里青河谷地區,為此印度氣得要命,說巴基斯坦把印度的克什米爾領土賣給了中國,不承認中國和巴基斯坦之間的邊界條約。即使是阿克塞欽地區, 解放前和解放初的中國地圖上也沒有把它標在中國地圖上(即不在傳統說法的960萬平方公里之內)但在1962年中印戰爭前後,中國已經實際控制了該地區, 如果我們想進一步提出更多的領土要求, 我們還可以說印佔克什米爾里的拉達克(見圖6)屬於中國作為談判籌碼,因為歷史上西藏在這里打過仗, 短期內佔領過拉達克。西段距印度發達地區和首都在350公里左右,對印度威脅極大,我們不會做讓步的,那個帕米爾高原我們上去困難, 印度更困難(印度現在控制克什米爾很費勁),但我們在新疆新建的交通運輸系統已經讓我們佔了很大優勢。
四.藏印邊界中段︰
涉及面積2000平方公里, 現在在印度控制之下. 由於面積不大, 我沒有追蹤這部分資料, 但我下面要談沒有爭議的不丹與錫金交界的中段
五.不丹與錫金交界的中段︰乃堆山山口︰ 先看一張印度地圖︰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印度東面的藏南以下的領土是一個被孟加拉國和緬甸包圍的,沒有出海口的次大陸,它與印度西部主體的聯系主要是通過夾在北部不丹,中國,錫金與南部孟加拉國的一個狹長的叫西里古里走廊的地帶連通的,這個走廊寬僅20公里,中間有一個乃堆山山口圖(乃堆拉山口約十幾米的山口橫切面,分為兩段,分屬中印兩國)。而乃堆山山口東北面是中國亞東洞朗地區(現在有人翻譯成不丹境內的多蘭高地是不確切的)中國一直擁有主權,而且目前派兵巡邏該地。印度東部是落後的農業區域, 要靠西部運送物資,軍事上如果掐死西里古里走廊, 藏南的印軍就是我們的甕中之鱉,如果我們把達旺以南靠孟加拉國的一帶堵死, 東部的印軍只有逃到緬甸的野人山,重蹈當年國民黨遠征軍幾乎全軍覆滅的前車。所以我們對有爭議的中段可以不理, 但這個沒有爭議的中段非理不可, 必要時將錫金拿下,將這個沒有爭議的中段變成有爭議的中段也未嘗不可。
六︰ 雜談
1. 960萬平方公里國土︰
雖然本朝太祖講過中國的國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 但我們對這個數字不必太過計較,因為50-80年前的土地面積測量技術比較落後,數字不見得準確, 例如解放初是說我國海岸線長度是12000公里, 1980年後,海軍與海洋局用現代技術重新測量後的數據是18000公里。
我前面談到, 西段的克里青河谷是1963年巴基斯坦送給我們的,阿克塞欽地區在解放前和解放後的中國地圖上沒有標出,這已經是太祖說960萬平方公里之後的事了。
如果我們現在把所有有爭議的土地都算在960萬平方公里之內, 將來國土面積肯定超過960萬平方公里。 如果在談判桌上老是告訴印度人我們是960萬平方公里, 人家也不是傻瓜, 給你個數據, 把這個藏南拿掉, 你就正好是960萬平方公里,你不傻了眼啊。
2. 達旺︰立足於武力解決, 爭取和談成功,和談成功的關鍵在我方是在藏南有爭議的土地中放棄一部分我們爺爺沒去佔領的地盤,在印方必須放棄我方堅決要求的領土。達旺是六世達賴出生地,如果讓給印度, 豈不是在說六世達賴是印度人, 其結果就是西藏歷史上是屬於印度人的!
3. 乃堆山山口和亞東洞朗地區︰ 這是兵家必爭之地, 也是聚殲印軍的最佳地段。 和談不成,此地是打大仗的地方,當年的塔山阻擊戰就可能發生在此處。此地的錫金和不丹是2個小國(錫金已被印度兼並)為了不與這2個小國發生武力沖突,如果在我們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每年拿出1000萬美元可以把它們收買加盟中國, 可以氣死印度。
4. 藏南富裕嗎? 我手頭有一份阿魯納恰爾邦州長簽署的一份今年給該邦各縣發放救濟糧的文件。 至少說明這里不太富裕。藏南(阿魯納恰爾邦)以南的印度東北部是阿薩姆邦、那加邦等,基本上都是黃種人,與印度本部雅利安人差異極大,沒有多大感情,只是在英國人手裡被強行並入印度,本來就不滿,現在還在爭取民族獨立。所以解放軍在錫金以東的戰略前出掐斷西里古里的潛在威脅,讓印度人驚愕不已!但他們又沒有辦法,跟他們根本不接壤。
5. 會核戰嗎? 和戰機率︰ 說不好 各佔一半吧, 因為這是雙方的決策和實力以及美俄2國的態度決定的。如果開打,印度東部有可能獨立出去。 核戰不可能,因為核戰意味印度基本消亡。
世界軍事網 2009-08-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