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網路戰」背後的真相:只有強國玩得起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8-15 11: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8月6日開始,Facebook、Twitter等知名社交網站遭受嚴重網路攻擊,全世界數百萬人無法正常訪問網頁。包括著名搜索引擎Google 在內的多個站點和博客服務網站也受到波及。有消息稱這一網路攻擊事件最初可能因為俄羅斯和喬治亞戰爭一周年之際,俄羅斯黑客集中攻擊一位喬治亞經濟學教授的博客引發。俄格戰場交火雖已停息,但網路空間的對抗還在如火如荼地展開。作為信息化戰爭中一種必然會有的作戰樣式,網路戰正日益浮出在人們面前。

   網路戰也有流血對抗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許多人都在談網路戰,但實際上圍繞網路戰的誤區很多,有時人們從最基本的概念上就混同了都帶「網」字的兩種不同作戰:一是「電腦網路戰」,英文是cyber warfare;另一個是「網路中心戰」,英文是network-centric warfare。

  常見的網際網路黑客攻擊等作戰行動其實是cyber warfare。今年4月,中國媒體廣泛報道和解讀的「美國成立網路戰司令部」,其名稱為cyberwar command。一望可知,這主要是負責電腦網際網路攻防的機構。

  而「網路中心戰」則兇猛得多,它是以流血對抗為主。簡單理解「網路中心戰」,就是軍隊利用信息化優勢,把各種火力、情報、後勤供應系統等聯合起來,以整體優勢打垮敵軍。這裡的「網」也包括電腦網路,但更指各軍兵種、各武器裝備、火力網以及信息流、物流的大整合,形成一個讓敵方無法抵禦的「天羅地網」。

  由此可見,我們通常所說的狹義「網路戰」其實只是「電腦網路戰」,是「網路中心戰」的一小部分。

只有強國玩得起

  兩種「網路戰」都是美國人發明的。但「網路中心戰」的要求比「電腦網路戰」要高級得多。目前看世界上能玩得起「網路中心戰」的只能是發達國家軍隊。這種大系統對抗要求軍隊在陸、海、空、天、電各領域都比較發達,而且各作戰系統能實現順暢聯合。

「網路中心戰」的一個突出效果就是強化整體對抗,從而使單兵和單個武器的負擔在嚴酷戰爭中變小。例如,美軍的「斯特瑞克」戰車做得很輕,重點發展機動力、攻擊力和信息感知與聯通能力。在傳統作戰中,這種比較輕的戰車在敵方重型坦克火力面前很脆弱,但在「網路中心戰」情況下,自有其他空中和地面火力對它進行掩護,並有龐大的戰場信息系統提前告知它避開危險。再如一些槍法不佳、身體素質一般的士兵,在「網路中心戰」條件下照樣可以承擔偵察、激光定位、操縱電腦等任務,作為一個網路結點發揮作用。整體系統聯合使得美軍單兵在正面戰場變得更輕鬆,並形成了美軍全維優勢。

  非對稱作戰特性很明顯

  開展「電腦網路戰」的成本則低得多。即使是由國家網路戰部隊發起的行動,從本質上看,也無非是更精英化的黑客在條件更好的網吧進行的攻防。這種活動的門檻低到有時不需要更專業的訓練也可以收效。一些不熟悉編程等計算機技術的人,也可以通過公開代碼的病毒程序或黑客論壇里輕易獲得的小竅門發起攻擊。今年5月18日我國發生六省斷網的嚴重信息安全事件,5月30日,涉案8人被抓獲歸案。據公布這8人都算不上資深專家,年齡在二十歲左右,學歷大多為小學、初中文化程度。

  在「電腦網路戰」面前,強國與弱國是不對等的,越是像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其經濟發展、信息輿論以及一些公共服務部門越高度依賴網際網路。而弱國本身信息化程度低,網路攻擊對其危害小得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美國等信息化程度高的國家對「電腦網路戰」這種「非對稱」襲擊手段非常重視。美國目前擁有世界最大的「電腦網路戰」部隊。此外、英國、日本、俄羅斯、以色列、印度、韓國等也都日益重視「電腦網路戰」,招募黑客、組建專門網路攻防部隊的消息不時見諸報端。

  電腦網路戰七種戰法

  與「網路中心戰」可以運用一切作戰手段不同,「電腦網路戰」的主要作戰發生於計算機、網路伺服器、數據存儲與通訊設備上。有時為達成侵入內部網或截取硬體等目的,可能會動用特種部隊、間諜等進行一點實體作戰,但大多數時候電腦網路戰就是一群「斯文人進行的不可告人勾當」。它的主要戰法一般是7種:

  1、網路竊密:攻破網際網路或侵入內部網,竊取個人隱私、單位或國家機密,有時也收集大量基礎數據,為將來開展其它行動做準備。

  2、攻擊網頁:篡改對方單位、政府機構網頁或設法阻止訪問,這樣做一般來說實際危害不大,但對被攻擊者的聲望和威信是個打擊。

  3、網路宣傳:通過網際網路、手機等手段廣泛散布對自己有利的真假消息,操縱輿論,影響士氣。

  4、拒絕服務:近期發生的多起事件都屬這類,通過分散式攻擊,讓伺服器資源不足,造成大片斷網。

  5、關鍵點破壞:通過病毒攻擊、電磁干擾、實際火力打擊等把對方網路中關鍵性的伺服器、轉接設備、衛星等破壞掉,從而使整個系統癱瘓。

  6、公共服務破壞:對發達城市嚴重依賴網路管理的供水、供電、交通信號、通信等系統發起網路攻擊,造成管線、網路的癱瘓,製造城市混亂。

  7、硬體潛伏破壞:通過大的IT產品廠商或特工把藏有破壞程序的硬體當成正常硬體出售或安裝到敵方樞紐部,戰時搖控啟動攻擊。據說美國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就利用預先掉包的印表機晶元作怪,使伊拉克防空系統錯亂失去了應有戰鬥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9: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