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印邊界談判內幕曝光:都提出龐大的領土要求!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09年8月13日
  
  【《印度教徒報》網站8月9日報道】題:中印設立熱線

  作為中印兩國建立互信的一項舉措,兩國已經決定在總理曼莫漢·辛格和溫家寶之間開設一條熱線。這項決定是兩國特別代表在中印邊界問題第13輪會晤期間作出的。

  在部長一級,印度目前僅與俄羅斯開通了熱線,而中國則與美國保持著熱線聯繫。外交部長S·M·克里希納上月在議會說,這項建議是中方提出來的,旨在「保持最高級別的定期接觸」。

  雙邊會晤達致廣泛共識

  【印度報業托拉斯新德里8月8日電】中國今天表示願意作出努力,以提高與印度之間的互信和理解,同時兩國以一種滿意的口吻結束了為期兩天的邊界會談,並同意在問題解決之前維持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

  在至曼莫漢·辛格總理的一封特別信件中,中國總理溫家寶說,中印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亞洲乃至世界具有深遠影響。

  辛格回應說,印度完全贊同溫家寶的看法,並尋求加強兩國之間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辛格將中國稱作合作夥伴。

  【《印度教徒報》網站8月9日報道】據出席中印會晤的人士說,為了「適當」慶祝明年中印建交60周年,雙方決定將明年定為「中印友好年」。

  【《印度時報》網站8月9日文章】印中邊界談判進入了高層戰略對話階段。印度國家安全局顧問M·K·納拉亞南和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主持了兩國間最高層戰略對話。由國家安全顧問掌握印度對華關係,反映出印度總理對這一關係的重視。

  如果說以往談判主要談邊界問題的話,此次為期兩天的會談涉及了從貿易、經濟到阿富汗-巴基斯坦關係、恐怖主義、雙邊關係、全球問題等廣泛話題,甚至還包括在北京與新德里之間建立熱線的問題。

  印度和中國此前也存在戰略對話關係,但級別不高。

  對話內容的擴大表明,印度不希望讓邊界問題主宰雙邊關係,而是希望把這個問題放在更大的背景下處理,致力於尋找共同點。

  媒體猜測邊界談判細節

  【《印度斯坦時報》網站8月9日報道】印度和中國強調,在邊界會談解決之前,雙方要努力保持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印中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13次會晤從7日開始在新德里舉行,在會晤結束時雙方作出了上述承諾。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9日報道】中國和印度8日結束了最新一輪邊界談判,沒有宣布爭端是否取得突破。

  在被問到談判細節時,雙方都不願詳談。談判已經拖了6年,沒有取得任何具體成果。

  一名參與談判的消息人土說,國務委員戴秉國率領的中國代表團堅稱對包括小鎮達旺在內的阿魯納恰爾邦(我藏南地區——本報注)擁有主權。而以國家安全顧問M·K·納拉亞南為首的印方則援引一項2005年達成的協議稱不應交換有人居住的地區。

  北京想要達旺是因為,它是藏傳佛教的重要宗教聖地。達旺是六世達賴喇嘛的出生地。控制這一地區能進一步加強中國在西藏的統治。

  新德里和平與衝突研究所的迪潘克爾·班納吉說:「沒有人對取得突破抱有希望。」

  他說:「雙方都派出了最優秀的談判人才,以期達成最符合本國利益的協議。出於顯而易見的原因,談判籠罩著一層神秘面紗。在時機不成熟時透露交易內容會危及談判。」

  布拉傑什·米什拉曾擔任印度國家安全顧問,並在瓦傑帕伊擔任總理期間參與了邊界談判。他認為,印度最近與美國簽署的核協議使印度與中國的關係複雜化了。

  他說:「中國人必須清楚,如果他們在邊境製造事端的話,就會立即招致遠甚於1962年的反應。」

  背後因素制約關係發展

  【台灣《中國時報》8月9日報道】印度與中國的邊界談判在新德里重開,但沒有人認為可能有突破性進展,因為這涉及的是整個國家的領土問題而不是區區的「邊界」而已。

  在歷次會談中,雙方都提出龐大的領土要求。如此龐大的領土要求豈是容易解決的?領土問題難以解決的背後因素是雙方互不信任,印度認為中國在支援巴基斯坦,巴國如果不是有中國的支援,不可能對印度強硬。中國則認為,印度包庇達賴的西*立運動,是干涉中國內政。在可見的將來,雙方立場不可能改變,這便影響到雙方的合作與讓步。

  【《印度教徒報》網站8月8日文章】題:印度和中國:改善信任不足是首要任務

  在印度,中國被媒體過分簡單化地描述成充滿敵意的擴張主義者。在中國,印度則往往被簡化為個心懷妒意、沒有安全感,對中國崛起充滿怨恨的領居。

  分析家說,縮短這種認識上的差距是兩國面臨的最大挑戰。現在的關鍵任務不僅是在解決邊境爭端方面取得進展,而且要把雙邊關係帶入更高層次。

  新德里和平與衝突研究所的布里加迪耶·阿倫·薩加爾在邊境問題上有和中國接觸的經驗。他說,印度需要制定「更連貫的」對華戰略,政府需要在最高層次做出調整,進行更有意義的接觸。

  如何管控輿論也被視為兩國面臨的日益重要的挑戰,對改善信任不足、消除認識差距至關重要。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的藍建學說:「更好地理解主流輿論是印中面臨的巨大挑戰。」

  他認為,在印度和中國,「報紙的民旅主義色彩太濃,為增加發行量故意聳人聽聞,讀這樣的報紙,人們以為那類觀點是全國的共識」。

  他說,增進兩國軍隊的合作以及在雙方共同關心的全球問題上進行合作將從長遠角度幫助縮短認識差距,「創造解決爭端的適當條件」。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3: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