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家首次發現彗星含生命組成物質(圖)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8-18 14: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藝術設想圖:「星塵」飛船接近「維爾特2號」彗星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18日消息,據美國《連線》網站報道,科學家在「維爾特2號」 (Wild 2)彗星塵埃樣本中發現了一種所有生命形式關鍵的組成成分——氨基甘胺酸。美國宇航局科學家表示,這一發現證實了形成生命的一些必需成分起源於太空,並且被彗星或小行星攜帶到地球的理論。

  據悉,這是科學家首次發現彗星含有氨基甘胺酸成分。儘管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但是美國宇航局天體生物學研究院行星生物學家馬克斯-波恩斯坦說:「如果在彗星內發現氨基甘胺酸,這證明生命的基本組成成分在宇宙空間廣泛傳播。」波恩斯坦認為這一發現證實了實驗室研究結果,「在實驗室進行試驗並認為情況是這樣的是一回事,而真正檢測到生命成分是另一回事。」

  2004年,「星塵」號飛船飛進「維爾特2號」 彗星147英里的地方,拍下了太空冰山的高清晰度照片。「維爾特2號」 (Wild 2)彗星的直徑是3英里,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的時間是6.5年。「星塵」號飛船穿越「維爾特2號」 彗星慧核周圍稠密的氣體和塵埃,飛船上一個氣凝膠容器「捕獲」了彗星塵埃。

  2006年返回地球后,許多科學家隨即研究分析「星塵」號飛船帶回的「維爾特2號」彗星的塵埃。據悉,氨基甘胺酸是和彗星塵埃微粒相分離的。由於氨基甘胺酸含量微小,科學家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才證實這一生命組成的基本成分確實來自於宇宙空間。

  「我們通過碳同位素檢測發現了彗星中包含氨基甘胺酸」,美國宇航局科學家傑米-埃爾斯拉說。傑米-埃爾斯拉在美國化學協會在華盛頓近日一次會議上公布了這一最新發現。他說:「地球上的物質有獨特的簽名,而外星球物質的簽名非常不同。當我們檢測氨基甘胺酸的碳同位素時,我們發現它們源於宇宙空間。」

  科學家認為這一發現為形成地球最初生命的成分來源於外太空的假設提供了最好的證據。傑米-埃爾斯拉說:「我們並不清楚最初地球生命是如何形成的。但是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彗星和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了大量形成生命必需的物質。」

  1999年「星塵」號飛船發射升空,2004年在鄰近的小行星帶中與「維爾特2號」相遇,收集了它的塵埃粒子。美國西部時間2006年1月15日,美國「星塵」號飛船返回艙,在飛完將近30億英里漫漫旅途之後,「星塵」號返回地面,為人類首次帶回了彗星及星際塵埃樣本。(唐寧)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3: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