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宋朝為愛還俗的絕色女尼

[複製鏈接]

833

主題

2013

帖子

89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花落有聲 發表於 2009-8-11 15: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紅學家曾經說,《紅樓夢》里的妙玉,是以這個名叫陳妙常的宋代女子為藍本,想必紅學家都有點走火入魔,八杆子打不到的人,也能進入到紅學的研究課題。看一看陳妙常與妙玉的共通之處,也許僅在都是有著凡心的女尼吧,而陳妙常比妙玉更決絕些。
    陳妙常據說生於官宦之家,自幼因體弱多病,被父母送入空門,此後成為女貞觀一名削髮女尼。
    陳妙常長到十五六歲時,已是一個姿容出眾的女子,又由於不倦的努力,已是棋琴書畫無一不通。
    陳妙常的琴聲,常能吸引很多宿住女貞觀的客人。
    張孝祥就是其一。張孝祥是個很自負的人,也許他覺得自己有這個資本。寫得一手好詞,考上狀元,又被任命為臨江令。途中路過女貞觀的道觀,便投宿觀中。
    晚間聽到似有若無的琴音,自清靜堂傳出。張孝祥便被這優雅的琴音吸引。
    張孝祥追求女人的方式,特別自以為是。在打聽到琴聲出自清靜堂的一個女尼時,他便讓老道姑把女子喚來,這個女子便是陳妙常。這一見面,張孝祥先被陳妙常的長相吸引住了,在聽到她再次撫琴時,忍不住輕浮地給她寫了首艷詞:有心歸洛浦,無計到巫山。
    在張孝祥的身上存在著很多男人的壞毛病,總是以自身的優勢居高臨下地俯視別人,對陳妙常也如此。他喜歡她,這樣的喜歡卻帶著輕視。陳妙常聽到張孝祥那兩句艷詞,心內很惱,也寫一詞回敬:清靜堂前不捲簾,景悠然。閑花野草漫連天,莫狂言。獨坐洞房誰是伴?一爐煙。閑在窗下理琴弦,小神仙。
    陳妙常心想,你輕浮什麼呀,狀元怎樣,臨江令又怎樣,與我何干?
    張孝祥討了個沒趣,知難而退。
    真正打動陳妙常的,恰是一個普通的書生。一個在女貞觀中投宿的名叫潘必正的書生。
潘必正對陳妙常的好感來自一次偶遇,在女貞觀的花園裡,潘必正第一眼見到脫俗的陳妙常,便心生好感,他懂得如何尊重一個女人,如何討一個女人的歡心。那就是你在接近她時,先了解她,只有走入了一個女人的內心,愛上她的精神才知道怎麼能夠打動她。
    他先若無其事地接近她,他問:人言,非經大難,不入空門,姑娘才貌才人,何事看破紅塵。
    她答:人思病時,塵心自減;人想死時,道念自生。皈依佛門,乃獲永生,又何必一定要經過大難呢?
    只這一問一答,就比張孝祥聰明。這樣的接近讓女人總是放鬆的,並且起碼她認為你是想了解她的。
    此後兩人開始談詩論文,弈棋品茗,直熟到不拘常理。
    陳妙常寫下一詞:寂寂雲堂斗帳間,爐香消盡沉煙。烘卻布衾圖睡暖,轉生寒。霏霏細雨穿窗濕,颯颯西風透枕珊。此際道心禁不得,故思凡。
    女人在沒有愛情時,日子也可過成青燈古佛,有了就不同了,就像那年張愛玲遇見胡蘭成,遇見了,就放不下了。
    陳妙常再也耐不住一爐煙,一張琴的寂寞,情不自禁地投身於潘必正的懷抱。不知道與一個絕色的女尼戀愛是何感覺,總之潘必正情願吃這個苦,他被老道姑驅逐,陳妙常也為此被幽禁觀中不得見,潘必正特別痛苦。
    最後讓他們得以相好並完婚的,卻是那個張孝祥,他以縣令的身分勸老尼姑放了陳妙常。畢竟是動了凡心的尼姑吧,強留不得。
    陳妙常,這個絕色女尼,終於為了那沒有晚一步的愛,還俗了。
    愛情就是這樣,愛至深,無人能擋,所有凡塵戒律都不是問題,是問題的,往往是心沒有到,心內的感情沒有到。
    尼姑也能為愛還俗,還有什麼不可以。
    愛情說到底,就是兩個人的事情。珍惜彼此心內的愛慕吧,那不知是修幾世才能修到的緣分。
你的明媚太耀眼
你的世界太誘惑
你的眼神太溫柔
你的語言太冷漠
你的,都是你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0: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