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朝鮮只是個劫爭,中國不必過於擔心克氏的訪問

[複製鏈接]

398

主題

4821

帖子

4770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7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09-8-9 07: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次柯林頓訪朝,以救兩位被朝鮮關押的華裔女記者為名,會見金正日,確實算朝美之間的大事,中國是有被涼到一邊的感覺。但說中國從此失去對朝鮮的話語權,也太過悲觀了。

    十年前奧卿還親自訪問朝鮮了,當時就有給即將離任的柯林頓訪朝鋪路的味道,克的發言人也曾高調談論此事。但最終事情不了了之,到牛仔布希上台後,反因朝核問題大鬧了8年。

    朝鮮對中國三心二意也不是一兩天了,自志願軍撤出后,中國就失去了對朝鮮的控制。於是金日成就開始親蘇了,如清洗中國送給他的原四野的幾個朝鮮師中的延安派(人民軍的骨幹力量),砸志願軍烈士陵園等等。後來一直採取那邊有奶(糧)就靠那邊的政策,在中、美、俄世界強權之間玩平衡,使金家王朝延續至今。朝鮮能玩平衡是因為朝鮮對世界列強各方(日本除外)都是根雞肋。

    朝鮮半島的問題焦點是,各列強都不希望看到朝鮮半島的統一。不管是南統北,還是北統南,或者兩者邦聯,人家一統一了,誰還求助於美國、中國、或俄國。當年柏林牆的倒塌是最好的例子,表面上冷戰以蘇聯的徹底失敗而結束,但美國得到了什麼?統一后的德國還那麼鳥美國的帳了嗎?美國對歐洲的控制,實際上也因自己冷戰的勝利而大大削弱了,所以才有今天世界的多極化格局。

    正因為各列強有上述共識,所以雖然大家都不喜歡金家王朝,但又都不想它立刻崩潰,以保持朝鮮半島的分裂狀態。中國真要想顛覆金家王朝,也不是不可能,但政變后,誰來控制朝鮮?中國直接控制朝鮮,反而會有遭遇其民族抵抗力量和直面美國軍隊的麻煩。

    美國真要想軍事打擊朝鮮,這次中國大概是沒有膽量派志願軍了,但佔領朝鮮又有何用?朝鮮沒有油和礦產資源,又不是交通要道,美國陸軍還不至於打"從鴨綠江攻入中國"的主意吧?到是金胖(廋)子要小心玩火自焚,因為美國和平演變的力量對金家王朝的軟殺傷力,可以是毀滅性的(中國的壓力頂多是立長還是立幼的問題)。

    日本心裡大概比較惦記這片曾經歸化為自己的半島,相對於日本本土,朝鮮已經很大了。但以日本現在的政治、軍事地位,再想重複日清(甲午)戰爭的美夢,除非中國、美國自己先衰落了。韓國,做為同一個民族,暗中處處護著朝鮮,朝鮮核爆,相信韓國人也一定心中暗暗自豪,但最怕金家軍真的再次越過三八是韓國人,所以韓國雖痛心民族分裂的現狀,但也找不到好的解決方法。

    所以朝鮮問題不過是世界列強在國際事物上的一個劫爭,大家拿它互相試試應手、鍛煉鍛煉外交人員和戰備,但絕對不是大家核心利益所在的勝負生死劫。當年冷戰時如此(所以熱戰三年,不了了之),現在後冷戰多極化時代更是如此。既然是劫爭,誰暫時爭到了,誰就落後手,對克氏的訪問,中國需要做的就是找個機會,把劫打回去就得了。

    中國想靠朝鮮牽制美國,好在台灣問題上和其討價還價?其實是愚蠢和不上進的想法。因為朝鮮是小劫爭,所以大家打來打去地打著玩。台灣是大劫爭,所以誰都不敢先明確挑起,只是暗鬥。台灣問題最終以有利於中華民族的方式解決的充要條件是,中國自己在內政、經濟、軍事上的真正現代化。

    朝鮮對中國的愛恨情仇也是可以理解的,朝鮮500年來,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當年已經末落不堪的清王朝,僅派吳長慶一彪人馬,就把朝鮮皇帝抓到中國做階下囚。大清的朝鮮封疆大臣袁世凱更把朝鮮王室的公主納為小妾,而且地位還在其丫環之下。如此近代史,對朝鮮人一定是很屈辱的了,能不提防中國嗎?!

    可惜的是,在現代技術條件下,地緣政治仍是鐵定的萬有引力,只要中國自己不分裂、不內亂,朝鮮作為一個和中國有歷史文化淵源的周邊小國,想逃出中國的手心,得克服第二宇宙速度,談何容易。同時由於朝鮮的民族特性也已形成,中國想嚼碎這顆硬核桃,也不容易。歷史也許真的進入了以軍事力量為後盾,靠經濟、文化力量去同化對手的時代了。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沙發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09-8-10 09:40 | 只看該作者
一篇很不錯的分析形勢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3
打狗棒 發表於 2009-8-10 12:03 | 只看該作者
劫爭與劫財,征子的雙方誰掌握好了就有制勝的把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0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