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與印度重拾舊情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8-10 1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灣中國時報陸以正專欄8月10日發表題為《中國與印度重拾舊情》的文章,作者陸以正,全文如下: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前蘇聯與巴基斯坦如膠似漆,大陸因而結交印度以資對抗。尼赫魯與周恩來英雄惜英雄,舉世皆知。直到一九五九年西藏事變,達賴喇嘛出走,印度撥出Arunachai Pradesh邦的達姆沙拉(Dharamsala)收容他。當地居民本以藏族為主,跟隨達賴來的難民越聚越多,儼然成為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印度變成中共的眼中釘。

    一九六二年,阿克賽欽(Aksai Chin)的中印邊界發生戰事,雙方關係降到冰點。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冤讎難解難分,大陸支持巴基斯坦,前蘇聯則是印度的後台。美國因與中國為敵,也支持印度。印、巴兩國都不理會國際壓力,秘密發展核武,美國對巴嚴苛,卻寬容印度,充分反映出國際政治的現實面。

    印度早就懂得,既處兩強之間,應付之道莫如左右逢源,坐收其利。印、巴兩國都秘密發展原子彈。一九七四年五月,印度首度試爆核彈,巴基斯坦馬上跟進,美國雖不得不依據聯合國防止核武擴散公約對兩國採取經濟制裁,其實不痛不癢,這兩個死敵都不在意。

    二○○一年「九一一事件」后,美國為追殺阿富汗的「神學士」分子,需要巴基斯坦協助。穆夏拉夫總統容許美國使用巴基斯坦空軍基地為補給站,直接支持聯軍,又成為華府寵兒。那年九月,國會檢討制裁情形,當時參院外委會主席拜登(Joseph Biden)和國務卿鮑威爾都贊成取消。但總不能獨惠巴國,印度也沾了光。
世界進入二十一世紀,「金磚四國」崛起,大陸和印度同在其列。歐巴馬(奧巴馬)的外交政策仍屬鷹派,美國口頭上高談中美友好,內心仍忌憚中國。國務卿希拉蕊(希拉里)為忠實執行他「只做不說」的圍堵政策,搶先一步在七月十八日訪問印度,兩大城市孟買和新德里排滿的七日行程,甜言蜜語地把印度捧上了天。雖然用心良苦,卻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巴基斯坦政變頻仍,曾任總理後為總統的布托(Zulfikar Ali Bhutto)一九九九年被參謀總長穆夏拉夫(穆沙拉夫)推翻。二○○七年十二月,他的女兒班娜姬回國競選,剛下飛機就被刺殺。憤怒的群眾把穆夏拉夫轟下台,班娜姬的丈夫柴達里(扎爾達里)(Asif Zadari)靠同情票當上總統。此人其實是個「扶不起的阿斗」,美國又不得不儘力支持這位只因妻子身亡,登上大位的盟友。

    美國在印、巴之間,這樣變來變去,印度人看在眼裡,自然不爽。大陸急於修補和印度的關係,目前正是拉攏良機。今年六月十五日,胡錦濤在G8高峰會期間,與責任內閣制的印度總理辛格(Manmohan Singh)單獨密談。次日,當時的印度外長梅農(Shivshandar Menon)就宣布,印度女總統巴提爾(帕蒂爾)(Pratibha Patil)將去大陸作國是訪問,很可能就在八月底。

    何以見得呢?中國要與印度修好,必需先解決兩國間的懸案。最棘手的就是邊界爭執。喜馬拉雅山區罕見人煙的喀什米爾地區,印度指稱中國霸佔了它43,180平方公里國土,中國則反控印度強佔了歷代均隸屬華夏的九萬平方公裡面積。

    為徹底解決這個問題,胡錦濤派國務委員戴秉國率領代表團,前天亦即八月八日抵達新德里,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納拉亞南(M. K. Narayanan)會談兩天,昨晚才結束,各自回報政府。戴秉國位階比外交部長高,隨行人員中包括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可見中方確有誠意。

    據新華社報導,代表團發言人馬朝旭說,兩國代表「除邊界問題外,還就發展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及國際、地區、及全球性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討論」。雙方還會繼續談商。

    印度近年確實發展神速:兩周前即七月二十五日,第一艘全部自造的核子潛艇Arihant號下水,排水量六千噸。同時「甘地原子能研究中心(IGCAR)」也向媒體展示首座輕水原子反應爐(light water reactor),使用U-233而非U-235為燃料。為保密起見,給記者拍照的是與原件大小完全相同的模型。

    新德里的《印度泰晤士報(The Times of India》(即印度時報)八月五日刊出一篇報導,題作〈中國180度大轉彎,又再稱讚中印邦交(Beijing Does a U-Turn, Praises India-China Bond),用字遣詞帶有挖苦意味。但巴基斯坦的《今日辛帝報(Sindh Today)》則基於巴國立場,報導比較客觀。它認為中國真想與印度重拾舊情,不可等閑視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6: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