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媒:面對大陸熱情擁抱 台灣簡直難以抗拒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9-8-5 22: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8月5日電 台灣《經濟日報》5日刊出社論說,大陸全面對台示好、開放,幾乎到了有求必應的地步。經過一年來布局,大陸相關行為全面展開,每個地區、產業張開雙臂熱情擁抱,簡直令人難以抗拒。最新最猛的一招,就是海峽兩岸經濟區「先試、先行」。如果福建能發揮更大的吸入能力,台灣該如何面對?不但要不懼吸入,還要競爭比賽,力爭上遊,這是台灣主政者最大的挑戰。

文章摘錄如下:

海峽兩岸的氣氛好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是數十年來從未見過的景象。

從60年前的國共兵戎相見,直到20年前蔣經國開放探親與間接三通之前,海峽的情勢十分兇險,但無比單純:對岸一心要解放台灣,維護國土一統;台灣則竭力「自保」,乃至行有餘力,嘗試「反攻大陸」。因此兩岸領導人的任務十分簡單,就是努力加強軍備,全民一心抗敵制勝。

開放探親,讓一波有親或無親可探者,首度可以放心跨海一探過去的「龍潭虎穴」;開放間接投資與通航,恰值對岸改革開放,釋出無數好用的廉價勞動,紓解台灣嚴重的缺工之苦,為走投無路的加工出口業開出一條陽關大道,企業、資金、人才,源源流向對岸,使情況突變,但仍然不難應付。對岸只要加緊手腳「築巢引鳳」,努力吸引台商、台資,就一舉達到了多重目的。

相對於此,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對策也十分單純:努力封堵企業與資金流失的出口,盡一切可能拖住資源流向對岸,以「保全經濟的元氣」,也避免所謂兩岸「過度的整合」。雖然消極、被動、處處漏洞,乃至為了閉鎖而窒息產業發展的空間、阻止資金流入,讓台灣經濟動能大失、前途暗淡,反而驅迫更多企業與人才投向彼岸;但一味攔阻、掣肘,對主政者而言,倒也清楚明確,不必費多大心思。

然而台灣「政權」再度輪替,飽受閉鎖之苦的人民,毅然選擇高喊開放直航的國民黨,逼迫主政者打開閉鎖的魔咒、加緊與對岸良性互動,讓局面頓然改觀,同時也使兩岸各自陷入改弦更張的考驗。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拋棄保守策略,先以《反分裂法》為無法接受的挑釁行動劃出底線,隨後就全面對台示好、開放,幾乎到了有求必應的地步。這一切都是為了不讓台灣遠去,而且還要為將來的統一奠定堅實的基礎。

台灣這一邊,「政府」因要與對方積極合作,將閉鎖困境一舉打破,更進而利用對岸的資源、市場,壯大企業與經濟;又步步為營、時進時退,以免「開放太快」。

經過一年來的折衝、布局,對岸的「攻勢」全面展開,每個地區、每個產業張開雙臂,熱情擁抱,簡直令人難以抗拒。最新最猛的一招,就是海峽兩岸經濟區的「先試、先行」。

如果福建果能擘畫出比特區更特、比ECFA更加優惠的條件;再消除通航障礙,使往來猶便於台灣南北兩端;而產業布局則充分補台灣之不足,形成一個經濟體中互相支撐的夥伴;則福建將更甚於深圳,發揮更大的吸入能力。

這樣的福建,台灣該如何面對?不但要不懼吸入,還要在競爭力上更擅勝場,力爭在產業鏈、人力、基礎建設、生活素質等許多方面保持領先地位。這是台灣主政者最大的挑戰。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8

主題

1235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沙發
民工老貴 發表於 2009-8-10 13:21 | 只看該作者
台灣,祖國喊你回家吃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00: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