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侯」的理解

[複製鏈接]

391

主題

911

帖子

41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首次看到這句國歌中最憾人語言是在作家沙葉新先生的文章標題中。有為虛偽、弄虛作假等社會風氣不正而感慨的;有為領土爭端、分裂傾向、人權批評等國際壓力而驚呼的。所以「最危險」所在的感受分為國內與國外兩類。
這當然不是「主流導向」。我以為用「生死存亡」描述中國處境固然有誇張之嫌,但在警示國人上是有意義的。我確實也有一種「緊張感」。故也來說說我的理解。
國際情態遠未達到「最危險」的景況
我一向認為執政當局處理國際關係的成就優於處理國內關係,很少表現出「亂了方寸」的國家心態。
幾處獨立傾向均在可控制範圍內。其中以兩岸關係進展最善,已進入了「台海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兩個獨立政權」為政治基礎的全新階段,展示了和平統一的前景。
請注意一點:沒有一個國家作為國家政策支持台灣、西藏、新疆獨立!都承認它們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一種成就。
領土爭端方面,主權要求的分岐是客觀存在。但正像任何國家封不住我國的聲稱一樣,我們也封不住其它國家的聲稱。除了必須遏制「實質性佔領」行為以外,任何「聲稱」和「立法」,均可以反措施對應之,即可成未了之局留待日後。領土爭端比比皆在,遠談不上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
人權評價是一種理念性分吱,也是國家間疑慮、劃線與紛爭的因素之一。在這方面要封別人的口,要別人照我們的口徑去說、去做是不可能的。
但無論對外國或我國來說都認識到,本質上這是個中國內部問題。沒有國家聲稱要「解放」中國。交流中存在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且是相互的。「和平演變」的說辭不能改變這種格局。一種相互批評的狀態已持續數十年,但終究,人權問題根本上是中國政府和人民自我領悟並變革的問題。
為國際處境感到「危急」的多數民眾疏忽了中國以下佔盡的優勢:
1,中國是獨立主權國家,且是個人口、領域大國;
2,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3,中國是一個有不可忽視影響的經濟實體;
4,中國是核武國,並已具備相當的軍事實力;
5,人民從歷史輝煌與恥辱中蘊育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情結是典型的。
這些中國性狀使國際關係中危及我們生存的門檻是很高的。
然而,渲染我國國際形勢「存亡」緊張是一種常見現象。如果為維護體制凝聚力動員,我也並不在意。但,肯定地說,我十分警惕「國家主義」言論為代表的激進深沉者,他們刻意描述的意圖危險得多。即使在淺層次上,他們以「外面有狼」為藉口,企圖誘導強化國內極左似向。
國內形勢的確使我有緊張的壓抑感
只要不「自保」到不關心世事,那末我們憂慮地看到,中國社會文明狀態正在走向衰微。
從官場到富人到凡民,特權文化、暴民文化泛濫有增無減;官方或組織或群體或個人的行為中,充斥著一種戾氣,顯示「潛藏的狂暴」。
人群的分裂與對立正在擴大;利益默契的同盟已顯現;人的生命、權利、尊嚴,無辜者的命運正在空前遭到蔑視;追求功利的不擇手段和無所不為已登大雅之堂;虛偽、弄虛作假已成權力與非權力行為的常態;人們生活中的安全感與信任感急劇下滑,甚至表達善意也可能成為風險………
也許我描述得過火了。但中華文明正在衰微是不爭的事實。否則也不會呼喚「和諧」了。
但始作俑者是誰呢?如果一條道路只是體現GDP的增長,而導致文明的衰微,那末我們的確是在趨近「生死存亡」了。事實表明,精神的「一片瓦礫」比城市的「一片瓦礫」可怕得多,難收拾得多。我真正有了「生死存亡」的緊張感。
我堅信,一個善於反思和自強的中國註定地會立於世界之林;我也堅信,只有文明衰微到缺失同胞之愛,才是迫使中國趨向「最危險」境界的唯一危險。因為古語云:「天作孽,尚可活;自作孽,不可活」。讓我們和平地終結特權文明吧!讓我們使人民成為公民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4: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