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邦耍流氓手段奪得天下?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8-11 13: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和楚霸王項羽相比,劉邦怎麼看都像個流氓,而且還流氓的非常徹底,小事流氓,大事也流氓,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流氓。但就是這個流氓卻讓大英雄項羽吃了大虧——先在四面楚歌聲中逼死心愛的虞姬,后在烏江邊刎頸身亡。這一幕真讓人嘆息:怎麼也看不出項羽會敗給劉邦啊?這就是真正的流氓和所謂的君子的區別和必然不同的結局。


  何謂流氓?詞典釋義一是指居所不定的流浪漢,一是指所謂的莠民,即「擾亂社會秩序安寧、專事不良行為者,亦曰流氓,與無賴同。」前者是廣義概念,後者屬狹義定義。在羅竹風主編的《漢語大詞典》中,流氓也有兩個解釋:一是本指無業遊民,後用以指不務正業、為非作歹的人;二是指施展下流手段、放刁撒潑等行為。不管是哪個版本的流氓,無非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即職業方面的「無業」和行為方面的「不務正業,手段下流,為非作歹」。


  觀察劉邦一生,這兩方面在他身上都有體現,他實在不愧對「流氓」的名號。從職業方面說,劉邦的流氓身份主要還是指向早年階段的,那時候他不喜歡下地勞動,整日里遊手好閒,被父親斥為「無賴」。自從當上農民軍領袖和皇帝后,他的職業就發生了變化,從根本上改變了流氓身份。這一點他很引以為自豪,奪得天下后,在一次慶功會上他當著群臣的面問過他父親:「您看,我和哥哥比起來,誰的產業多啊?」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氣得他老爹哼哼著進入了殿內。


  劉邦的流氓屬性更多的還是體現在行為上的手段下流、放刁撒潑。當年,呂公,就是劉邦的老丈人,因和家鄉人結冤投奔到沛縣老朋友處。老朋友是當時的沛縣縣令,能罩著他,他們一家就在沛縣定居了。既然是縣令的朋友,巴結之人自然不少,每天登門拜訪的可謂是絡繹不絕。劉邦聽說了也去湊熱鬧。當時負責接待客人的是沛縣主簿蕭何,他宣布了一條規定:凡是賀禮錢不到一千錢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劉邦不管這些,雖然沒帶一個子兒,卻對負責傳信的人說:「我出賀錢一萬!」呂公聽說了,趕忙出來親自迎接他。見劉邦器宇軒昂,與眾不同,呂公還將劉邦請到上席。劉邦白吃了一頓不說,還被呂公看重,非要把自己的女兒呂雉許給他。


  是劉邦命好?或許吧,但更多的還是他的無賴本性為他贏得了機會。俗話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能吃到天鵝肉的往往還就是癩蛤蟆,因為癩蛤蟆臉皮厚,放得開,豁得出去,厚黑學學得好。這是一個被古往今來的人們論證了無數次的道理,要想獲得成功,不管是為了女人,還是為了金錢或權勢,不耍上點流氓手段是不行的。大流氓大成功,小流氓小成功。大流氓娶呂公之女為妻,小流氓只知道調戲良家婦女。


  有人曾對流氓的特點做過歸納總結,第一條就是狠毒,殘忍,六親不認。這一點劉邦是當仁不讓的,他連自己的親骨肉都可以忍心捨棄。楚漢相爭時,劉邦兵敗彭城,被迫逃亡。迫於楚軍的緊追不放,劉邦為了逃命,嫌車重太慢,竟將自己的兩個孩子推下車去。部將夏侯嬰看見了,急忙把兩個孩子抱回車中,但劉邦又把他們推下去,如此重複了三次。劉邦責備夏侯嬰說:「我已經這麼危急了,難道還要照顧他們自喪性命嗎?」夏侯嬰反駁說:「可是再怎麼說,這是大王您的親生骨肉啊!」最後劉邦居然拔劍要砍夏侯嬰,夏侯嬰無奈,只得把孩子挾在腋下逃跑。


  虎毒還不食子呢,瞧瞧這流氓。不過,自古成大事者都有這秉性,無毒不丈夫嘛。劉邦的所為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不說小人物,就是同他一個級別的也是俯拾皆是。在他之前,晉獻公為了寵愛驪姬,殺其子申生,逼走重耳、夷吾流亡國外;在他之後的就更多了,唐太宗李世民,歷來被奉為明君的,不也血濺玄武門,把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射死在自己的箭下。還有暴君楊廣,為了江山竟狠心毒死了自己的老爹。

劉邦對他的老爹也不咋地。楚漢兩軍對峙時,項羽曾經把劉邦的父親抓到軍中,想要以此要挾劉邦。他威脅劉邦說:「你如不撤兵,我就把你父親煮了。」誰知劉邦根本不在乎,一點都不縮手縮腳,竟然毫不猶豫地說:「我們曾經結拜為兄弟,那麼我的父親就是你的父親了。你如果真要把你的父親煮了來吃,能不能分一杯湯給我喝?」面對這樣的臉皮上能跑火車的流氓,項羽沒有辦法,只得把劉邦的父親給放了。看來,項羽雖然夠不上絕對的正人君子,從道德水準上看還是高於劉邦的,還是有一定的君子之風的。


  其實,流氓們也不願意留下六親不認的惡名的,實在是出於無奈啊。他們也知道那樣做是有違天理人倫的,要不李世民就不會讓史官篡改歷史了。


  除了六親不認,流氓們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也是一個無奈之舉,大凡遠大理想、宏偉目標都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的,如果按常理出牌能獲得成功的話,這世上恐怕就沒有不成功的人了。


  流氓們深諳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在孜孜以求的時候,不惜忍氣吞聲當孫子,不惜瞞天過海當騙子,不惜血流成河當劊子手。做流氓其實也很不容易的。「鴻門宴」上,劉邦如果不低聲下氣地在項羽面前獻殷勤,遞小話,說好話,別說成就日後的大業,那條狗命恐怕都保不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青山在,哪怕跪地求饒。

 
  這就是所謂的君子和流氓的差別。所謂的君子還就吃流氓這一套,或許這也是流氓的一個優勢,早把所謂的君子研究透了,知道他們好哪口。項羽不就抵不過劉邦的那一忽悠,結果不但給他封了漢王,連劉邦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詭計都沒識破,上了大當,丟了關中。稍後竟連自己的老巢彭城也丟了,好在當時流氓羽翼未豐,又奪了回來。


  識時務者為流氓。劉邦意識到自己的實力還鬥不過項羽,於是,和項羽訂盟,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為什麼要簽這個協議?當然是為了養精蓄銳,以圖日後打垮那個「偽英雄」。


  老天其實是不長眼的。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事實總是與善良的人的預期唱反調,總是上演「好人不長壽,禍害一千年」的悲劇。按人品,按實力,只有項羽勝利才能讓人信服這世界還有天理,可是,人們再一次失望了,最終得勝的就是小事流氓大事也流氓的劉邦。劉邦以流氓手段竟然奪得了天下。


  看來成敗不是以人品、君子之風、流氓不流氓來論的。人品再好,再有君子之風,沒有成功智慧也是瞎扯的。因為君子之風、道德優勢畢竟不是一下子兩下子就能被人看出來的,況且在進行權力鬥爭的時候,君子還會受到來自道德方面的更多的約束,這樣難免會錯失很多良機。而流氓就不同了,他們可以無所顧忌地運用各種手段和陰謀詭計,因此往往能更好地把握機會,更快地收到成效。看來流氓得天下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不知這算不算得上流氓成功學。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0: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