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已經跑步進入「被時代」了嗎?

[複製鏈接]

391

主題

911

帖子

41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兩周前的凌晨,才剛剛在哈工大畢業一年的大學孫丹勇,從12樓一躍而下,離開了歡樂與痛苦交織的世界,起因是他對丟失的一台樣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清白得不到洗刷,「環安課」,多古怪一個名字,這裡面的人卻讓孫丹勇連起夢魘,他的原話「不能接受環安課的人格侮辱」,於是,他選擇了暴力不合作,只是,這個暴力對象是自己,「想想明天不用被人欺辱,不用當替罪羊,心裡好受多了」,天堂再沒有苛刻公司壓力,再沒有無休止的盤問,但也留給了親人巨大的痛苦。網友用「被自殺」來描述這一事件,表達了個體維持尊嚴的無奈和辛酸。

  聯想到前不久「被就業」的事情,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已經跑步進入「被時代」。網易為此做了個專題,結語振聾發聵———「被××」的,總是弱勢的一方。他們無法發出自己的聲音,甚至連定義權也只能任由掌握權力的另一方拿去。於是,心智正常的被說成精神病,被強迫的被說成自願……只有網民所加的一個『被』字,可以還給弱者一點點公道,道破他們在強權面前的委屈與無奈。可以想象,如果權力繼續不受監督、橫行無忌,如果公器異化成打壓弱者的利器,那麼還將會冒出更多的『被』字詞,來為這個時代命名。」

  對個體價值的不尊重,不只是公權力的「專利」。最近有兩起「遺產」糾紛鬧得沸沸揚揚,一個是季羨林的遺產;一個是侯耀文的遺產。由於他們都沒有立遺囑,相關親屬在網上已經是「磚頭與帽子齊飛,毒誓與口氣一色」。網友「劉仰」分析說:「我可以理解侯耀文先生和季羨林先生生前的想法,他們可能都認為,所有的財富都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每個人都是赤條條來去,何必為身後的事情多操心。這種想法不是沒有道理。如果後人都是講道理、守原則的正人君子,我想也不會有什麼驚天動地的『真相』。然而,偏偏大師身邊也有小人,大師一旦不在了,小人便露出了崢嶸。不得不感慨,大師連身邊的人都不能感化,這個唯利是圖的世界,對人們的影響實在太大了。當大師離開了以後,這個沒有大師的世界,沒有大師的年代,人們的生活和處事,還能有什麼可以參照的榜樣和原則?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似乎將成為唯一的旗幟。可悲。」想想看,要是季、侯二先生泉下有知,看到自己身邊潛伏著這麼多小人和偽君子,又豈能瞑目!

  世風澆漓下,也許就需要狂氣來斧正。在7月20日晚北京電視台播出的《非常網路》訪談節目中,易中天狂砸兩位主持人,以問題愚蠢為由拒絕回答問題。對此,很多網友認為易中天對主持人和媒體的冷嘲熱諷顯得其偏執狹隘、狂妄自大,但更多的網友覺得他是真性情,有魏晉風度。「胡戈」認為,「在被問到『與余秋雨的網路戰是不是為了保持名人熱度』等問題時,易中天乾脆說,『我拒絕回答愚蠢的問題。』這個問題就好比你去問別人『你是不是賊』、『你是不是有陰謀』一樣……記者、主持人可以合理懷疑,比如看到有人摔了一跤,就可以問『是不是路上有石頭』或者『是不是生病了』,這是合理懷疑,但如果問『是不是想借摔跤來吸引眾人的注意』,這顯然超出了合理懷疑的範圍,變成了不懷好意或者故意找茬。」魏晉風度的特點就是「越名教、任自然」,其背後卻掩埋著時代的苦悶,易中天此舉或許也是對「被時代」苦悶的一種反抗吧!

  其他的看點有:郭敬明做客湖南衛視某節目,向人們介紹了自己的養顏經。網友紛紛表示:「無法忍受一個男人如此美容」。最近,網路上流傳一份《吵架公約》,縱觀《吵架公約》全文,充滿了幽默與詼諧的色彩,諸如「要出氣,不準砸東西,只能吃東西,實在手癢只能砸枕頭。」和「雙方都有錯時要互相檢討,道歉後由男方主動提出帶女方出去散心。」等規定讓人忍俊不禁。余秋雨在博客里大談「君子人格」,有網友挖苦說:「心理學家說:人的內心越是缺失什麼,往往就越想表達什麼。正如那些壓根就沒談過一次戀愛的小男生,往往喜歡把自己吹噓成像西門慶般的大淫棍;而人前人後拚命標榜自己『功夫如何了得』的仁兄,十之八九都是陽痿早泄一般;於是乎,余大濕隱忍多年,終於火山噴發不可遏抑,開始大談『君子人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1: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