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金門炮戰的「巧合」副司令被炸 巨無霸被毀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9-7-31 16: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金門炮戰中的兩個「巧合」

  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沿陣地,伴隨著指揮員的一聲「開始炮擊」命令,金門島上煙霧迷漫,彈片橫飛,通訊立即被完全破壞,指揮中斷,國民黨金門守軍傷亡慘重。炮戰一直持續到9月4日,在國際上引起強烈的反響。一時之間,金門地區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而在整個炮戰期間發生的兩件事,即金門防區三位副司令當場被擊斃和台軍「巨無霸」火炮被擊毀,又成為這場戰事的奇迹,令台灣方面傷透了腦筋,百思不得其解。

  當時金門的防衛司令部設在太武門的一個名叫「翠谷」的山谷里。軍官的辦公室、宿舍以及餐廳等等,都建立在山谷頂端的兩側山麓。經火炮專家測量計算,這些位置在解放軍設在東北方位的圍頭炮位的射擊死角的範圍,解放軍的火炮打得再厲害,也不可能打到防衛司令部來,除非解放軍出動飛機進行空襲,但是當時金門國民黨駐軍已經配備了由美國提供的地對空導彈,所以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正因為如此,金門國民黨駐軍的頭頭腦腦待在翠谷感到十分安全,就像待在防空洞里一樣。

  8月23日下午5時30分,隨著一串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寧靜的圍頭半島前線突然萬炮齊鳴,地動山搖。一排排炮彈怒吼著飛向國民黨軍的金門防衛部和炮兵陣地等重要目標,小島頓成一片火海。當時金門島上的「國軍」周末會餐剛結束,到處是入浴、打球和遊玩的士兵。到此視察的「國防部長」俞大維和即將離任的美國顧問,在金門守軍司令胡璉等陪同下正在島上散步,炮彈忽然鋪天蓋地而來,金門守軍更是被打得暈頭轉向,四處逃竄。指揮官不停地用電台向上級呼救:炮彈像下雨一樣,打得我們沒法招架,快派飛機來支援……

  從解放軍炮兵陣地射出的第一群三千多發炮彈,竟然超越太武山頂,落在翠谷餐廳的外側。胡璉本來在翠谷餐廳備下一頓豐盛的酒菜為俞大維 接風,金防部副司令趙家驤、吉星文、章傑、張國英及參謀長劉明奎等二十幾位高官齊集水上餐廳恭候,結果,主人和貴賓尚未到,第一道「大菜」先端上來了,竟是解放軍炮兵部隊免費饋贈的炮彈。炮彈落下時,章傑、趙家驤、吉星文三位副司令和劉明奎還沒弄清怎麼回事就被炮彈炸死,在外散步的「國防部長」俞大維 也受了輕傷,胡璉僥倖逃脫。

  第一群炮彈爆炸后,炮科出身的軍長兼副司令官張國英馬上逃出餐廳,對共產黨軍隊的炮彈何以能打到射擊死角的翠谷大惑不解,他對前來巡視的「國防部長」俞大維 說:「俞部長,共軍這炮打得蹊蹺啊,怎麼能打到死角來呢?不可能嘛!」俞大維 也是疑竇叢生:「難道共軍使用的是新式武器?」於是,俞大維派人撿了一塊炮彈碎片,當天晚上返回台北時帶了回去,讓兵工專家檢測共產黨軍隊使用的是什麼火炮。

  兵工專家反覆檢測后得出結論:共產黨軍隊炮擊翠谷使用的是蘇制155榴彈炮。

 俞大維聞后愕然:「155榴彈炮?俄國人進攻柏林時就已經使用了,迄今已經十多年,算不上新式武器嘛,怎麼能打出這樣的效果呢?」於是組織專家重新鑒定。

  然而鑒定結果還沒出來,又發生了「巨無霸」被解放軍摧毀事件。所謂「巨無霸」,是美國製造的八英寸榴彈炮,分裝甲自行式和牽引式兩種,重45噸,射程18千米,可發射普通彈頭炮彈和特殊彈頭炮彈。即使使用普通彈頭的炮彈,也可以完全摧毀射程以內的鋼筋水泥火炮掩體了。這種威力驚人的火炮,蔣介石向美國乞求了3個年頭才得到。由此可見八英寸大炮在蔣介石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無論是蔣介石、俞大維,還是接替胡璉擔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的劉安棋,都沒有料到他們期望在炮戰中發揮重大作用的「巨無霸」竟被共產黨軍隊的炮火直接摧毀了一門。

  美國的兵器專家在設計「巨無霸」時,專門考慮過防彈問題,整門大炮都配備防彈厚鋼板,這也是大炮本身重達45噸的原因之一;另外,還配備自動轉移裝置,行走自如,開一炮之後立即轉移,等到對方測出方位打來時,只能白打。因此美國人曾誇口:八英寸炮是無法摧毀的,除非敵方的炮彈打在炮彈里。而解放軍打過來的炮彈,恰恰就落在一門「巨無霸」的炮膛里!「巨無霸」被摧毀的情況由金門炮兵司令官鄒凱上報告后,劉安棋大驚之下,親赴現場察看,然後急電報告台北。

  俞大維本來就對章傑三將領被炮擊陣亡感到奇怪,現在又有了「巨無霸」事件,更覺蹊蹺。他懷疑共產黨軍隊擁有一種具有神奇識別目標能力的新型火炮,很想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

  11月23日,俞大維立即召見隸屬於「國防部情報局」主管大陸和海外軍事情報業務的副部長曹之敏,責令立即著手組織調查共產黨軍隊在炮戰中使用的是什麼火炮,限期3個月之內必須查明上報。曹之敏很重視俞大維下達的這項任務,親自主持制定代號為「03工程」的項目,意思是3個月內必須完成。為了完成「03工程」,曹之敏挑選了3個特工――劉戰皓、裘信亞、張安,命令他們組成一個情報組,秘密赴大陸調查。「情報局」還請來火炮專家進行分析,幾位專家反覆判讀了特工從大陸收集到的照片,結合金門炮彈碎片作了反反覆復的研究后,最後得出結論:共產黨軍隊使用的是蘇制155榴彈炮。

  鑒定結論送到曹之敏面前,這位行伍出身後來改行當特工頭頭的「陸軍少將」提出了另一個問題:那麼,是不是共軍在這種炮上安裝了一種能夠精確識別目標的先進瞄準裝置?火炮專家的回答是:這,要問蘇聯人去。曹之敏查閱了關於蘇聯最新軍事部署情報資料,得知蘇聯人已經停止生產155榴彈炮了,20世紀50年代初生產155榴彈炮,一部分賣給中國大陸,一部分佈設於駐民主德國的蘇聯紅軍炮兵部隊。曹之敏於是作出決定:派特工去柏林調查這一情況。

  特工從柏林搞到蘇軍火炮資料交兵工專家進行了縝密的判讀、分析,最後得出結論:俄制155榴彈炮並無任何提高攻擊能力的附加裝置。

  那麼章傑三將領之死和「巨無霸」被擊毀到底是怎麼回事?這讓俞大維和曹之敏更是一頭霧水,無奈只好派專家再次赴實地進行考察。

  台軍專家去金門進行實地考察后,最後作出這樣的解答:共產黨軍隊的炮彈發射后,是拋物線狀翻過了高高的太武山頂后,射程極限已到,便垂直落了下來,正好掉進了射擊死角翠谷;「巨無霸」被毀也是這樣原因,完全是偶然的巧合。



來源:軍事史林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14

主題

1001

帖子

41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5
沙發
gpan1975 發表於 2009-7-31 21:01 | 只看該作者
蘇制榴彈炮沒有155mm口徑,只有152mm。

炮彈的彈道是可以算出來的。能打到的地方就不能算作死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匿名  發表於 2009-7-31 23:15
吉星文(1908年 – 1958年),字紹武,乳名黑星。漢族,河南扶溝人,少年時期立志效族叔吉鴻昌之為人,當兵報效祖國。 中國國民革命軍中將,中國抗日戰爭名將。
  1922年隨族叔吉鴻昌參加西北軍,累升至營長。1933年長城抗戰中因功升團長。1936年調守北平西南的宛平縣。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中,指揮第29軍219團在蘆溝橋抗擊日軍二十餘日,開始中國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1946年改任第77師37旅長。1949年渡台。1955年任澎湖防衛副司令。1958年晉陞中將,任金門防衛副司令。5月28日,於金門炮戰中被解放軍炮火擊中身亡
  1926年,不滿20歲的他隻身到靈寶縣文地鎮,由19師師長吉鴻昌介紹,到宋哲元旅當騎兵。因其刻苦鑽研軍事,作戰勇敢,被提升為連長。1932年3月,他參加了長城要塞喜峰口對日作戰。該處地勢險要,日軍經常來騷擾。1932年3月11日,任37師109旅219團營長的
  吉星文接到命令帶兵襲擊敵後,吉星文帶全營官兵,巧妙繞過日軍右翼,經過幾個小時的戰鬥,於次日凌晨攻戰王家、瓦房等村,將村中敵人全部殲滅。此次勝利,吉星文被提升為219團團長。
  1937年6月,219團奉命調往盧溝橋。盧溝橋是北平通往內地的門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1937年7月7日,日軍詭稱在軍事演習時一士兵失蹤,無理向中方要人,聲稱要到宛平縣城搜查。面對日軍的威脅,吉星文當即拒絕。7月7日夜,日軍向219團陣地開炮轟擊。吉星文立即向馮治安副軍長請示,馮當即表示:「為維護國家主權,寸土不能讓,可採取武力自衛。」吉星文立即命令守橋部隊還擊。
  日軍遭到反擊后,竟然派兵殺害我執勤官兵並將我橋頭堡佔領。吉星文非常痛心,決心與日軍決一死戰。因為盧溝橋一旦失守,整個平津局勢將動蕩不安。在這民族危急的關頭,吉星文提出,盧溝橋堅決不能丟。7月8日晚,吉星文進行了精心安排:一、將日軍要進宛平縣城搜查的事,交給王冷齋專員應付;二、宛平縣城防務由姜團副負責;三、自己帶人悄悄出城,直奔三營營長金振中營部,召集連長以上軍官商議。他分析形勢,鼓舞士氣,組織敢死隊奪回橋頭堡。在他的號召下,官兵抗日情緒十分高漲。當時報名參加敢死隊的有300多人。吉星文親自挑選出150名精幹人員,編成5個組,敢死隊每人帶步槍1支,手榴彈2枚,大刀一把,準備出擊。
  敢死隊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神出鬼沒,在20分鐘內,將幾十名日本兵全部消滅,一舉奪回了橋頭堡。吉星文立即把盧溝橋事件的真相向上級作了報告。日軍吃了虧,瘋狂向中方陣地炮擊,企圖再次奪回橋頭堡。由於216團的堅決抵抗,日軍的陰謀未能得逞。7月8日,中國共產黨通電全國,呼籲全面抗戰,抗日救亡運動在全國興起,全民族抗戰的旗幟正式打起。
  由於南京政府的妥協,7月26日下午,吉星文奉命將盧溝橋防務移交給地方保安部隊。就在219團撤離的數小時后,盧溝橋失守。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盧溝橋事變」。之後不久,吉星文晉陞為109旅旅長。
  1938年5月初,吉星文奉命開往安徽宿縣,急進渦河,佔領趙家集、蘆溝集,迎戰蒙城以北進犯的日軍第九機械化師團。到宿縣后,雖然吉星文旅連夜急行軍,但仍趕不上敵機械化部隊的進度,日軍佔領了那兩個集鎮。吉星文為完成阻擊日軍之任務,將全旅及配屬的一個團分成兩路投入戰鬥,並親自指揮一路進攻趙家集,利用地形迅速接近敵人,將敵人死死纏住。這次戰鬥使敵人未能前進,使得徐州中方數十萬大軍安全轉移。不久吉星文晉陞為37師師長,後任33軍軍長。
  1958年,在金門炮戰中中,解放軍一枚炮彈擊中了金門國民黨守軍的司令部,其副司令被當場炸死,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吉星文將軍。當年的抗日英雄,竟這樣永別人寰,對他個人來說,不能不是個悲劇。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國家在盧溝橋畔修建了抗日戰爭紀念館,吉星文的抗日事迹,也陳列在其中。

5

主題

2575

帖子

88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4
4
trump 發表於 2009-8-1 04:53 | 只看該作者
以前看過台灣拍的《8.23炮戰》,很有意思。
最好大陸也拍個片子吧,看看有什麼區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6

主題

3301

帖子

151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16
5
司馬遷 發表於 2009-8-4 12:33 | 只看該作者
經常打打其實不錯。至少沒人會叫嚷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9: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