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引導孩子走出心理脆弱的怪圈?

[複製鏈接]

391

主題

911

帖子

415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在生活、學習條件日益改善的情況下,心理脆弱卻成為當今孩子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
  家長的不當做法形成了孩子膽怯的個性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生怕委屈了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小心翼翼。孩子能做的事不讓做,孩子能參加的活動不讓參加,長此以往,孩子好奇、好玩、敢於冒險的天性慢慢被泯滅,養成了膽小的習慣和懦弱的個性。
  優越的家庭環境造就了孩子自私的性格
  隨著如今的家庭生活環境越來越優越,孩子養成了養尊處優、凡事以自我為中心,輕而易舉、順手拈來的僥倖思想。一旦在某件事情上得不到滿足,就會感到很失落,做出異常的舉動。
  家長的縱容嬌慣磨滅了孩子的堅強意志
  孩子摔倒了,媽媽趕緊把孩子抱起來使勁怨天怨地;孩子在學校摔破了皮,有的家長會不惜一切代價去「討個說法」……家長的嬌慣使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苦、累,什麼是挫折,鬥志在慢慢消磨。稍遇到一點挫折,就不知所措,甚至意志消沉。
  過重的學習負擔毀壞了孩子天真的童心
  家長在生活上遷就、溺愛孩子的同時,在智力尤其是學習方面卻格外較真,一廂情願為孩子選擇大量的家教和名目繁多的興趣班。一旦孩子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家長動輒訓斥甚至打罵,面對家長的壓力,孩子就有可能做出偏激行為。
  單親家庭喪失對孩子健康的愛
  在離異單親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其情感世界會變得殘缺不全。也正是這樣的家庭,家長出於對孩子的憐愛,常常溺愛孩子,因此也造成了孩子脆弱的心理。
如何讓孩子走出心理脆弱的怪圈,專家建議:
  第一,改變家教觀念,提升家長素質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言行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給孩子的不應只是優越的生活條件,更要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如何自立自強,如何樂觀向上等良好品質。同時,培養孩子擁有的特長,必須從孩子的實際出發、興趣出發,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在廣博的天空中自由飛翔。
  第二,有意設置障礙,培養抗挫能力
  任何人的成長都要經歷無數的挫折。如果孩子總是一帆風順,那麼一旦遇到困難,就會情緒緊張,束手無策。家長平時應有意識為孩子創設挫折情境,讓他獲得應對挫折的適應能力。但要注意,障礙設置難度要適中,否則屢次失敗,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
  第三,及時疏導,正確應對挫折
  當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時,家長不能置之不理,採取「無視」態度,而應幫助孩子認真分析挫折產生的原因,採取正確的方法戰勝挫折。同時還應讓孩子認識到挫折本身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敢於面對挫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