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釋迦牟尼傳記故事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8-10 13: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姓喬答摩,名悉達多。釋迦為種族名,牟尼為尊稱,意為「釋迦族的聖人」。敦煌彩塑中有大量釋迦牟尼「說法像」,壁畫中有大量「說法圖」和「佛傳圖」,佛傳圖詳細描繪了釋迦牟尼生平事迹,是一個長篇傳記故事。由於篇幅所限,全部故事太長,只選主要情節講述。
一、乘象人胎

  古時候,波羅奈國疆域遼闊,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國王凈飯王賢德善良,王后σ?蛉誦鄖槲潞停?釷馨儺兆鷸亍V皇槍?醴蚋糾下蹌旮擼?ハ攣抻卸?櫻?幻庥切擬瑋紜?

  盛夏的一個中午,驕陽似火,天氣悶熱。王后摩耶夫人燥熱不安,來到後花園菩提樹下的涼亭內乘涼,躺在床上不知不覺睡著了,進入甜蜜的夢鄉。她夢見一頭白象腳踏白雲,飄然而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坐在象背上笑著。白象從天空徐徐而降,落在床前。小男孩突然從象背上跳下來,從右肋下鑽進夫人的胎中。這時,白象大吼一聲,踏著白雲上了天,王后猛然驚醒了,把夢中之事告訴了凈飯王。國王不知吉凶,請來一位相師圓夢。相師說:「小孩乘象人胎,是瑞祥之兆。恭喜王後身懷喜孕,恭喜國王有了太子!」國王聽后大喜,重賞了相師。

二、樹下誕生

  王后真的懷孕了,自覺心情舒暢,食慾大增。凈飯王愁眉換上了笑容,對王后更加關心。

  這一年四月初八,懷胎十月的王后挺著肚子即將分娩了。她為了解悶,信步來到後花園散心。她站在枝繁葉茂、樹冠如傘的菩提樹下,只見園中各種鮮花爭奇鬥妍,花間蝴蝶飛舞,樹上百鳥鳴唱,池中碧波蕩漾,荷花含苞欲放……

  「啊,真是太美了!」王后右手抬起,抓住樹枝。誰知一抬手,胎兒從她的右腋下呱呱出生了。王后高興極了,只見嬰兒生得眉清目秀,體態豐滿,十分惹人喜愛。她張開雙手想抱一抱剛生下的小寶寶,可那孩子眨巴著水旺旺的大眼睛,笑嘻嘻地站了起來,走了七步,生出七朵美麗的蓮花,並一手指天,一手指他說:「天上天下,唯有我尊!」這時,天上飄下一位仙女把小太子輕輕抱起,放在涼亭的象牙床上。天上飛來九條龍噴吐香水為太子洗浴,稱之為「九龍灌頂」。王后抱著兒子,坐著蚊龍拉的車回到王宮。飛天仙女從空中撒下美麗的鮮花,伎樂天奏起悅耳動聽的樂曲,諸神護送。早有人將喜訊報知凈飯王。國王自覺喜不自禁,與文武百官、各界人士列隊出迎。國王親手抱著兒子走進神廟,跪拜天神先祖。相師為其子取名悉達多。從此,四月初八為釋迎牟尼誕辰,俗稱「浴佛節」。從神廟回宮,一路上百姓載歌載舞,隆重歡慶。國中出現了枯樹生枝、濁流澄清、羊生雙羔、馬下雙駒、地生蓮花、刑獄廢弛、樹神出現等三十三種祥瑞。國王歡喜無比,選了吉日,正式冊立悉達多為太子。

三、樹下觀耕

  誰知樂極生悲,在一片歡慶聲中,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七天以後,王後身患暴病去世了。國王只好把太子委託給性善心細的姨母撫育。悉達多太子在姨母的精心照料下,轉眼長大成人。國王特意挑選了一位滿腹經綸的老師教太子讀書識禮,選了五百僕人陪太子讀書,又請了一位武功高超的老師教太子學習武藝。太子天資聰穎,勤奮好學,經過多年刻苦努力,他知識淵博,武藝超群,力大無窮。

  陽光溫暖,春回大地。一天,太子出城遊玩,來到田野,看見兩頭老牛喘著粗氣拉犁耕地,農夫還不時地用鞭子抽打,只嫌老牛走得慢。犁鏵翻起黝黑的泥土,好多蚯蚓、蟲子被翻出蠕動著。一群鳥兒覓食,將蚯蚓、蟲子飽餐口頓飛走了。太子觸景生情,心中難受,站在樹下苦苦思索著:老牛辛勞耕作,為啥還受皮鞭之苦?蚯蚓為何無故葬身鳥腹……他回到宮中,心事重重,悶悶不樂。

四、比武娶妻

  太子愁眉苦臉,整日想著眾生皆苦的問題,不得其解。為了讓太子快樂,國王挑選了數百名如花似玉的美女,每天彈奏出動聽的音樂,跳起優美的舞蹈,供太子娛樂。可太子還是不高興,常在僻靜處獨坐沉思。國王怕他悶出病來,在太子十七歲的這一年,決定向鄰國花容月貌的裘夷公主求婚。裘夷公主提出,要用比武的方式選擇佳婿,因為各國求婚的王子太多了。

  這天,公主坐於宮門樓上觀看比武。悉達多應約前來參加。他和同來比武的王子們來到城門口,見一頭高大肥胖的白象,橫在城門中間,阻礙人們出進,且性情粗暴,誰也不敢靠近它。太子走過去,雙手舉起大象,扔到城外的空地上。人們掌聲齊鳴,贊聲不絕。

  比武開始。先比相撲。眾王子見悉達多太子能舉起幾千斤重的大象,誰還敢上前比試?接著又比射箭。靶場設地山谷里,每隔一里懸掛著一面大鐵鼓,直排共掛七面鐵鼓;有個王子首先張弓發箭,只聽嗖的一聲,射穿了三面鐵鼓,得意地站在一旁。還有個五大三粗的王子,一箭射穿了四面鐵鼓,更是自命不凡。太子不慌不忙走了過去,搭箭在弦,運足氣力,對準鐵鼓,開弓射去,只聽轟、轟、轟……七聲巨響,一箭穿透了七面鐵鼓。靶場內外暴發出雷鳴般的喝彩聲。太子獲勝,將珠瓔擲與裘夷,娶她為妻。太子又用猜指環的方法納了耶輸為妃子。裘夷和耶輸聰明美麗,溫存賢惠,常給太子寬心,勸慰他不要愁眉苦臉,應高興歡樂才對。可是太子仍然痴獃如醉,對美女愛妃全然不理不睬,晚上單獨入睡,好像根本沒有夫妻這回事。國王見太子娶妻納妃后還是不高興,更加焦慮不安起來。

五、出遊四門

  太子在深宮住膩了,要出去遊玩。這一天,他乘上七寶彩車,前呼後擁出東門而去。太子一路上觀看田野美景,感到新鮮。正走著,看見一位面容憔悻、脊背佝僂、白髮蒼蒼的老人,拄著根木棍,顫顫抖抖地在路旁走著?

  「這是位什麼人?」太子問侍從。

  「這是老年人。」

  「什麼叫老年人?」太子不解地問。

  「稟太子,嬰兒長大后成為青年,隨著歲月的流逝,會變成中年。到了老年以後,力單體弱,兩鬢如霜,像太陽落山一樣,生命就要終止了。」

  太子聽后?那槌林兀?扌撓瓮媯?懍釙?禱毓?恕?

  過了幾天,太子又要出遊。國王心想,前次出東門,太子回來心事重重,這次叫他出南門看看,也許能解心中煩悶。於是,太子在侍從的護衛下出了南門。七彩寶車走了不遠,看見路邊躺著一個面黃肌瘦、身穿破爛衣衫的人在痛苦地呻吟著,問:「這是什麼人?」

  「這是一個病人。」侍從回答。

  「生的什麼病?」

  「看樣子得了傷寒,又像是經常吃不飽,凍餓而病的。」

  「病人在此無人照管,太可憐了!」太子心想。他又鬱鬱不樂地回宮了。多少天來,病人痛苦的呻吟聲,縈繞在他的心頭。

  過了幾個月,太子又想出遊了。國王怕兒子再遇上什麼傷感之事,就讓他出西門去玩。

  太子乘車出了西門,心情十分輕鬆,一路上和侍從說說笑笑。倒也快活。正走著,太子發現路邊的土坡上躺著一具屍體,膿血流淌,惡臭撲鼻,使人噁心嘔吐。太子捂著鼻子問:「這也是病人嗎?」

  「不是,是一具屍體。」

  「因何而死?」

  「說不清楚。也許是病死、餓死、老死,反正人生一世,難免一死,誰知他竟死得這樣慘!」

  太子從未見過屍體,不免心中有些恐懼,無心再游,返回宮中,常默默地沉思:「人一生經歷的災難病苦大多了,若能脫離這些病苦該多好!」

  國王見太子三次出城去游,都碰到了不愉快的事情,使太子愁上添愁。如果出北門能看歌舞昇平的美好景象,他肯定會高興的。

  時隔不久,太子又想出遊。國王讓他出北門,看沿途早已布置好的太平景象。

  太子這次騎馬出了北門,見沿途綠樹成蔭,房舍齊整,來往行人穿戴一新,面帶笑容,不覺疑慮重重,為什麼北門外的風光這樣美?百姓這樣歡樂呢?他邊走邊看邊想,不覺來到一片濃蔭蔽天的樹林邊。他下馬走進林中乘涼。

六、樹下問道

  太子在樹下乘涼,林木深處走來一位童顏鶴髮的長者,一手托金缽,一手持錫杖,目不斜視,腳下生風,轉眼來到面前。太子見此人相貌不凡,便肅然起敬,忙上前施禮,問:「長者請留步。請問你是何人?」

  「我是比丘。」長者回答。

  「請問比丘是什麼人?」太子奇怪地問。

  長者打量著太子,慢條斯理他說:「念你誠心實意請教,便開導於你。世上之法,皆是無常,我能以真道破除生死之根本。只要苦修守戒,息滅貪慾,不觸色、聲、香,脫離老、病、死、苦,就能達到彼岸,故名比丘。」話音剛落飄然而去。

  太子望著長者的背影,高興他說:「這是天神來為我指點迷途。只要能脫離老、病、死、苦,我就修道。」他回宮后,日夜思想長老的妙言玄語,時刻念著脫欲為僧,長修正果。

七、逾城出家

  光陰如梭,轉眼太子三十歲了。一天,太子請求國王說:「父王,我思索多年,還是入山修行才是正道,請答應我的要求吧。」

  國王傷心他說:「孩子啊,宮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榮華富貴,享受不盡。修行風吹日晒,食不飽腹,苦不堪言,你為什麼要走這條路呢?再說,你走了,誰來繼承王位呢?」

  太子見父王不答應,悶悶不樂地走開了。

  凈飯王知道太子任性,認定的事非干不可。怕他偷偷進山,命令五百將士嚴守王城四門,不許太子出城。又讓二位妻妃寸步不離太子,勸解他回心轉意。

  這一年二月初八的深夜,王宮裡所有的人都昏昏人睡。二位妻妃也進入了夢鄉。太子俏悄起來,穿好衣服,輕手輕腳地牽出一匹紅毛駿馬,騎上往城門口奔去。城門緊閉,若喚士兵開門就會驚動全城。太子正在為難之際,突然四大天王從空而降,各自抬起一隻馬蹄,騰空而起,迅速逾出王城。

  太子夜半逾出王城,來到仙人苦修的山林中,東奔西跑,踏遍了山山水水,終於選定伽閹山的鹿野苑密林,苦行修鍊真道。

  再說王宮中,自從太子夜半逾城出家之後,城內亂作一團。國王令將士尋找太子,可是找遍山林寺院也未見蹤影。

八、得道成佛

  正當王城如一團亂麻的時候,太子在伽閹山一心修道。他結跏而坐,沉靜不語,餓了吃口麻麥粉,渴了喝口山泉水。鳥兒在他頭上築巢,野花在他身旁開落,陽光晒黑了他的皮膚,雨水浸濕了他的衣服。在天神的暗中保護下,他度過了好多年,可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瘦得皮包骨頭,在泉水中一照,自己認不出自己。他思忖道:「如果忍飢挨餓,將身體累垮,今後怎麼繼續修道呢?要想修行成佛,就得多吃點東西,保養好身體。」於是,走獸獻來的乳汁,他開始喝了;飛禽獻來的鮮果,他也吃了。這樣,身體才強壯起來。

  也不知過了多少個寒冬酷暑,悉達多太子經過苦修苦煉,終於修成了正果。這天,他在河裡洗浴完畢,天神就給他送來了金光袈裟,太子穿在身上,頓覺心情舒暢,神采煥發。他慢步來到菩提樹下,只見樂土上面,長滿了吉祥草,草叢中設有菩提座,八萬諸天在這裡各自設有金剛獅子座。太子結跏趺坐在菩提座上,金光萬迢,照耀著大地。

  誰?鴯庹戰?四Ч碸摺D?踝雋巳???侄衩危?渭?ご鋃嗥腥??煞鵒恕K?志?峙攏?制?趾蓿?а狼諧蕕嘏沙鏊?心Ч砣デХ槳偌頻刈柚顧?煞稹?

  這天,悉達多在菩提樹下的菩提座上端身靜坐,潛心默頌佛經。魔王先讓魔鬼變成千姿百態的美女,在他面前賣弄風騷,百般獻媚。可悉達多雙目緊閉,口鈁婢???徊歡??

  妖女難以誘惑悉達多,魔王惱羞成怒,親自率領魔鬼張牙舞爪,殺氣騰騰地想把他置於死地。誰知悉達多的蓮花寶座有佛光罩護,魔色難以近前,只得掃興而歸。

  悉達多降伏了魔鬼之後,又默默地坐在菩提樹下繼續苦修苦煉。

  在十二月初八這天,只聽大地震響,天鼓自鳴,飛天仙女灑下鮮花,奏起仙樂……悉達多終於得道成佛了,他的心不受善惡之情所移動,徹底拋棄了淫、怒、痴、迷等念頭,再也沒有生死憂患了。

  此故事繪於第290窟窟頂前部人字披東、西兩披,各分三層連續描繪了佛傳中八十七個情節,組成長達27.5米的長卷連環畫。是莫高窟最早、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故事畫。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早期石窟壁畫中最完好的一幅佛傳故事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2: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