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你家「愛的三角」健康嗎

[複製鏈接]

1379

主題

2245

帖子

1957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老頭 發表於 2010-2-15 1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每個家庭,都有一個愛的三角。

 現在的家庭中,爸爸、媽媽都顧著去愛孩子,即便雙方感情一般,在對孩子的愛上也會竭盡全力,然而他們並不知道,如果夫妻之間的感情不流動,孩子是難以健康成長的。

    採訪實錄

    我家「三角關係」是這樣的——

    兒子和媽媽「相親相愛」

    linda的兒子今年3歲多,linda說:「寶寶已經取代老公,和我成了相親相愛的兩個人。」「我經常抱著兒子說:『我愛你,非常非常的愛你!』兒子也會摟著我的脖子親我的臉,對我說:『我愛你!』這樣的情感使我們開心不已。至於老公,我都不記得多久沒說過這個話了。」

    談起生寶寶之後和老公之間的關係,linda說:「剛生完寶寶的時候,我自己身體虛弱,身材也沒恢復到以前的樣子,心裡擔心會失去老公的關心和愛。我就主動尋找方法恢復我們愛的氛圍和感覺,但是沒有成功。帶孩子的過程中我和老公有些分歧,漸漸地,大家對意見各自保留,我們的溝通越來越少,我不再理會他把我放在心裡什麼位置,老公在我心中的分量也越來越輕。」

    每每想到和老公之間的平淡,linda感到很傷感,可是無力去找回曾經的感覺,就把全部的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linda覺得「兒子取代老公成了我的最愛,這份愛給了我力量和快樂。」

    爸媽在兩邊 女兒在中間

    「女兒出生后,我的生活一直被填得滿滿的,很難再有二人世界了,也不太想。」談起自己家裡的「三角關係」,玉華說:「自從女兒出生后,我對老公確實沒那麼關心了,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以前我很希望老公下班早點回家,有了孩子后真覺得有點無所謂。」

    玉華的女兒琳琳到10月份就滿5周歲了。這期間,琳琳差不多一直睡在爸媽的中間。 「開始是給琳琳睡小床的,可後來她總嫌小床太小,喜歡湊到爸爸媽媽的大床上。我和她爸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每天摟著女兒入眠,覺得挺享受這種生活的。我相信這種方式會讓女兒感覺更有安全感、更幸福。」

    在玉華看來,有了孩子以後,一家人就變成了一個整體,沒有必要過什麼「二人世界」,「三人世界」更幸福。「即便是當某些特別的日子,比如我和琳琳爸爸的生日啊、結婚周年什麼的來臨的時候,我們也沒覺得一定要怎樣浪漫地過,一家三口溫馨地過才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專家解析

    三角關係要恰到好處

    「這兩個例子正好可以讓我們深入地去理解家庭中愛的『三角關係』。」專家提醒家長:親子之愛千萬不要錯位,更不宜過多,而是要「恰到好處」地找准家裡每個人在三角形中的位置。

    錯位的愛誘發俄狄浦斯情結

    「linda家目前的模式是比較危險的。『兒子和母親之間的愛』不僅會影響 linda和老公之間的關係,對於這個家庭的孩子來說也隱藏著危害。」梁紅介紹說:3~6歲這一階段在精神分析的領域被稱為「俄狄浦斯期」,通俗的說法就是:男孩會出現戀母情結,而且傾向於嫉妒父親;女孩會出現戀父情結,而且傾向於嫉妒母親——他們都期望取代同性的父母而與異性的父母建立唯一的關係。如果在這一階段,父母有意無意順應了孩子的這個願望,孩子就會發展出「俄狄浦斯情結」。

    專家表示:「『俄狄浦斯情結期』形成的是愛與分享愛的能力,這是人類最高的能力。孩子如果能順利地度過這一時期,則有很通達的人際關係,反之則會給孩子帶來深遠的困惑。」

    「如果媽媽與兒子建立無比密切的關係,並讓兒子知道『媽媽在乎他更甚於在乎爸爸』;或父親與女兒非常親密,並讓女兒相信『爸爸愛她更勝於愛媽媽』,這樣一方面會導致孩子過於依賴異性父母,另一方面,孩子會對同性父母缺乏敬畏並與之疏遠。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孩子還會發展出一系列問題,如只結交異性朋友而難以融入同性的圈子,甚至還可能會發展出同性戀問題。」

    過多的愛帶來不良壓力

    「而像玉華家那樣,讓孩子來到夫妻關係的中間,其實也不理想。」賴杞豐博士表示: 「在家庭的『愛的三角』關係中,夫妻雙方應該高居關係的基礎和首位。夫妻關係重要於親子關係,只有作為父母的兩個人感情深篤,才可能帶來撫育孩子的長久動力,否則,如果夫妻雙方在有了孩子后不注意兩人感情的溝通,很有可能導致的結果就是:短時間內兩方都非常愛孩子,但這種濃厚的愛可能戛然而止,當夫妻感情破裂的時候,孩子即將面對一個殘缺的家庭。」

    「其實在婚姻當中,愛對方,就是對孩子很好的愛了。通過愛對方來愛孩子,孩子體驗到的就是一種生機勃勃的,在家庭系統中流動起來的愛,它真摯而溫暖,孩子有能力感受到真正的愛的氣息。而如果爸爸不去愛媽媽,只愛孩子,就是把兩份的愛都加在了孩子身上;如果與此同時媽媽也不去愛爸爸,同樣只關心孩子,那麼孩子這時候就承擔了四份的愛,過多的愛會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

    孩子年紀小,容易使得父母日常關注的焦點全部集中在孩子身上,但專家建議與此同時,最好盡量創造只屬於夫妻兩人的浪漫機會,如抽時間單獨旅遊或在平時抽空看個電影或吃頓大餐等等,因為它會使得家庭「愛的三角」更加圓滿。

    名詞解釋:家庭愛三角

    據親子心理諮詢專家梁紅介紹,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健康的家庭關係表現為父母和孩子三方的一種「三角關係」。「這是一個倒三角形,父母在上端的兩個角上,孩子在下端的角上。」據專家介紹,在這種三角關係中有兩個要點,一是夫妻關係先於、重要於親子關係;二是親子之間的愛的傳遞只有通過夫妻雙方之間的中轉才能在三角形構建的系統中流動起來。

    「薩提亞」家庭治療資深導師賴杞豐博士則認為:「家庭是一個系統,三個人的組合可以產生出很多不容易看見的張力。如果三者的位置站錯了,或關係沒有正常互動,則會產生各種問題。」

    記者手記

    走出家庭關係的誤區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親子關係」往往重於「夫妻關係」。有了孩子之後,夫妻二人趕緊給自己定下了「嚴父、慈母」的形象,抑或是「媽媽唱白臉、爸爸唱紅臉」;父母和孩子之間講究「父父子子」、「母慈子孝」……孩子理所當然地成為家庭的重心,似乎如果生了孩子之後還大談夫妻感情,就顯得有點「沒正事」,卻也時時感到「生活似乎並不圓滿」,這其實是過度了的道德情感使然。

    事實上,對於愛情的需要是人之常情,它給予人們自我價值感、幸福感和屬於夫妻兩個人之間的興趣空間。它不但無害,反而有利於親子關係,因為只有當孩子感到自己是「愛情的結晶」時,他才會更自信、更幸福,只享受和承擔屬於自己的愛的重量,他就不會感到過重的壓力,成年後,他也會更加喜歡家庭生活。
當活下去的理由消失。。。

380

主題

2078

帖子

62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8
沙發
藍藍的天空 發表於 2010-2-23 13:44 | 只看該作者
我家有時老爸會吃醋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