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胡馬電報通信:馬英九回覆相當厲害!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30 13: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日看新聞《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電賀馬英九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久覆電胡錦濤表示感謝》 深有感觸。引用新華社新聞原文如下︰

    新華網北京7月27日電 7月26日,馬英九先生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27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向中國國民黨主席當選人馬英九發出賀電。胡錦濤在賀電中表示︰"值此先生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之際,謹致祝賀。由衷期望貴我兩黨繼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一步深化政治互信,不斷為兩岸同胞謀福祉,開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同日上午,中國國民黨主席當選人馬英九復電,向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表示感謝。馬英九在覆電中表示︰"今日賀電敬悉,謹致謝忱。四年來,經過貴我兩黨的共同努力,當前兩岸關係已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走上和平發展、穩定共榮的大道,既符合兩岸人民的期望,也贏得世界各國的肯定。今後,仍須雙方順應民意,繼續在『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的原則下,不斷努力,以鞏固海峽和平、重建區域穩定、促進兩岸持續發展與繁榮。"

    胡總寫的賀電深有含義,從"繼續推動"到"進一步深化"進而"不斷",從而"開創"。尤其是以"開創"作總結語,含義很深,相信馬英九團隊應當能夠看清楚這後面的深層意思。個人在這里做個簡短的描述,權作拋磚引玉。

    "開創"意味著"大局面",而且開創事業都隱隱含著"(共同)開創"的寓意。

    馬先生的回復也相當厲害。核心內容是不僅承認而且是在踐行"九二共識"; "世界各國的肯定"很有趣,此乃隔山打牛,真正含義在於"還有一些國家還在使絆兒(我們要努力把他們搬開)";"仍須"及後面的話有所回答了胡總提出的 "開創"的前提,可以看得出馬英九相當內斂,對"不斷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做了非常具體的描述,而對於胡總所描述"開創"的具體內容,馬英九團隊可能認為目前時機尚不成熟,故未予以正面回應。

    台灣問題本來就是中國的內政問題,是中華民族兄弟骨肉同胞內部間的事情,如果不是西方勢力的亂插手,就不會造成之前的那種種亂象。

    中華之幸甚,從胡總及馬先生的往返來電,可以看得出來,(兄弟聯手)彈壓西風,誰數錦英華麗。不由得想起毛主席的詩詞之--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另外︰如此詩詞真能如此巧合,那麼"錦英會\"是否當在八月桂花香之時?

    本文閑聊而已。

    作者:livingsky   

    相關︰ 馬英九憑什麼對"胡錦濤發賀電"信心十足

    中國國民黨主席換屆選舉26日結束,馬英九以唯一參選人的身份順利當選。值得注意的是,為何投票尚在進行,馬英九就敢說︰中共領導人胡錦濤應該會以中共總書記名義發出賀電?

    猜想1 連戰登陸要來的

    最近跟大陸高層有接觸的第一個人物,當屬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台灣傳媒報道稱,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26日一大早就前往附近的投票所投票,緊跟著下午就出訪大陸。會不會是連戰為給馬英九錦上添花,專程登陸協商而來呢?

    官方公布的連戰行程顯示︰連戰26日下午搭機抵達北京,27日晚間海峽和平交響樂團在國家大劇院進行首演,連戰將出席聆聽,這是連戰此行到訪北京的主要目的。顯然,協商賀電事宜不在他登陸範圍之內。

    猜想2 中共會按慣例行事

    排除人為主觀,可能有人會想到中共是按慣例行事。之前,馬英九首次當選,大陸也是有發賀電的。馬英九對外公布的也是這樣的說法︰馬主席給出的說法是︰4年前當選國民黨主席時,中共也有拍賀電過來,所以相信這次也應該會有,自己也將覆電表達感謝之意。

    這個說法看似有理,但是,馬英九是台灣最高領導人,如果不能肯定會有賀電,這句話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他一定清楚。

    猜想3 兩岸交好 胡馬互動有默契

    眾所周知,馬英九上台後,兩岸在經濟、政治層面的互動日漸熱絡,兩次胡吳會領引兩岸關系登上新高。兩岸領導人在處理台海事務時默契十足。按慣例,發一份賀電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兩份賀電是無法比擬的。第一份賀電,發自2005年7月17日,當時馬英九僅僅是當選島內在野黨的黨主席。而此次,馬英九是以台灣最高領導人的身份當選島內執政黨的黨主席,含金量不可同日而語。

    但這份賀電放在兩岸關系回暖的大背景下,又是極為正常不過的事情。

    台灣藍綠交接政權一年之後,兩岸關系情形已大不同,尤其在"大三通"已成現實,陸客、陸資赴島都已開禁之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更會成兩岸關系的主調。

陸軍論壇    2009-07-29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沙發
laodai 發表於 2009-7-30 14:49 | 只看該作者
解讀的人明明想證明自己「厲害」,又解讀不出什麼驚世駭俗的東西。

這三個「猜想」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還在「猜想」就不能稱厲害了。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3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31 05:38 | 只看該作者
胡錦濤馬英九互致函電顯示的思維差異

   星島環球網消息:兩岸最高領導人60年來首次互致電文,確實是一個嶄新的互動模式,為未來的兩岸關係增添新的動力。引人興趣的是兩份電文的行文風格與字裏行間,明顯地展現了不同的處事風格以及思維差異。

  《中國時報》分析,首先,胡錦濤的賀電簡短扼要,是以祝賀馬英九當選黨主席為主,並表達了一般性的禮節和期待,顯示其話不多的嚴謹個性馬英九的回電則像在作文章,闡明政策方向,表現出急欲和胡進行對話的心情。同時,馬英九又想藉機向島內和國際表明他的目標是和平而非統一,非單純為向胡錦濤致謝而作,顯示了馬英九為政多言多處的個性。

  其次,馬英九在電文中講的是一般性的「建立互信」,胡錦濤用的是「深化政治互信」,說明北京對目前兩岸的經貿文化交流是滿意的,然而最大的問題係卡在政治,像主權、軍事、外交等都屬於政治範疇。例如,最近中共國臺辦主任王毅曾建議兩岸談判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馬英九立即回應此乃非當務之急,但馬英九卻多次向中外媒體表示要和北京談判結束敵對狀態和建立軍事互信機制。

  另外,世界運動會中,大陸隊不出席開幕和閉幕式,就是卡在主權問題。因此,胡錦濤在電文中點出雙方儘管提出「擱置爭議」主張,然終不能迴避政治問題,而目前兩岸對政治議題的共識十分薄弱。

  再者,胡錦濤用「兩岸同胞」的概念,而馬英九則用「兩岸人民」。同胞是指一國之內的人群,而人民的概念較為中性,可指一國之內也指一國之外。如果用政治術語來說,前者係指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後者則可解釋成台灣不隸屬於中國大陸。胡錦濤的理想是以中國發展為主體,兩岸合作來促進中華民族的復興。馬英九的目標是要維持臺海和平,促進區域穩定,謀求台灣繁榮。

  還有胡錦濤隻字未提國際因素,因為北京向來認為兩岸事務是中國人的家務事;然馬則提兩岸關係發展贏得世界各國的肯定,也將兩岸發展和區域和平穩定連絡起來。

  馬英九必須將國際因素加大,是六十年來美臺關係形成的必然,亦是台灣因應兩岸形勢所需要的戰略手段,特別是須考慮美國的利益和觀感。

  由此可以看出,在處理未來兩岸事務時,如何兼顧台灣的經濟利益與安全利益而不得罪中美任何一方,將是馬英九的一大挑戰。

  最後,馬英九在電文中提出順應民意的訴求,所以主張「正視現實」,算是對內部政治的交代。從去年4月蕭萬長首提「正視現實」到今天馬英九再提,是希望北京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但北京的觀點乃為「中華民國」是一過渡性的事實存在,而不是求永久性的法理存在。由於雙方在此一問題上的認知差距很大,所以馬英九在覆電上用「九十八年」,而沒用「中華民國」或「民國」,就在避開勢將引起的不快、爭議。

  短短的電文中,隱藏了不少的政治玄機,不是靠文字或語言的宣示就可解開。因此,對兩岸關係的發展,寧可抱持謹慎樂觀的態度,而切勿有過度樂觀的期待。

星島環球網  2009-07-30

附:

胡錦濤賀電全文如下:


台北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馬英九先生:  

  值此先生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之際,謹致祝賀。由衷期望貴我兩黨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一步深化政治互信,不斷為兩岸同胞謀福祉,開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



馬英九回電全文如下:


北京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胡錦濤先生惠鑒:

  今日賀電敬悉,謹致謝忱。 四年來,經過貴我兩黨的共同努力,當前兩岸關係已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走上和平發展、穩定共榮的大道,既符合兩岸人民的期望,也贏得世界各國的肯定。

  今後,仍須雙方順應民意,繼續在「正視現實、建立互信、擱置爭議、共創雙贏」的原則下,不斷努力,以鞏固海峽和平、重建區域穩定、促進兩岸持續發展與繁榮。耑此奉復,敬頌

時祺
馬英九敬啟
98(2009)年7月27日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4: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