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理解世界,物理學家們的客觀性就首先是與信息密切相關的。物理學不只是一種研究本質的本體論,它首先應該是一種方法論——它首先應該研究的是,我們是以什麼方式去了解我們所了解的東西,並且應該研究與我們的認知相關的局限。漢斯認為:「如果我們能夠理解信息的本質,並將其涵容於我們的物理世界模型之中,那將是我們朝著真正理解客觀現實這一目標邁出的第一步。」「一切皆源自信息?」(It from Bit?)這是美國物理學家在1989年提出的一個口號,巧妙的歸納了物理學家們的雄心壯志。也許我們周遭的一切真的只是一個由0和1構成的巨大漩渦的表現?也許我們真的應該用純信息學的術語去重新定義物理學的法則、重新定義空間、時間以及物質的概念?這一思想看上去如此離奇,但其實,早在19世紀下半葉熱力學奠基之時,就已經激起了一場紛紛嚷嚷的公開辯論。熱力學研究的是蒸氣機內部的熱流,當時建立這一學科的堅實基礎就是一些可測量的物理概念(比如能量、熱、溫度和熵),以及一些簡單明確的定律(比如能量守恆定律或熵增加原理),還有就是經過證明的能夠提高機械效率的一種有效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