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經濟的泡沫來了

[複製鏈接]

247

主題

492

帖子

24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et360 發表於 2009-7-30 14: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忘記了上海股市泡沫吧!整個中國經濟的準備破滅。

維塔利格KATSENELSON | 2009年7月23日

財經評論員熱衷於辯論近期在中國股市的上揚是否意味著泡沫,如果有的話,何時會爆發。

我的看法?誰在乎!將發生變化的更廣泛的中國經濟是我們應該真正關注的。對世界其他地方來說,這將比下降的股市有更深遠的影響。

儘管如此,最近中國經濟已顯示出驚人的韌性。雖然其最大的客戶-美國和歐洲-正在努力(至少可以說)制止其出口下降百分之二十以上,中國仍然是隨意報出的經濟增長數字,好像在世界上沒有什麼可擔心的。最近的估計年均增長率接近百分之八。

是中國經濟運行在不同的經濟現實?它會繼續增長,無論是在全球經濟在做什麼?

答案是沒有。中國的運氣在過去的十年使人想起朗訊科技公司在上世紀90年代。朗訊銷售計算機設備給網路公司。首先,它的增長是自然的,由於銷售商品給傳統的盈利的公司。當商機在傳統的盈利的客戶上乾涸時,它轉移到初創企業。朗訊的增長有點虛假了。這些網路公司能夠購買朗訊的設備,是用通過私募股權市場和資本市場籌集到的資金,因為它們的商業模式並不必須要有現金流產生。

當初創企業用基金的錢購買朗訊設備的好光景迅速枯竭時,其增長應該減速或下降。相反,朗訊提供其自身的資金給網際網路公司,而且借貸資金的成本低廉,用以購買自己的設備。這一招很有效,直到償還貸款的時候到來了。

美國,當然,不是一個網際網路公司。但很大一部分增長來自借中國的錢購買中國商品,這意味著中國經濟增長也依賴於中國把錢借給美國。

現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是緊縮開支,企業削減支出,而消費者緊閉荷包。這意味著,對中國商品的消費正在下降。這就出現了與網際網路泡沫類比的不同點。不同於朗訊,中國擁有超級武器。它可以隨心所欲列印出鈔票並且命令其銀行把貸款放出去。這是一個共產主義的命令經濟的絕招。朗訊的股票目前是2美元一股。中國「股票」不會輕易地跌價。

中國人民銀行比美國聯邦儲備局有很大的優勢。伯南克主席和他的隊列可以列印了很多錢(事實上他們也是這麼做的) ,但是在加速貨幣流通方面幾乎無能為力。他們不能在沒有國有化銀行的條件下強迫銀行貸款,(已經國有化的企業也都是接受政府資助的企業) 。他們也不能強迫企業和消費者支出。由於中國不是一個民主國家,它沒有受到這些問題的影響。

中國共產黨政府擁有很大一部分造錢的器具和花錢的器具。因此,六月的貨幣供應量增長28.5% 。因為它控制著銀行,它可以迫使銀行出借,它也做到了。
最後,中國可以迫使政府擁有的法人實體借入和支出,而且使政府支出的更快。這可不是那些動作緩慢,觸及敏感的民主政體。如果中國政府決定建設一條公路,它只需在地圖上划條直線就可以了。任何障礙-比如一個醫院,一所學校,或一個政治局委員的房子-都可以成為更大的利益的犧牲品。 (好吧,也許政治局委員的房子不在其中) 。

儘管中國無法控制消費者支出,消費者支出是中國經濟的比較小的一部分。另外,外匯管制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買力。所有這一切都使美國的塔爾甫計劃看起來像孩子們的遊戲。如果中國想要刺激經濟的發展,它可以這樣做而且很速。這就是為什麼該國生產這種強勁的經濟數字。

為什麼中國要這樣做?它沒有什麼像發達國家那樣的社會保障網路,因此它需要保持其經濟增長,而不惜任何代價。(譯者註: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就業穩定。每一個百分點代表了可以創造的上百萬的就業機會。)數百萬人遷移到了城市,現在他們正在飢餓和失業。人沒有食物或工作往往會暴亂。為了防止暴亂這種情況的發生,政府非常願意人為地刺激經濟的發展,希望拖延時間,直至全球經濟穩定。這實際上迫使銀行貸款。銀行被迫放貸正是造成大量的可怕的銀行壞賬的起源。這些大量的可怕的銀行壞賬已經在過去十年積累起來了。

但是,不要混淆快速增長與可持續增長。中國的經濟增長部分來自在過去十年中向美國的貸款。該國遭受真正過剩。(譯者註:不止是資金「過剩」,而且是生產「過剩」。沒有經濟全球化之前「過剩」也就意味著經濟危機。現在購買力不足導致的生產「過剩」,真的把中國從美國夢裡中帶到了經濟危機)現在的增長來自於借貸-和政府高達四萬億人民幣的財政政策刺激的決定,而這個財政政策刺激本身並沒有激發很多的信心。例如,六月在上海,一個接近完成的13層大樓由於低質量的施工倒塌了。

這一增長將導致大量的壞帳,因為被強迫的貸款是不良的貸款。這個消極的後果的清單是很長的,但底線是簡單的: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迹是沒有奇迹的,中國將付出代價。唯一的問題是何時和多少。

另一個中國發生的事情的受害者是美國的利率。中國出口貨物到美國,換到的是美元。如果中國遵循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它會轉換這些美元成人民幣(即拋售美元,購買人民幣) 。美元將貶值和人民幣將升值。但是,以美元計算這將使中國商品更加昂貴-減少中國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中國將出口減少,其經濟增長速度也會大為放緩。

不過,中國選擇了不同的路線。沒有把手裡的美元換成到人民幣,從而推動美元下跌和人民幣匯升值這一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中國把其大量的貿易順差通過購買美國國債的方式變成美元。它人為地扶植了美元。現在,中國是坐在2.3萬億美元上面。

現在,中國需要刺激它的經濟。它面臨著一個實在是非常微妙的情況:它需要資金在國內的來資助其持續的增長。然而,如果出售美元計價的美國國債,一些不好的事情會發生。人民幣匯率將暴漲,這意味著失去了具有競爭力的低成本製造優勢。或者,美國的利率將上升顯然不利於它的最大客戶,所以也不利於中國。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是拚命試圖找出如何撤出其資金而又不使美元跌下來的方式。這可是一件不容易的壯舉。

況且美國政府不也在幫忙:它的印錢和發行國債的速度快的不得了,而且需要有人不斷地購買。如果中國減少或停止其購買,美國可能會尋求高利率,而不顧會不會有通貨膨脹。 (沒有通貨膨脹情況是最令人擔憂的。 )

總之,所有的一切在製造者一個麻煩-----一個很大很大的中國泡沫。認識到這個泡沫比預計它什麼時候破滅要容易得多。但是,正如我們最近的(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你可以無視金融萬有引力的定律的時間是有限的。簡而言之,悲觀的回歸是一個潑婦。過度堅挺的時間越長,金融萬有引力就會把中國摔到地球越重。

本文發表於7月23日的美國《外交政策》

翻譯的不是完美,看不明白的去看英文的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09/07/23/the_china_bubbles_coming_but_not_the_one_you_think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3: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