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官員財產申報未果,低保戶家庭財產申報先行

[複製鏈接]

247

主題

492

帖子

24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et360 發表於 2009-7-26 02: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聞一則:2009年07月25日01:35 新京報《民政部官員稱低保戶將須申報財產供核查》

本報訊 (記者郭少峰)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城市處處長劉喜堂表示,低保家庭要實行家庭財產申報制,申請低保家庭資格必須填報家庭收入情況,然後再要去核查。

  民政部門缺乏財產調查權

  昨天,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舉行的「當代中國社會救助制度:回顧與展望」研討會結束。

  在研討會間隙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劉喜堂表示,即將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社會救助法(草案)》中對低保家庭申報財產的監督監察會有所加強。

  劉喜堂認為,現在民政部門在進行社會救助時,缺乏相應的收集有關居民家庭收入情況數據的權力。

  劉喜堂舉例說,現在如果去銀行調查低保申請者的儲蓄信息,銀行會說要替儲戶保密,如果到證券機構了解是否購買股票,證券機構也會說有責任替客戶保密。因此,真正了解申請者的家庭收入很難,「需要突破法律上的一些障礙」。

  官員擔心准新法「操作性弱」

  劉喜堂透露,民政部希望能在最終的《社會救助法》中強化監督,對騙保現象能有所約束和懲處,「希望能有一些可操作性的處理辦法」。雖然目前的草案中規定了一些罰款的規定,但劉喜堂擔心「實際上操作性很弱」。

  他認為,目前對懲處力度規定不是特別清晰,「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一旦發現騙保,民政部門只能終止其低保家庭資格,「對開具假證明的企業一點辦法也沒有」。雖然《社會救助法(草案)》中有一些罰款規定,「如果他們不繳,我們也沒有辦法」。他認為目前草案規定手段還是很弱。








新聞二則:2009年05月19日02:10 第一財經日報 《官員財產申報解決之道在國家層面決心》

用一年多的時間走訪了自己所在縣近70名縣處級幹部之後,擔任湖南省嘉禾縣紀委研究室主任的李衍華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形成了名為《領導幹部個人財產和收入申報登記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文章,署名「湖南省嘉禾縣紀委 嘉禾縣監察局」。

  當得知這篇文章4月27日被置於國家預防腐敗局官方網站重要位置的消息時,接受CBN記者採訪的李衍華表示自己還不知道,「當時只是通過內部渠道遞交上去了」。

  抵觸情緒

  早在2007年,李衍華就開始了對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的調研,之後,他開始對相關官員走訪,試圖了解這一制度在本地的推進和落實情況。

  李衍華走訪對象的回答各有不同,大多數人都很耐心地反映制度推行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制度執行力度不夠,缺乏監督,導致申報成了走形式」。還有一些領導幹部的回答則「只是應付性的內容」,用草草的幾句官話、套話應付了事。

  走形式在李衍華的分析來看,其實是申報人抵觸情緒的一種反映,因為內心抵制,所以才會以隱瞞實際情況的方式來填報。

  從湖南瀏陽一位官員所看到的情況來看,在財產申報制度推進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的認識是,這是上面提出的一個可做可不做的任務,那麼就不會主動盡職盡責地做好,對於領到的表格,也是匆匆填了完事兒,有些應當填的也不填。

  在這位官員和李衍華來看,這種行為之所以會出現,主要原因在於缺乏監督、執行不到位。

  與湖南瀏陽推進財產申報制度的情況不同,新疆阿勒泰在具體推進過程中,抵觸情緒更為直接和明顯,一項對阿勒泰和新疆其他一些地州市官員進行的隨機調查顯示,反對者佔七成,無所謂者兩成,堅決支持者一成。

  對於阿勒泰相比瀏陽力度更大的試驗,各界給予了極高的關注,但是也是聲音各不相同。有人認為,這一試驗值得肯定和期待,希望國家更高層面給予大力支持;也有人認為,這一試驗有點「過火」,甚至有較強的人治色彩,最終會由於阻力過大而泡湯。

  長期關注該制度的湖南省委組織部處長王明高在其研究中提及,中國社科院規劃《新世紀懲治腐敗對策研究》課題組曾經的一項調查顯示:93%的調查對象認為實行家庭財產申報制度的阻力主要來自於領導階層;約13%的調查對象認為來自領導階層的阻力是該制度的最大阻力。

  過於「溫柔」的規定

  現實中,圍繞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的試驗,主要來自瀏陽、阿勒泰和浙江慈溪等地,這些地方所依據的國家相關規定來自於「兩個600字」。

  其中之一:1995年4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的《關於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收入申報的規定》;之二:2001年6月15日,中紀委、中組部聯合發布《關於省部級現職領導幹部報告家庭財產的規定(試行)》。

  對於前者,李衍華認為,這部不足600字的規定過於「溫柔」。一是申報的收入範圍很有限,僅包括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及福利費,從事諮詢、講學、寫作、審稿、書畫等勞務所得,事業單位的領導幹部、企業單位的負責人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二是申報材料只報送相應的上級組織人事部門備案,知曉者的範圍極有限;三是不申報或申報不實,後果只是批評教育或者黨紀政紀處分。

  後者比前者多了600字。規定家庭成員的範圍包括本人、配偶和需要撫養的子女。關於家庭財產的範圍已經基本上涵蓋了目前我國領導幹部的實際財產狀況。其中還特別規定,合計價值1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債權或債務也應該申報。

  李衍華認為,就現行規定來看,目前的制度還是存在不少缺陷:申報主體不夠明確和全面;申報的內容和範圍不夠具體;申報程序缺乏嚴格的可操作執行細則,申報結果缺乏透明度;申報的受理機構缺乏應有的權威性;懲戒措施缺乏剛性與威懾力。

  「現行規定所設定的申報主體包括了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縣(處)級以上(含縣處級)幹部,以及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負責人,而我國的國家工作人員超過2000萬。」李衍華告訴CBN記者,縣(處)級以上幹部只佔其中極少一部分。

  他認為,如果只規定一部分國家工作人員作為收入申報和重大事項報告的主體,而另一部分國家工作人員卻沒有被納入,這既不符合法制平等原則,也與現行的法律、法規嚴重脫節,非常容易造成法制的混亂和相關規定執行的困難。

  另外,當前的規定只要求申報者申報本人合法、正當收入,「這就給申報對象隱瞞不正當財產和收入留下了巨大的漏洞」。並且,規定中作為受理機構的組織和人事部門「缺乏一定的監督權威性」,應該將紀檢、監察部門納入其中。

  阿勒泰的試驗相對更加超前一些,其申報主體包含了縣處級幹部和一些在重要部門、領域掌握實權的科級幹部。之後,當地一位負責官員在接受CBN記者採訪時表示,其所在紀委還將進一步和當地房管部門、金融機構等合作,建立起一整套制度體系。

  「正因為阿勒泰的試驗更有突破性,距離大家期待的方向更一致,所以它引發各界關注的程度就更高,但是受到的阻力和壓力必然也更大。」北京大學公法研究中心主任姜眀安在接受CBN採訪時認為。

  在王明高看來,現實中的問題除了李衍華所列舉的一些外,無法可依、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等問題也比較突出。「金融實名制、預防資金外逃、遺產稅與贈與稅等制度是家庭財產申報制準確、有效實施的保障。」他認為,類似制度都亟待建立和完善。

  解決之道

  通過細緻的走訪和為期一年余的調查研究,李衍華提出了完善現有制度的對策和建議。

  「對於申報主體的範圍,應擴大到所有政府官員。」李衍華告訴CBN記者,因為根據現行《刑法》,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國家的財產申報制度,因此該制度的主體應與此罪和貪污賄賂罪的主體相適應。「另外,退休人員也應列入財產監督的範圍之內。」

  他認為,在此基礎上,應擴大申報範圍,完善配套法律法規。「收入申報制度實施效果並不理想,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將政策措施及時上升為法律,或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其實施。」因此,制定家庭財產申報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之舉,並應對違反者進行重罰。

  同時,李衍華認為,應加強紀檢監察監督和金融監管。大力推行公務員卡制度,政府開支及企業支付可不用現金支付的都必須採取非現金方式,減少現金往來,讓資金往來有蹤可尋、有跡可覓。此外,還應規定負有收入申報責任的黨政領導幹部的大額開支要進行申報、登記。

  他還建議,建立以身份證號碼為目錄的銀行電腦查詢系統,特別要加強和完善銀行對匯往境外資金的管理力度,建立特種審計制度,對政府、企業及個人匯往國外的資金,銀行系統應當建立審核、驗證制度,建立匯出資金經辦人身份登記等制度,在必要時也可以要求匯出單位(人)提供經濟合同以及其他付款依據並登記,從而有效封堵非法資金外逃渠道。

  曾連續在全國「兩會」就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提出建議的重慶索通律師事務所律師韓德雲,在今年「兩會」上還寫了詳細的關於該制度的立法草案,他在接受CBN記者採訪時認為,要解決當前的各種困難,重要的在於高層要在恰當的時機作出恰當的決策和選擇、公民社會的構建和公民對於該制度的充分理解等。

  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曾經連續「上書」要求推進官員財產申報制度立法和落實的煙台大學教授王全傑認為,當前推進該制度最大的困難在於一些官員的抵觸,解困之道在於國家層面的決心。  趙傑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沙發
zhousx18 發表於 2009-7-26 06:42 | 只看該作者
看來還是不防貪官,先防刁民,然後先找幾個拿低保不老實又干黑活的典型,渲染一番,這不貪官就沒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3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7-26 09:50 | 只看該作者
看來還是不防貪官,先防刁民,然後先找幾個拿低保不老實又干黑活的典型,渲染一番,這不貪官就沒事了。
zhousx18 發表於 2009-7-26 06:42


美國正是如此做的.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8

主題

3145

帖子

1586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86
4
jeffersonforest 發表於 2009-7-26 12:09 | 只看該作者
美國正是如此做的.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7-25 20:50

小辣辣不覺得美國貪官太少嗎?
況且,好像也沒幾個外逃美國貪官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2: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