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武振榮:「寂寞黨」論

[複製鏈接]

1191

主題

2547

帖子

111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uaiyouli 發表於 2009-7-27 08: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摘要: 當「寂寞」不出聲的時候,它處於一種可忍受的狀態,一旦發出了聲音,我們就有可能看到駱駝站立起來的那一副圖像了。「我為什麼寂寞?」「是什麼東西造成了我的寂寞?」「我怎樣可以擺脫寂寞?」諸如此類的問題,在進一步的發酵中,就形成了可以革命的氣候!

作者 : 武振榮,

發表時間:7/26/2009
(1)「寂寞黨」的由來:

網上「寂寞」正流行:「哥發的不是新聞,是寂寞」(圖)

(2009年07月22日發表)

來源:網易論壇

「我發的不是帖子,是寂寞。」「室外曬在地上的不是太陽,是寂寞。」「我呼吸的不是空氣,是寂寞。」從7月份開始,這樣的句式開始攻佔國內各大論壇,掌握了論壇的主流話語權,而鍾愛以此句式回帖的人也被網友稱為「寂寞黨」。

好了,我們知道「寂寞黨」和「賈君鵬吃飯」一樣,都是7月份網路惡搞事件。在前一篇文章的論述中,我討論了在專制主義條件下,中國社會意義被壓制的極端現實導致了意義在網路世界空間中突然膨脹的現象,最後在一個無厘頭事件上面堆積了大量意義的問題,此一篇文章將要論證一下網上的「寂寞黨」問題。如果說我的論證和一般性談論此問題的人略有不同的話,那麼,我是把網上時興「寂寞黨」事件的意義企圖組織在「網路革命」的議論之中,於是,在《網路革命芻議》的文章之後,我出示了後續的意義。

(2)問:「你寂寞嗎」?

眾所周知,網路是一個非常熱鬧的世界,它裡面的東西光怪陸離,五花八門,應有盡有,趣味盈然,可是,生活在中文網路中,人們卻感覺到寂寞,因此,如果對於中國網民(現在有3億人)發一張「你感覺寂寞嗎?」的問卷,我敢保,90%的人會回答「寂寞」。正因為「寂寞」是中文網路中的一個普遍的現象,所以,網上的「寂寞黨」才大興其時。

關於「寂寞黨」如何流行,上述文章是這樣說的:「目前流傳甚廣的一種說法是,七月初在百度貼吧里突然有人發了一張一個作非主流打扮的男子吃面的圖片,圖片配文: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沒多久,便有網友相繼模仿,此句式立刻以滾雪球的勢態越滾越大,最終像病毒一樣流行和泛濫開來,並佔領了網路的主流話語權。」如果這一則說法可信,那麼和「賈君鵬吃飯」流行一樣,也是一樁無厘頭的事情,換一句話說,都是非常無聊的一句話盛滿了意義的案例。

如何研究上述現象?我以為,人們若是把中文網路世界同中國現實社會割裂開來看,是發現不了任何意義的,大不了人們說個「網路惡搞」就完事了,可是,問題並沒有解決,人們會問,為什麼網路惡搞在中國就很時興,並且一搞就不可收拾,以至於被惡搞的東西很快就「佔領了網路的主流話語權」。在這裡,如果我們對於「網路主流話語權」沒有認真的分析,那麼,一夥參加惡搞的無名小卒憑什麼就輕而易舉地「佔領」了它,仍然是一個理不清楚的問題。

我的觀點是,要解釋上述現象,就必須研究「網路主流話語權」是不是一種壓制性的語言,如果回答是「非」,那麼,「寂寞黨」的蜂擁而出之現象就不好理解了;但是,回答如果是「是」,「寂寞」被最無聊的話表現出來就構成了一種意義。原來,在網路世界中,存在著「我寂寞」這樣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在對「寂寞」的認同中,物被一體化了,「(誰)×××的不是××,而是寂寞」就是一個流行的語式。你吃的麵條,你發的帖子,你走的路,你看的電視,你讀的報紙……等都不是上述名稱所指的東西,而是「寂寞」,世界在「寂寞」中凝固,也將在「寂寞」中死去!

這樣一看,一個典型的惡搞事件,卻正面地發出了批判的光芒,在「我寂寞」的一片吶喊聲中,造成「我寂寞」的專制社會的城角就好像要倒塌下去似的。於是,「我寂寞」的吶喊也好像是人們發起衝鋒的號聲,於是,就有了「寂寞黨」人——這樣的衝鋒陷陣者。

(3)如果你「寂寞」,請參加「寂寞黨」:

在寫作《網路革命芻議》時,我還沒有正面接觸到「寂寞黨」問題,但是,在論述中,我說道了「中國網民黨」——一個在《》社團欄目中以政黨面目出現的——黨,也許我感覺到這個外表像回事、裡面五臟俱全的黨是一個網上的虛擬物,所以,我僅僅是提到它,沒有指望它去擔當網路革命的大任,一直到我發現了「寂寞黨」后,才感覺到可以影響網路革命的「黨派」應該存在於網上。

但是我要聲明的是,網上的「寂寞黨」不是「中國網民黨」,它沒有理論的綱領,沒有始終如一可以堅持之的性質,亦沒有黨章和紀律,更不需要註冊或者履行入黨手續,只有你承認你吃的飯是「寂寞」,你走的路是「寂寞」,你住的房是「寂寞」,你交的友是「寂寞」,你就「入黨」了,就這些簡單!

正因為它「簡單」所以,它一旦發展起來任何一個世上的政黨都不能夠於之相媲美。在我們中國「寂寞」無處不在,它也就處處可見了。經我這樣一說,敏感的讀者也許納悶:天啦,這樣的黨可以搞網路革命?

其實,我在先前寫的《民運政治論綱》的一組文章中,批判了中國專制主義者們欲用「娛樂」的方式把人變成「娛樂至死的物種」的行為;而在這種行為中,網路是首當其衝的。別的不說,光說中國青少年人瀏覽的黃色網站數量就每年竟達35萬個——這一點幾乎是網路「色化」了,把中國網路現象拿來和社會現象比較,就連中國的官方也已經承認「社會有點色」了。加上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后舍男孩、非常真人這些網路名人的「引導」,3億網民中的這1億青少年人走向何處,不是發人深省嗎?

就此而言,「寂寞黨」出世的意義就浮現出來了。它對於專制主義者的「娛樂化統治」提出了抗議和批判:「娛樂」沒有使我快樂、沒有使我開心、沒有使我滿意——就是我整理出來的意義;分析這些意義,它是政治的,但卻沒有出於我們中國人所熟悉的「政治教育」之途徑,而是「過渡娛樂化」造成的「娛樂疲勞」和「娛樂煩膩」的一種反應,因此,人正在「娛樂」時就已經開始抗議「娛樂」了。如果你注意到有關「寂寞黨」這一則報道中所配的那一張圖片,你就明白了一大半,圖中,一個留著遮蔽著右眼的女式長發的「非主流」的「哥」正在上網,他端著一碗中國式的麵條,但是,發著光的一隻眼睛卻沒有看麵條,而是死死的盯著電腦,為什麼不看麵條呢?最符合圖意的解釋是,面在這裡不是麵條的面,而是「寂寞」,「寂寞」是看不見的,所以,他就不看。情況即使這樣,面到嘴邊時,他的眼睛還在盯著電腦屏幕,就有一個深長的意義藏於其間:「哥」的糧食是「寂寞」!而他旁邊坐的那位黃頭髮的「哥」也是一樣,碗里的面堆得很豐富,高出了碗的邊緣,就這樣面也沒有賺得他的眼球,這恰好暗示了他的「寂寞」程度已經是很高很高的了。「哥」在寂寞狀態里,失去了探索事物的能力,因此,即使他在照樣關注著事物(兩個青年人都盯電腦),並且表現出了廢寢忘食(不看麵條)的樣子,也是白搭。人不能吃「寂寞」——這是生活中的常識,可生活在網路里的「非主流」哥們卻給出另一種「常識」:「你吃的就是寂寞」。

在這裡,我們遇到了一種批判,它不是我們民運人士板著臉、表情嚴肅進行的那種正兒八經式的批判,而是「寓意」式的批判,因此,如果它得到合理的解讀,就可以達到入木三分的效果。當兩個青年人正在沉入網路世界的大海洋,卻倍感「寂寞」,以至於喊道「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的話,你想一想,他陷入了何等可怕的刻骨銘心之痛苦啊!問題在於,一、兩個青年人有此感覺,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是當數以萬計的青年人都回應此種聲音,使「我寂寞」形成了一種網路風暴,最終地繁衍出了「寂寞黨」的事情,專制社會的娛樂化統治行為在遇到了娛樂形式的抗議面前,就顯得蒼白無力。

(4)「寂寞黨」革命嗎?

如果你認可的革命是孫黃起義,朱毛造反,那麼「寂寞黨」於此無緣;如果你理解的革命是指事物根本改革,而且其中具有一種巨大的像「駱駝站立起來」那樣的力量在起作用,以企打破阻礙根本變革的束縛力量,那麼,「寂寞黨」何嘗不革命呢?

在現代條件下,專制統治使人寂寞,使社會寂寞,使生活寂寞——這是由專制主義制度的本性決定的,因此,專制主義者即使想讓事情有所改變,到頭來也是枉費心機的。人在寂寞中瞥見死亡,是很容易的事情,寂寞是死亡的殺手鐧。於是,在人的本性之中好像是預設著可以使人擺脫寂寞的本能,當極端寂寞降臨時,反抗寂寞就是人性組織中的事情,因此,在缺乏「教育」啟迪的情況下,廣大青少年用「我寂寞」發出抗議,是一種自救行為,但進一步的分析發現,自救行為已經涉及到政治問題,那就是現實的專制主義統治逼迫我變成「寂寞黨人」。

當「寂寞」不出聲的時候,它處於一種可忍受的狀態,一旦發出了聲音,我們就有可能看到駱駝站立起來的那一副圖像了。「我為什麼寂寞?」「是什麼東西造成了我的寂寞?」「我怎樣可以擺脫寂寞?」諸如此類的問題,在進一步的發酵中,就形成了可以革命的氣候!

雖然在此篇文章中,我不可能把網上的「寂寞黨」同中國的政治運動、文化運動、維權運動等聯繫起來分析,但是在同一個社會裡出現的東西卻在「時間老人」的捏合中正在形成一種肉眼看不見的統合。

(5)我是「小題大做嗎?」

前面的文章,我就「賈君鵬吃飯」帖寫了4000字的東西,此一篇就「寂寞」帖又寫了這麼多,是不是就小題大做了呢?

如果中國是一個正常的社會,我想是不會產生這些中文網才有的「奇迹」的。正常社會不是沒有問題,而是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諸方法、方式共存,所以社會過程的延續就意味著問題的解決-新問題的產生-新問題的再解決程序的接替;而在中國——這個極不正常的社會裡,解決問題的最根本方式(民主)被排斥了,於是,就形成了問題的擠壓狀的堆積和在堆積中的自我抵消,一些本來也許可以解決的問題,在如此這般的狀態中也被堆積起來了,並且放大了,最終形成了問題擠壓的大倉庫。正因為情況是這樣,所以,一個輕如鴻毛的問題的有時候就可以引起爆炸性的後果。古人講的「積羽沉舟,群輕折軸」就是這個道理。

昨天,我寫了《賈君鵬何以走紅網路?》的文章后,意猶未盡,和一位韓國朋友交換了意見。我是這樣向他說的:「假如一個叫『朴君鵬』的韓國人,忘記了吃飯,他的鄰居在網上發了個『朴君鵬你媽媽叫你回家吃飯』的帖子,韓文網路會怎麼反映呢?」他想了半天竟然笑了,說我跟他「開玩笑」,但是我在依此向他講了「賈君鵬吃飯帖」的故事後,他的第一感覺是「太不可思議了!」

中國是一個可見的社會,但是,它卻埋伏下了「不可思議」意義,而要觸及中國社會深層里的東西,我們就得在那些「不可思議」的東西上面做文章。這不是我們願意選擇那些「不可思議」的東西做題材,而是我們不得不選擇它。其實,中國社會的現狀正好可以接受「數學模型的」「突變理論」的解釋:「一個系統中的壓力由大到小,最終達到一個臨界點,這個時候整個系統會變得不穩定。從這個臨界點開始,發生的概率,也就是意想不到的崩潰發生的幾率就大大增加」(引自斯蒂勞•李柏著《即將來臨的崩潰》一書)。

一句話,在中國專制主義體系大崩潰的前夕,人們似乎尋找不到明顯的「重大事件」,於是,就在稻草一樣細小的問題里,人們翻來覆去,尋找著可以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2009-7-24

(《自由聖火》首發

329

主題

2518

帖子

87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74
沙發
belayashma 發表於 2009-7-27 09:21 | 只看該作者
賈君鵬吃飯?等待戈多?空虛?中國開始流行荒誕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9: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