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釋經者的態度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09-8-2 2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首先,釋經者要敬畏《聖經》。
耶和華神說:「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虛心原文作貧窮]」(賽66:2)。主耶穌向天父禱告時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禰,因為禰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阿!是的,因為禰的美意本是如此」(太11:25-26)。釋經者首先要敬畏《聖經》-- 活神的活道。《聖經》既然是至高神的自我啟示,對渺小有限的人來說,自然會有奧妙、難明之處。釋經者要存受教的心來研讀《聖經》,正像先知以賽亞所說,「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賽50:4)。陳終道指出,釋經者最忌諱的是,要求《聖經》處處要符合自己的心思意念,「讀《聖經》好像老師批改小學生的文章那樣,覺得這裡不合理,那裡不滿意。」 陳終道還寫道:

讀任何一段或一章《聖經》,可能會遇到一些難解的經文。…但不論是否有疑難,或有難明之處,總要除去「不信的噁心」。不該疑惑神的話語本身有錯誤,而是承認自己屬靈或屬世各方面認識還不夠,因而產生疑難。這樣才不會給魔鬼留地步,不讓牠借不明而把不信的火箭射入我們的心。只有從心裡完全信任神的絕對無誤的人,才能得著聖靈的教導,明白《聖經》的啟示。人的邏輯或科學的考據,不能取代聖靈叫人明白《聖經》。

寇爾森(Charles Colson)說,「路德說,講道會使他雙膝顫抖。英國傑出的傳道人司布真說,他『恐懼顫慄』,以免他將神的道闡釋錯了。」 波伊斯(James M. Boice)則尖銳地說:「除非我們願意讓《聖經》來改變我們,我們絕不可能認定我們能夠充分了解《聖經》的任何章節。」
對神的話語的敬畏,也會鑄成誠實、謙卑、開放、專註、和忍耐等釋經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美德。
第二,釋經者要渴慕真道。釋經者必須有追求認識神的話語的火一般的熱情,在研讀神的話語時,既心存敬畏,又肯付出努力。有渴慕神的話語的心,反覆誦讀、回味,就容易得到靈感,體會到神的話語的甘甜。所以,詩人說:「禰的言語,在我上膛是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詩119:103)!先知耶利米也禱告說:「耶和華萬軍之神阿!我得著禰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禰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禰名下的人」(耶15:16)。
第三,釋經者必須依靠聖靈的引導和指示。主耶穌應許門徒說:「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明白[原文作進入]一切的真理」(約16:13)。因為「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林前2:11)。主耶穌對門徒說:「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6:63)。釋經者對住在自己裡面的聖靈的引導,應該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只有依靠聖靈的開啟、光照,釋經者才可能真正明白《聖經》。這一點在下文還將僅以討論。藍姆說,中世紀著名的天主教神學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s, 1225 or 1227-1274 AD)遇到難解的經文時,就禁食、禱告;在《聖經》學者中,其著作能夠造就教會的人,大部分都是以充分的禱告伴隨其研究的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8: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