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媒:日本將「改朝換代」 或會親中疏美

[複製鏈接]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22 09: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麻生太郎日前就自己的發言前後不一及執政黨在大型地方選舉中連敗表示道歉。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麻生21日宣布解散眾議院後,輿論普遍認為自民黨半個世紀的執政將走向終結,民主黨可能上台,日本正醞釀「改朝換代」式的變化。西方媒體紛紛猜測,未來的日本政府是否會比現在更親近中國,或更疏遠美國。

  英國《每日電訊報》21日稱,在對外政策上,自民黨簽署了日美安保協議,讓5萬名美國大兵駐在日本。但民主黨宣稱要採取更為獨立的姿態,並指責自民黨對美國的要求百依百順。鳩山今年早些時候曾經說:「我們想離美國的依賴遠一些,並建立一個更平等的聯盟。」

  路透社說,民主黨承諾發展與中國等亞洲鄰國的關係,因此一些分析人士擔心美日同盟關係可能會受到損害。但為了避免讓美國擔心,民主黨領導人「似乎開始調低聲調」。

  環球時報引述清華大學劉江永教授表示,如果民主黨這次能夠上台,內政外交估計和自民黨近期內不會有太大區別。但民主黨的政治調整和特色會逐漸凸顯出來,比如民主黨強調美國從沖繩撤出,也不主張應與美國聯合作戰。對與中國關係,民主黨會非常重視,但民主黨內也有不同的聲音。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25

主題

5372

帖子

22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Grand Jedi Master

Rank: 4

積分
2252
沙發
jedi_xie 發表於 2009-7-22 10:57 | 只看該作者
是不可能出現親中D,中國和日本,一定是互相競爭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主題

3559

帖子

91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4
3
栗 劍 發表於 2009-7-22 20:01 | 只看該作者
回歸亞洲才是聰明之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4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22 20:18 | 只看該作者
[2009-07-16] 展望後自民黨時代的中日關係

張智新

 無論未來小澤是在台前還是繼續身居幕後,中國都必須面對後自民黨時代的重大挑戰。然而,我們仍可以期待,小澤的對華外交仍將是務實、理性和富有建設性的:其一,小澤的最大挑戰將是內政而非外交,這一要務離開中日友好攜手,將難以實現;其二,他信奉對中美的等距離外交理念,不太可能在對華政策問題上一味強硬;其三,無論民主黨還是小澤本人,都同中國政府有?持久良好的溝通。

 7月13日,日本自民黨在被稱為大選風向標的東京都議會選舉中一敗塗地,首相麻生太郎被迫做出將於7月21日解散眾議院,8月30日舉行全國大選的決定。

政黨輪替似不可避免

 經過此次選舉,自民黨與其對手民主黨在東京都議會中的力量對比,由48:34逆轉為38:54,自民黨即使聯合政治盟友公民黨(23席),仍然無法在東京都議會過半,敗績之慘,可見一斑。再聯繫到此前不久的地方領導人選舉中,不少市縣中資歷經驗豐富的自民黨候選人,都相繼慘敗給名不見經傳的民主黨年輕人,日本選民對自民黨的徹底厭倦、失望可謂一覽無遺。可以斷言,除非對手民主黨陣營再爆驚天醜聞等重大意外,自民黨在未來眾議院大選中的敗局幾乎是無可挽回,民主黨離政黨輪替的夢想近在咫尺。

 對於8月底的大選,可能的結果不外乎三種:一是民主黨大獲全勝,一舉奪得眾議院過半席位,僅憑一己之力就可以登台執政;二是民主黨雖然獲勝,但議席不過半,只有聯合共產黨、國民新黨等其他在野小黨席位方能過半,那麼民主黨將與之聯合組閣;三是民主黨雖然議席超過自民黨,但聯合其他在野小黨仍不足以過半,那麼將出現「政黨大聯合局面」。以目前民調的數據、東京都議會選舉及此前的地方領導人選舉情勢看,出現第二種情形的可能性應該更大一些。

 如果大選結果果真如此,自民黨將繼1993年後16年中再度丟失政權,如願實現政黨輪替的民主黨會推舉誰來擔任首相呢?選項可能有二:民主黨要麼請不久前因政治資金醜聞被迫辭去黨首職務的小澤一郎重新出山,要麼由現任黨首鴆山由紀夫走上前台出任首相,小澤一郎則「垂簾聽政」,於幕後執掌大局。一句話,一旦民主黨大選獲勝,日本首相要麼是小澤的「人」,要麼是小澤的「魂」。

小澤對華將務實理性

 許多中國民眾十分關心的是,假若這一猜測應驗,對未來的中日關係將產生何種影響呢?

 梳理民主黨和小澤一郎的外交理念,其最核心部分可以歸結為兩點:其一與自民黨主流外交理念不僅不矛盾,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是,經由成為「普通國家」來謀求日本的政治大國地位;其二與自民黨主流陣營中日美同盟至上理念有?顯著差異,即謀求與中美等距離外交而確立三邊平衡關係。

 後者業已讓美國朝野疑慮重重,不過對中日關係來說則是利好,因為這是從外交戰略層面上將中日關係置於同日美同盟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小澤真的秉持這戰略思想,後自民黨時代的日本政壇將會以更理性冷靜的心態直面中國的崛起,更加理解、尊重中國在歷史問題上的關切,以及在台灣問題等方面的核心國家利益,不會將中國視為意識形態或者冷戰意義上的戰略對手,因而也不會像麻生太郎鼓吹「自由而繁榮之弧」那樣不合時宜地大彈冷戰老調,也不會如安倍晉三、麻生太郎那樣在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歷史教科書等問題上癡心不改。

 至於前者,這是出身自民黨的小澤骨子裡較之右翼強硬派更右之處。可以想像,無論未來小澤是在台前還是繼續身居幕後,但他在修改和平憲法、擴充日本軍力等方面將更加雄心勃勃,在釣魚島問題、東海油氣資源問題等中日關係敏感問題方面也極有可能更加強硬,這將是後自民黨時代中國必須直面的重大挑戰。

 然而,基於下述理由,我們仍可以期待,小澤的對華外交仍將是務實、理性和富有建設性的:其一,小澤的最大政治挑戰將是內政而非外交,遏制日本經濟萎縮的趨勢,刺激其盡快復甦並恢復增長,才是其上台後的當務之急,而這一要務離開中日友好並攜手,無疑將更加棘手甚或難以實現;其二,他信奉對中美的等距離外交理念,不太可能在對華政策問題上一味強硬而不知變通;其三,無論民主黨還是小澤本人,都同中國執政黨及政府有?持久良好的互動與溝通,這也是促使其對華政策更加務實積極的有利因素。

 可見,如果日本政局朝?預料的方向變化,後自民黨時代的中日關係也值得積極期待,至少不必如美國朝野那樣惴惴不安。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5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22 20:44 | 只看該作者
崔天凱:日本能否走出危機 很大程度看中國

  中評社北京7月22日電/中國駐日本大使崔天凱22日做客新華網,就周邊外交和中日關係等問題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崔天凱說,日本經濟界普遍認為,日本能不能更快的走出金融危機,很大程度上看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

  主持人:去年以來,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受到了怎樣的影響和衝擊?

  崔天凱:金融危機對日本還是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是這個影響和美國、歐洲是不一樣的,因為日本的金融部門由於前十年已經進行了很多調整,所以問題並不是從金融部門開始的,問題主要在於製造業、實體經濟,特別是從事出口的這些企業。因為它的主要市場在歐美,歐美市場不行了,出口的大公司就受到很大衝擊,包括一些日本世界著名的公司,收入都下降,甚至出現了虧損,這個對日本是很大的挑戰。這個跟我們國家的情況有點相似,因為我們本身經濟還是比較健康的,金融部門也是比較穩健的,但是出口受到了世界市場不景氣的影響。這一點在日本也引起了政府、企業界、民眾高度重視,但是我覺得這是問題的一面。  

  問題還有另外一面,從我們在日本工作的直接感受來看,應該說日本的經濟實力並沒有因為這次金融危機受到根本的影響,用我們的話來說並沒有受到「傷筋動骨」的影響。它的高端製造業能力還是很強,它的研發能力也沒有放鬆,繼續在加強。我接觸很多日本大公司,他們都告訴我,除了應對當前金融危機,他們還在著眼金融危機之後,哪些產業、哪些技術、哪些產品在世界上是更有競爭力的,他們覺得即使在金融危機背景下,這些工作還不能放鬆,這一點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的。  

  總的來說,日本經濟受到金融危機很大影響,但是日本的實力還在。金融危機發生以後,日本的經濟界普遍認為,日本能不能更快的走出現在的危機,很大程度上看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如果說中國經濟能夠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日本通過和中國的合作,有望比較早的走出現在的危機,這給兩國合作提供了新的重點和亮點。

  主持人:中日經貿合作在這次金融危機下面受到哪些影響?  

  崔天凱: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貿易量下降。兩國企業界也在積極想辦法。另外,我們公布了刺激經濟一攬子方案以後,不僅對我們國家的經濟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對日本也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鼓舞了日本企業界的信心,他們認為中國的經濟刺激計劃很及時,也非常有效,正因為中國有這麼大的計劃,落實的很快,給日本企業提供了很多機會,有些設備、產品需要從日本進口,另外在中國的投資也可以找到新的機會。這一點,日本各界也看得很重。

  主持人:我有一種感覺,日本在金融危機呼嘯而來的時候,他們有一些躲避,避免了實質性的打擊,他們還在考慮金融危機之後應該怎麼辦,這些東西是特別值得我們學習的。

  崔天凱:日本也是從它自己的經驗教訓當中學到了一些東西。大家都說日本有過失去的十年,泡沫經濟。這對它確實打擊比較大。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日本也調整了經濟結構,也清理了一些金融部門的不良資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為這次金融危機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另外,日本的企業歷來是承受能力比較強,日本的企業從總體上來說,做事情比較謹慎,對太大的風險還是採取比較謹慎的態度,這樣有利於它規避一些風險。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8

主題

4986

帖子

199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5
6
 樓主| akihito 發表於 2009-7-22 21:11 | 只看該作者
日本經濟一蹶不振 中國要做好亞洲領導者的準備

 香港《文匯報》21日發表署名文章認為,中國作為亞洲的領導者,已經是歷史的必然。也許,我們還要謙虛,但現在已經不是要不要當的問題。問題只在於,做好這個準備沒有?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作為亞洲的領導者,已經是歷史的必然。也許,我們還要謙虛,但現在已經不是要不要當的問題。問題只在於,做好這個準備沒有?

  近期,中國周邊又是一個「多事之秋」。許多大國表面上不說,心裡則竊喜,以為天助其壓抑中國崛起之勢。南海本來就沒有平靜過,相關的東盟諸國硬要爭中國的南沙諸島,還聲言要成立「南沙集團」。和日本的東海與釣魚島糾爭,雖然一度緩解,但是可能又要起波瀾,原來簽訂的東海石油開發協議實際上無法落實,且日本執政自民黨即將大權旁落,民主黨勢將上台,日本的對華政策或者又要和中國磨合。

  周邊多事 難阻中國和平發展

  好在中國從來就是在風浪中前進。「疆獨」分子不放棄暴力手段,只能使其被強硬打擊有更充分理由。至於南海、東海、朝核問題,也都在可控範圍內。關鍵是,所有這些問題都無法阻止中國重新成為「亞洲中心」,成為名副其實的亞洲領導者。

  三十年前,日本經濟起飛之後,日本人曾經提出「雁行理論」,就是在亞洲的發展中,日本是帶頭雁,其它國家次第緊隨飛行前進。那時不要說四小龍,就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也排隊比中國前。

  如今,從GDP而言,日本的總量還略多於中國,中國可能於今年內或明年底超越日本,但是,日本的領導者地位實際上已讓了給中國。日本經濟發展,已相當程度跟中國的大勢走。

  中國是亞洲最大的經濟腹地,這是中國亞洲中心論的基礎。另外,中國又擁有逾二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不但足以支付中國外貿運行,也可相當程度支撐整個亞洲的外貿。而在國際政治影響力和軍事實力方面,也使中國具有了「亞洲中心」的地位和實力。

  問題是,對再成為「亞洲中心」是否有足夠準備?古時那種萬方來朝的景況可能重演,但這不重要,重要是,與亞洲國家關系能否制定新的游戲規則。中國既要照顧亞洲各國的利益,又要保護到中國自己的核心利益。
盈盈萬物,生生不息,唯道獨尊,無為而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5: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