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季羨林事件: "北大" 這個養子的不孝

[複製鏈接]

13

主題

74

帖子

12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竹葉連 發表於 2009-7-20 22: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竹葉連 於 2009-7-20 22:30 編輯

季羨林事件: "北大" 這個養子的不孝

  最近看到兩條新聞,一條是說北大不希望不孝順的人進北大的門,這是他們的招生標準,一條是季羨林證實確有收藏被盜之事,北大調查組對外流品的證偽與丟沒丟東西是兩碼事。

  我發現我要談的事情,其實就是:孝道與孝盜。

  這裡的北大,應該是官僚體系的北大,大學大了,便會如此。「這個事我(們)都知道。」

  大學完全不用為此遮羞。如果連北大與「北大」都分不清楚,我們就真的夠悲大的啦。

  可是民哪有不刁的,扮豬不一定都吃得到老虎。可是大學不是獨立於社會之外的真正象牙塔,至少行政與建築不能,否則何來知法犯法,何必要有針對政府的行政法?湖大給了學子們一次教育,也是一道思考的題目,那就是針對這些標語的真確態度與生理反應。這一刻,湖大千年學府的牌子真的飛了起來,這一刻,湖大與「湖大」二者合一的做了一件大手筆的事,那就是用油漆把標語上有關罵到我們親愛的Party的地方塗掉,其他地方一概原封不動的留著,就留在那裡給我們看。當然,你不會搞笑到以為某個敵對高校的黨員悄悄做的吧?!這裡有一種氣度。現實、精神與他們的存在以及方向放在了一起。

  你會說我的態度很曖昧,沒錯,真的很曖昧。

  如果看開愛情的人就喜歡玩曖昧,那麼看開世事的人也會怎樣?也是曖昧。這份曖昧就是季羨林老先生的態度。當你面對現實矛盾時,應該學會把「應該怎樣」和「只能這樣」擺在一起思考和執行,一個擺在另一個上面,就疊高了,疊高了放在「杯中窺人」,思想就有顯得深度了,還透出一股子幽默來。看個例子再解釋。

  學法學的人有時候太有法治精神就會太迂腐,法與法律總是有距離的,要靠司法實踐、風險規避與利益的妥協來彌合。一個燃油稅的開徵都歷盡艱辛。學商科的人太有求富慾望就顯得太功利,萬一要是沒文化就被貼上「暴發」的標籤,萬一不是個樂善好施、樂於助人的人就會被看做自私、絕情的「奸商」。國美的黃光裕玩得太美了,私募基金簡直讓人以為是《天道》裡面的丁元英,但他忘了一件事、丟了一件事,忘了自己再大也還是個民營企業家,丟了企業家的創業精神與事業追求,陷入了資本遊戲的魔障。我扯遠了嗎?沒有。我在論證什麼叫做「應該怎樣」和「只能這樣」。

  喜歡玩曖昧的季羨林老爺子說:「當面叫你季爺爺、季爺爺,背面偷你的畫,這個我知道。」

  你還沒笑嗎?老爺子的語言太自然啦!他在罵「北大」這孫子,在罵他們數典忘祖,在抵抗他們的盜孝。

  孝道重不重要,我願意引用最近我極度喜愛的白岩松,在《魯豫有約》中說的話:「如果連這件事都做不好,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另外,像北大這樣的一流名校都把孝順旗幟鮮明地作為招生標準啦,難道「北大」不汗顏嗎?

  今天我跟我家老爺子說:「北大居然不把季羨林家房門鑰匙給他親生兒子,還十三年不讓見面。」老爺子英俊地把剛剛打開的車門一摔,大吼:「北大搞什麼名堂!」然後又小心翼翼掏出車鑰匙頗為費力地開車門。破車沒辦法~~

  (我家老爺子曾以這個段子走紅,再次拿出來給大家分享。

  爸:你,那托福考的怎麼樣啦?

  我:不知道。

  爸:肯定沒問題咯。我的崽。

  我:哦,爸爸,我是考雅思 。

  原版忘記了,這個版本貌似不好笑啦。這個語言真是藝術啊,季老爺子真是國寶。)

  我寫出我和我爸爸的對話,是想給大家引出了一點事件的背景信息。估計各位也會同樣覺得「北大」很過分。但我想說的是別的問題。就是剛才沒談的孝盜。

  親生兒子季承說北大不讓自己見父親,也說過父親託付自己管理這些。

  你可能要問:幹嘛在人家前面加個親生兒子啊? 我說,這個問題問的好。我就為了與另外一個兒子來做比較的,這個兒子就是北大。十三年幾乎見不到面,季承這個親生兒子難盡孝道,而北大照顧著老爺子,所以總感覺北大雖然不是親生的卻像一個養子,而北大確實也是被這些一批批國寶級大師養出來的。

  而今感覺,就好像北大這個養子開始計劃著跟親生子爭遺產的味道,而且故意設置了久病床前無孝子的陷阱給季承。「北大」此舉,恬不知恥。偷畫那是個人行為,但拒絕交鑰匙就有某種集體作案的故意在裡面了,領導的默許與縱容就是孝盜!弄得季老爺子向溫總理求助要求換一個秘書,這事真是荒唐極了。雖然許智宏退了,這位唱隱形的翅膀的老校長,如果知道此事,那也是難辭其咎的。

  孝道本是好,如果當把自己的唯一義務對等成了全部權利的佔有,那就變了。孩子是父母的寶,養兒防老,除了給與愛也給與物質,成年的孩子卻不會覺得自己的全部都是屬於父母的,該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人生。而到了父母年事已高的時候,父母就彷彿全部成了孩子們財產了,雙親被物化,就是石碑的碎淚。

  可悲的孝盜的開始就是父母本身被看成了一個投資項目,為了削減成本,有時候會自欺欺人地刻意扭曲父母的意願。父母真正所關心的東西總是被子女所鄙視,請大家以此為戒,不要在你受到愛與物質的成長后,只給與父母累贅感與被看成浪費資源的皮囊。老人不要新衣服是節省,不代表你真的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讓他們從沒有煥然一新的機會。老人關心養生,不要用你自己的健康標準去對待老人,說什麼這個葯是騙人的,那個保健儀沒必要,請問什麼是真實的?你的孝心?請問什麼是必要的?你的名牌?這些感觸,是我好幾個月和許多老人在一起聽到、問到、看到的。當時有種喜來健的理療儀,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和各種老年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很有效(大家如果賺了錢,第一個給家人買這個,我家的老人和我的母親以及我見到的一大群老人們全受益於此,當然還有我自己。當你在外打拚的時候,讓他替你照顧你的家人,放心。具體的,大家可以問我,我會告訴你們的。不過很貴,這個東西早就正式進入湘雅的理療室了。),有個老人做了這個很好,想買回家,免得每天跑去中心做,結果兒子死活不同意,說這都是騙人的云云,其實就是不把母親的事當事,而且這東西貴,肯定覺得買這個會影響到別的家庭支出,況且母親的腰病都幾十年了,老人沒辦法,自己偷偷買,還怕被兒子罵,就每天等兒子上班拿出來做理療,兒子回來前就把東西藏到床底下,幾十歲的老人啊,每天做完理療,又得替你們做飯,然後又得把那麼重的機器搬來藏去,心又何甘?我想說,如果真是關心父母,你覺得是騙子,那你好歹抽個時間來自己體驗一下、問一下,哪怕你來了一次,你都不算個畜牲!大家不要以為這種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一個成年人,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可能在想這一萬多塊可以用在孩子的擇校費上,可以讓大家出去旅遊,可以給投點基金,可以活動活動領導關係......反正老人的需要容易被忽視。

  孝盜開始變賣父母的資產。父母少花一分,自己就多留一分。當然這一切都是下意識的,真正這麼齷齪到謀划的人還是很少的。

  回到季老爺子的問題。孝盜其實一個普遍性的文化道德問題,其本質是攀親戚謀私利。大家都只關注了老爺子所說的偷畫的事情,這個經濟價值其實是很明顯的。而季老想說、又不好說的其實是剩下的收藏的處置問題。按理說,季老的東西肯定屬於自己,但季老不是一個普通的老人,他們遺物必定是要作為文物處理的。而這些文物誰來處置,存放在哪裡就變成了一個問題了。一般而言,是先通過合法渠道,由法定繼承人繼承,或按季老的遺囑處理。然後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可以捐出來,但是,擺在哪裡就不一定了。北大可以放。故居也可以放。國家各種博物館也可以放。拍賣也自然是可以的。而對於「北大」而言,放在別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對於百年北大人文資源的流失,是軟實力的削弱啊。所以「北大」之所以不允許父子見面,就是為了爭奪這些東西的優先處置權。但真正的北大,會因為沒有存放這些東西而受損嗎?不會。這只是「北大」從自己角度的想法,也只是他們小人肚腹。季老只是年事已高,並沒病危,提前爭產,可見季老的死活對他們並不那麼重要,可見「北大」真是不孝!!!

  但是,不孝之人總是不能體會一個情字。你不孝,而我卻無法無情。即便「北大」無此十三年的苦心經營,季老的遺囑中就不會說明有些東西應該放在北大嗎?從受恩師陳寅佫推薦到北大教書,這幾十年的感情,即便是「北大」不念,季老是不會不念的。季老可能看到了一點,那就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些一撥撥的「北大」就是流水的兵,而他心中的北大、真正的北大永遠是那「鐵打的營盤」,銘刻流光有火花,濺落疼消舊疤痕。

  爭名人、爭名氣,到處都在認祖宗。盜孝的文化現象哪裡沒有?當然,這個孝不一定要是認爹認媽,只是諷刺一種刻意與虛偽的推崇與尊重。杜甫死在了湘江上,就豎起了一座江閣。易中天否認自己是長沙人,沒關係,幸虧我們還有寫《萬曆十五年》的黃仁宇,這位老先生可比你有「品」多啦。這些都本來無可厚非,有些官員總是有發展城市的責任在,大學的官員也有建設學校的責任在,季老並沒有站著說話不腰疼地橫加指責,畢竟他曾經也作過北大的副校長,於國家都識大體能受委屈、寫得出《牛棚雜記》,於北大一大學就不識大體了嗎?(季老的人品,真符合我那新總結的「不怒、不爭、不怨、不別」為人心態的追求,「不別」 是長沙方言裡面不別像的意思,指不要一副做作、假模假式、裝深沉、故作清高等令人厭惡的虛偽表現。我突然發現這個很重要,人多少都有點小別像。)只不過,希望你在把人家推崇至高時,是真正的對人的尊重、對文化本身價值的認同、對普世情懷的傳播,而不是在自己犄角旮旯里擺家家,爭私產,阻礙了價值本身的發揚光大。季老是國寶,雖然他自己不喜歡這名字,但國寶是屬於北大的、屬於國家的、屬於世界的,但首先是屬於季家的,更首先是屬於自己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麼個人的權利也應該從自己開始,而不要一開始就扣上大帽子,借公肥私了。公權力對私權力的侵犯得有個度,不僅合道理就百無禁忌了,還得合情理。

  孝盜文化是可怕的。為什麼聯合國的申遺那麼強調要有傳承!就是怕你扯了虎皮當大旗,旅遊、經濟、政績上去了,結果把老虎凍死了。

  最後,孝盜的幽魂不肯散去,還在那裡空谷幽蘭般甜蜜地喊著:「來吧,來吧,名人名人死在我們這裡吧。我把你當爸爸爺爺一樣供著啊。好吃好住好招待,修陵修辭紀念堂啊!」

  願季老長壽,他們都等了13年了,咱讓他們再等13年,您天天看您的書,繼續筆耕不輟。小孩我這替你抱不平呢。至於你是怎麼想的,等你口述的自傳出版了,大家就真的知道了。

  新聞摘錄一則:

  11月7日,季羨林兒子季承見到季羨林,兩人之間的一段對話被錄成視頻。視頻中,季羨林與兒子季承聊到:「(丟畫)千真萬確,我知道,當時有感覺。當面叫你季爺爺、季爺爺,背後偷你的畫,這個我知道。偷畫的事情,誰也掩蓋不了。現在是,偷多少,我不知道。我的畫,還是有經濟價值,沒法說。」

  題外話:

  不孝就是不孝。我說的就是不「孝」。不是說什麼不肖子孫的不「肖」。

[稿源:新浪論壇] [責編:陳昱東] [作者:魯筆Rubee]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沙發
鐵螳螂 發表於 2009-7-20 23:07 | 只看該作者
u14/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74

帖子

12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3
3
 樓主| 竹葉連 發表於 2009-7-20 23:50 | 只看該作者
2# 鐵螳螂
請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5 21: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