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如何處理「民族問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9-7-19 01: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馬戎
2009-07-16 09:18:55
來源:南方周末


編者按:美國在處理「民族問題」上也經歷了很多曲折甚至血腥,本文從靜態政策分析角度提出一家之言,供關心中國民族問題的讀者參考。
■對少數族群成員作為國家公民所應當擁有的各項權利,政府從「公民」角度予以保障,針對每個成員的具體情況採取個案處理,儘可能不把他們視為具有某種獨立性的政治群體。
在一些工業化的現代社會特別是移民國家中,「民族構建」(nation building)是以國家為基礎來推動的,居住在國家領土上的所有合法居民,都是這個「民族國家」的成員。因此,儘管美國公民由不同種族和族群的移民組 成,他們共同組成了「美利堅民族」(American nation)。甚至斯大林也承認美國是一個「民族」,這是源自西歐的「公民民族主義」典型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中,「民族」(Nation)主要顯示出作 為一個穩定的政治實體的特徵,相比之下,體現語言、種族、宗教、祖籍國等差異的各個群體如黑人、華裔、西班牙語裔等被稱為「族群」(Ethnic groups),這些群體的成員自加入了美國社會後,在美國的政治框架和「民族認同」意識的引領下逐漸淡化了本群體的政治色彩,而成為「亞文化群體」。而 且,隨著族群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和相互通婚,各族群成員之間的界限也在模糊化,每個族群都有部分成員處於被其他族群同化的過程中。
在美國,所有族群的成員都被視作平等的國家公民,對少數族群成員作為國家公民所應當擁有的各項權利,政府從「公民」角度予以保障,針對每個成員的具 體情況採取個案處理,儘可能不把他們視為具有某種獨立性的政治群體。對於一些少數族群成員在社會發展中面臨的不利狀況(如英語水平差的新移民或受教育程度 低的黑人),美國主要不是通過政府政策來保護其群體的「政治權益」,而是通過民間和半民間的各種社會福利項目,對需要幫助的個人或小群體(而不是「族群 」)予以救助和支持。這就使與族群相關的各種問題,主要以個體成員和個案的社會問題形式表現出來,而不表現為以整體族群為單位的政治問題。
美國政府和主流社會一直把族群問題「文化化」,也不主張採取行政強迫手段來推動文化同化。強迫同化實質上是族群「政治化」的另一種表現。在政治一體化的同時,美國政府和主流社會極力引導人們把族群差異、宗教差異看作是「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文化差異」。
考慮到社會中的族群差別將長期存在,美國學術界在20世紀中葉提出了「文化多元主義」的目標,努力把族群問題向「亞文化群體」的方向上引導,具體做法有三條:
第一是堅持國家在政治法律的一體和主流文化的普遍性(英語、基督教文化);
第二是允許各少數族群保留自己的部分傳統文化;
第三,為了防止在就業和其他活動中可能出現的種族、族群歧視,美國人的身份證明中沒有「種族、族群成分」的內容,人口普查表中的「種族、族群身份」 一欄,由被調查人自行決定是否申報和如何填寫。政府在各種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有意地淡化和模糊各個種族、族群之間的邊界,鼓勵族際通婚,並以各種方式 來促進族群之間的相互融合。
近半個世紀以來,美國在討論與處理種族、族群關係時十分強調「文化多元主義」。同時,「文化多元」並不意味著各族群在政治、地域上實行任何形式的「 割據」而危害國家的統一,美國的「文化多元」之上有十分強大的「政治一體」,各州和聯邦都是很強的政治實體。美國雖然允許成立以某個族群為基礎的、不具有 排他性的文化團體,但絕不允許建立在種族、族群方面具有排他性並具有「自治傾向」的政治組織和經濟組織。例如,美國最重要的少數族群組織,是1910年5 月成立的「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主要活動是促進黑人就業機會、反對私刑、保護被迫害黑人和爭取黑人選舉權。「協進會」和其他以少數種族為主成立的各類組 織的主要目的,是以美國憲法、人權和美國國家利益為旗幟,為少數種族成員爭取平等的政治權利和社會福利,而不是為少數種族爭取政治獨立或區域自治。同時美 國非常重視各種族、各族群的「政治一體化」,只是在討論族群問題時不公開這樣提而已。毋庸諱言,處在社會底層的少數族群(黑人、土著印第安人)個別成員依 然存在著「民族自治」並建立獨立國家的傾向,這種傾向,當然會受到美國政府的嚴密監控與全力壓制。
美國不僅堅持政治上和經濟上的統一,實際上在文化層面上也存在強有力的「一體化」措施,如通用的公共語言是英語,在作為「文化」最核心內容的價值觀 念和行為規範方面必須追隨美國的主流社會。事實上,這些少數族群成員如不會講英語在美國就寸步難行,不接受美國的基督教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在美國社會裡 與其他人和各種政府機構打交道就十分困難,更談不上就業和發展。所以,「文化多元主義」並沒有保留真正獨立的「文化群體」,只是允許在接受「美國共同文化 」的前提下,保留了原有傳統文化某些特點的各「亞文化群體」的存在。如果允許發展有族群背景、真正具有自治傾向的「文化群體」,有可能最終會危害美國的政 治統一,這是美國政府、政治家們和主流社會不接受的。
簡而言之,美國政府自20世紀60年代「民權運動」以來在處理國內種族、族群問題上的基本政策和指導思想,就是把各少數種族和族群引導成多元社會中的「亞文化群體」,淡化這些族群的獨立政治意識,把族群身份「去政治化」。
美國是一個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組成的新興國家,在「政治一體、文化多元」的框架下,在這些具有不同種族、族群背景和不同語言宗教文化傳統的公民中 逐步建立了新的「國民認同」。在今天,儘管歷史遺留下來的種族偏見和歧視仍然存在,有時也會發生種族矛盾和族群衝突,但是自「南北戰爭」后國家的統一從未 受到真正的威脅。由於歷史上曾經長期實行黑人奴隸制和對土著印第安人、華裔等的種族歧視,使得美國族群關係的先天基礎很差,我們應當承認,美國自「民權運 動」以來在協調種族關係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功。
(作者為北京大學教授)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59

主題

1449

帖子

34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0
沙發
cangxiao 發表於 2009-7-19 04:11 | 只看該作者
值得深思,老美同化移民的能力很強,第一代移民不一定,但太多第二代移民建立了對美國牢固的歸屬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

主題

1632

帖子

43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9
3
Lengdan 發表於 2009-7-19 12:46 | 只看該作者
民主,人權是普世價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19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4
浪人海洋 發表於 2009-7-19 22:17 | 只看該作者
嚴厲的法治和嚴格的警察社會才讓美國的種族問題很難爆發出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19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5
浪人海洋 發表於 2009-7-19 22:19 | 只看該作者
民主,人權是普世價值。
Lengdan 發表於 2009-7-18 23:46

都是騙人的價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8

主題

4821

帖子

4770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70
6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09-7-20 00:43 | 只看該作者
5# 浪人海洋
民主,人權是「騙國內人民和干涉他國內政」的普世工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8

主題

4821

帖子

4770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70
7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09-7-20 00: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海外憤青 於 2009-7-20 00:47 編輯

1# Hanxin
此文的觀點確有參考價值,畢竟是「南方周末」的文章,在漸進宣傳民主的同時,還是要說一些有道理的觀點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

主題

1632

帖子

43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9
8
Lengdan 發表於 2009-7-20 01:42 | 只看該作者
都是騙人的價值
浪人海洋 發表於 2009-7-19 22:19


至少人民有講話的自有,中國為何不敢讓人民講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9
打狗棒 發表於 2009-7-20 09:56 | 只看該作者
同樣的道理,中國政府幾十年來也為如何將國內56個民族融合到一個「中華民族大家庭」做了大量的工作,這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制定和具體執行少數民族政策時出現了某種偏差,才給境外分裂勢力有了可乘之機和找到某種借口。因此才會導致較多的不穩定因素。
蝸居時代角落,笑看天下大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

主題

1632

帖子

43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9
10
Lengdan 發表於 2009-7-21 00:01 | 只看該作者
同樣的道理,中國政府幾十年來也為如何將國內56個民族融合到一個「中華民族大家庭」做了大量的工作,這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制定和具體執行少數民族政策時出現了某種偏差,才給境外分裂勢力有了可乘之機和找到某種借口 ...
打狗棒 發表於 2009-7-20 09:56

不要只知道吹捧。多指出問題,不足,提點建議不好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5: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