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資控制我國"生命之源"--中國人難道要喝外國水?

[複製鏈接]

1428

主題

2029

帖子

169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outon2008 發表於 2009-7-20 1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外資控制我國"生命之源"--中國人難道要喝外國水?

作者:彷彿回到起點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點擊數:87    更新時間:2009-7-20         薦  ★★★ 【字體:小 大】


外資控制我國"生命之源"--中國人難道要喝外國水?

彷彿回到起點



"不能因為有些人喝不起水,就不提高水價."----近日,一些專家開始為水漲價鼓吹造勢.事實上,此前瀋陽市已經從7月1日開始,將水價提高了25%.

水為什麼要漲價?儘管專家們將理由講得天花亂墜,但對下面的數據卻諱莫如深:

報載:2002年,全球水務巨頭法國威立雅水務公司,斥資20億元收購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50%股權;

報載:2004年,法國威立雅公司以1.52億元人民幣收購遵義市南、北郊水廠(不含管網),遵義市政府授予其30年特許經營權,期滿后可續展5年;

報載:2004年,威立雅公司投入億元收購呼和浩特地下水廠、地表水廠的的51%供水資產;

報載:2004年,威立雅公司投資33.1億元人民幣併購深水集團 ,獲得深水集團45%股權,期限為50年;

報載:2005年威立雅公司以4.5億人民幣將常州自來水集團公司49%的國有產權收入囊中,合資期限及特許經營期限達30年;

報載: 2005年威立雅水務以億元人民幣的出資額完成了對昆明自來水公司49%的股權收購。協議期限30年,服務人口達250萬,其中包含十餘個水廠;

報載: 2006年,威立雅成立燕山石化威立雅水務有限公司 ,負責運營北京燕山石化基地的工業污水回收、處理和再循環利用設施。合同期長達25年;

報載:2006年, 威立雅水務集團以3.4億歐元的價格,拿到了他們在中國市場的第20個合同。這個剛剛簽訂的合同是一個30年期的綜合水服務項目,為柳州市100萬人口提供飲用水生產、配送和客戶關係管理;

報載:2007年,威立雅以17.1億人民幣併購蘭州供水集團 .其資金用途包括:蘭州市政府提取股權轉讓金5億元,職工股轉讓金1-2億元,其餘部分分期投入自來水廠的運營中;

報載:2007年,威立雅出資相當於9067萬元人民幣現匯,占註冊資本的59%,共同組建烏魯木齊河東創威水務有限公司,合作期限為25年 .報載:2007年,威立雅成立天津泰達威立雅水務公司,威立雅水務佔新公司49%的股份;

報載:2007年,威立雅出資億元,收購海口第一水務有限公司49%的國有股份.雙方約定,在30年的合作期內,涉及公共利益的水價,均按《價格法》的規定嚴格執行;

報載:威立雅進入中國水務市場10年,先後拿下了天津、上海、北京、成都、昆明、珠海、烏魯木齊、青島、邯鄲、寶雞、遵義、呼和浩特、常州、蘭州、海口、揚州等遍及全國各大地區主要城市的25個水務項目,經營期限一律在20年到30年之間(有的還可以協商延續),所佔股權份額均接近或等於絕對控股的50%;

報載:法國另一個水務巨頭--蘇伊士集團已在上海、重慶、青島.瀋陽、紹興、泰興等14個城市建立起18家合作公司,投入的資金總額超過億美元,日供水能力達391萬立方米,供水人口逾千萬。其中,蘇伊士集團投資組建的重慶中法供水有限公司,蘇伊士佔60%的股份,突破了我國對外資進入水務組建合資公司不得超過50%的限制;

報載: 威望迪集團在華投資也超過10億美元;泰晤士水務公司同樣取得了上海一個投資6800萬美元的水處理「BOT」合同。而包括安格利水務公司、百泰國際集團等著名公司組成的英國水行業代表團,在不少大中城市均布下了棋子;

報載:新加坡聯合工程目前在中國有40多個項目合作,其中包括西安.昆明等城市,並且拿下了瀋陽市渾南新區的廢水處理特大項目;

報載:除了企業,國際投資組織也加入到中國水務市場中來。世行在中國水務領域已經投資了31億美元、22個項目。世行還將投資11億美元,將其投資領域從目前的沿海地區轉移到中西部地區;

報載:外資進入水務項目,獲得了一系列政策性優惠。例如,以前認為自來水管網等同於電網,涉及國家主權,不可以拿來交易。現在已經鬆動;另外,制定保底利潤指標,這等於穩賺不賠;還有合作年限達30年以上,這在國外不可想象,等等.據國家統計局資料,外商在中國的投資領域中,水務市場以的利潤率高居榜首,超過IT業、金融業。有外商指,現在投10億,10年後將賺100億;

......

上面數據說明,"洋水務"已經完成了在中國的布局.專家此時喊漲價,使人產生聯想之外,也引發出以下疑問:

1.水,被稱為生命之源.不但是一種自然壟斷性資源,還是一種具有公益性質的公共供應產品,理應有政府控制,為什麼要賣?而且為什麼不賣給國內的水務公司和國內民間資本? 

2.外資控制中國城市水源,我們是否將要長期為高額水價買單;本土水務企業是否要被邊緣化;未來是否會引發中國的"水危機"?

3.水裡面有沒有象鋼鐵那樣的權利和外資"合流",有沒有為外國人服務的潛伏者?

4.還有同水一樣,同屬於公共供應產品的公共交通.煤氣供應,也都在向外賣.試問某些不講科學發展觀的決策者:中國人難道真要走"洋人路".燒"洋人氣".喝"外國水"么???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 烏有之鄉
沙發
零下三度XIII 發表於 2009-7-20 20:45 | 只看該作者
這是舊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9: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